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孙晖 《甜菜糖业通报》1996,(4):32-37,29
本文通过对吉甜系列多粒雄不育品种选育的回顾,介绍了吉甜系列甜菜多粒雄不育品种的总体表现。到上前为止,吉甜系列雄不育品种共有3个,2个二倍体杂交种,1个多倍体杂交种。该系列不育系品种的育成,促进了我国甜菜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甜菜新品种吉甜209以多粒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二倍体品系为父本,采取5:1配比杂交育成。该品种经1996-1999年省内甜菜品种区域试验,1998-1999年生产试验,表现为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块根产量高、产糖量高等优点。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比吉甜201(对照品种)增产18.45%,含糖低0.36度,产糖量比吉甜201提高15.84%。吉甜209属于丰产型雄性不育二倍体杂交品种,200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  相似文献   

3.
甜菜新品种吉甜209以多粒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二倍体品系为父本,采取5:1配比杂交育成。该品种经1996-1999年省内甜菜品种区域试验,1998-1999年生产试验,表现为适应性广,抗病能力强,块根产量高、产糖量高等优点。区域试验结果:块根产量比吉甜201(对照品种)增产18.45%,含糖低0.36度,产糖量比吉甜201提高15.84%。吉甜209属于丰产型雄性不育二倍体杂交品种,2001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  相似文献   

4.
甜菜新品种中甜-吉洮单一由洮育单粒二倍体品系85-724与多粒二倍体品系A2-1046杂交育成,属标准偏高糖单粒型新品种,其双亲配合力高,杂种优势强,该品种在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其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单粒对照品种吉甜单一提高5.9%~12.2%,1.9~1.1度,19.2%~19.6%比偏高糖多粒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1.83%~39.0%(-0.6)~(-0.7)度,13.6%  相似文献   

5.
甜菜新品种工大甜单1号是利用单胚型不育系与异型保持系单交,获得的不育系再与二倍体授粉系杂交育成的二倍体单胚品种。该品种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表现突出,根产量比对照品种甜研304提高8.0%,含糖率降低0.12度,产糖量提高6.9%。工大甜单1号在生产试验中,根产量比对照品种甜研304提高12.85%,含糖率降低-0.025度,产糖量提高12.6%。工大甜单1号是近年来含糖率较高的单胚品种。  相似文献   

6.
该品种是利用甜菜多粒雄性不育系培育杂交种的方法选育而成。不育系选用吉75—22,保持系为JT07—2。以本所选育的JT2—1为父本,以母、父本3:1配比杂交育成。该组合经过二年三个大区16个点次的“七五”国家攻关区域试验,表现优良。特点是:适应性强,抗病力强,生产力高。根产量比各当地主推品种平均提高15.5%,含糖提高1.63度,产糖量提高29.6%。在东北、华北、西北都具有适宜的产区,推广使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中甜——吉甜单粒3号是以本所培育的二倍体单粒雄性不育系7587-22A1为母本,多粒二倍体品系SC-203为父本杂交而成。该品种1999~2001年参加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CK1(多粒种对照)提高22.3%、低0.17度、提高22.2%;与CK2(单粒种对照)比提高2.8%、1.14度、11.1%。中甜一吉甜单粒3号2002年参加东北区、华北区生产试验,4个点次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与CK1比提高15.5%、低0.05度、提高15.3%,与CK2比提高1.9%、高1.35度、提高11.4%,中甜一吉甜单粒3号属于高产型二倍体单粒雄性不育杂交种。  相似文献   

8.
甜菜新品种中甜─吉洮单一由洮育单粒二倍体品系85─724与多粒二倍体品系A2-1046杂交育成,属标准偏高糖单粒型新品种,其双亲配合力高,杂种优势强。该品种在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其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单粒对照品种吉甜单一提高5.9%~12.2%,1.9~1.1度,19.2%~19.6%;比偏高糖多粒对照品种范育一号提高1.83%~39.0%,(─0.6)~(─0.7)度,13.6%~34.0%。在黑龙江、山西、宁夏、新疆等五省异地鉴定中根产量、含糖率、产糖量分别比当地多粒对照品种提高4.3%~43.4%,(─0.3)~1.3度,115%~48.1%。该品种高抗褐斑病,多点调查结果是,其褐斑病发病级数比省内对照品种低一级左右,比省外多粒生产种低0.3~1.4级,比国外抗病生产种低0.3级,比国外感病生产种低2.7级。  相似文献   

9.
甜菜新品种吉甜303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吉甜303甜菜多粒丰产型雄性不育多倍体杂交种,是1997年以多粒雄性不育系为母体,四倍体品系为父本,采取3:1比例配制的测交组合,原代号为97—12。该品种在2002~2003年吉林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全省11个点平均根产量为41836.1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01提高19.9%,平均含糖率17.15%,比对照低O.35度,平均产糖量7097.3kg/hm^2,比对照提高17.5%。在2003年吉林省甜菜品种生产试验中,3个点次平均根产量为46550.0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01提高34.4%;平均含糖率16.00%,比对照低0.3度;平均产糖量7524.1kg/hm^2,比对照提高31.9%,纯度比对照提高0.5%。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于2004年5月通过吉林省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所甜菜杂优品种选育进展情况的介绍,以中甜-吉甜302等三个不同类型品种为例,阐明甜菜杂优育种是获得适应性强、产质量高的新品种的重要途径。通过不育系选育方法的介绍,说明育种工作者在珍惜和利用好基础材料的同时,还要不断培育,创造新的种质资源,根据生产上的需要,尽快地培育出不同类型的杂优新品种,供生产厂家根据需求,选用不同类型的杂优新品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精细整地,严控精密播种质量,使单粒包衣种子播在湿土上,播种深度为2.5—3.Ocm,获得80.8%的出苗率,每公顷保苗73350株,为高产群体结构。22cm等距播下的单粒种子出苗后苗间无争光、争水、争肥的欺苗现象,幼苗生长茁壮,较2对真叶间苗的多粒种幼苗的苗重增加88.5%,为高产奠定了良好的生育基础。本试验获得54.6t/hm^2的高额产量和18.56%的高合糖率。甜菜遗传单粒种大面积直播试验取得了成功,为甜菜高产高效生产开辟了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甜菜二倍体杂交种工农201的选育过程。该品种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甜菜杂交种。其母本为多粒型雄性不育系M202,父本为二倍体品系334G(来自范育1号品种)。工农201品种属于标准型(N型)品种,抗褐斑病性较强,根产量和含糖率较高。在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一般栽培条件下的种植密度为82500~90000株/公顷。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甜菜新品种双丰14号的选育过程。该品种是二倍体多粒型雄性不育杂交种,其母本为二倍体多粒型双丰5号雄性不育系,父本为二倍体多粒型品系双丰10—6—25和双丰10—6—84。双丰14号品种属于标准型(N)抗病品种,有较强的杂种优势,抗褐斑病性强,适应性广泛。在1987~1989年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统一对照品种双丰8号(CK)提高9.8%、0.7度和15.3%;在1990~1992年的生产试验中,其平均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CK提高11.3%、0.66度和17.1%。在我国北方地区栽培条件下的种植密度为60000~75000株/公顷。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获得与选育甜菜aa核不育材料的方法和程序。研究表明:胞核型雄性不育不需另行选育相应的保持系,即可自行保持其不育性状。可用它来改良育种材料和选育杂优品种,也可用它作母本进行杂交制种,在甜菜新品种选育和生产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抗丛根病甜菜品种在我国的紧迫性和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丛根病,这种危害最严重的甜菜病害,在我国自七十年代末最先在内蒙古包头糖厂附近发现以来,十余年间已相继在华北、西北各省(区)发生和蔓延。据统计,1990年发病面积已达16万亩左右,年直接经济损失为3600万元以上,并仍在迅速扩展中。已查明采用轮作及其他常规防病措施的效果不大,而应用抗病品种已在一些国家取得实际成效。选育适合我国各主要产区种植的抗丛根病品种,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一项甜菜育种课题。对甜菜丛根病的抗性,同时存在质量性状遗传和数量性状遗传。抗病种质可以通过病土筛选、引进、分离、远缘杂交等方式获得。采用先进合理的抗性鉴定技术及育种程序,是加速抗丛根病品种选育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简要叙述世界甜菜杂交育种技术和发展历史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介绍了我所在以雄性不育为母本的甜菜杂交种选育技术上开展的研究工作。论述了甜菜杂交种的亲本类型及选配原则;杂交种亲本配合力的测定;杂交种的形式;隔离制种技术;单拉型杂交种的培育。并针对我国甜菜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杂交种培育和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抗(耐)甜菜丛根病新品种中甜一双丰17号(张甜201)是以抗(耐)丛根病品系抗1和高糖,抗褐斑病品种双丰8号杂交而成的普通二倍体甜菜新品种。该品种块根严重,含糖中等,工艺品质好,抗(耐)丛根病及褐斑病性强,在1994~1995两年国家“八五”科技攻关抗(耐)甜菜丛根病品种联合区试中达标,平均块根产量为3238.7kg/亩,比对照品种增产360.5%,含糖率(14.78%)提高3.39个百分点,产糖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利用甜菜aa核基因雄性不育系选育杂化品种的先进性,方法与程序。  相似文献   

19.
提高抗褐斑病性是甜菜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本文分别介绍了部分甜菜品种的抗褐斑病表现、抗性的不稳定现象和抗病品种的培育及在我国的分布,并就这些问题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20.
甜菜二倍体新品种中甜-包育202,是在系统选育的同时,利用了生理选种的相关知识育成的普通二倍体杂交种。该品种较褐斑病和黄化毒病,在1996-1998年的轻工全国甜菜品种区域试验中,其块根产量,含糖率和产糖量比对照分别高19.67%,1.61度和36.93%;在1999年的生产试验中,分别比对照提高9.3%,1.01度和1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