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优化脂肪酶产生菌XD-23的发酵条件,采用单因素发酵实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其菌株最佳发酵条件,从而提高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活力。通过单因素发酵试验得知,该菌株最佳发酵时间为48 h;最优碳源为橄榄油,其添加量为2.5%;最优氮源为蛋白胨,其添加量为3.0%;最适装液量为80 mL。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组合,得出该菌株最适产酶条件为:MgSO4.7H2O 0.05 g,K2HPO4 0.1 g,CaCO2 0.25 g,橄榄油2.5 g,蛋白胨3.5 g,装液量50 mL,发酵培养时间为48 h,在此条件下酶活可提高到258.55 nKat。  相似文献   

2.
研究毕赤酵母工程菌GS-LM-18产高温碱性脂肪酶的发酵培养基。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发酵培养基种类、初始pH及甲醇诱导浓度进行优化,并进行10L发酵罐放大培养研究。结果表明,在诱导温度为30℃,甲醇诱导浓度为1.0%时,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蛋白胨2%,酵母浸粉1.5%,硫酸镁0.05%,磷酸二氢钾0.11%,磷酸氢二钾0.044%;发酵初始pH为8。按优化条件进行10L发酵罐放大培养,获得发酵液酶活高达2 749U/mL,是摇瓶发酵水平的3.9倍,蛋白含量为1.8mg/mL,OD600为290。该毕赤酵母工程菌发酵生产高温碱性脂肪酶,具有工业化生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一株低温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与产酶发酵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无锡惠山采集的土样中筛选得到一株产低温脂肪酶的细菌,经形态和16S rDNA序列鉴定,命名为Serratia marcescens SYBC Y-R.利用合成培养基初步确定摇瓶发酵产脂肪酶的最适碳源为乳糖(质量浓度2.5 g/L),最适氮源为氯化铵(质量浓度1.5 g/L),钙离子明显地促进了该菌发酵产脂肪酶.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对已分离到的一株假单胞菌BL11产碱性脂肪酶的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w/v):麦芽糖2.5%,蛋白胨3.0%,豆油0.5%,K2HPO40.2%;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7.5,装液量40mL/250mL三角瓶,培养温度33℃,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周期60h.在上述条件下,BL11菌株产脂肪酶酶活可高达223U/mL.  相似文献   

5.
从碳源、生物素、接种比率、甲醇浓度、pH、诱导时间等方面对重组酵母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初步确认了摇瓶水平发酵各因素的最优条件,发现控制适宜的甲醇浓度十分重要。同时,利用30L发酵罐对长时间甲醇诱导发酵做了研究,发现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加,分泌蛋白产量先增加然后下降,菌体生长速度放慢,但菌体湿重一直在增加。   相似文献   

6.
《食品工业科技》2013,(09):160-163
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均匀设计对已分离到的一株假单胞菌BL11产碱性脂肪酶的培养基配方和摇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优化。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w/v):麦芽糖2.5%,蛋白胨3.0%,豆油0.5%,K2HPO40.2%;最佳发酵条件为:起始pH7.5,装液量40mL/250mL三角瓶,培养温度33℃,摇床转速180r/min,发酵周期60h。在上述条件下,BL11菌株产脂肪酶酶活可高达223U/mL。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扩展青霉碱性脂肪酶高产菌株W-1520与W-1633的菌株特性及二者所产脂肪酶的纯化、酶学性质的研究,得出以下结果:扩展青霉W-1633的孢子生长速度、斜面生长速度与摇瓶生长速度均比W-1520快。菌株同工酶电泳的结果表明:W-1633酯酶同工酶带数比W-1520的多。对两种脂肪酶酶学性质也做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通过毕赤酵母工程菌表达碱性脂肪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先进行单因素实验,筛选出对碱性脂肪酶表达影响较大的4个因素:诱导时间、初始pH、甲醇添加量和接种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四元线性回归实验,利用SPSS18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数据优化,结果表明,诱导时间为96h、初始pH为6.0、甲醇添加量为0.5%、接种量为150mL时有最佳的表达效果,碱性脂肪酶活力为242.7U/mL。  相似文献   

9.
以诱变后的灰色链轮丝菌L-18'作为研究对象,对它的摇瓶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其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以48h种龄的种子液接种1%液体发酵培养基,在30℃、pH为7.5条件下发酵;培养基的组成为0.8%甘油、0.4%胰蛋白胨、0.6%酵母膏、100×10-6 CaCl2 、500×10-6 K2HPO4 、0.1%Tween40。发酵液转谷氨酰胺酶活由0.962U/ml提高到1.623U/ml。  相似文献   

10.
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以溴钾酚紫为显色剂,采用琼脂平板法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筛选到一株产碱性脂肪酶野生型菌株LYSC-3。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确定菌株LYSC-3为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经发酵条件优化,菌株LYSC-3的最佳产碱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为:橄榄油10g·L-1、蛋白胨5g·L-1、蔗糖20g·L-1、(NH4)2SO40.5g·L-1、MgSO4·7H2O0.2g·L-1,K2HPO40.2g·L-1,pH8.0,35℃,150r·min-1摇床振荡培养3d,获得碱性脂肪酶最高酶活力达38.6U·mL-1。   相似文献   

11.
采用L-苏氨酸生产菌HXS101(AHVR,Ile-)为出发菌株,经NTG诱变处理,选育出一株L-苏氨酸高产菌株HXS315为目的突变株,在10L发酵罐产酸率最高达到94.4 g/L (36 h),然后对其进行发酵条件优化,使菌株HXS315的L-苏氨酸10L发酵罐产酸率提高到105.1g/L (36h).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异甘露聚糖酶活性,对实验室保藏的一株分泌异甘露聚糖酶的枯草芽孢杆菌K-6(Bacillus subtilis K-6)进行紫外诱变育种,并优化一株正突变株的固态发酵条件。出发菌株枯草芽孢杆菌K-6的酶活力为206.0U/mL,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后,挑选在培养基上透明水解圈较大的菌株进一步复筛,获得枯草芽孢杆菌K-6-9高产突变株,酶活力为349.3U/mL,高于出发菌株69.6%。连续5代发酵,K-6-9的酶活力范围为343.0~350.3U/mL,表明该突变菌株产酶性能稳定。以K-6-9为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最佳固态发酵产酶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固态发酵适宜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72h、接种量3%、初始pH 7.5、装料量25g/250mL;培养基组成为:酵母细胞壁添加量8%、料液比1:1.2、麸皮添加量40%,此优化条件下固态发酵K-6-9菌株产酶酶活力最高达601.6U/mL。  相似文献   

13.
产菊粉酶微生物的筛选及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菊粉为唯一碳源,从菊芋切面及表皮的土壤中筛选出产菊粉酶的微生物,其中霉菌5株,放线菌19株,酵母4株,细菌3株,经复筛菌株M08的发酵液酶活最高。其摇瓶发酵的最优条件为(g/L):75%的菊粉20,酵母膏15,NaCl5,NH4H2PO40.5,ZnSO4·7H2O0.5,FeSO4·7H2O0.1,pH7,接种2.5×106cfu/mL的孢子悬浮液0.5mL,250mL的三角瓶中装30mL的发酵培养基,29℃,90r/min下培养5d酶活力可稳定在3.28U/mL,比酶活25.43U/mg。  相似文献   

14.
从土壤样品中得到一株能降解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的菌株ZENL09,对该菌株的形态特征、生化理化特性和16r sRNA进行分析鉴定,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ZENL09的较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ZENL09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其较优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3℃,摇床转速200 r/min,装液量25 mL/250 mL,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ZENL09发酵上清液对ZEN的降解率达到了96%。  相似文献   

15.
刘晶  时敏  徐速  于殿宇  江连洲  任运宏 《食品科学》2012,33(11):126-130
采用从大庆日月星油厂附近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产脂肪酶的菌株xjA,在固态发酵的条件下生产脂肪酶,并将所产脂肪酶应用于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本实验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产脂肪酶的最佳固态发酵条件:在种龄36h的情况下,碳源(麸皮)与氮源(豆粕)质量比(m麸皮:m豆粕)为1:4、V培养基:V加水量 1:1、接种量0.3%、发酵温度29℃、发酵时间3d。在此条件下进行固态发酵,固态培养基中脂肪酶的活力最高,可达1450U/g;所得脂肪酶用于合成共轭亚油酸甘油酯,产物中共轭亚油酸(CLA)接入率可达到13.6%。  相似文献   

16.
SAET基因编码的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能够以丙氨酸甲酯盐酸盐和谷氨酰胺为底物缩合生成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为了使α-氨基酸酯酰基转移酶能够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在保证氨基酸序列不变的前提下,优化密码子和m RNA二级结构,共改变了396个碱基,GC含量由原来的42.15%升高到48.22%;将优化后的基因分别与phoC启动子和色氨酸串联启动子相连并插入到不同质粒中,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p ET21a-phoC-SAET产量最高。通过对重组大肠杆菌生产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条件研究发现,最佳培养基是:葡萄糖15 g/L,酵母提取物10 g/L,胰蛋白胨10 g/L,NH_4AC 5 g/L,KH_2PO_46.75 g/L,K_2HPO_42.25 g/L,MgSO_4·7H_2O0.5 g/L。最适转化条件是:将发酵液加入到含Ala-OMe·HCl 100 mmol/L,Gln 50 mmol/L的pH 9的溶液中,25℃反应1.5 h。优化后产量达到383 mg/L,是优化前的3.9倍。  相似文献   

17.
目前,低酶活及原料高成本严重制约了蛋白酶工业的发展,本研究采用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筛选出1株产中性蛋白酶的菌株,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并命名为ppr3,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对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发酵温度33 ℃,接种量8.5%(v/v),初始pH5.7,乳糖5.55 g/L、菜粕31.89 g/L、酵母浸粉7.09 g/L、吐温80 0.03%、MgSO4 0.04%、K2HPO4 0.04%时,蛋白酶活为500 U/mL,相较于未优化前提高了132%。将菜粕作为培养基的发酵氮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为农副产品的再利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也为后续工业化生产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纤维素酶产生菌的分离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产胞外纤维素酶的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显色法(DNS法)对该菌株产胞外纤维素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温度为35℃,接种量为3%,培养基初始pH7.0,装液量为20%,接种种龄为36 h的条件下培养48 h,CMCase和FPA酶活性达到最高,分别为54.41 nkat/mL和23.45 nkat/mL。  相似文献   

19.
产黄原胶酶菌种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自然界中采集土壤样品,经筛选获得了1株产高活性黄原胶酶的菌种,经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分析等试验,初步鉴定为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sp.。摇瓶发酵产酶实验表明,培养基适宜初始pH值为7.0;适宜培养温度为30℃;适宜底物浓度为1%;葡萄糖和硝酸铵分别是适宜的碳源和氮源;用250 mL三角瓶以30 mL装液量进行发酵,酶活力较高。适宜菌龄为16~24 h,接种量对发酵影响不大。在上述条件下黄原胶酶的酶活力最高可达466 IU/L。  相似文献   

20.
采用JMP软件(version 4.0.5,SAS Institute Inc.)筛选出影响DU115发酵豆乳产酶的关键因子。通过旋转中心组合设计得出产酶量最优多元线性回归方程(α=0.05)为:^Y=787.96+48.48x2-8.96x3-55.83x2x3-81.56x12-90.19x22-129.24x32,方程中x1=(装液量-25)/10,x2=(发酵时间-72)/24,x3=(温度-28.5)/3.5。当发酵时间为79h,温度为28℃,装液量为23 mL,酶活可达800.50 I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