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荻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反应历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对获采用自催化乙醇法制装的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十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脱除与碳水化台物的脱除和黑液的pH值关系很大;(3)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而有机溶剂抽出物的古量则很低;(4)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古有较高量的木素,应继续保温。  相似文献   

2.
龙须草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工艺及反应历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龙须草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80℃,液比1:10,保温时间120min,乙醇浓度55%;反应历程研究结果表明:(1)木素的脱除分两个阶段:大量脱除阶段和残余脱除阶段;(2)木素和细浆卡伯值呈现很好的线性关系;(3)蒸煮至纤维分离点时,浆中仍有较多的木素,应继续保温;(4)成浆中保留了原料中的大部分灰分。  相似文献   

3.
乙醇制浆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种溶剂法制浆中,乙醇法试验时间最早,报道最多。甲醇法虽然较乙醇法价格低,得率高,但甲醇有毒性,大多停留在小型试验阶段。酚法和酸法虽可在常压下进行,但都需要有耐腐蚀性的材料。因此综合考虑,乙醇被认为是较优的制浆溶剂。乙醇法又可分为如下几种: 1.自催化乙醇制浆法 自催化乙醇法通常是不添加任何化学药品作催化剂,而依赖于制浆过程中释放的酸来提供所需的酸度,反应温度为 180~ 210℃。据 Baimo Alen的研究,桦木乙醇制浆时,产生的酸有几十种,其中甲酸和乙酸分别占 15%和 45%左右,所以,乙酸的生成对自催化乙醇制…  相似文献   

4.
龙须草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工艺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影响龙须草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主要因素(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乙醇用量和液比)对成浆状况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其成浆的打浆和成纸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5.
荻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工艺参数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研究了影响荻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 因素: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乙醇浓度和液比对成浆状况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保温温度、乙醇浓度、液比和保温时间等因素对成浆状况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保温温度205℃,乙醇体积分数60%,液比1:10,保温时间2.5 h.同时研究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保温阶段的反应历程和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保温阶段脱木质素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分为大量脱木质素和残余脱木质素两个阶段;在蒸煮最优条件下,大量脱木质素阶段反应速率常数为0.0128 min-1,反应活化能为47.9980 kJ/mol;残余脱木质素阶段反应速率常数为0.0038 min-1,反应活化能为78.7751 kJ/mol.  相似文献   

7.
以麦草为研究对象,引入热置换洗涤工艺对自催化乙醇法制浆蒸煮历程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洗涤工艺,对纤维分离点浆料性质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热置换自催化麦草乙醇法制浆蒸煮保温40 min左右为纤维分离点,脱木素历程可分为两个阶段,从开始脱木素到保温40 min为大量脱木素阶段,保温40 min到60 min为残余木素脱除阶段;蒸煮保温时间应选择在60 min左右,继续延长保温时间,脱木素作用不强,而浆的得率明显降低。乙醇浆的高硬度和得率的矛盾与传统制浆方法相比显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8.
麦草自催化乙醇制浆工艺及反应历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麦草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反应历程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蒸煮温度195℃、液比1∶8、保温70min(升温120-130min)、乙醇和水的比例为55∶45。蒸煮脱木素历程分析表明麦草乙醇蒸煮可分为两个阶段:大量脱木素阶段和残余木素脱除阶段。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研究现状,重点论述了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废液的特点和废液中的乙醇及副产品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影响荻自催化乙醇法制浆的四个因素:保温温度、保温时间、乙醇浓度和液比对成浆状况的影响规律,并得出了制浆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比较荻苇磨木木素(MWL)、荻苇自催化乙醇制浆黑液中分离的木素(IL)的IR、1H-NMR,探讨荻苇自催化乙醇制浆过程中木素的变化.研究表明,制浆过程中,荻苇木素紫丁香基、对羟苯基结构单元被大量脱出,特别是香豆酸-木素酯结构更容易被大量脱出,木素α-O-4醚键在蒸煮过程中易断裂,反应过程中脱出的木素结构单元侧链上生成部分Cα-O-C2H5键.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利用PES超滤膜处理杨木自催化乙醇法蒸煮废液时,膜通量及膜滤阻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超滤过程中的膜截留分子质量、温度、乙醇浓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确定超滤过程的最佳操作条件:PES膜截留相对分子质量1.0×104,压力0.20 MPa,搅拌速度600 r/min,温度30℃;研究结果表明膜污染主要是由膜面颗粒沉积层决定的。  相似文献   

13.
芦苇乙醇法制浆木素脱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比了芦苇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规律。结果表明,乙醇法制浆加入H2O2后可以加速乙醇水溶液的脱木素效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SEM-EDXA)测试不同蒸煮情况下纤维细胞壁中锰离子峰度发现,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木素脱除速率较自催化乙醇法制浆快;自催化乙醇法制浆与H2O2辅助乙醇法制浆的细胞壁木素脱除速率规律一致:ML+P〉S1〉S2〉S3;当保温时间大于30 min时,ML+P层木素脱除速率远大于其他各层。  相似文献   

14.
乙醇法制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有机溶剂法制浆中的乙醇法制浆,并对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乙醇法制浆作了较详细的分类;同时介绍了不同原料的乙醇法制浆、乙醇法制浆中的溶剂回收及副产物利用,证明乙醇法是一种对环境影响较小而且能工业化生产的制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测定浆中残留木素与保温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荻苇自催化乙醇制浆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荻苇自催化乙醇制浆脱木素反应为一级反应;脱木素速率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保温开始至30min左右为大量脱木素阶段,从保温30min至保温结束,为残余木素脱出阶段;大量木素脱出阶段和残余木素脱出阶段的反应活化能Ep和Er分别为77.13 kJ/mol和156.70kJ/mol.  相似文献   

16.
有机溶剂制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有机溶剂制浆方法中研究较多的醇类制浆法,如Alcell法、ASAM法和MD Organocell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有机酸法中的甲酸和乙酸法的制浆工艺及特点.  相似文献   

17.
制浆技术新发展及科研动向(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福骞 《中华纸业》1997,18(4):20-24
制浆技术新发展及科研动向(续)吴福骞(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200031)5制浆科研发展动向近年来,制浆科研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5.1草浆黑液除硅试验麦草含硅量约4%~5%,稻草含硅量12%~14%,高出木材纤维10多倍至数十倍,经碱法或硫...  相似文献   

18.
从乙醇制浆的优越性和目前我国造纸用纤维原料的现状两方面分析了非木材纤维原料乙醇制浆的发展前景。另外,从成本和利润方面考虑,指出了将生物精制技术同乙醇制浆结合起来将是一条适合造纸业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通过IR、1H-NMR技术初步研究了荻自催化乙醇制浆中木素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制浆过程中,木素结构被破坏程度较小,黑液中木素仍含有大量活性基因(羟基).MWL和CL(从黑液中提取的木素)两者结构变化较小,反应过程中紫丁香基结构单元(S型)和对羟苯基结构单元(H型)木素易被脱除,并伴有木素α-O-4醚键的断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