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猕猴桃籽油的微胶囊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β-环糊精为壁材,用包络法对猕猴桃籽油进行微胶囊化.用正交试验法考察了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微胶囊化产物的氧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β-环糊精用量为3.0 g,猕猴桃籽油0.5 mL,包络反应120min时,产物收率为70.79%,微胶囊化产物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2.
针对猕猴桃籽油在生产加工、储藏过程容易氧化变质的现象,研究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对猕猴桃籽油氧化的影响程度,对如何有效控制猕猴桃籽油氧化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便人们更好地使用猕猴桃籽油。  相似文献   

3.
针对猕猴桃籽油在生产加工、储藏过程容易氧化变质的现象,研究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等对猕猴桃籽油氧化的影响程度,对如何有效控制猕猴桃籽油氧化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以便人们更好地使用猕猴桃籽油。  相似文献   

4.
沙蒿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沙蒿是重要的沙生植物,其籽富含营养物质。采用烘箱加速法,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对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进行氧化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的沙蒿籽油氧化稳定性强于索氏提取的沙蒿籽油但明显不如市售的其它植物油稳定,将不同组合的抗氧化剂加入沙蒿籽油中进行抗氧化性试验,表明TBHQ与VC的协同抗氧化性最强。  相似文献   

5.
以超临界CO2和亚临界CO2萃取得到的石榴籽油为研究对象,采用Schaal烘箱法考察石榴籽油贮藏期间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以选择最合适的抗氧化剂.结果表明:不同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效果不同,无论是超临界CO2还是亚临界CO2萃取得到的石榴籽油,添加0.02% BHT单一抗氧化剂的油样贮藏稳定性最佳.  相似文献   

6.
以超临界CO2萃取的牡丹籽油为研究对象,以过氧化值(POV)和硫代巴比妥酸值(TBA)为评价指标,考察温度、光照、空气及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和空气均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0.02%浓度下,在牡丹籽油体系中添加抗氧化剂的抗氧化活性依次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茶多酚>二氢杨梅素(DMY)>迷迭香>V E;V E促进了牡丹籽油的氧化;添加0.02%TBHQ可使牡丹籽油在20℃时的预期储存时间由42d延至235d。   相似文献   

7.
采用气相色谱对野生香薷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测定,通过Rancimat氧化稳定性测定仪测定香薷籽油氧化稳定性,并分析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对香薷籽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香薷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90%,其中亚麻酸含量达到58.65%;诱导期的对数与温度之间呈线性相关,香薷籽油在20℃时货架期为52.8 d,在抗氧化剂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TBHQ的抗氧化效果最好;柠檬酸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添加0.02%TBHQ+0.01%柠檬酸作为香薷籽油的抗氧化剂,在20℃时货架期为334.9 d,货架期延长282.1 d,抗氧化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采用Schaal烘箱法,以合成抗氧化剂二叔丁基羟基甲苯(BHT)为阳性对照,研究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生育酚、大豆异黄酮、葡萄籽提取物天然抗氧化剂对牡丹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天然抗氧化剂均能提高牡丹籽油的氧化稳定性,但单独使用的效果要差于BHT;0.2 g/kg(以底油质量计,下同)迷迭香提取物+0.2 g/kg生育酚的协同抗氧化效果较接近于BHT;柠檬酸对茶多酚、迷迭香提取物、生育酚均有抗氧化增效作用,其中0.2 g/kg柠檬酸+0.4g/kg迷迭香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要好于0.2 g/kg的BHT。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湘西猕猴桃籽的主要成分,同时采用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并对猕猴桃籽油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西猕猴桃籽粗脂肪含量32.19%,粗蛋白质含量16.06%;猕猴桃籽中氨基酸种类不全,缺少2种氨基酸,属于不完全蛋白质;鲜味谷氨酸(Glu)和天门冬氨酸(Asp)含量很高,分别为6.1 mg/g和3.5 mg/g,占氨基酸总量的25.98%,为猕猴桃籽增添了良好的风味;水酶法提取猕猴桃籽油总出油率为25.89%,萃取率达80.45%;猕猴桃籽油中亚麻酸含量高达60.59%,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9.92%,生育酚含量为812.41 mg/kg。  相似文献   

10.
以猕猴桃籽油为原料,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模型研究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猕猴桃籽油还原力和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H2O2以及羟自由基(·OH)清除实验,以VC为阳性对照,探讨猕猴桃籽油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猕猴桃籽油的还原能力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对DPPH自由基、O2-·、H2O2以及·OH的清除率随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其中对O2-·的清除效果比VC更明显,对其他自由基的清除效果却比VC弱;猕猴桃籽油对O2-·、H2O2、·OH的IC50分别为0.078、0.1、0.2mg/mL,表明猕猴桃籽油清除O2-·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猕猴桃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采用超临界萃取方法,以二氧化碳作为溶剂,从猕猴桃籽中提取猕猴桃籽油,着重探讨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等参数对萃取结果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萃取效率可达97%以上,与传统工艺进行比较,超临界萃取是一种优异的提油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与方法:为开发利用猕猴桃籽油,探索其加工生产性能;系统测定不同温度及加热时间下猕猴桃籽油的酸价、碘价、过氧化值(POV);结果:温度对碘价的影响非常显著,但短时间加热对酸价影响不大;对POV加热温度则在65℃以下较好。猕猴桃籽油的加工应在65℃以下,同时加工过程应添加抗氧化剂和阻聚剂,防止猕猴桃籽油发生氧化、聚合等反应。  相似文献   

13.
杨文侠  李江  张刚  张玉亮 《食品科技》2007,32(11):107-109
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葵花籽油的抗氧化性能,实验证实葡萄籽提取物对油脂氧化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在油脂中葡萄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强于Vc、VE,预示其在粮油食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介绍猕猴桃根的主要活性成分甾体及萜类物质、多糖类物质、大黄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阐述猕猴桃根保健功能的研究和应用进展;着重介绍了猕猴桃根的抗肿瘤、抗氧化、降酶保肝、免疫调节作用,对其开发利用前号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葵花籽油的氧化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葵花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为评价指标,考察了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水分对葵花籽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光照、金属离子、氧气、水分均会引起储藏过程中葵花籽油的酸值和过氧化值的升高,且温度和水分影响较明显;40℃下试样放置24 d后的酸值和过氧化值分别达到1.03 mgKOH/g和19.2 meq/kg;Cu2+对于葵花籽油过氧化值的影响大于Fe2+;氧气短期内不会促进葵花籽油酸值的上升;添加了1%和2%水分的葵花籽油的酸值相差不大,均大于未加水样品,且水分含量越高,过氧化值增加越快。  相似文献   

16.
猕猴桃果粒果汁饮料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米良一号”猕猴桃为原料,研究了猕猴桃果粒果汁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并对猕猴桃果汁与果粒的配比、采用果葡糖浆和功能性甜味剂AK糖替代白砂糖、稳定剂的复配及其化胶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产品配方中,果汁含量占12%、果粒含量占8%、果葡糖浆和AK糖分别占总糖甜度的60%和40%,产品的风味和口感较好;采用0.08%的CMC-Na、0.10%的卡拉胶、0.06%的结冷胶构成的复合稳定剂,化胶浓度为1.0%,化胶温度控制85℃以下,放置时间30min内,可取得较理想的稳定效果。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发酵果醋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猕猴桃为原料液态发酵法生产猕猴桃果醋的工艺条件。实验确定了酒精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醋酸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制品既能直接作为调味品,又能调配成果醋饮料。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高压处理对鲜切猕猴桃片进行保鲜,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贮藏期间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果片硬度、可溶性果胶和VC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猕猴桃片采用600MPa压力、30℃下加压10min后,在4℃条件下贮藏9d,与未超高压处理的对照组相比,超高压处理的鲜切猕猴桃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较低,果片硬度、可溶性果胶含量、VC含量和可溶性果胶变化不显著;600MPa超高压处理可通过抑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而维持果片硬度,同时可有效控制VC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对湘西野生猕猴桃、湘西米良1号猕猴桃、陕西秦美猕猴桃、贵州中华猕猴桃的果籽含量及其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湘西米良1号猕猴桃果籽含量及其粗脂肪、亚麻酸、微量元素硒含量均高于其它产地,但亚油酸含量低于其它产地;不同产地猕猴桃果籽Vc与氨基酸含量差别不大,贵州中华猕猴桃果籽VE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茶叶籽毛油为原料,通过水化脱胶、化学脱酸、吸附脱色和汽提脱臭实验,确定精炼工艺操作参数,制备得到茶叶籽精炼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