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紫菜是一种生长于浅海岩石上的紫褐色的藻类。紫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加工成汤用紫菜、烤紫菜和调味紫菜等食物。藻类因其细胞壁上带有一定电荷和粘性,容易对水体中的金属离子产生吸附作用。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农业生产中"三废"排放对海水污染的加剧,紫菜生产养殖也受到了一定污染。我国铝和镉在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未对紫菜中的铝和镉作出限量要求。而科学研究表明过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研究表明,紫色食物都含有一种叫做"花青素"的物质,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多食紫色食物,既有益于身体健康,又能对多种疾病起到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常见的紫色食物有:1.紫菜:紫菜能有效防止血栓形成,降低血黏度和胆固醇;所含的胆碱及钙和铁,能增强记忆、促进骨骼与牙齿的生长,对妇女和儿童贫血有辅助治疗作用;它还含有一定量的甘露醇,可作为治疗水肿的辅助食品;所含的多糖具有明显增强细胞的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转化,提高肌体的免疫力;紫菜中的有效成分对部分癌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食用警诫线     
《饮食科学》2011,(11):44-44
不宜与柿子同食的食物 1.紫菜:紫菜是富含钙离子的食物,与含鞣酸过多的柿子同食会生成不溶性结合物,影响某些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导致胃肠道不适,所以柿子不宜与紫菜同食。  相似文献   

4.
ZS160—1.8型紫菜收割机江苏省连云港市农业机械厂张礼吉,李永春1前言紫菜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靠人工养殖的海藻类食品,也是一种出口创汇的好产品。紫菜繁殖的形式分半浮流和全浮流两种,全浮流是近年引进的新技术,它解决了半浮流式存在的紫菜夹杂海沙多、清...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际市场黑色食品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营养学家提出,自然界天然食物的营养与它们的颜色休戚相关,黑色食物最佳。 我国地大物博,是黑色食物的故乡,黑色食品资源十分丰富。黑米曾是历代宫廷御用的“贡米”,常见的还有黑芝麻、黑豆、黑麦、紫菜、发菜、黑木耳、冬菇、黑枣、乌骨鸡、乌鱼、甲鱼等等。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几年,痛风越来越高发。大家都知道要少吃嘌呤高的食物,比如海鲜、啤酒。但最近网上有说法称,痛风也要少吃几种嘌呤高的蔬菜,比如扁豆、紫菜、芦笋等等。这是真的吗?这种说法耸人听闻扁豆属于高嘌呤食物,应该少吃,不过也并非完全不能吃。要知道,干豆类含水只有10%多一点儿。水分含量不同的食物相提并论是很不公平的。考虑到很少有人吃干豆子,都是用水  相似文献   

7.
<正>紫菜具有适应环境能力强的特点,对人工放射性元素、重金属有相当强的吸收和累积能力。近年来,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入海量不断增加,紫菜养殖区的水质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养殖藻类的产量和食用质量。食物中铝含量一般较低,但部分紫菜由于加工中使用了明矾、铵矾等含铝膨松剂和增韧剂,使铝含量明显增大。铝的安全性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相关毒性值,已经确认铝在人体中的存在与积  相似文献   

8.
紫菜     
紫菜属于红藻门、原红藻纲、紫菜目、红毛菜科、紫菜属,全世界有70余种,我国有十几种。 紫菜,又称“紫突”、“索菜”、“子菜”、“春菜”。《闽书》曰:“散生时正青,干时紫色”,故称“紫菜”。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已开始采摘食用野生的紫菜。利用菜坛养殖紫菜,最早见于宋代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9  相似文献   

9.
应苗苗  施文正  刘恩玲 《食品科学》2010,31(22):421-426
通过电子鼻和SPME-GC-MS 方法对不同收割期的坛紫菜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实验表明不同收割期的坛紫菜挥发性成分差异明显;SPME 萃取坛紫菜的挥发性成分,通过GC-MS 分别从一水、二水、三水和四水坛紫菜中分离鉴定出35、38、51 和55 种化合物,其中以醛酮类和烷烃类为主,8- 十七烯、壬醛和己醛是坛紫菜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实验结果还表明一水和二水坛紫菜挥发性成分变化较小,质量较稳定,三水和四水坛紫菜挥发性变化较大,因此一水和二水坛紫菜适宜开发作为食品。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评价海南野生刺枝紫菜(Pyropia acanthophora)的营养和开发利用价值,该研究测定了刺枝紫菜与人工养殖条斑紫菜(Pyropia yezoensis)中的基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比较分析、评价了刺枝紫菜和条斑紫菜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刺枝紫菜基本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21.7%、0.2%、12.2%、2.7%、55.9%(质量分数)。条斑紫菜基本营养成分中蛋白质、脂肪、灰分、粗纤维、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分别为46.2%、0.6%、8.6%、3.5%、39.3%(质量分数)。刺枝紫菜共检测出20种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酸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0.99%、1.47%、3.2%、5.66%(质量分数)。条斑紫菜共检测出19种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酸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0.32%、3.10%、1.53%和4.95%(质量分数)。该研究中2种紫菜均检测出16种氨基酸,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刺枝紫菜中氨基酸含量为20.0%,条斑紫菜中氨基酸含量为41.1%。研究表明,刺枝紫菜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紫菜是一种海产食用藻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类,特别是含有赖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为充分利用海产资源,使高档商品一紫菜大众化,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在扬州四美酱品厂协作下研究试制成功了紫菜酱油和紫菜酱。  相似文献   

12.
1前言紫菜是福建省沿海滩涂养殖的主要水产品之一。福建坛紫菜养殖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80%以上,目前紫菜的机械加工分为一次加工(初级加工)和二次加工(深度加工)两种。一次加工是将刚采收的新鲜紫菜经水洗、除杂、切碎、制饼,烘干后简易包装出厂。其制品可作为...  相似文献   

13.
紫菜又名索菜、紫英菜,系红藻类植物,是一种呈紫色或褐绿色的薄膜海藻。因其“散生时至青,干时紫色”而得名。紫菜的品种较多,主要有甘紫菜、坛紫菜、条斑紫菜、  相似文献   

14.
《美食》2017,(3)
<正>食物与菜系在文化的交流中是一个强大的符号,它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的有关食物的消费中,便能不知不觉地感受到属于这种食物的文化氛围。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食物也早已成为一种文化的名片,正如人们提到中国会想起烤鸭,提到美国会想起炸鸡,提到日本,一般人的第一反应也少不了精致的和食——日本料理。  相似文献   

15.
《餐饮世界》2013,(11):45-48
美味,是食物在入口的一刹那带给人们的奇妙味觉感受,也是美味制造者们在烹制食物时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  相似文献   

16.
“药食同源”与食物“四性” 中国传统医学最重要的一项主张就是“药食同源”,认为有些药就是食物,而基本上食物都具药性和药用价值,通过“食补”、”食疗”治疗某些疾病.比吃药好得多。由此,也将中医理论中药物具有“四性”、“五味”的观点引入到人们的日常饮食中,认为食物同样具有“四性“、“五味”.每一种食物性味的不同.对人体的作用也就不同。因此.人们有必要了解不同食物的性味,以便“辨证“饮食,才能够适当搭配,  相似文献   

17.
本刊1991年第4期刊登了“黑色食物疗法”一文,有很多读者询问何为黑色食物,它的保健作用是什么?其实所谓黑色食物,顾名思义,除食物为黑色外,还具有突出的健美、补脑、活血、防衰、养颜等保健作用.例如黑米、黑豆、黑木耳、黑芝麻、发菜等均属常见的黑色食物.此外还有海带、香菇、紫菜等.为满足读者要求,本刊特介绍几款西式黑色菜肴制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紫菜酱得最佳发酵工艺。方法以干制坛紫菜为原料,参照国标测定紫菜中的基本成分与营养成分,用乳酸菌和米曲霉对坛紫菜进行发酵制备紫菜酱,以发酵产物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感官检验结果作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对紫菜酱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干制坛紫菜中粗蛋白质为34.13%,粗脂肪为3.89%,灰分为9.32%,水分含量为11.80%。紫菜含有17种氨基酸,包含7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确定发酵紫菜酱的最佳发酵条件为米曲霉接种量是1.0%,乳酸菌的接种量是1.0%,发酵时间是5 d,发酵温度是25℃。在此基础上,经过调配得到原味、香菇味、香辣味、牛肉味4种不同风味的紫菜酱配比。结论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制备的紫菜酱味道鲜美,口感极佳,为高营养、高品质的酱料产品。  相似文献   

19.
紫菜是一种味美而营养丰富的食用海藻。近年来紫菜的人工养殖事业和科研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摆脱了自然养殖的束缚,通过人工培育苗种和人工养殖发展了紫菜养殖,生产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0.
紫菜的食疗     
邢湘臣 《烹调知识》1994,(4):42-42,44
紫菜,又称紫软、索菜。属于红毛藻科的食用海藻,产于我国东南沿海的潮岩石上,素有“岩礁娇子”之称。《闽书》说紫菜“散生时正青,干时紫色”,故名。又因它薄如纸片,我国有的地方叫它“纸菜”。日本则称其为“海苔”。 我国沿海产的紫菜,品种达十余种,如坛紫菜、条斑紫莱、圆紫菜、甘紫菜、长紫菜和边紫菜等。 一 紫菜是食用海藻的珍品,营养十分丰富,被誉为“素食之珍”。据分析:干紫菜每10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