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酪蛋白磷酸肽(casein phosphopeptide, CPP)的含量的方法。方法对样品静置温度、静置时间、沉淀分离方式进行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婴幼儿配方奶粉中CPP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最优的前处理条件为样品溶解后调整pH至4.6,于4℃条件下静置1 h,过滤后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以Ultimate AQ-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分离。经钼蓝比色法鉴定,保留时间为8.387min的组分为CPP。该方法在10~1000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3,定量限为4.40 mg/L,婴幼儿奶粉中添加量为500、1000、5000 mg/kg时, CPP的回收率为96.63%%~101.42%。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稳定性和可靠性良好,检测结果符合定性定量要求,可用于婴幼儿配方奶粉中CPP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母乳中唾液酸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荧光高效液相色谱(fluorescence detector-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FLD)测定母乳中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N-acetylneuraminic acid,Neu5Ac)和N-羟乙酰神经氨酸(N-glycolyl neuraminic acid,Neu5Gc)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酸水解法释放出母乳中的唾液酸,以4,5-亚甲二氧基-1,2-邻苯二胺盐(4,5-methylenedioxy-1,2-phen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DMB)为衍生化试剂,50℃避光衍生150min,采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色谱条件:LiChrosorb RP-18柱(250mm×4mm,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超纯水(7:8:85),流速0.9mL/min,进样体积10μL,柱温30℃,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373nm,发射波长448nm。结果表明:唾液酸在50~400μmol/L范围内与唾液酸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4.0%,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4%,稳定性RSD为1.0%,重复性RSD为0.8%,Neu5Ac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mol/L,Neu5Gc的最低检出限位0.03μmol/L。该方法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奶粉、牛奶及母乳中唾液酸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
5.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酸奶中唾液酸含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为:使用1moL/L甲酸80℃下水解样品2h,以4,5-亚甲二氧基-1,2-邻苯二铵盐(DMB)为衍生化试剂,在80℃下衍生50min后,利用Zorbax SB-Aq色谱柱对衍生化产物进行分离,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该方法唾液酸检出限为0.2mg/L,线性范围0.5~10mg/L之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加标样品的回收率为88.41%~112.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为4.73%~10.01%之间。说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准确,满足检测需求,可用于不同奶制品中唾液酸检测。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人乳中唾液酸含量丰富,它对婴儿成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国内对于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添加的工艺研究几乎没有开展。为了使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唾液酸含量更接近人乳,本研究采用干法和湿法两种加工工艺将游离唾液酸添加到婴儿配方奶粉中,确定了两种加工工艺的婴儿配方奶粉中游离唾液酸的添加量范围,并且根据人乳中唾液酸存在模式,选择了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干法生产每吨婴儿配方奶粉添加1.4~2.8 kg游离唾液酸,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唾液酸含量为348~559 mg/L;湿法生产时游离唾液酸的添加量为400~800 mg/L,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的含量为343~557 mg/L。尽管两种工艺均能满足婴儿配方奶粉中唾液酸含量标准,但干法工艺相比湿法工艺游离唾液酸的损耗小,节约经济成本。研究发现,随着游离唾液酸添加量逐渐增大,蛋白质结合唾液酸比例逐渐降低。当干法生产添加量为2.8 kg/t,湿法生产添加量为800 mg/L时,唾液酸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存在模式与人乳接近。 相似文献
11.
12.
建立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叶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方法。采用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进行分离,以5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20μL,柱后分流比为1∶3,质谱采用多离子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正离子模式,定量离子为m/z442.0→295.2。叶酸在0.001~2.500μg/m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9),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6%~6.0%,回收率为83.9%~104.0%,检出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1.0 ng/mL、3.3 ng/mL。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中叶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14.
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在婴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乳母中天然存在的两种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花生四烯酸(AA)在婴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及其在配方奶粉中强化对非母乳喂养婴儿营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各专家组织对DHA和AA在婴儿配方奶粉中补充的推荐及目前的应用情况。探讨了HDA和AA的两种来源,即天然来源和利用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天然来源主要是鱼油和蛋黄,而目前商业上大都利用生物技术以薇藻和真菌发酵生产DHA和AA。介绍了生物技术发酵生产DHA和AA的工艺,并讨论了发酵产品在婴儿配方奶粉中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16种氨基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盐酸水解——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测定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16种氨基酸。结果表明,在12.5~250μmol/L的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以上,6组平行样的重复性变异系数均在2.0%以内,16种氨基酸3个浓度梯度的平均回收率均在95.0%~105.1%之间;应用盐酸水解法得到的待测液常温(20~28℃)放置5h及20h后,除Met外其余15种氨基酸5h后的平均损失率均在1%以下,Met的实际平均损失量也分别在5h0.005nmol/20μL和20h0.020nmol/20μL以下。结论说明,利用该法能得到十分理想的分离效果和相对准确的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 依据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CNAS-GL06-2018《化学分析中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考察测定过程引入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 建立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 并对不确定度的各分量进行计算和合成。 结果 当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含量为939 μg/100 g, 在95%的置信区间下, 扩展不确定度为30.80 μg/ 100 g (k=2)。评定结果表明, 实验过程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为标准物质和曲线拟合。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适用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泛酸的不确定度评定, 对检测结果准确度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一种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用2-氨基苯甲酰胺衍生后,经色谱柱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外标峰加和分段法定量。结果建立的方法可以测定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的低聚半乳糖含量。采用麦芽糖、麦芽三糖、麦芽四糖、麦芽五糖、麦芽六糖和麦芽七糖建立标准曲线,在1~250μg/mL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2)大于0.999。回收率为85.9%~103.5%,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RSD)小于5%,检出限为1.0 g/kg,定量限为3.0 g/kg。结论本方法方法重现性好,精密度高,解决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高含量乳糖对低聚半乳糖测定的干扰问题,可以为食品中低聚半乳糖的定量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定量检测蛋白饮料中胭脂红酸的方法。样品经过8mol/LNFLOH溶液处理5min,过滤后直接进高校液相色谱。色谱条件:流动相:乙腈和1.19mol/L的甲酸(19:81,v/v);流速0.8mL/min,进样量:20此,荧光检测的激发波长hx=470nm,发射波长hm=600nm。该方法条件下,胭脂红酸在浓度5斗g,mL-80μg/mL线性关系良好,检测限为0.1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4.25%,加标回收率为90.34%-95.15%。该方法在多种人工合成红色素的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对胭脂红酸进行准确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