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绿色环保理念下,人们对食品安全高度重视,更加倾向于安全、绿色、无公害化的产品.基于此,为进一步提高食品生产、食用的安全性,本文就食品理化检验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并具体分析食品理化检验微波消解样品前处理方法的应用,确保通过处理方法,更好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3.
微波消解技术属于当前化学样品的新型处理方式,将其应用在分析化学中,能够在环境样品密闭的状态下进行有效的化学分析.为了更好地探索微波消解技术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方式,文章研究该技术的特点,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建议,旨在为提升分析化学中微波消解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水平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吴仕明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7):180-182
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进行分析,可以帮助相关人员了解环境中的污染物含量,据此制定合理的环境整改方案,并对其实施消解处理,这对于保障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环境化学分析进行研究,简要介绍微波消解技术,以及该技术的特点和环境化学分析实施的要点,并从多个角度出发研究微波消解技术在环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微波消解技术在粮油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粮食重金属含量检测原子吸收及原子荧光法中,利用微波消解技术快速分解粮食样品,比较常规的干法消解和湿法消解方法消解粮食样品,具有快速、安全、节省试剂、减少污染且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微波消解在测定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了食品中微量元素测定时常用的样品处理方法,并重点对微波消解食品时样品的取样量、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所用溶剂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加热时间和压力的选择作了阐述,从而为微波消解食品样品提供了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微波消解法和电热板加热消解法进行土壤标准样品的消解,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砷的含量,比较测定值的差异,分析两种消解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采用电热板加热消解法和微波消解法的测定值和回收率均在对应要求范围内,但是采用微波消解法的测定值更接近标准值,回收率也比电热板消解法高.可见,微波消解法结合原子荧光测定土壤中... 相似文献
11.
蔬菜样品用硝酸及过氧化氢消解并采用微波加热,试液中铅和镉用GF—AAS法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常规法相比,具有更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此方法的操作更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2.
13.
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葛粉中Ca、Mg、Cu、Fe、Zn、Mn、K、Na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各元素回收率在94.4%~104.5%之间,RSD<4.2%.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有关碳及其修饰电极、贵金属电极等非汞电极溶出伏安法在药物及生物材料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对于药物药理研究、参与生命活动的各种微量元素及活体组织中神经递质的检测与高灵敏的分析技术密不可分,而溶出伏安法是进行这些研究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与传统汞电极相比,非汞电极由于具有无污染、扫描电位广、易于修饰、能在复杂环境下取得电信号、利用微型电极便于活体检测等特点,因此发展十分迅速.但如何提高固体电极的重现性,不断完善微电极及超微电极用于伏安测定特别是活体分析,仍是今后所面临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HG-AFS法测定食品中痕量硒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对食品中痕量硒进行了分析.利用阳离子交换法消除了阳离子的干扰.对影响其荧光测量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确定了实验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硒的检出限为0.15 ng/mL,回收率为93.7%~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2.8%.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食品中硒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微波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微波干燥技术是一种应用在食品工业的快速脱水新技术。介绍了近年来微波干燥技术在谷类、果蔬和水产品等食品原料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分析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波干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可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微波干燥的原理和主要特点,研究了利用微波干燥亚麻纱管的工艺,探讨了微波辐射时间、微波功率对亚麻纱管脱水率的影响,考察了工业微波干燥机的干燥能力,并将实验结果与传统烘房干燥后亚麻纱的色差和断裂强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