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共有20条相似文献,以下是第1-20项 搜索用时 936 毫秒

1.  纳米TiO2胶体絮凝-光催化氧化-砂滤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研究  
   张洪鑫  陈小泉《中国造纸》,2013年第32卷第2期
   研究了纳米TiO2胶体絮凝-光催化氧化-砂滤深度处理造纸废水的效果。分析了絮凝剂的选择和用量、光催化剂用量、光催化时间和外加氧化剂等对废水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证实了样品中残留微量纳米TiO2胶体对CODCr测定的影响,并利用砂滤除去。实验结果表明,以用量为0.01%(相对于废水质量,下同)的纳米TiO2胶体为絮凝剂对经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后的造纸废水进行处理,在光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0.05%,曝气并紫外光照射2 h时,沉降后的上层液体经过砂滤,废水CODCr从210 mg/L降到43.0 mg/L。    

2.  溶胶-凝胶法制备Ag/TiO2纳米薄膜及其陶瓷表面抗菌性能研究  
   陈品鸿  许良记  李定帆  周武艺《材料研究与应用》,2023年第17卷第1期
   为提升TiO2在陶瓷表面的光催化性能和抗菌性能,以钛酸四丁酯、无水乙醇、硝酸银为原料,乙酰丙酮和硝酸作为催化抑制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TiO2溶胶和Ag/TiO2溶胶。以普通陶瓷片为载体,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TiO2薄膜。以亚甲基蓝为目标降解物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并探讨在不同热处理温度下对Ag/TiO2薄膜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等仪器对样品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灯照射下,TiO2薄膜和Ag/TiO2薄膜对有机物都具有降解能力,而Ag/TiO2的光催化活性更明显,在光照8 h后其光催化降解率达到了70%,热处理最佳温度为500 ℃;Ag/TiO2薄膜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并且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抑制作用。Ag/TiO2薄膜有望应用到陶瓷用品上,可有效减少材料表面的有机污染物,并且经过高温处理后还可以保持良好的光催化性能。    

3.  KBrO3协同载贵金属TiO2光催化降解阿莫西林  
   田斐  朱荣淑  董文艺  欧阳峰《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45卷第10期
   为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去除阿莫西林的效率,利用光沉积法制备了载贵金属TiO2催化剂 (M/TiO2,M为Ru、Rh、Pd、Ag、Ir、Pt或Au),研究紫外光(365 nm)下KBrO3协同M/TiO2光催化降解阿莫西林的活性,并以KBrO3协同Rh/TiO2研究实验条件对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TiO2光催化降解阿莫西林的催化活性与贵金属的功函数密切相关;KBrO3对不同M/TiO2光催化降解阿莫西林的反应均具有很好的协同效果;在Rh载量为0.1%(质量分数)、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15 g/L、KBrO3浓度为0.5 mmol/L、溶液pH为5的条件下,20 mg/L的阿莫西林溶液90 min光催化降解率达100%,且该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    

4.  AC/TiO2复合颗粒的低温制备及对TNT废水的降解  被引次数:3
   杜仕国  闫军  汪明球  王彬《含能材料》,2013年第21卷第2期
   以钛酸丁酯为原料,在80 ℃下通过溶胶-回流法在活性炭(AC)表面制备纳米TiO2,利用FE-SEM比较了制备过程中加入植酸、苯并三氮唑(BTA)或SnCl4对复合颗粒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为20~30 nm的TiO2颗粒附着在AC表面形成了AC/TiO2复合颗粒,加入植酸的复合颗粒表面呈海绵状,加入BTA后表面的TiO2变得更细小。三种样品表面Ti元素的XPS分析显示Ti 2p3/2和Ti 2p1/2两个峰间的能量差约为5.7eV,表明所制备的TiO2纯度较高;空载试验所获得TiO2样品的Raman光谱表明AC表面的TiO2为锐钛矿相;以TNT溶液为目标降解物,研究了三种复合颗粒的吸附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植酸、苯并三氮唑(BTA)复合颗粒的吸附性能略高于活性炭原始样品; 三种样品在紫外光照射下对TNT的降解效率均高于活性炭原始样品,TNT的降解率达到99.3%,分析认为AC和TiO2的复合协同效应有效提高了对TNT废水的降解能力。     

5.  沸石负载Mn,N共掺杂TiO2及光催化性能  
   李涛  邱一武  秦伟  吴晓宏《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20年第52卷第5期
   为提高传统TiO2光催化剂的可见光催化活性,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Mn,N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改善了传统TiO2光生载流子易复合的问题;进一步采用沸石作为载体对改性后的TiO2样品进行负载,解决了传统光催化剂存在的难分离回收问题,以达到光催化剂可重复使用的目的.借助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测试手段对Mn,N共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结构、元素组成、微观形貌和光催化降解性能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沸石负载Mn,N共掺杂TiO2的样品较未改性的TiO2样品具有更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在可见光照射下,在最优掺杂条件下获得的TiO2光催化剂在60 min内对孔雀石绿的降解率可达到97%,这主要归因于锰离子掺杂能够对TiO2光生载流子的复合产生抑制作用,促进光生电荷分离,与此同时氮元素掺杂可有效拓宽TiO2半导体光催化剂光响应范围.此外,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对孔雀石绿的降解率没有较大程度的减弱,依然能够维持在88%以上,表明沸石负载Mn,N共掺杂TiO2的样品具有较好的光催化循环稳定性.    

6.  流化床CVD法原位合成CNTs-Ni-TiO2及其光催化性能  
   陆金东  陈爱平  马磊  何洪波  倪道克  李春忠《化工学报》,2012年第63卷第4期
   采用柠檬酸修饰溶胶-凝胶法制备NiO-TiO2催化剂,然后于流化床反应器中直接在NiO-TiO2表面原位生长多壁碳纳米管,制备出CNTs-Ni-TiO2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SEM、TG、BET、PL荧光光谱等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以亚甲基蓝降解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复合催化剂在紫外线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NiO含量为5%的NiO-TiO2催化剂上生长CNTs后得到的CNTs-Ni-TiO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7.  量子点敏化太阳电池的光电性能研究进展  
   赵刘英  周甫方  韩松杰《材料导报》,2015年第29卷第3期
   光催化降解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TiO2光催化材料应用的新领域。在介绍TiO2光催化材料降解室内VOCs及改性机理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催化降解室内VOCs用改性TiO2光催化材料的离子掺杂、半导体复合、贵金属沉积等改性制备的研究新进展,并详细阐明了所制备的改性TiO2光催化材料催化降解室内VOCs的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改性TiO2光催化材料降解室内VOCs需进一步深入展开的研究工作。    

8.  CC/PANI/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陈凤华  石向东  梁娓娓  杨茂森  陈庆涛  姜利英  张永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21年第50卷第10期
   先采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在碳布上负载聚苯胺,然后利用溶剂热法在制备的碳布/聚苯胺(CC/PANI)复合材料上生长二氧化钛纳米片,得到了可便捷分离的CC/PANI/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通过SEM、XRD、UV、FTIR、XPS等手段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形貌和结构表征,并比较了CC/PANI/TiO2复合材料和纯TiO2紫外-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RhB的活性差异,结果表明CC/PANI/TiO2复合材料具有比TiO2更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光致发光光谱说明CC/PANI/TiO2复合材料的发光强度比纯TiO2的弱,有效抑制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瞬态光电流响应和电化学阻抗谱(EIS)证明CC/PANI/TiO2纳米复合材料更有效促进电子-空穴对分离和提高转移效率;活性物质捕捉实验证实?OH和?O2-是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RhB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质。CC/PANI/TiO2复合材料循环利用6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显示了其在污水处理领域中的良好应用前景。    

9.  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水热法合成与光催化性能  被引次数:2
   李宣东  刘晓红  韩喜江  王靖宇  文爱花  吕祖舜《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第45卷第3期
   为了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采用水热法一步制备了TiO2/石墨烯(TiO2/RGO)复合物.采用XRD、FT-IR、RS、UV-Vis DRS、TEM等测试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复合物在可见光下对甲基橙(MO)的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在TiO2/RGO复合物中,TiO2以10 nm左右的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上;与在同等条件下制备的TiO2相比,TiO2/RGO复合物在可见光区吸收明显增强,吸收边缘红移了20 nm;质量比为1∶0.005的TiO2/RGO复合物,2 h内的降解率达到74.79%.可见将石墨烯与TiO2复合,能够有效地提高TiO2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10.  负载TiO2的硅藻土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性能研究  
   传秀云  卢先春  卢先初《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第23卷第4期
   硅藻土是一种天然生物成因的SiO2. 采用硅藻土做载体,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硅藻土复合光催化剂,TiO2呈薄膜状负载在硅藻土上,部分团聚成颗粒状. 在紫外光条件下负载TiO2硅藻土对亚甲基蓝具有良好的光催化降解性能,36h后对亚甲基蓝的脱除率为90%, 48h达到98%, 降解效果好. 纯硅藻土48h后对亚甲基蓝的脱除率仅为35%左右. 负载TiO2硅藻土对亚甲基蓝的光降解性能受TiO2的同质多像结构影响. 随着锐钛矿含量增加, 负载TiO2硅藻土的光降解性能增强. 但是, 当温度进一步升高, TiO2由锐钛矿型转化为金红石型, 负载TiO2硅藻土的光降解性能随之降低. 添加H2O2明显提高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效果.    

11.  多孔SiO2与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康传红  郭 桐  井立强  崔虎成  周 佳  付宏刚《无机材料学报》,2009年第24卷第2期
   在溶胶水热法所合成的锐钛矿相TiO2纳米晶基础上,利用模板剂调制的SiO2溶胶进一步合成了多孔SiO2与TiO2复合纳米粒子,重点研究了复合SiO2对纳米锐钛矿相TiO2热稳定性及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SiO2提高了纳米锐钛矿相TiO2的热稳定性,经过900℃热处理后的TiO2仍然具有以锐钛矿相为主的相组成.在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实验过程中,经过高温热处理的复合纳米材料表现出优于Degussa P25 TiO2的活性,这主要与其锐钛矿相结晶度提高和具有较大比表面积等有关.    

12.  SiO2/TiO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姜 东  徐 耀  侯 博  吴 东  孙予罕《无机材料学报》,2008年第23卷第5期
   利用钛酸四丁酯、正硅酸乙酯、乙酸和水为原料, 通过溶剂热方法制备得到SiO2/TiO2催化剂. 产物经XRD、Raman、TEM、BET、FT-IR和XPS表征, 结果表明: 所制备的SiO2/TiO2催化剂为比表面积大、结晶度高的锐钛矿TiO2, SiO2与TiO2之间通过Si-O-Ti键结合. 另外, 以亚甲基蓝降解为探针反应, 考察了SiO2/TiO2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SiO2/TiO2催化剂具有比纯TiO2更优越的光催化性能, 65min可以将亚甲基蓝(MB)彻底降解.    

13.  掺锡TiO2复合薄膜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次数:13
   余家国  赵修建  赵青南《复合材料学报》,2001年第18卷第1期
   通过溶胶-凝胶工艺在玻璃表面制备了均匀透明的掺锡锐钛矿型TiO2光催化复合薄膜,用SEM、XRD、XPS等对薄膜进行了表征。薄膜中除含有Ti,O, Sn等元素外,还存在一定量的来自有机前驱物未完全燃烧的C元素和从玻璃表面扩散到薄膜中的Na和Ca元素。甲基橙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掺锡TiO2复合薄膜的表观降解速率常数明显高于未掺锡TiO2薄膜的表观降解速率常数,这为进一步提高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开辟了新的途径。    

14.  乙二醛在纳米TiO2-Pt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何建国  侯源源  徐迈  张雪娇  褚道葆《化工学报》,2008年第59卷第Z1期
   通过电沉积修饰铂微粒制备Ti基纳米TiO2-Pt(Ti/nano-TiO2-Pt)修饰电极,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乙二醛在Ti/nano-TiO2-Pt上的电催化氧化。结果表明:Ti/nano-TiO2-Pt修饰电极对乙二醛的氧化呈现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可作为乙二醛电氧化合成乙醛酸的高活性催化电极。    

15.  锐钛矿型TiO2 / MnFe2O4 核壳结构复合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特性  被引次数:11
   付乌有  杨海滨  刘冰冰  邹广田《复合材料学报》,2007年第24卷第3期
   采用柠檬酸盐前驱体技术, 合成了粒径约为20~70 nm 的尖晶石结构MnFe2O4 纳米颗粒, 用聚乙烯亚胺( PEI) 对MnFe2O4 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后, 以异丙醇钛为前驱物, 采用sol2gel 法在纳米MnFe2O4 表面包覆锐钛矿型TiO2 纳米层形成核壳结构。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X射线衍射仪(XRD) 和振动样品磁强计等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粒径以及磁学性能等进行了表征。采用罗丹明B 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对所制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核壳结构TiO2 / MnFe2O4 复合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活性随着壳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强,当达到一定厚度以后, 其催化活性不随壳层厚度的增加而改变。复合颗粒中TiO2 含量达到30 wt % , 反应时间4 h时, TiO2 / MnFe2O4 磁性光催化剂对罗丹明B 的光降解率达到100 % , 与纯TiO2 纳米粉体的催化活性相当, 且光催化活性稳定, 是一种便于回收、可重复使用的高效光催化剂。    

16.  叶绿素分子印迹二氧化钛的制备及降解效率研究  
   何军辉  姚武  魏永起《材料导报》,2018年第32卷第Z2期
   针对目前光催化降解蓝藻效率较低、环境制约因素较多的现状,本研究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通过液相沉积法制备了分子印迹型TiO2光催化剂(MIP-TiO2)。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等对制备的样品及其光催化降解效率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非印迹型TiO2光催化剂(NIP-TiO2)相比,MIP-TiO2具有更高的叶绿素吸附能力,因此能够快速提高蓝藻溶液的透光性,增强光催化剂降解蓝藻的效率。    

17.  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制备TiO2/ Fe2O3 和TiO2/ Fe2O3/ SiO2 复合纳米粒子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次数:9
   张敬畅  李青  曹维良《复合材料学报》,2005年第22卷第1期
   以TiCl4 、Fe (NO3 )3·9H2O 和Na2SiO319H2O 为原料, 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超临界流体干燥法(SCFD)制备了纳米级TiO2/ Fe2O3 和TiO2/ Fe2O3/ SiO2 复合光催化剂。以光催化降解苯酚对所得催化剂的催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纳米TiO2/ Fe2O3 复合粒子与单组分TiO2 比较, 复合粒子光催化活性高于单组分的TiO2, 6h 苯酚降解率高达95.9 %。SiO2 的加入可以抑制纳米粒子粒径的长大和晶相的转变, 增强TiO2 纳米粒子的热稳定性。复合光催化剂中Fe2O3 最佳掺入量为0.06 %, SiO2 最佳掺入量为10 %(摩尔分数) 。并用XRD、TEM 和FTIR 等手段进行了表征。TiO2 以锐钛矿型形式存在, SiO2 以无定性形式存在。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制得的TiO2/ Fe2O3 复合光催化剂, 得出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的光催化剂具有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分散性好、光催化活性高等特点。采用超临界流体干燥可直接得锐钛型纳米复合光催化剂。    

18.  水热制备TiO2纳米管及其光催化性能  
   吴旭日  王辉  尤增宇  秦天  申乾宏  杨辉《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年第47卷第S2期
   本文利用TiO2粉体在高浓度NaOH溶液中水热反应制备TiO2纳米管,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考察了NaOH浓度、水热反应温度、水热反应时间等因素对TiO2纳米管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OH浓度为10mol/L,水热反应温度为160℃,水热反应时间20h时,所制备的TiO2纳米管显示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经紫外光照30min后,对甲基橙(MO)的降解率可达75.48%。    

19.  Au负载N掺杂TiO2纳米管阵列的制备及其性能  
   许美贤  刘佳孟  李文奕  孙研豪  张王刚  王红霞《中国表面工程》,2020年第33卷第1期
   TiO2 纳米管阵列较大的禁带宽度是导致其光催化效率较低的重要原因,采用磁控溅射、阳极氧化以及气氛退火相结合的方法对 TNAs 改性后制备了 Au 负载 N 掺杂 TiO2 纳米管阵列(Au@ N-TNAs),然后以甲基橙为目标污染物, 进一步分析了 Au@ N-TNAs 在不同 Au 负载量时光降解效率的变化情况。 采用 SEM、XRD、TEM 和 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等对 Au 和 N 在 Au@ N-TNAs 中的存在形式进行表征和分析,发现 Au 主要是负载在 TiO2 纳米管阵列上,而 N 元素则是以掺杂的方式进入 TiO2 纳米管阵列的晶格中。 此外,在光降解试验中发现通过 Au 负载与 N 掺杂相结合的方法对 TiO2 纳米管阵列进行复合改性后,TiO2 纳米管阵列的光催化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 20s-Au@ N-TNAs 具有最佳的光降解效率。 但 Ti-N 薄膜中间的 Au 层太厚时会影响阳极氧化过程中 TiO2 纳米管阵列的生长,而且过量的 Au 在退火处理时很难及时地扩散均匀,进而使得改性后的 TiO2 纳米管阵列(40s-Au@ N-TNAs)的光催化效率明显降低。    

20.  纳米TiO2 / 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次数:9
   王勇  张昊  张军  杨青林  郭林《复合材料学报》,2007年第24卷第3期
   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室温离子液体中, 将纳米TiO2粉末与纤维素浆粕进行溶液共混, 所得纤维素用水再生后, 经过超临界CO2干燥处理, 制备了不同TiO2 含量的纳米TiO2 / 再生纤维素复合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 射线衍射(XRD)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对所得薄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利用PCC-2 型光催化活性检测仪测试薄膜在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 评价薄膜的光催化活性。讨论了纳米TiO2 含量、超临界CO2 干燥和真空干燥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所用TiO2粉体的90 %; 经超临界CO2 干燥处理所得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真空干燥所得复合膜的活性; 纳米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随TiO2 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含量为5 %时光催化活性最高。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