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军需产品的定货量一般较大,并对色光有较严格的要求。如何保证其色光的一致 性,是此类产品生产中的关键性问题之一。本文结合生产实际,分析了各工序对成品色光的影 响,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轧染色差产生的原因,详细探讨了染色工艺和工艺波动对色光重现性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色光差距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靛蓝染色工艺对牛仔布经纱颜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纱多次浸轧染色是牛仔布靛蓝染色的常用生产工艺。其染色过程较长,影响因素较复杂,得到的产品色光往往会有明显的差别。本文通过实验,仔细考察了染色浓度、pH值、保险粉用量等对颜色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色光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崔浩然 《印染》2003,29(6):18-22
本文对竭染工艺的色光符样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系统具体的阐述。从打小样、放大样、大批量投产等三个方面,分析各影响色光的因素,结合实践提出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采用浸轧助剂修复成品色光的方法,测试并分析了PAK直接反应染料固色剂对棉织物色光的影响,Sincool SN-802凉爽触感加工剂以及不同柔软剂对涤纶织物黑色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能够改变织物色深或色光,通过浸轧助剂对成品的色光进行修复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对织物水洗色牢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纯棉热转移印花色光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艳  洪晓冬  王红凤 《印染》2003,29(5):5-7
以分散蓝291热转移印花的纯棉织物为例,考察环境诸因素对其色光稳定性的影响,并结合色度参数和XPS谱图分析环境各因素对色光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7.
忻浩忠  屠天民 《纺织学报》1999,20(3):149-152,139
本文通过实验,仔细考究了染色浓度,PH值,保险粉用量等对颜色的影响,分析了影响色光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问:色光回修有哪些方法? 答:色光回修一般是指坯布染色后,色光与标准色标出现偏差,进行色光修正的过程,这里主要是针对坯布染色工艺,数码匹印、涂料染色、成衣染色、牛仔套染等工艺,单独再分析.坯布染色回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岳仕芳 《染整技术》2006,28(1):29-32
分析了涤纶筒子纱在常规酸性条件下染色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而碱性染色工艺是解决这些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探讨了国内厂商推出的耐碱性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的可行性,主要对染料的移染性、得色量、色光变化以及纤维表面低聚物的量,与常规染色工艺进行比较。通过试验证明,部分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工艺是可行的,但还有一些品种尽管在得色率上变化不大,但色光稍有改变。  相似文献   

10.
张广传  申春华  徐鹏飞 《染整技术》2009,31(11):27-29,45
符样是印染企业来样加工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影响织物符样的工艺因素,通过对半成品质量、轧料、烘干、焙烘、汽蒸等条件的控制,缩小大小样色光差异。  相似文献   

11.
郝慧丽  蒋立敏 《印染》2002,28(9):15-16
分析轧染色差的产生原因,以及工艺条件波动对色光重现性的影响,提出了克服色差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2.
牛津纺织物风格独特,具有细薄、光洁、柔软等特点,适合做夏季衣料。虽然是涤棉织物,但在染色时只染涤纶纤维,棉纤维留白。对于中、浅色品种,色光稳定,留白效果好。然而深色品种,在还原清洗过程中,易发生清洗不净,前后色光变化大,通过分析认为与还原剂选择和水洗设备有关。  相似文献   

13.
王新发 《染整技术》2002,24(2):29-30
通过对仿色过程和色光差异形成原因的分析和总结,提出一套新的管理办法,提高了仿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针对硫化蓝轧染厂芯绒类织物色光暗红的现象,经过分析,研究和试验,提出了几种有交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兰纳素、兰纳洒脱系列毛用活性染料对羊毛小样、大样进行染色,分析样品的色光重现性。分析羊毛的染色原理,优化工艺步骤,染出符合设计要求的羊毛小样和大样。用电脑测色仪进行测色,然后分析小样和大样的数据,找出影响染色小样与大样色光重现性的因素,提出提高色光重现性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影响翠绿类颜色色光变化的几个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提出了打底下来染色布后再根据其色光的差异定汽蒸工艺。  相似文献   

17.
胡木升  王燕 《印染》1998,24(6):37-38
色光回修是从审视染色成品布样板色光开始,首先对需要修色的整批布的色光有所了解,然后分别采用非染(颜)料色光回修、对色光鲜艳染色成品布的回修、合理应用“补色”原理以及套色修色等回修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亚麻纤维理化性能对染色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史加强 《纺织学报》1999,20(1):16-18
从亚麻纤维的微观结构、化学成份和化学反应性能等几个方面,分析研究了亚麻纤维可染性差,染料上染率低,染色牢度差,色光萎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亚麻针织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亚麻纱自身的缺点,如:毛羽多、弹性差、染色色光萎暗等,影响亚麻针织产品的进一步发展。介绍了一种解决亚麻针织纱毛羽多、弹性差、染色色光萎暗等问题的方法,为提高亚麻针织产品档次,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全面分析了影响小样大样色光重演性的因素,探讨了染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上染率曲线在制定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提出利用小样机使大样重演小样所提供色光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