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本文以麦芽糊精和复配糖(葡萄糖、白砂糖和淀粉糖浆组成)为原料制备总糖浓度为18.60 wt%的降糖植脂奶油,研究了麦芽糊精与复配糖不同的比例(0:20~9:11)对降糖植脂奶油搅打性能和品质的影响。比较了植脂奶油的水分分布、界面蛋白浓度、脂肪部分聚结率、最佳搅打时间、搅打起泡率、硬度、感官评价、储藏稳定性等指标。研究发现,当麦芽糊精与复配糖比例从0:20增加至3:17,植脂奶油的界面蛋白浓度和硬度明显增加,储藏稳定性提高,感官评价稍有降低;进一步增加麦芽糊精与复配糖比例至9:11时,植脂奶油的脂肪部分聚结率、搅打起泡率、感官评价和储藏稳定性明显降低,搅打性能和品质均较差。综合考虑搅打性能和品质的影响,当麦芽糊精与复配糖的比例分别在3:17和5:15时,降糖植脂奶油的搅打起泡率为353.3%和342.2%,硬度为325.6 g和329.1 g,横截面光滑,此时搅打性能和品质更佳。 相似文献
3.
4.
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分析液体发酵过程中影响乳糖酶活力的主要因素,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响应区域,应用Boxbe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葡萄糖、乳糖和玉米浆的质量浓度是影响乳糖酶酶活的主要因素;优化后的培养基为:葡萄糖36.2 g/L,乳糖6.7 g/L,蛋白胨6 g/L,玉米浆4.4 g/L,MgSO4·7H2O 0.3 g/L,K2HPO4·3H2O 0.5 g/L,KH2PO40.5 g/L,Tween-80 1.5 mL/L,乳糖酶的活力比优化前提高了32.3%。 相似文献
5.
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艾叶中绿原酸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艾叶中绿原酸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绿原酸的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艾叶中绿原酸醇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63℃、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为0.820%。结论:通过对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艾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达94.04%。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艾叶中绿原酸的醇提工艺。方法:以乙醇为溶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自变量,绿原酸的得率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的方法,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艾叶中绿原酸醇提工艺的最佳条件为60%乙醇为提取溶剂、料液比1∶13、提取温度63℃、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得率为0.820%。结论:通过对绿原酸提取工艺的研究,艾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率达94.04%。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改性大豆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以及其替代进口酪朊酸钠应用于植脂奶油对其搅打时间、起泡率、保形性、变粗程度、入口即化感、光泽度、细腻度、油腻感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大豆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池陛介于进口酪朊蛋白和国产酪朊蛋白问,优于国产大豆分离蛋白;改性大豆蛋白替代进口酪朊酸钠50%应用于植脂奶油产品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SAS软件针对七种风味添加剂:高汤粉、肉味香精、酵母抽提物、水解植物蛋白(HVP)、大蒜精粉、胡椒精粉和独活草精粉对蒸煮火腿风味的影响进行因素水平实验,以感官评定结果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影响因素与响应值之间的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方程获得用于蒸煮火腿的七种风味添加物的最佳添加量:高汤粉2.99g/kg、肉味香精0.11g/kg、酵母抽提物1.9g/kg、植物水解蛋白2.64g/kg、大蒜精粉0.48g/kg、胡椒精粉4.81g/kg、独活草精粉1.43g/kg,其感官评定值优于商业化的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油脂用量对搅打稀奶油的粒度分布、脂肪部分聚结、液相蛋白质浓度、搅打起泡率、质构特性、感官品质和稳定时间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油脂用量增加,冷却后乳浊液脂肪球粒径增大;搅打过程中脂肪部分聚结速度和脂肪球粒径d4,3均随油脂用量增加而增大,且脂肪部分聚结率与脂肪球粒径d4,3有很好的相关性;液相蛋白质浓度和搅打起泡率降低;搅打稀奶油的质构特性值增加;稳定时间呈先增后减趋势,当油脂用量为23%时,搅打稀奶油的稳定时间最长达到2.7h;搅打稀奶油的感官品质以油脂用量为20%最好,综合考虑,油脂最佳用量范围是20%-23%。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乳化剂用量对搅打稀奶油的乳浊液粒度分布、脂肪球部分聚结、液相蛋白浓度、感官品质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乳浊液冷却及解冻后脂肪球粒径随乳化剂用量增加而减小,随着乳化剂用量增加,脂肪部分聚结速度和液相蛋白质浓度增加速度加快,搅打起泡率和感官品质以乳化剂用量为0.60%时最好,搅打稀奶油稳定时间随乳化剂用量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当乳化剂用量为0.60%时,稳定时间达到最大2.4h。综合考虑,当乳化剂HLB值为7,乳化剂用量为0.60%时,搅打稀奶油搅打性能和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4.
亚麻籽胶的特性及其在冰淇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主要探讨了亚麻籽胶的粘度特性及其在冰淇淋中的应用,以亚麻籽胶为稳定剂,通过对亚麻籽胶液、配料液粘度和制作出的冰淇淋的膨胀率、抗融性及其口感等特性进行单因素对比分析,表明亚麻籽胶能有效提高冰淇淋的配料和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对花菇多糖进行微波萃取工艺研究.考察工艺参数——提取时间、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液料比4个因素对花菇多糖得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软件程序对实验数据进行二次响应面分析,同时做上述工艺参数的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相较于热水浸提法与超声波法,微波提取法使多糖得率分别提高了1.02%和1.18%;当微波功率为700W时,其余3项工艺参数对花菇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次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2)优化的微波提取花菇多糖的工艺条件是:提取时间21 min,微波功率700W,提取温度88℃,液料比69.在该条件下花菇多糖得率8.80%,多糖二次萃取得率1.79%. 相似文献
16.
17.
萌发糙米中多酚物质超声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萌发糙米为原料提取多酚类化合物,探讨超声作用时间、乙醇浓度、料液比等因素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最终确定萌发糙米中多酚类物质提取适宜条件为超声作用时间11.08 min、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g∶mL)为1∶17.62,此条件下多酚提取得率为60.13μg/g。 相似文献
18.
根据响应面分析法中的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对食醋中苯甲酸的提取率有影响的料液比、提取次数和提取时间3个因素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得到食醋苯甲酸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78(g/mL),提取次数2.63,提取时间3.69min;在此条件下食醋苯甲酸的提取率可达到17μg/mL。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