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曲酸对苹果汁酶促褐变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将几种护色剂在苹果破碎时加入,考察它们对苹果汁的防褐变作用。L-半胱氨酸、曲酸对苹果PPO的抑制作用最强,防褐变效果最好。曲酸是值得推广的防褐变剂。  相似文献   

3.
曲酸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简介了曲酸的物化性质及抗菌与抗氧化作用,与其作为食品添加剂在防腐、保鲜、抗氧化等方面的应用,及曲酸的安全毒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双乙酸钠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双乙酸钠的理化性质,化学合成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各种应用。  相似文献   

5.
曲酸的生产现状及其在食品与日化工业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概述曲酸国内外研究生产及应用现状,重点阐述曲酸在食品和日用化妆品中的作用机理,并介绍曲酸在食品和化妆品中的应用及配方,为曲酸产业化升级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曲酸的应用     
曲酸存在于酱面、酒类的发酵酿造过程,许多以曲霉发酵的产品中均有曲酸的存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及几千年人类食用发酵产品证实,曲酸是一种十分安全的物质。其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可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增强细胞活力等作用。本文简单介绍曲酸在食品与化妆品中的应用。1在化妆品中的应用经国内外科技工作者大量的研究与证实,曲酸对人体皮肤黑色素的生成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可配入不同类型的化妆品,制成对老年斑、雀斑、青春痘及色素沉着疗效上好的疗效型化妆品与美白化妆品。在抑制酪氧酸酶活性方面,曲酸及其衍生物,不同于熊果苷、异黄酮…  相似文献   

7.
食品中曲酸的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食品中曲酸(KA)的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0.01mol/L磷酸氢二钠-甲醇(95:5,V/V)为流动相,添加1.0mmol/L四丁基溴化胺(TBA),检测波长226nm,样品用40%甲醇超声提取,曲酸在Nova.PakC18柱上获得了良好分离。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32mg/L,回收率为95.7%~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1.16%-2.01%。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32mg/L,回收率为95.7%~103.2%,相对标准偏差为1.16%-2.01%。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应用于食品中曲酸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曲酸处理对娃娃菜茎部切口褐变的影响及其机制,本实验用0.05?g/L曲酸和超纯水(对照)分别浸泡娃娃菜茎部切口1?min,再在20?℃、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贮藏5?d,每天取样分析其感官品质并测定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速率、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及褐变相关酶活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曲酸处理可以有效保持娃娃菜的感官...  相似文献   

9.
10.
曲酸的发酵法生产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正清  王艳 《中国调味品》2008,(1):65-67,71
概述了曲酸发酵法生产的菌种选育、发酵法工艺、提取及精制及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曲酸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别采用分光光度法、菌体量法以及滤纸圆片法系统比较了曲酸对5种细菌、2种酵母、2种丝状真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虽然0 5 %曲酸基本上不影响霉菌的生长,但对于食品中其他常见污染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对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菌效果显著。而且由于曲酸的热稳定性好,经12 1℃、30min热处理仍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并且在中性条件下抑制供试细菌和酵母菌的能力强于苯甲酸钠。  相似文献   

12.
曲酸生产菌种的筛选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多次UV诱变黄曲霉菌A-5,获得-高产曲酸生产菌株UV3x3,该菌株的适宜发酵条件为:温度33℃,淀粉14%,酵母浸出物0.5%,H3PO4。0.07%,MgSO4·7H2O0.05%,FeSO4·7H2O0.002%,K2CO30.03%,在此条件下摇瓶培养6天可生产曲酸6.84g/100m,平均生产效率为11.4g/(1·d),后期生产效率达15.4g/(1·d),转化率为55%。  相似文献   

13.
以从湖南冰糖橙皮上筛选获得的优良产曲酸菌种米曲霉为研究对象,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回归分析,得到最佳培养基配方,即:可溶性淀粉8.3 g/L,蛋白胨5.0 g/L,MgSO4·7H2O 0.5 g/L,KH2PO4 1.0 g/L,KCl0.5 g/L,FeSO4 0.01 g/L,初始pH 6.1.此时曲酸产量达到最大值99.89 g/L.采用该试验方法大大提高了曲酸的产量.  相似文献   

14.
以生产菌株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w-56为出发菌株,经2次紫外线、2次60Co多重复合诱变处理,选育获得曲酸生产菌UR28,生产发酵周期由原来的130h缩短至65h,曲酸产量由原来的36g/L,提高到68g/L,比出发菌株提高了88.9%。实验证明采用复合诱变,能有效改变菌株对诱变因素的敏感性,提高突变率,逐步提高突变株的产酸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一种多功能食品添加剂-植酸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植酸的性质,毒性以及制备工艺,着重介绍了植酸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16.
食品中曲酸安全性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曲酸是许多曲霉和青霉真菌所产生的一种常见代谢产物。近年来通过发酵法生产的曲酸作为添加剂,在食品和化妆品中广泛应用。目前,曲酸的安全性引起争议,文中就国外有关食品中曲酸的安全性评价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乳酸及乳酸钠在鲜肉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乳酸、乳酸钠及其二者的混合物按不同比例加入鲜猪肉中,在室温30℃湿度85~95%条件下贮存,定时进行内的鲜度检测,并与未添加任何深加剂的肉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一使用与混合使用这二种添加剂均有不同程度的保鲜效果,以0.21%乳酸、2.79%乳酸钠添加量保鲜效果较好,可延长保鲜期1~3天。  相似文献   

18.
温泉  孔佳  顾蓓丽 《现代食品科技》2010,26(9):1028-1030
本文建立了食品中曲酸的高效液相色谱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以甲醇-0.005mol/L磷酸二氢钠溶液水溶液(5:95)为流动相,ZOBAX XDB 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为230nm。该方法线性范围为1.00~100μg/mL,加标平均回收率为85%以上,方法准确可靠。质谱法离子源为ESI正电离源,脱溶剂气温度为350℃;电离电压为25V;脱溶剂气流量500L/h,锥孔气流量50L/h;监测模式采用多反应监控(multiplereaction monitoring,MRM)模式;定量离子对142.8/68.2,碰撞能量为20v;定性离子对142.8/96.4,碰撞能量为15v。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