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泽丽  王乐 《丝绸》2022,(6):118-126
丝织品上的狮纹图案在北朝出现并得到发展,至唐宋时期逐渐繁荣兴盛并定型,对元明清时期及后代的狮纹发挥着重要影响,但学界缺乏对唐代这一重要时期丝织品上狮纹图案深入且综合的研究。文章以唐代出土并发现的狮纹丝织品为基础,综合文献、图像和实物等多重证据对丝织品中的狮纹进行研究,旨在探究丝绸之路影响下丝织品上狮纹造型及形制在唐代的演变,及其体现出的东西方装饰艺术、技术的沟通交流,分析狮纹图案的文化渊源。研究结果显示,唐代丝织品中的狮纹主要受印度佛教和中亚、西亚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不同风格,其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延续中国早期神兽崇拜思想并融合本民族文化特色,演变为独特的中华文化吉祥象征图像要素。这一发展过程展现了传统纹样对异域文化的吸收,对探寻丝绸之路上文化的交流互鉴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家荀况,发展了商鞅等法家的奖励“耕战”、发展经济的政策,他根据劳动人民在农业和纺织生产实践中的创造发明,在《蚕赋》和《箴(针)赋》中系统地总结了劳动人民养蚕、缝衣、刺绣等方面的经验,对纺织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古代的中原地区,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农村副业的重要项目之一。丝织品又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主要衣着原料。在战国时期,有的诸侯国颁布了奖励蚕桑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推广浒墅关蚕桑文化,日前浒关大码头蚕里展示中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七色花·茧艺手作"亲子活动,既学习蚕桑知识,也体验手工制作蚕茧花的快乐。据悉,包括蚕里中心等在内的浒墅关古镇千年文化的"浒关大码头一期项目"即将建成。自古以来蚕桑就是江南地区的重要农业支柱。在苏州高新区浒墅关镇,也因为历史上有蚕校、蚕种场,与蚕桑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目前,围绕大运河文化和蚕桑文化,浒墅关镇正依托浒关古镇千年文化积淀,积极推进浒关大码头  相似文献   

4.
墓葬出土丝织品是研究古代丝绸技艺和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证据。浙江湖州在明代中期已是中国丝绸的重点产区,除湖丝甲天下外,生产的丝绸品种也极其丰富。湖州明代邵南夫妇合葬墓出土丝织品,是湖州地区目前出土的保存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明代丝织品实物资料。本文对该墓出土的丝绸服饰及所用面料进行重点考察,从服饰品类、丝织品种、丝绸纹样类别等角度开展了服饰形制研究、面料工艺分析与纹样复原研究,为后续的文物保护与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该墓出土的男女服饰种类齐全,丝织品种基本涵盖明代丝绸的典型品种,丝织品纹样题材广泛、构图巧妙,呈现出敦厚温柔的明代丝绸风貌,出土丝织品反映出明代中后期杭嘉湖地区丝织品的技艺与服用特征,也为研究浙江地区的丝绸技艺与服饰文化提供了宝贵信息。  相似文献   

5.
《肉类研究》2019,(12):90-91
<正>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锻造了中华儿女健康体魄与高尚情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精神,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现代社会中大学生被肯德基、汉堡包等"洋快餐"新的饮食理念和文化思潮冲击,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和饮食结构给大学生带来众多健康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重理论理论、轻实践,缺乏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的弊端,让学生在课  相似文献   

6.
刘文 《丝绸》2012,(3):50-54,60
嘉兴蚕桑文化的形成有着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湿润的气候、畅通的水系为蚕桑业提供了保障,也促进了蚕桑经济和文化的空前繁荣;古老的神话传说及祭祀蚕神的历史文化遗存,表征着蚕桑文化的悠久与丰富。嘉兴蚕桑文化最鲜明的特点是历史性、自发性、地域性、多元性和传承性。  相似文献   

7.
明代丝织品除了部分主题性纹样外,大部分具有装饰性,主要用来表达富贵、长寿、求子、纳福的文化寓意。《金瓶梅》中包含了大量明代丝织品图案的设计、使用信息,本文通过对明代市民社会的生活方式、物质资料,尤其是丝织品使用状况、种类的分析,探究明代丝织品图案的题材、结构,并结合明代丰富的市民社会生活状况,深入了解明代丝织品图案设计和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8.
<正>1949年4月下旬,随着江苏苏南地区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接管旧政权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团结苏南广大蚕桑科技人员,促进苏南蚕丝产业、蚕种行业在生产、科研及教育方面积极发展,服务于各个蚕种场、广大农村蚕区和蚕农,保障江苏茧丝绸产业的恢复与良性发展,即组建了江苏省蚕业管理机构—-苏南人民行政公署农林处蚕业管理局,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协调和指导苏南各家蚕种场的蚕种制造、蚕种冷藏和科研工作等。为集中苏南广大蚕业工作者的智慧,并充分发挥蚕桑相关领域之科研优势,1951年春期,江苏省  相似文献   

9.
《丝绸》2017,(1)
西汉前期至东汉,丝织品价格有较大波动,不同地区丝织品价格也表现出很大差异。通过对比丝织品各时期、不同地域的价格波动差异及与其他生活消费品价格差异,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丝织品与其他商品的价格比值在逐步缩减,消费丝织品的数量却在递增。这一现象说明,汉代社会消费水平在不断提高,丝织品逐渐演变为社会消费的主要商品,其中缣、素、练等是消费丝织品中的主要品种,极大冲击着封建等级制度,改变了汉代传统消费观念,丝织品消费(非生活必须品)日益成为社会消费的一般形态。  相似文献   

10.
新疆是古丝绸路上文化交汇的重要枢纽之一,曾以"艾德莱斯"等民族丝绸品牌畅销海内外。当前新疆蚕桑和丝绸业发展滞缓,文章通过梳理新疆桑蚕生产历史与现状,分析自然环境、政策、生产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因素,认为新疆蚕桑业古往以桑叶品质高、蚕茧产量高、丝质优、丝绸品特色鲜明、经济效益显著及贸易位置优越等优势而兴盛,后因生产技术更新缓慢、经营不善或政治、社会环境变故而逐渐衰落。因此,利用区域优势,合理布局、政策引导、深化改革、加强科研成果引进与创新,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契机,综合利用与开发蚕桑与丝绸资源,蚕桑业必将在当地脱贫致富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