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发展并改进了以C30柱分离检测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在甲醇-MTBE-水(50:45:5,V/V/V)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5nm、流速为1ml/min的色谱条件下,β-胡萝卜素熔融样品中至少有8种物质在10min内得到显著分离。借助液相色谱-大气压化学电离源质谱联用(HPLC-APCI-MS)法检测这8种物质被认为可能是β-胡萝卜素的异构体,通过比较它们的光谱特征和Q值,这些物质被依次鉴定为:15-顺-、13-顺-、9,15-双顺-、9,13-双顺-、全反式-、13,15-双顺-、9-顺-和9,13'-双顺-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2.
盐藻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β-胡萝卜素与植物中的类胡萝卜素有近似的组成.β-胡萝卜素用于食品着色剂和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A.同时,天然β-胡萝卜素更有防治癌症的功效,天然β-胡萝卜素不仅着色效果好,另外在医疗保健方面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文章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用不同的工艺分别制备天然β-胡萝卜素油溶液和天然β-胡萝卜素晶体.前者以6号轻汽油加少量植物油为溶剂直接萃取经过脱水的盐藻,萃取率为90%以上,(类似于从黄豆中提取植物油),后者以石油醚为溶剂,萃取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β-胡萝卜素异构体中,9-顺式异构体具有更高的生理活性。通过碘掺杂二氧化钛纳米催化剂在乙酸乙酯中非均相催化全反式β-胡萝卜素异构化,制备高顺式构型占比的β-胡萝卜素。经液相-离子阱质谱联用仪分析,证实催化产物主要为15-顺式、13-顺式、9,13-双顺式、全反式和9-顺式等5种β-胡萝卜素异构体。以9-顺式β-胡萝卜素相对含量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制备高9-顺式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最优条件为:温度75℃,时间90 min,底物质量浓度1 mg/m L,催化剂添加量1.2 mg/mg(基于β-胡萝卜素),此时,9-顺式β-胡萝卜素异构体质量分数达到25.02%,总顺式异构体的质量分数为47.41%。反应过程中β-胡萝卜素的降解率为12.6%。结论:碘掺杂二氧化钛纳米催化剂催化全反式β-胡萝卜素异构化适用于高9-顺式β-胡萝卜素的制备,此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β-胡萝卜素微胶囊和胡萝卜汁中β-胡萝卜素异构体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β-胡萝卜素的顺反异构体。采用的色谱柱为Vydac 201TP54 C18柱,流动相为甲醇:乙睛:四氢呋喃(15:80:5),流速0.6mL/min,检测波长:450nm,柱温30℃。在该色谱条件下,微胶囊化β-胡萝卜素产品与胡萝卜汁中的β-胡萝卜素顺反异构体可以快速完全地分离,其β-胡萝卜素顺反异构体的组成也能进行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5.
吴晓琳  王健  邹立强  严持  刘伟 《食品科学》2019,40(14):15-22
制备β-胡萝卜素蛋白乳液,在此基础上构建β-胡萝卜素乳液水凝胶微粒,加入不同浓度的Ca2+进行交联,对Ca2+交联β-胡萝卜素乳液水凝胶微粒的基本性质及稳定性进行考察。经浓度为0~4 mmol/L的Ca2+交联的水凝胶微粒粒径无显著性差别;随着Ca2+浓度的增加,水凝胶微粒的黏度及凝胶强度增加;经Ca2+交联的水凝胶微粒的离心稳定性提高。β-胡萝卜素乳液在pH 3~5发生严重的分层现象,而β-胡萝卜素乳液水凝胶微粒在pH 3~7之间都相对较稳定。Ca2+交联浓度为0~2 mmol/L的水凝胶微粒在高NaCl浓度(>2 mol/L)时会出现分层现象,但是Ca2+交联浓度为2~4 mmol/L的水凝胶微粒可以在不同NaCl浓度下一直保持稳定。在贮藏稳定性实验中,Ca2+交联可以进一步提高水凝胶微粒对β-胡萝卜素的保护。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温熔融-喷雾干燥法(HEMSD)、溶剂-喷雾-淀粉床流化干燥法(SSSFBD)及湿法研磨-喷雾-淀粉床流化干燥法(WGSSFBD)三种制备方法对β-胡萝卜素微胶囊制品颜色、异构体、水分散粒径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HEMSD、SSSFBD和WGSSFBD制备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色调分别为60.73、41.60、33.57,WGSSFBD色调偏红,适合于红色系食品和饮料的着色和营养强化;HEMSD色调偏黄,而SSSFBD色调处于两者之间,更适合于黄色-橙色系食品和饮料的着色和营养强化;HEMSD顺式异构体比例高达21.6%,水分散粒径最大,WGSSFBD顺式异构体比例最小,仅为1.7%;HEMSD制得β-胡萝卜素微胶囊微观结构为圆球形,表面致密、无裂纹,SSSFBD及WGSSFBD制备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微观结构类似杨梅状,颗粒粒径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是广泛存在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为脂溶性物质,将其制成乳状液不仅可以解决其溶解性的问题,还可以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及抗氧化活性,因此其在食品、饮料、药品等行业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β-胡萝卜素及其乳状液的基本性质和制备方法,简述了新型壁材包裹β-胡萝卜素乳状液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研究以β-胡萝卜素晶体为原料,探讨了20%的β-胡萝卜素甘油悬浮液在110~18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时,顺反异构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情况。研究发现,20%的β-胡萝卜素甘油悬浮液在110~140℃的温度范围内反应时,温度越高,全反式-β-胡萝卜素平衡组成越高,9-顺-β-胡萝卜素的平衡组成越低,但13-顺-β-胡萝卜素的平衡组成随温度变化很小;在150~180℃的温度范围内,β-胡萝卜素完全熔融,达到相对固定的平衡组成。实验表明,β-胡萝卜素在甘油中的状态影响其平衡组成,当其完全熔融时,β-胡萝卜素会有一相对固定的顺式异构体占多数的平衡组成;当其只有部分熔融时,顺式异构体会向全反式转化;当其不熔融时,顺反异构体之间不再发生异构化反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生理功能,提取方法及其测定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薯中β-胡萝卜素的开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植物源食品中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同时在线分析检测技术,并以胡萝卜冻干粉为样品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显示,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分别在0.8~20、0.4~8.2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4.45%、4.71%,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6%~112%、83.5%~103%,加标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67%~5.83%、4.90%~7.42%,以上结果说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准确可行。采用该方法测定了多种植物源食品的胡萝卜素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大多数样品中β-胡萝卜素含量高于α-胡萝卜素,只有南瓜中所含的α-胡萝卜素高于β-胡萝卜素。  相似文献   

11.
用无机钙盐沉淀的方法,从南瓜榨取的汁液中提取天然β-胡萝卜素。实验结果表明,用质量分数为0.7%的二水氯化钙溶液处理,然后再以固液比1∶8~1∶15的石油醚作为溶剂进行萃取,收率可以达到85%。  相似文献   

12.
选择吐温20(TW)、十聚甘油单月桂酸酯(DML)、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S)、乳清分离蛋白(WPI)四种乳化剂(1%,w/w),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β-胡萝卜素纳米乳液(0.03%,w/w)。利用激光粒度仪分析纳米乳液的粒径大小与分布,Turbiscan浓缩体系稳定性分析仪监测纳米乳液稳定性变化趋势,HPLC法检测纳米乳液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研究结果显示,纳米乳液粒径主要分布在115.0~303.0nm,多分散系数0.09~0.30,含有TW、DML的纳米乳液粒径显著小于含有OSS、WPI的纳米乳液(p<0.05);储藏实验中,55℃下纳米乳液粒径增大显著,4℃下粒径变化不显著(p>0.05);含有OSS的纳米乳液中β-胡萝卜素降解最快,55℃储藏12d、4℃储藏28d后残留率分别仅为22.88%和26.23%,而含有WPI的纳米乳液中β-胡萝卜素降解最慢,在相同条件下储藏,残留率分别为72.23%和62.08%。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β-胡萝卜素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以乳清蛋白、阿拉伯胶、卵磷脂为乳化剂,大豆油为油相,制备了3种水包油型β-胡萝卜素乳液,研究在不同盐离子浓度、pH和温度下,3种乳液的稳定性、β-胡萝卜素保留率以及体外消化特性。结果表明:相比于卵磷脂乳液,乳清蛋白乳液和阿拉伯胶乳液在不同盐离子浓度下均具有较好的物理稳定性;乳清蛋白乳液在pH 5.0的条件下极不稳定,会出现明显的分层;β-胡萝卜素在酸性条件下会加速降解;温度显著影响乳液的氧化,乳清蛋白乳液氧化程度较阿拉伯胶乳液和卵磷脂乳液低,且对β-胡萝卜素的保护能力更高,体外模拟消化研究显示消化率最高的为阿拉伯胶乳液,其次为乳清蛋白乳液,卵磷脂乳液最低,且阿拉伯胶乳液可以减缓β-胡萝卜素在消化过程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14.
β-胡萝卜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类胡萝卜素,是机体维生素A的重要来源。β-胡萝卜素拥有共轭多烯不饱和双键结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清除自由基、猝灭单线态氧、抑制炎症信号传导,其应用从最初的食品着色,逐渐转向医药、化妆品、保健品和动物饲料等多个领域。本文对β-胡萝卜素的来源、结构、毒理学研究以及生物学功能等方面进行概述,为β-胡萝卜素的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甘薯中β-胡萝卜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超声波辅助提取甘薯中的活性成分β-胡萝卜素工艺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β-胡萝卜素的最佳条件为:室温条件下,提取溶剂为丙酮:石油醚=3:7,提取时间为25min,料液比为1:4,提取次数3次。结果证明,超声波提取对热敏性和光敏性物质β-胡萝卜素的提取效果优于自然浸提法,节省了溶剂用量和提取时间,是一种切实可行的β-胡萝卜素生产方法。  相似文献   

16.
β-胡萝卜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因此在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尤其是当前倡导绿色理念的情况下,天然β-胡萝卜素在今后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新鲜螺旋藻中提取β-胡萝卜素,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内容。基于此,先确定β-胡萝卜素的运用功能,分析其在新鲜螺旋藻中的提取工艺,并对其测定,实现β-胡萝卜素的高效提取,为今后运用和发展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转基因大肠杆菌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转基因大肠杆菌通过液体发酵后冷冻干燥,以丙酮/环己烷(1/1)组成的溶剂提取β-胡萝卜素,HPLC的流动相为乙腈与四氢呋喃梯度洗脱系统时,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得到很好的分离。当β-胡萝卜素的进样量在0.7~2.1μg范围时,其进样量与峰面积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7)。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结果准确,能用来测定转基因大肠杆菌中β-胡萝卜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分子摩尔比4.5∶1;温度50℃;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7h,包合率高达83.18%。于40℃,5000LX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稳定性与β-胡萝卜素样品相比较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进行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与β-胡萝卜素的分子摩尔比4.5∶1;温度50℃;转速600r/min,搅拌时间7h,包合率高达83.18%。于40℃,5000LX条件下进行光稳定性加速实验,结果表明,包合物稳定性与β-胡萝卜素样品相比较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充分利用双蛋白的营养和功能特性优势,以罗非鱼分离蛋白(tilapia protein isolate,TPI)和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WPI)混合液作为乳化剂,通过高压均质结合热处理制备负载β-胡萝卜素的TPI-WPI复合乳液,探讨两种蛋白的质量比(2∶1、1∶1、1∶2)对乳液稳定性、抗氧化活性及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一的TPI和WPI乳液比较,TPI-WPI复合蛋白乳液的稳定性及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提高。当TPI与WPI质量比为1∶2时,复合蛋白乳液初始粒径为259.18 nm,zeta电位绝对值为28.23 mV,乳液的稳定性好,4℃贮藏21 d不分层;当TPI与WPI质量比为2∶1时,复合蛋白乳液贮藏21 d后β-胡萝卜素保留率达到62.36%,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4.83%和40.11%,经体外消化后,β-胡萝卜素的生物利用率达24.76%,乳液游离脂肪酸释放率高。因此,WPI的添加可以提高复合蛋白乳液的稳定性,而TPI的添加可以提高乳液负载β-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研究结果可为混合蛋白构建稳定的乳液体系及活性成分的递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