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评估辽宁地区大米中无机砷残留量暴露对我省居民健康的潜在危险。方法 辽宁省随机选择在大型商场和小型农贸市场共采集样品300份, 采用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 砷酸盐As(Ⅴ)的含量。基于点评估和概率评估两种评估方式,对大米中无机砷膳食暴露进行风险评估。结果 经检测的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 砷酸盐As(Ⅴ)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值均远小于10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值均远小于100%。运用风险评估软件@risk7.6概率评估中,在50%,75%,90%,99%暴露量位点下,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 砷酸盐As(Ⅴ)的风险商(Hazard Quotient,HQ)值均远小于1。表明辽宁地区大米中亚砷酸盐As(Ⅲ), 砷酸盐As(Ⅴ)残留量在人体可接受范围内,无明显膳食风险。结论 辽宁地区大米中无机砷含量的暴露对人体健康处于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广东居民通过小作坊花生油对黄曲霉毒素B_1的膳食暴露及其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采用点评估模型对广东不同年龄人群通过花生油对黄曲霉毒素B_1的膳食暴露情况进行评估,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方法对黄曲霉毒素B_1引发的肝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7年广东地区小作坊花生油黄曲霉毒素B_1超标率11. 8%,检出率56. 9%;各年龄组高消费水平暴露量规律为7~14岁 15~50岁 50岁以上 2~6岁,15~50岁、50岁以上、2~6岁3个年龄段女性高消费水平暴露量大于男性;高消费人群由于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1的膳食暴露引发肝癌的风险为7~14岁男性少年儿童危险度最大,高消费水平肝癌贡献率最高,达28. 9%。高消费人群花生油中黄曲霉毒素B_1引发肝癌的风险相对较高,应对全省小作坊花生油黄曲霉毒素污染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分析温州市平阳县4种干制品共461批次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状况,并采用基于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法的概率评估评价干制品中二氧化硫的膳食暴露风险。结果显示,百合、山药、党参和当归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682.85 mg/kg、183.52 mg/kg、335.36 mg/kg和294.22 mg/kg。其中,超标率最高的是百合,达54.55%,最低的是山药,为27.84%。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经山药、党参、当归途径摄入二氧化硫的风险系数在均值和最高暴露位点99.5%分位处均低于1,表明这3种干制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对普通人群甚至高危人群无明显健康风险;百合的风险系数在均值点小于1,而在最高暴露位点99.5%分位处的风险系数为1.07,高于1,表明百合对高危人群存在一定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4.
通过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的@Risk软件对我国主要消费的10种食用菌中二氧化硫残留量进行模拟分布分析,并运用风险商理论对其膳食消费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干制食用菌二氧化硫残留及超标情况远超新鲜食用菌,新鲜及干制食用菌中二氧化硫平均残留量分别为2.94?mg/kg及43.70?mg/kg,香菇及银耳等部分干制食用菌存在超标风险。膳食暴露评估结果显示,经新鲜及干制食用菌途径摄入二氧化硫的风险商在各百分位点均远低于1,最大值为0.007 3,且在10%位点以上经干制食用菌途径摄入二氧化硫的风险商均高出新鲜食用菌1个数量级。因此,中国普通居民通过食用菌摄入二氧化硫的风险较低。研究结果可为我国食用菌的质量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济南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及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济南市市售蔬菜中农药残留情况,评估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方法对2010—2012年济南市市售蔬菜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分析,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的蔬菜摄入量及JMPR制定的ADI为参数,应用国际每日膳食摄入评估法对济南市居民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共监测样品675份,有机磷类农药(乐果和乙酰甲胺磷)的检出率为3.93%(13/331),超标率为2.11%(7/33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甲氰菊酯和氯菊脂)的检出率为9.91%(21/212),超标率为6.60%(14/212);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抗蚜威和异丙威)的检出率为7.58%(10/132),超标率为5.30%(7/132)。经评估各类农药的摄入量均小于ADI。结论济南市市售蔬菜农药残留量在安全限制之内,居民蔬菜中农药残留的慢性膳食暴露风险小,但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普遍,应规范和加强农药的使用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济南市居民主要食品中总汞污染现状,评估汞暴露风险。方法对2010—2012年济南市谷类、蔬菜类、菌藻类、畜肉类、禽肉类(鸡肝)、乳类、蛋类和水产品及其制品中的总汞含量进行监测;以2002年山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JECFA 2010年制定的汞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4μg/kg BW为参数,应用点评估法计算济南市居民膳食中汞暴露水平,并进行风险特征描述。结果共监测8类175份样品,总汞平均含量为19.01μg/kg,P50为9.00μg/kg,总检出率为97.14%(170/175),总超标率为8.57%(15/175)。8类食品均检出汞,水产品的检出率最低,为89.36%(42/47),鸡肝的总汞平均含量最高,达83.60μg/kg。济南市居民7类(除菌藻类)主要膳食中总汞每周平均暴露量为1.31μg/kg BW,占PTWI的32.75%。总汞贡献率较高的食品为谷类、蔬菜类及畜肉类,贡献率分别为28.24%、22.90%和22.14%,3类食品对居民膳食中汞的总贡献率为73.28%。结论济南市居民主要膳食中汞暴露水平在安全限值以内,通过膳食摄入汞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上海市市售韭菜中农药腐霉利的残留情况及居民膳食暴露风险。方法通过2016~2018年间市售韭菜中腐霉利残留的监测数据,结合本市居民食物消费量调查结果,基于蒙特卡罗分析法,采用@Risk7.5软件和风险商值(%ADI)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根据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进行判定,近3年市售韭菜中腐霉利超标率为23.2%,残留量均值和95%分位值(P_(95))分别为0.76 mg/kg和4.81 mg/kg。本市居民通过韭菜腐霉利暴露量均值为6.17×10~(-5) mg·(kg·bw)~(-1)·d~(-1),风险商为0.06%ADI;高端暴露量(P_(95))为1.68×10~(-3)mg·(kg·bw)~(-1)·d~(-1),风险商为1.68%ADI。本市全人群居民通过韭菜、番茄、茄子等8种食用农产品摄入的腐霉利暴露量均值为8.44×10~(-5) mg·(kg·bw)~(-1)·d~(-1)。结论近3年来上海市市售韭菜中腐霉利残留检出率和超标率呈现下降趋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本市居民通过韭菜摄入腐霉利的风险商值很小,健康风险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广西主要食品中砷污染的水平,评估居民膳食无机砷暴露量及其潜在健康风险。方法利用2010-2015年广西主要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含量数据和食物消费量数据,采用简单分布评估的方法 ,计算广西居民膳食中无机砷暴露水平及其分布情况,并利用暴露限值(MOE)法评估其潜在健康风险。结果 16 567份食品样品中,总砷检出率为42.71%(4 735/11 087),无机砷检出率为48.07%(2 634/5 480)。总砷平均含量以海洋甲壳类最高,其次是海水鱼类和软体动物;检测无机砷食品样品中,平均含量为0.018~0.072 mg/kg,其中以大米无机砷平均含量最高。除大米、新鲜水果、蛋及其制品、畜禽内脏直接采用其检测的无机砷结果外,其他食品均通过总砷转换到无机砷而进行暴露评估。一般人群和高消费量人群膳食中无机砷的平均每天暴露量MOE值均1,但18~34岁男性组高消费量人群每天无机砷暴露量的MOE值≤1。大米的贡献率远高于其他食物,是居民膳食中无机砷的主要来源。结论广西居民膳食中无机砷暴露风险总体上是安全的,而对于18~34岁男性组高暴露量人群可能存在一定的健康风险,大米是广西居民的主要食品,大米的安全问题需加以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云南省部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膳食暴露风险。方法结合2012~2017年云南省部分地区市售大米及其制品、玉米及其制品等6类主要食品的黄曲霉毒素B1含量数据,以及本省营养监测消费量数据,采用点评估方法对云南省居民AFB1暴露水平进行评估。结果云南省全人群来源于6类食品的AFB1暴露量为1.02×10-3μg/kgbw,其中来源于大米的AFB1暴露量最高,占总暴露量的50.98%,其次是玉米及其制品,占18.63%。总暴露量为大城市贫困农村中小城市一般农村;云南省居民AFB1膳食暴露量对肝癌发病率的贡献为0.040/10万人;各地区居民暴露边界比(margin of exposure, MOE)值介于144.07~180.85之间。结论云南省AFB1污染状况相对良好,仍需持续关注; 6类食物中大米、玉米是云南省AFB1的主要暴露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内蒙古自治区主要食品中铝的污染现状,对当地居民膳食中铝暴露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对2010—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中主要含铝添加剂食品的铝残留量进行分析,结合2012年内蒙古自治区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按照性别-年龄组计算内蒙古自治区居民膳食中铝摄入量并评估其健康风险。结果 本次评估主要的含铝添加剂食品9类共1 083份,其中铝的检出率为69.44%(752/1 083),铝残留量均值为142.81 mg/kg,含量范围为2.50~2 950.00 mg/kg;全人群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摄入量为0.692 mg/kg BW,低于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2 mg/kg BW),高食物消费量人群膳食中铝每周摄入量为4.868 mg/kg BW,是PTWI的2.43倍;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中铝每周平均摄入量均未超过PTWI,但各性别-年龄组人群的平均铝摄入量随年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结论 粉条、油条中含铝添加剂超标现象严重,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中存在含铝添加剂超范围使用现象。各性别-年龄组高消费量人群铝的暴露风险较大,相关部门需加强含铝添加剂超范围、超标使用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离子色谱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离子色谱检测方法。方法选用瑞士万通861双抑制型离子色谱仪,Metrosep A Supp 4-250分析柱,3.1 mmol/L Na2CO3-1.0 mmol/L NaHCO3淋洗液,电导检测器检测,样品粉碎经蒸馏后,二氧化硫经3%双氧水氧化成硫酸根后测定。结果二氧化硫含量在0~266.76 mg/kg线性范围良好,线性回归方程y=10.126x+0.232,相关系数r=0.999 7,回收率为91.61%~98.4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最低检出限为0.067 mg/kg。结论方法简便,精密度、重现性良好,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监测2015~2017年间某地区部分学校采购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情况, 及时排除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隐患。方法 从某地区163所学校抽取干制蔬菜、干制食用菌和藻类、粉丝类、腐竹类、食糖、食用淀粉、香辛料7类样品共计847份, 检测二氧化硫残留量。结果 820份符合中国卫生标准, 合格率达96.81%。7类食品中食糖、粉丝粉条和香辛料类样品结果均合格, 干制蔬菜、干制的食用菌和藻类、淀粉和腐竹类存在超标样本, 其中二氧化硫残留超标最严重的是干制蔬菜中的黄花菜, 超标率达33.31%; 其次是干制的食用菌和藻类中的银耳, 超标率达20.00%, 最后是淀粉和腐竹, 超标率分别为7.43%和1.33%。对二氧化硫超标的食品已及时与学校沟通并做出风险预警, 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结论 学校食堂所采购的食品中, 黄花菜、银耳中二氧化硫超标严重, 淀粉和腐竹中二氧化硫也存在超标情况, 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通过对蒸馏法进行创新,采用回流法,用硫代硫酸钠反滴定来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其操作步骤简单,回收率高,适用于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测定,应用更广泛。  相似文献   

14.
采用碘吸收滴定法测定了几种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及比较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二氧化硫含量的影响。以白木耳,笋衣为原料,采用GB/T 5009.34的改进方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比较了25℃自来水浸泡、煮沸法、小苏打浸泡法,60℃热水浸泡法及醋酸浸泡法对样品中二氧化硫含量的影响。五种方法中除醋酸浸泡法减少样品中二氧化硫的效果最差,其余4种方法均能有效地降低食品中二氧化硫的残留量,其中沸水煮沸20min后能完全驱除二氧化硫,该方法简便、实用且易于操作;其次是60℃水浴3h,然后是0.5%小苏打溶液浸泡5 6h和25℃自来水浸泡处理5 6h。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提取、甲醛吸收液代替四氯汞钠吸收液处理样品,确定了不同温度所需要的显色时间和显色稳定性,确定了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汞的毒性和污染,并且适用于超市、农贸市场等地对硫磺熏蒸食品中二氧化硫残留量的现场快速检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青海省枸杞中二氧化硫残留量。方法依据GB 5009.34-2016采用凯氏定氮仪蒸馏法,对2019年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的都兰、德令哈和格尔木的枸杞进行二氧化硫含量测定。结果 403份枸杞样品中二氧化硫残留检出率为29.77%,不合格率为4.71%。86份黑枸杞未检出二氧化硫残留, 317份红枸杞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120份, 19份红枸杞超出二氧化硫残留限量值。检出二氧化硫残留红枸杞样品中,都兰检出率为9.57%,不合格率为0.87%,德令哈检出率为54.17%,不合格率为5.21%,格尔木检出率为53.77%,不合格率为12.26%。结论青海省枸杞中二氧化硫残留合格率为95.29%,处在一个相对安全水平,但仍然有4.71%样品二氧化硫残留超标,其中德令哈和格尔木的红枸杞存在较为严重的二氧化硫残留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给辽宁地区酸菜安全食用、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通过动物实验及其结果分析,确定亚硝酸盐危害以及致病机理,通过对辽宁地区的120份样品中亚硝酸盐进行检测,根据检测数据运用风险评估软件RISK@7.5、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ARfD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ADI等指标对辽宁地区酸菜进行亚硝酸盐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用大份餐LP、每日允许摄入量计算最大残留限量估计值(eMRL)。结果表明,辽宁地区亚硝酸的检出数量为96,检出率为80%,建立辽宁地区酸菜中亚硝酸盐的风险评估模型,通过模型可以模拟出辽宁地区酸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流行率=76%,推断出辽宁地区大型商场超市中有一种样品检出亚硝酸盐的概率75%的概率在90%左右,而小于60%的概率≤5%,大于90%的概率≤5%,得出辽宁地区大型商场超市中有一种样品检出亚硝酸盐的概率76%的概率在90%左右,而小于66%的概率≤5%,大于86%的概率≤5%。亚硝酸盐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为0.033%、慢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ADI亚硝酸盐为0.10%,风险均为可接受,最大残留估计限量值为4.817mg/g。  相似文献   

18.
A quantitative risk assessment was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se the health risk from nickel (Ni) via dietary exposure for Chinese consumers. Ni contamination in foods was investigated by conducting a survey and a literature review. The daily diet of the public was categorised into nine food groups and the consumption data for each group were obtained from a nationwide survey. Deterministic and probabilistic methods were applied to calculate the target hazard quotients (THQs) by comparing the estimated dietary Ni intake with respect to the tolerable daily intake (TDI). The average estimated daily Ni intake (μg kg–1 bw day–1) for men, women, 2–3-year-old children and 4–17-year-old children were 7.2, 7.3, 17.1 and 10.0, respectively. The consumption of cereals, beans, vegetables and marine products contributed significantly to the total daily intake of Ni. The mean THQ values (95% confidence interval) and the probability of dietary Ni exposure higher than the TDI were 0.60 (0.58–0.62) and 8.2% for men, 0.61 (0.59–0.63) and 8.4% for women, 1.35 (1.32–1.39) and 72.0% for 2–3-year-old children, and 0.87 (0.82–0.91) and 28.5% for 4–17-year-old children,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howed a potential health risk from Ni via dietary exposure for Chinese consumers, especially among childr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