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生命周期评估显示:与传统供应链相比,超声波加湿可将部分水果和蔬菜的环境影响(包括气候变化影响)降低23%,当加湿器应用于果蔬供应链,且总固有损失>24%时,加湿器的加入能使损失减少20%以上,说明超声波加湿技术能使果蔬供应链管理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传统曲房通过人工开关门窗和向曲房内撒水的方法来调节曲房内相对湿度,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难保证不同位置大曲质量等级一致。需要掌握曲房内加湿装置对曲块发酵过程中湿度调控的变化规律,实现曲房内相对湿度的实时调控。基于曲房三维紊流模型,以曲房加湿过程中的相对湿度为研究对象,结合多孔介质模型及组分传输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曲房加湿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同时结合现有曲房加湿试验平台对曲房模拟模型进行验证。加湿过程中相对湿度模拟值和试验值最大偏差为1.1%,加湿时间仅相差6.5 s,验证曲房加湿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试验研究加湿管道直径、开孔数和开孔尺寸对曲房加湿效果的影响,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筛选出加湿装置参数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当管道直径为80 mm、开孔数为6、开孔直径为30 mm,曲房加湿效果最好,与优化前的加湿装置相比,优化控制参数后的加湿装置的加湿时间缩短了6.6%,为后续曲房湿度控制研究提供了模型参考和理论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4.
为掌握运输中气调保鲜、冷藏加湿保鲜和冷藏保鲜3种保鲜模式对菜心品质的影响,以多保鲜模式果蔬运输箱为试验平台进行菜心保鲜运输试验。结果表明,对于2d以内的运输,3种保鲜模式菜心品质整体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可以维持菜心较好的品质;对于2d以上的运输,气调保鲜和冷藏加湿保鲜模式可以显著地(P0.05)抑制菜心失水和茎切口腐烂,而对于抑制TSS、VC等营养物质分解的作用不明显;4d以上的运输,气调保鲜和冷藏加湿保鲜模式菜心品质差别不大且明显优于冷藏保鲜模式。整体而言,对于4d以内的菜心运输可以选择气调保鲜、冷藏加湿保鲜和冷藏保鲜3种保鲜模式中的一种,而对于4d以上的菜心运输选择气调或冷藏加湿保鲜为宜。 相似文献
5.
6.
7.
为得到大曲在发酵过程中曲房环境参数的变化规律,解析大曲在发酵不同时期间温湿度差异性,同一时期内曲房各层及各点间温湿度差异性。应用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以发酵曲房为研究对象,通过profile导入发酵过程中大曲的实时发酵温度,借助多孔介质模型、组分输运模型,建立曲房内部三维紊流模型,采用非稳态计算方法,模拟研究了不同发酵阶段下曲房内部环境的温湿度分布特性,同时对相对应测点的温湿度变化情况进行检测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温度最大误差为7.74%,相对湿度最大误差为8.42%,均小于10%的误差允许范围,证明了曲房环境的对流换热及传质计算有足够精度;曲房内环境热湿传递具有耦合性,相对湿度在温度较高的中层呈现相对较低的情况,在温度较低的上层相对湿度较高;同时通过解析不同发酵阶段曲房环境温湿度分布规律及差异性,获得曲房内其他未检测区域的温湿度数据,为后续曲房风控策略提供模型参考,能够为下一步温湿度传感器位置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小户型室内空间湿度变化调查、用户群体的数据分析,结合用户对创新性小型电器产品的需求,设计出适用于小户型室内空间的壁挂式香薰加湿一体机。该设计方案在不占用室内桌面空间的条件下,有效利用香氛优化室内环境,同时解决空气湿度过低问题,提高用户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9.
超声波在原料乳保鲜中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6
研究了利用不同杀菌频率、杀菌时间和杀菌温度的超声波对原料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50kHz,60s,60℃超声波处理的原料乳,杀菌率达87%,对营养物质无任何破坏作用,在15℃条件下保鲜45h,仍有优良的感官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建立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过程的多物理场耦合模型,将超声提取设备在一定功率不同频率下的声场分布可视化。探索不同超声频率和换能器布阵方式对声场均匀性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频率大豆蛋白的提取率验证仿真模型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圆筒状五频超声设备可以通过调频改善声场的均匀性,但绝对声压会随之减小;筛选出低频20 kHz及共振频率28 kHz、35 kHz处易发生空化效应,预测提取的效果较好。实验结果表明:超声处理能显著提高大豆蛋白的提取率(p0.05)且随着频率的升高效果逐渐减弱;相同条件下,20 kHz、28 kHz及35 kHz超声处理蛋白的提取率比传统碱提分别提高了28.75%、26.78%及18.28%。本研究提出工业生产中换能器矩形布阵并在共振频率处进行提取的作用效果较好。数值模拟降低了试验成本,为频率筛选、工艺优化和设备改进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沙棘叶为原料,多酚提取率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沙棘叶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同时研究了沙棘叶多酚对天然苹果汁VC 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浸提时间25min、料液比1:16。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沙棘叶多酚提取量为7.385mg/g。沙棘叶多酚在苹果汁中的添加量为0.10%(质量分数)时,保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及霉变预测CFD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通风过程中粮堆内热湿传递控制方程,给出了粮堆的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模型。利用CFD软件分析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热湿性能,预测了通风过程中实际粮堆的霉变情况,利用实际高大平房仓的监测数据验证了CFD模拟结果的正确性。结果显示,通风37 h,粮堆温度从16.69℃降为12.59℃,粮堆平均温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小于3%;粮堆初始温度为30℃时,通风28 h,粮食颗粒间空气相对湿度下降到临界空气相对湿度以下,通风38 h,粮堆的最大可能霉菌生长指数从2下降为0。 相似文献
13.
以带鱼(Trichiurus haumela)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低压交变电场对带鱼冰温保鲜的影响。设置低压交变电场强度为2 500、3 500 V/m,对贮藏期带鱼pH值、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菌落总数、硫代巴比妥酸值、三甲胺和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无电场组在第15天时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已超过合格品阈值,鱼体腐败严重,有浓郁腥臭味。经过低压交变电场处理后能够显著提高带鱼保鲜效果,延长带鱼货架期7 d以上,抑制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生成速度,且电场强度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同时减缓贮藏后期pH值的变化,整个贮藏期菌落总数、三甲胺等指标均优于无电场组。低压交变电场能有效减缓微生物生长,降低对鱼体蛋白质的氧化分解。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电场保鲜过程,为后续一种新型船上运输保鲜装置以及带鱼冰温储藏中技术研发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新鲜的、无病虫害、成熟度、大小基本一致的\"蜜本\"南瓜为试验材料,去皮、瓤后,用锋利菜刀纵切成块(1.5 cm厚)。分别用气调保鲜袋和PE保鲜袋包装,以无包装的作为对照,贮藏于4℃冷库,贮藏期间,定期抽样检测其失重率、硬度、乙烯释放量、MDA、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多糖含量等指标,探讨气调保鲜袋和PE保鲜袋对低温贮藏环境(4℃)下鲜切南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4℃贮藏条件下,贮藏至第12 d,气调保鲜袋和PE保鲜袋均能有效地(P0.05)抑制鲜切南瓜乙烯释放量的增加和MDA的积累,延缓了CAT和POD酶活性的下降;鲜切南瓜中的Vc、可溶性蛋白质、多糖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3.1倍、2.1倍,2.5倍、1.7倍,2.6倍、1.7倍,2.1倍、1.4倍,延缓了硬度的下降和失重率的增加;而气调保鲜袋比PE保鲜袋能更好地保持鲜切南瓜的贮藏品质和营养。 相似文献
15.
描述了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中节能的解决方案--直接空气增湿.与传统气动装置相比,通过采用一种基于空气辅助雾化原理的新方法,Karasto公司生产的Geka Couplings成功地大幅度降低了汽化所需的能量. 相似文献
16.
鲜食玉米采收后品质下降快,需进行保鲜延长货架期。以生物活性物质为原料研制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进行保鲜。选取壳聚糖、花粉多糖、茶多酚浓度及斯潘-80:吐温-80比例4个因素,采用正交实验设计进行优化。以优化的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保鲜,分析水分、硬度与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保鲜剂最佳配方为:壳聚糖浓度1.6%,花粉多糖浓度1.5%,茶多酚浓度0.25%、斯潘-80和吐温-80比例为1∶1.5。经保鲜剂处理的鲜食玉米在贮藏30d时保持较好的鲜食品质,而对照贮藏5d后鲜食品质明显下降,10d时品质明显变差;说明复合保鲜剂对鲜食玉米的保鲜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冷却肉保鲜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冷却肉保鲜剂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主要内容包括生物保鲜剂、天然植物提取液保鲜剂以及涂抹保鲜剂的保鲜原理、发展和应用情况,其中对生物保鲜剂中的乳酸链球茵素及溶菌酶保鲜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冷却肉保鲜剂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以期为以后肉类保鲜研究和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