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并阐述了制革废水处理中氨氮去除的常用方法及新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3.
制革废水氨氮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分析了制革废水氨氮的真正来源,介绍了制革废水高浓度氨氮处理技术,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制革废水氨氮处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制革废水污染负荷高,废水成分复杂,不仅味嗅、色度、悬浮物、耗氧物污染大,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毒物质,而且有较多的氨氮含量。本文对国内外制革废水氨氮处理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来源及常见的减少废水中氨氮的方法,并评述了制革废水处理中氨氮去除的现状和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同时去除氨氮的研究的进展情况。清洁生产是减少制革废水氨氮的重要方面,去除水中的氨氮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物理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相似文献   

5.
制革废水中氨氮的测定及来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蒸馏-滴定法,测定了常规猪蓝湿革生产工艺和黄牛蓝湿革生产工艺中,各工序废水的氨氮浓度。分析了氨氮的分布特点及其来源。结果表明:脱灰和软化工序废水中的氨氮浓度最高,是制革废水氨氮污染的首要来源。软化时胰酶水解蛋白质的过程几乎不产生氨氮,因此这2个工序氨氮的主要来源是加入的铵盐。部分皮革化工材料中含有氨氮,这是制革废水氨氮的另一个来源。同时发现,原料皮保存过程有氨氮产生,脱毛浸灰工序产生的氨氮也较显著,这可能与蛋白质的分解有关。  相似文献   

6.
制革生产湿操作工序与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结合,可便捷的实现各工序污水单独处理,回收未充分利用的化工材料和绝大部分水,回用于制革生产,有效提高化工材料的利用率和水的回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减轻污水处理负荷。  相似文献   

7.
制革污水中硫化物处理文献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主要对制革污水中硫化物的处理状况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制革废水中氨氮处理的主要方法,阐述了物理化学法、生物法和新型生物脱氮法氨氮的去除原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制革废水氨氮处理工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制革废水废水主要特性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制革废水氨氮特性,氨氮处理技术的选择,生物脱氮法的原理、特点;典型氨氮生化处理技术——多级A/O(硝化/反硝化)活性污泥工艺和悬浮生物滤池工艺的特点,两种工艺氨氮处理效果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制革污水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制革水场的氨氮污染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祖谋 《中国皮革》1999,28(17):6-7
1 现状态势长期以来,制革业生皮保藏的盐污染、灰碱脱毛的硫污染和矿物鞣制的铬污染,堪称行业三大污染源。有关盐、硫、铬等污染的防治问题,早已成为制革业环境保护的热点。如今,从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高度,更为制革界有识之士所关注。然而,就制革业目前污染状况而论,制革水场操作所产生的氨氮污染仍较突出。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氨氮污染的限制,也早已用标准予以实施,见表1。根据环保规定,城市制革企业污水处理后排放执行一级标准。目前,国内外制革污水处理现行工艺尽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并不具备特殊…  相似文献   

12.
制革排放物中污染物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通过对制革过程排放物成分分析,讨论了这些污染成分的主要来源及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危害,特别是对地表水和水生生物的危害。制革废水排放量大,污染负荷高,污染物成分复杂,而且不论是排水量还是污染成分都不具有连续性。排放物中主要含有三种价铬和硫化碱等有害成份,此外有较高的耗氧需求和总含氧量。  相似文献   

13.
李鹏  丁敬敏  赵红娟  张虹  李琛 《西部皮革》2011,33(10):34-37
制革废水由于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成为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根据制革废水的来源和实际特点,本文对制革废水的主要化学处理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对这些方法的特点及使用范围、发展过程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方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技术,对难于生物降解有毒污染物的去除非常有效,是目前水处理研究中一个较为活跃的领域。本文设计了一个利用电化学方法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的简易实验方案,通过多组数据控制参数由实验结果找出最佳运行参数,整理并分析实验数据,由实验结果得出电化学处理废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废水可生化性的结论。当电解时间为80min,电流为1.6A时,制浆造纸中段水的BOD,/COD达到最大值0.53,生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15.
制革废水TOC与CODcr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制革废水处理工程出水CODcr和TOC监测数据的分析,获得线性回归方程为CODcr=2.514TOC+1.105,相关系数γ为0.9490,这对环境监测和污水处理工程的运行管理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Carrousel氧化沟技术处理制革废水工程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群 《西部皮革》2002,24(8):34-36
Carrosel氧化沟工艺处理制革废水,具有耐高有机负荷、耐高毒性负荷,耐高盐负荷冲击能力的特点,制革废水经处理后各项指标能达到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17.
有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我国制革工业废水现状,对有机/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种类、性能、作用机理及在制革污水处理中的研究发展概况和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内电解法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颖颖  吴波 《皮革化工》2007,24(3):11-13
介绍了内电解法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运行机理、工艺流程以及在制革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9.
SBR法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SBR技术在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运行机理、操作过程以及在国内外制浆造纸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应用现状及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监控制革废水中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建立了一种简单、精确、灵敏的反向参比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rrFIA),用于测定制革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该法基于亚硝酸盐(NO2-)与磺胺-N(1-萘基)-乙二胺(END)偶合生成紫色染料,在525nm波长处有吸收,从而可用此法定量检测样品中NO2-浓度。其过程是氨氮先被氧化液完全氧化为NO2-,检测出的新生成的NO2-的含量,即为氨氮的含量。试验过程中进行了测定条件的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该方法在2·0~500·0μg/L的范围内,NO2-浓度与峰高成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0·844%。试验表明:这种方法适合在线自动分析制革废水中的亚硝酸盐和氨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