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研究旨在初步考察复合红花籽油(Complex Safflower Seed Oil,CSSO)的肠吸收特性。采用肠襻吸收模型结合药代动力学,通过计算液相色谱测定的α- 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ALA)和亚油酸(Linoleic Acid,LA)浓度,计算吸收参数M(吸收药量)、P(累计吸收率)、Ka(吸收速率常数),t1/2(吸收半衰期)以及药动学参数,考察CSSO的药物浓度、pH值条件及吸收促进剂对其吸收的影响,以及在动物体内不同给药剂量CSSO的吸收速度与吸收程度,以此来阐明CSSO的吸收特性。由在体肠吸收实验可知,高浓度CSSO中ALA和LA的M(ALA:23.77 mg,LA:42.27 mg)和P(ALA:94.92% ;LA:91.89%)最高,且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增加,pH值为8.0时CSSO中ALA和LA的M(ALA:24.19 mg;LA:43.38 mg)和P(ALA:96.60%;LA:94.295%)最高,吸收促进剂对CSSO的吸收无影响。由药代动力学实验可知,CSSO吸收速度较快,在1~2 h即可达到峰浓度,在2.604~5.208 g/kg内生物利用度较高。结果表明,CSSO的吸收特性为具有浓度(剂量)依赖性且以被动扩散方式在大鼠体内吸收,为不饱和脂肪酸制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选取重庆大学选修大学体育游泳课程的大学生游泳初学者2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自由泳教学中的高肘屈臂和直臂移臂的技术,每组10人,每周上课1次,共9周,游泳能力测试指标为同时间测游泳距离和同距离测游泳速度。研究表明在自由泳短距离教学中直臂移臂的技术更有效的快速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游泳初学者的速度,而在长距离的自由泳教学上高肘屈臂能够发挥自身优势,本文通过“高肘屈臂”与“直臂移臂”技术的对比研究,为自由泳的教学空间提供实质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陈晨  张彬 《服装设计师》2022,(12):73-77
“深衣”与“深衣制”的问题曾被学术界广泛讨论与研究,但目前仍然存在将二者混淆或者误解的情况。“深衣”与“深衣制”只有一字之差,虽然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其背后的涵义完全不同。目前,学术界未能将二者展开清晰的界定与相关问题研究。因此,本文将通过文献与文物比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深衣”与“深衣制”的词名定义及相关问题,展开全面的考辨研究。  相似文献   

4.
“茹毛饮血”与“烹调”之词,几乎所有辞书都收有这两条.而对其词义和辞源的解释,前者通常释为原始人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后者则只引陆游的《种菜》诗作为“烹调”的辞源.烹饪界用这两个词较多,沿用辞书的解释亦未细察正误.看来,考辨这两个词的词义与辞源,重新认识它们,对于中国烹饪文化的建设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和文化价值,通过对其艺术特征和文化内涵的解析,基于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提出了"原型解码、文化转译、产品实现"文创产品设计策略,并在以腕表为载体进行了实践设计,最后在"感知维度、体验维度、情感维度"进行论证说明。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开展“8”字跳长绳活动,有利于增强他们的身心健康,增强弹跳能力、耐力、速度、身体协调性、灵敏性等多项运动指标,培养集体协作的意识。小学生“8”字跳长绳训练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安排合适的场地与服饰,做好前期准备活动。通过科学训练使学生掌握摇绳技术和方法,采取躲绳法、听绳法、跟绳法等。有效统筹小学生“8”字跳长绳内容与时间的训练。最后,文章论述了“8”字跳长绳活动中常见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相似文献   

7.
“甲”“铠”作为护体防具解释时是军戎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采用认知语言学中“语义范畴理论”与“语义特征理论”对“甲”“铠”及其参构词的语义特征进行了定量统计分析。研究表明:“甲”与“铠”的语义范畴有大量重叠,“材质”不是“甲”“铠”的区分标准,它们的语义范畴亦有许多差异,但往往不足以将“甲”“铠”截然分开。  相似文献   

8.
“日出万绸,衣被天下”一词用来形容盛泽丝绸业兴旺发达的景象。文章对这八个字的来源及演变作了一番考证,认为在引用时应注意时代背景,不可不顾年代轻率用之。  相似文献   

9.
李强  李斌  李建强 《丝绸》2015,(4):58-62
对于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之"束"的解读,考古学界很少关注,导致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观点,皆因中国古代纺织度量系统研究缺席所致。基于对中国古代纺织度量的系统研究和分析,文章认为:曶鼎铭文中"匹马束丝"的"束"乃织物规格的度量,1束=5匹,非传统历史学界认为的捆扎容积单位;南唐徐锴的蚕丝度量是有问题的,他把认识问题说成了工艺问题;1两=1匹=2端=4丈=5寻=40尺、1束=5匹、1纯=2两或5两;文学作品中"九张机""百张机""四张机"中的"张"并非织物规格单位而是操作织机的意思。此外,对古代织物精密程度单位"升"进行现代性解读,以期更好地弘扬中国古代纺织文化。  相似文献   

10.
梅月姣  吕钊  黄霞 《丝绸》2024,(1):120-128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出土于尼雅遗址,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它色彩鲜艳,图案丰富,意蕴独特。目前对于此织锦上动物图案身份的研究,众多学者仍结论不一。文章以此织锦中争议较大的动物图案为研究对象,采用二重证据法,通过对汉代不同文物上同种类型的动物图案与文献的比较分析,对此织锦上争议较大的动物图案,如鸾鸟、鸵鸟和青龙的身份进行探究,并探讨了动物图案的寓意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绳索传统的加工是在编绳机上完成的,但现在推出了一项新的技术——窄幅导纬针织带机,可生产出绳索结构的产品。  相似文献   

12.
蓼为酒曲之肇始,而蓼国则为上古最早的“制酒曲之国”,证明了临水玉泉所在的安徽霍邱和河南固始县等古蓼国农业与手工业同样发达;同时,也以“蓼曲”证明了古蓼国是中国古代酿酒文化核心起源区。  相似文献   

13.
花马、北大二池相邻,池盐生产历史悠久,向为边地番、汉民户生计之所赖,在西北边防和盐课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根据有关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对二池沿革试作探讨。笔者认为,花马池,汉代称为"龟兹盐池",北魏称为"黑盐池",唐宋称为"乌池",明代以后称"花马池";唐宋时期称北大池为"白池",明、清时期称为"锅底池"和"西黑图池",清末以后始称"北大池"。  相似文献   

14.
对预应力钢绞线力学性能进行研究,建立弹塑性过程本构关系,以获得材料完整的弹塑性过程参数。并将其研究方法引入钢丝绳等高强线材制品,以期对高强线材制品行业的制造工艺及质量评定给出合理的评估,同时指导工程应用。对钢绞线的研究不再按常规弹性、屈服、破断、延伸等几个离散力学参数评价高强线材制品材料力学性能,而是利用弹塑性过程的应力应变曲线建模、统计、分析得到材料相关特征参数来评定其制造工艺、制造质量,同时也可以预测其配套锚夹具要求的性能参数。  相似文献   

15.
日本平安时期“松喰鹤”纹样开始流行,这种脱胎于“绶带鸟”的图案,凭借与永生意象的结合,迅速拥有了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在日本乃至整个东亚地区迅速取代了象征权力的“绶带鸟”纹的地位,成为平安时期日本化浪潮中“和样化”纹饰的代表,至今仍是日本典型的传统图案之一。该纹凝炼了大和人质朴而深刻的神道教生死观,通过多层赋意,进入到现象学中所谓的多重世界构造里,体现了人类图像意识中的模像关系和同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16.
薛建军 《金属制品》2012,38(2):75-77
仅以低档次点接触钢丝绳为主打产品低价拼市场没有出路。为研发特种钢丝绳,提出独具特色的企业生产经营理念,通过整合企业资源,调整产品结构,更新装备,加强生产全过程质量管理等措施,使企业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经过不断努力,江苏芸裕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形成以线接触钢丝绳、压实类钢丝绳为基础,包含不旋转钢丝绳、扇形股钢丝绳、压实股钢丝绳、压实钢丝绳、双压实钢丝绳、压实填塑钢丝绳等结构多、针对性强、适用性能好的优质产品体系。  相似文献   

17.
悬索桥吊索钢丝绳结构稳定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钢丝绳残余结构伸长率一般控制在0.2%~0.3%,悬索桥吊索要求残余结构伸长率不大于0.015%。采用预张拉处理对钢丝绳进行结构稳定化。试验采用结构8×41SW+IWR,直径60 mm钢丝绳,张拉力确定为钢丝绳最小破断拉力的55%,持荷时间为1 h。在钢丝绳承受恒定载荷条件下,采用Leica DISTOTE激光测距仪(仪器精度±5/100 000)进行长度测量,并考虑温度影响,钢丝绳经过3次预张拉,其残余结构伸长率为0.011%。对应用于对西堠门大桥的8×41SW+IWR—60,8×41SW+IWR—80,8×55SW+IWR—88规格的吊索钢丝绳张拉情况进行统计,钢丝绳在进行第3次张拉后,残余结构伸长率均不大于0.015%,完全满足JT/T449—2001《公路悬索桥吊索》要求。  相似文献   

18.
闫兰兰  谢红 《丝绸》2020,57(3):96-100
冕为大夫以上冠,冕板下垂"旒"是其主要特征,旒之数量是等级地位之标志,十二旒为最高等级。汉唐以郑玄为首的经学家认为冕前后皆垂旒,而清代学者主流观点认为冕无后旒。时至今日,"冕无后旒"之说依旧存在争议。文章从史学、人类学和艺术学等角度来论证"冕无后旒"的不合理性:冕字古体的象形特征显示前后皆有旒;二十四正史等历史文献中仅有一种文献指出冕无后旒;古人的写作习惯常将左右或前后对称的部件省略不说;由于政治压力,清代学者被迫支持"冕无后旒"这一主流学说;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对称原则艺术审美。由此,论证结果认为冕前后皆有旒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9.
陵井考述     
陵井相传为汉代张道陵开凿,是古代著名的大口盐井,兴盛于唐宋。它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井盐业的繁荣和道教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陵井监是陵井的主要管理机构,设立于五代和宋初,初期与陵州并存。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陵州入陵井监。政和三年(1113),陵井监更名为仙井监。南宋隆兴元年(1163),仙井监并入隆州。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西的南宁制糖造纸厂和马山塘厂的技改,对其蒸发系统凝结水排放方案进行了设外,并对设计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论述.实践表明,本方案:使用设备不多,一次性投资较少;蒸发转停罐时,操作简单;能充分利用凝结水中的潜热;流程简单;设计和施工方便.一最后,对根据压差原理设计出的用于煮糖凝结水排放的水封器,也作了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