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γ-氨基丁酸(GABA)具有显著的降血压功能,但在茶叶中的含量极低,仅为40~50 mg/100 g。为提高黄茶中GABA含量,该研究基于闷黄工序下的氧胁迫环境,从原料季节(春季、秋季)、闷黄方式(湿坯闷黄、干坯闷黄、复合闷黄)、闷黄设施(自然闷黄、机械闷黄、烘笼闷黄)和闷黄条件(温度及时间)等方面对黄茶中GABA的含量影响进行研究,综合感官审评及GABA含量测定结果,得出一套利于GABA含量提升的黄茶闷黄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原料季节、闷黄工序能有效提升茶叶中的GABA含量。其中,春季原料优于秋季原料;湿坯闷黄优于干坯闷黄和复合闷黄;烘笼闷黄、机械闷黄优于自然闷黄;50 ℃、4 h的闷黄条件下有利于GABA的大量形成。综上,以春季鲜叶为原料,采用湿坯闷黄方式,在发酵机50 ℃下闷黄6 h的GABA含量提升效果最佳,达到127.54 mg/100 g。研究结果为功能黄茶的加工探寻了一条新途径,对未来富含GABA黄茶的研发和生产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茶树品种碧香早夏季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按照摊放、杀青、揉捻、闷黄、干燥的传统黄茶加工工艺,将其加工成黄茶,通过对其中11 个有代表性的工艺点取样,并进行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黄酮含量检测,以及感官审评和香气品质成分分析,探讨黄茶加工过程中主要品质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黄茶加工过程中,滋味物质茶多酚、儿茶素总量、水浸出物、可溶性糖、咖啡碱以及黄酮含量均在整体上逐渐降低,其足干茶样含量相对茶鲜叶的降幅分别为30.12%、24.08%、10.97%、61.34%、33.20%、25.55%,而游离氨基酸含量则有所增加,其足干茶样含量相对茶鲜叶的增幅为19.46%,其中茶多酚、咖啡碱、黄酮以及氨基酸含量在摊放过程中有所上升;香气物质中,足干茶样的醇类、酮类、烯烃类、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相较于茶鲜叶分别减少了17.18%、5.51%、5.77%、2.10%,而醛类、酚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则分别增加了35.35%、4.06%;从加工工艺看,黄茶滋味品质主要受摊放与闷黄工序的影响,摊放过程中氨基酸含量随着摊放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闷黄过程可使酯型儿茶素转化为简单儿茶素,并在此工艺中产生茶黄素,是黄茶醇鲜爽滋味及“黄汤黄叶”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同时闷黄时间为8 h时,滋味品质较好;香气品质则主要受摊放、闷黄和干燥工序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不同湿闷时间(2、4、6 h)和不同干闷时间(12、24、36、48、60、72 h)组合,结合感官审评与理化分析,探究闷黄工序对槠叶齐品种加工黄小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鲜叶适当摊放后杀青,在温度45 ℃、空气湿度70%的条件下闷4~6 h再揉捻成条,初干至八成干,再闷黄48~60 h后足干,该闷黄组合工艺加工的黄小茶品质最好。此条件下茶叶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总量均增加,儿茶素和黄酮苷等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降低,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降低,简单儿茶素变化差异不显著,咖啡碱含量变化小。对该工艺下的4个黄茶样及绿茶对照样进行香气检测分析,共检测出110种香气组分,其中57种香气组分只在黄茶中检测出。4个黄茶中共有香气组分有22种,在各黄茶中的组成及比例相似,均以碳氢化合物、醇类、酮类和酯类为主,其中具有愉快香气的芳樟醇氧化物、香叶醇、β-紫罗兰酮氧化物、二氢猕猴桃内酯和β-柠檬醛等化合物促进了黄茶良好香气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山东黄茶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山东黄茶加工工艺,本实验根据山东鲜叶特点设计了8种加工工艺,通过感官审评和理化检测分析茶叶品质,结果表明,鲜叶经摊放、蒸青、轻揉、闷黄(48h)、全烘或烘炒烘至足干为最优工艺,其成品茶香气甜香持久或烘烤香持久,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黄绿。蒸汽杀青首次应用于黄茶加工。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研制的提香设备,在130℃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时间(12.5 min、15 min、17.5 min、20 min和22.5 min)对远安黄茶感官品质、茶叶色泽、理化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提香时间延长,茶叶感官得分先升后降,茶叶的总色差变化不明显,但干茶、茶汤和叶底的色相值(a/b)明显变黄(p0.01),茶汤和叶底的亮度变小(p0.01);茶多酚含量明显下降(p0.01),氨基酸先升后降,2-甲基呋喃等烘炒类型的香气成分的含量升高;提香20 min时远安黄茶的感官得分最高,酚氨比最低(p0.01),儿茶素品质指数也最高(p0.01),己醛、苯甲醛、橙花醇、柠檬烯、吲哚和长龙脑等清香和烘炒型香气成分含量最高。因此,采用新设备提香20 min可以作为一种提高远安黄茶品质的有效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法(HPLC-DAD)对四川省雅安、成都、乐山、宜宾、绵阳23家企业生产的绿茶、黄茶、黑茶、红茶和青茶中48个茶样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茶EGCG3″Me含量最高,在3.14~6.08 mg/g之间,平均值为4.40 mg/g;黑茶EGCG3″Me含量在0~1.72 mg/g,平均值为0.35 mg/g;绿茶和黄茶中EGCG3″Me含量较低;绿茶中含量在0~0.39 mg/g之间,平均值为0.10 mg/g;黄茶中含量在0~0.09 mg/g之间,平均值为0.05 mg/g;红茶中未检出。各茶类间EGCG3″Me含量差异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加工所用鲜叶原料(品种、采摘标准等)及加工工艺等不同。建议易过敏人群应适当饮用青茶。  相似文献   

7.
目的:阐明藏茶渥堆过程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不同发酵阶段藏茶样为原料,研究发酵过程中藏茶水提物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及水提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并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水提物中茶碱、咖啡碱、没食子酸和8种儿茶素类单体的含量,应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水提物中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含量。结果:藏茶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降低后略有回升,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逐渐降低,抗氧化活性逐渐减弱,咖啡碱呈波动状态且变化较小,没食子酸与儿茶素含量先上升再略有下降,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与表儿茶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呈持续下降的状态,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黑毛茶中含量为39.69 mg/g,在成品茶中降至1.36 mg/g;茶红素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茶黄素含量变化很小,茶褐素含量逐渐升高(黑毛茶中3.12 g/100 g,成品茶中7.46 g/100 g)。结论:藏茶渥堆发酵过程中,可溶性糖、总多酚、总黄酮等含量降低,抗氧化活性减弱,茶碱、咖啡碱、儿茶素类单体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茶褐色含量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
鹿苑茶机制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鹿苑茶的加工历来均为手工制作,劳动强度大,工效低。根据黄茶加工技术原理,在鹿苑茶加工中引入杀青、揉捻和干燥机械,形成新的机手联制工艺:杀青→初闷→揉捻→烘二青→闷堆→炒干(手工),既能形成鹿苑茶特有的品质,又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四川茶树品种资源中EGCG3″Me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四川70份茶树品种资源新梢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GCG3″Me)含量进行分析,发现3份茶树品种资源富含EGCG3″Me(含量10 mg/g),即蜀茶5号、金观音、城西11号。对蜀茶5号新梢季节及叶位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春、夏、秋三季,随着新梢叶片成熟,EGCG3″Me含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同等叶位相比,EGCG3″Me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含量最高的叶位为秋梢第二叶,秋梢第一叶至第四叶均超过10 mg/g。以蜀茶5号秋梢加工成4种茶类,发现绿茶、黄茶中EGCG3″Me含量最高,与鲜叶相当,其次为青茶,而红茶中未检出,且萎凋显著增加其含量。建议四川富含EGCG3″Me茶叶将秋梢一芽二、三叶加工成绿茶或黄茶,且在加工前进行适度摊放(轻度萎凋)。  相似文献   

10.
以猪肉为原料,添加黄茶粉,研究开发一款黄茶香肠。在肥肉添加量、食盐添加量、猪皮冻添加量、黄茶粉添加量4个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通过响应面优化和验证试验,确定黄茶香肠的最佳加工工艺并测定其品质。结果表明:黄茶香肠的最佳工艺配方为肥肉添加量29% 、食盐添加量0.9% 、猪皮冻添加量62% 、黄茶粉添加量0.55% ;对最佳工艺制得的黄茶香肠进行品质检测表明,水分含量为(62.16±0.71)% 、脂肪含量为(24.43±0.35)g/100 g、蛋白质含量为(22.27±0.33)g/100 g、茶多酚含量为(63.22±0.25)mg/100 g、硫代巴比妥酸(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为(0.223 3±0.009 7)mg/100 g。  相似文献   

11.
对湖南白沙溪茯砖茶中的优势菌株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形态学分析和ITS序列比对进行鉴定。以云南大叶种低级绿茶为原料进行纯菌发酵,分析发酵液主要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湖南白沙溪茯砖茶中分离得到的4 株优势菌株,其中J1被鉴定为谢瓦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J2、J3和J4均被鉴定为冠突曲霉(Aspergillus cristatus)。分别采用鉴定得到的4?株菌株对云南大叶种低级绿茶进行发酵,发现发酵液中茶多酚、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降低;茶褐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与未发酵的空白对照组相比,总生物碱含量在谢瓦曲霉作用下显著增加,在冠突曲霉作用下显著降低;儿茶素各组分含量变化差异较大,其中酯型儿茶素含量均显著下降,而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种非酯型儿茶素均显著增加;茶黄素在谢瓦曲霉J1和冠突曲霉J2、J3作用下显著减少,在冠突曲霉J4作用下显著增加;氨基酸各组分含量也具有显著变化。发酵前后主要成分含量变化的分析可为云南大叶种低级绿茶高值化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品种(系)黄大茶间风味特征的差异性,以湖北省主栽茶树品种(系)为原料加工成黄大茶,分析其在感官品质、滋味和香气成分方面的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揭示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B6-1和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感官总分较高,香气特征为烘焙香持久、有甜花香;D12和B6-1品系所制黄大茶中非酯型儿茶素总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较高,D12、B6-1和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的酚氨比较低,呈现出醇正、回甘的滋味特征;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与滋味评分及感官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黄酮、酚氨比、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与滋味评分及感官总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B6-1、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1-乙基-2-甲酰吡咯、水杨酸甲酯、糠醛等物质含量较高,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具有花香、甜香等特征,糠醛、1-乙基-2-甲酰吡咯等具有烘焙、坚果或焦糖香气,共同构成了黄大茶特有的烘焙香、甜香及花香的物质基础。综上,B6-1和07-7-44品系更具有制备高品质黄大茶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黄大茶适制品种选育、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轻火、中火武夷岩茶金锁匙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贮藏时间对其生化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为武夷岩茶的科学品饮、储藏、运输、营养保持等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轻火、中火金锁匙茶多酚、儿茶素、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生化成分与干物质质量比)均呈下降趋势,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氨基酸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贮藏12个月轻火、中火金锁匙茶多酚、儿茶素、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分别降低21.03%、19.48%;21.87%、17.24%;30.58%、26.76%;10.25%、6.45%;17.60%、13.36%。轻火金锁匙贮藏6个月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32%;中火金锁匙贮藏8个月氨基酸含量最高,达2.25%。贮藏前期,轻火、中火金锁匙火气逐渐退去,感官品质得到提升;贮藏后期,其滋味变得更加甘醇,但香气鲜锐度略有下降,因此感官品质得分先增加后略有降低。轻火金锁匙贮藏6个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中火金锁匙贮藏8个月感官品质得分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贮藏有利于提高武夷岩茶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4.
以同一嫩度的英红9号、福鼎大白、金观音、槠叶齐4 个差异性较大品种的鲜叶为原料进行悬浮发酵实验,开展茶树品种、酶源类型(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等)、儿茶素组分(含量、配比等)对茶黄素形成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PPO活性/POD活性比值以福鼎大白最高,英红9号和金观音次之;简单儿茶素总量(total simple catechin,TSC)和酯型儿茶素总量(total ester-type catechin,TETC)均以英红9号最高,福鼎大白和金观音次之,槠叶齐最低;各儿茶素组分除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外均呈前期迅速下降、后期平稳的趋势,儿茶素剧烈消耗期在发酵前30?min;茶黄素组分形成量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峰值点在发酵15?min和30?min,不同品种不同茶黄素组分峰值时间和高度不同;整体上,以最高儿茶素底物含量和第2高PPO活性/POD活性比值的英红9号品种茶黄素的形成量显著最多,最高PPO活性的福鼎大白和金观音品种可最快形成茶黄素,但较高活性的POD和较低含量的儿茶素,导致茶黄素的形成量较低,而具有最低PPO活性/POD活性比值和最低含量的儿茶素底物的槠叶齐品种形成茶黄素的能力最差。即PPO活性/POD活性比值越大,儿茶素底物含量越大,TETC/TSC比值越大,形成茶黄素的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主要化学成分差异及其风味品质特征。方法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quadrupole mass spectrometry,UPLC-TQ-M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等方法对不同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的主要水溶性成分进行定量测定,并结合感官分析和色差分析,探讨了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品种制作的扁形绿茶的化学成分差异及其与汤色、滋味特征的内在联系。结果 白叶1号和中黄系列扁形绿茶“酚氨比”的平均值分别为2.68和3.4;白叶1号扁形绿茶黄酮糖苷总量(5.88 mg/g)显著低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7.32 mg/g),其中槲皮素糖苷和半乳糖基黄酮糖苷含量显著低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非酯型儿茶素总量(24.83 mg/g)显著高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15.85 mg/g),茶氨酸含量(17.95 mg/g)也显著高于中黄系列扁形绿茶(15.38 mg/g)。结论 茶氨酸、非酯型儿茶素、槲皮素糖苷和半乳糖基黄酮糖苷是黄白化品种扁形绿茶的主要水溶性差异成分,形成了白叶1号扁形绿茶较中黄系列扁形绿茶涩味更低、鲜爽度更高且汤色黄度更低的化学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武夷岩茶为原料,通过4种不同处理方法加工成岩茯茶,并对其进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料相比,岩茯茶成品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水浸出物含量增加,生物碱的含量增加,儿茶素和氨基酸含量下降。4种岩茯茶组内多重比较表明,高压汽蒸渥堆和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ZFG)茶多酚含量与未经处理直接按照茯砖茶工艺压制的岩茯茶(F)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高压汽蒸渥堆处理的岩茯茶(ZF)、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岩茯茶(FG)、ZFG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含量与F之间均未存在显著差异;F与ZF在儿茶素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F与FG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上存在显著差异,F与ZFG在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儿茶素总量、非酯型儿茶素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F与其他三种处理茶样的茶氨酸(Theanine)及亮氨酸(Ieu)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岩茯茶成品茶可显著改善武夷岩茶的滋味口感,使之更醇和,鲜爽,为探究武夷岩茶加工成茯砖茶成品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传统滇红工夫红茶与野生滇红工夫红茶品质特点的差异,本文收集了5个传统滇红工夫红茶和5个野生滇红工夫红茶,对其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成分进行了分析。感官审评表明,供试样品的外形、汤色、叶底均符合滇红工夫红茶的特征,即干茶色泽乌黑油润,茶汤红艳或橙红明亮,叶底嫩匀,但传统滇红滋味浓强,而野生滇红滋味醇和鲜爽。传统滇红工夫红茶的水浸出物、总儿茶素、咖啡碱含量分别为41.07%、18.53和14.60 mg/g,明显高于野生滇红的38.42%、10.58和9.54 mg/g;而游离氨基酸平均含量(3.92%)低于野生滇红(5.01%);二者茶多酚平均含量分别为16.61%、16.56%,无明显差异;茶黄素、茶红素和茶褐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4%、6.75%、10.93%和0.61%、2.70%、11.80%,其中茶红素含量差异明显;槲皮素、芦丁、山柰酚、杨梅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09、0.67、0.01、0.07 mg/g和0.14、0.27、0.16、0.15 mg/g,差异明显。以19个生化成分含量为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聚类分析(Clustering analysis,CA),均能将传统滇红工夫红茶和野生滇红工夫红茶明显地分为两类,说明二者的生化成分含量具有明显差异。综合来看,传统滇红的水浸出物、儿茶素类、咖啡碱及黄酮醇类含量高,导致其滋味浓强;而野生滇红的游离氨基酸含量高,是其滋味鲜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中国绿茶传统加工过程不同工艺阶段茶汤总酚、总黄酮、抗坏血酸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加工成品的总酚含量从鲜叶的119.91mg/g(以干质量计)下降到100.33mg/g,总黄酮含量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从2.90mg/g下降到2.04mg/g,且这两种成分的降低主要发生在“回潮”阶段。此外,加工过程中茶汤抗坏血酸含量也逐渐下降(从4.17mg/g降至2.95mg/g)。尽管经过剧烈的加工,鲜叶总抗氧化能力(TEAC)仅出现轻微降低,TEAC从(524.94±18.68)μmol/g降至成品中的(487.03±17.97)μmol/g,但总酚和总黄酮与TEAC无线性关系(R2=0.19,R2= 0.01),而DPPH自由基与总酚和总黄酮有较好的线性关系(R2=0.77,R2=0.56)。此外,加工过程中茶叶抗自动氧化能力增强(抑制率从52.45%增加至78.12%)。表明中国绿茶传统加工过程导致成品茶汤主要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减少,但仅导致其抗氧化能力的轻微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绿茶发酵酒工艺优化及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绿茶酒发酵工艺,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儿茶素和香气成分变化。结果:绿茶酒发酵工艺参数为:绿茶用量4 g/L、蔗糖20%、蜂蜜50 g/L、葡萄酒酵母接种量5 g/L,发酵温度28 ℃,发酵10 d后过滤陈酿得绿茶酒;绿茶酒发酵过程中6 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均有所增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酸、表儿茶素增加较为缓慢,儿茶素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增加迅速,分别增加了10.88 倍和17.33倍;发酵初始、发酵结束及陈酿的绿茶酒分别检测出香气成分87、88种和94种,各占检测出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的92.93%、98.26%和91.87%;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在发酵过程中均变化明显,体现绿茶酒由茶香到酒香的变化。结论:绿茶可以发酵茶酒,发酵后绿茶酒的保健成分儿茶素含量增加,酒体醇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