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棘紫苏油软胶囊降血脂功能保健食品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根据沙棘籽和紫苏籽原料特性,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分别提取沙棘籽油和紫苏籽油,然后进行复配,制备沙棘紫苏油软胶囊保健食品,并进行功能试验和毒理学安全性评价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沙棘紫苏油软胶囊具有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2.
3.
沙棘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试验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15、0.3、0.9 g/(kg·d))的沙棘油软胶囊,喂养28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以及大鼠体重在试验前后的变化,以考察沙棘油软胶囊在大鼠形成高血脂症过程中对血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喂饲沙棘油软胶囊的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TG、T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P<0.05),对大鼠HDL -C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沙棘油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猕猴桃籽油软胶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猕猴桃籽油超临界CO2 萃取的操作条件与保健软胶囊生产工艺 ,并对软胶囊进行了安全性评价试验与保健功能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该产品具有辅助降低血脂和延缓衰老等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归油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测定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利用汽液交替循环高压相平衡装置测定了当归油在超临界CO2流体(SC-CO2)中的溶解度,并内插得到了测定范围内溶解度随压力和温度变化的规律。同时测定了从当归粉中萃取当归油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结果表明,当归油在超临界CO2流体中的溶解度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从原料中萃取当归油的溶解度因为受到基体结构等的影响而明显变小。在此基础上,重点试验了超临界流体从当归粉末中萃取当归油时压力和温度对萃取率的影响。试验表明:较好的萃取工艺为萃取釜压力(18-20)MPa,温度40℃;分离釜Ⅰ压力8MPa,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MPa,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2-2.5)hr。当归油萃取率可达2.57%。  相似文献   

6.
以黄秋葵籽提油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黄秋葵籽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以崩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实验对黄秋葵籽油软胶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黄秋葵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提油率为17.23%;黄秋葵籽油软胶囊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水与明胶质量比1∶?1、明胶与甘油质量比3∶?1、溶胶温度80?℃、溶胶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黄秋葵籽油软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3 min,符合《中国药典》中软胶囊崩解时限不大于1 h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CO2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对苹果籽油的萃取工艺进行研究,得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35MPa、萃取温度30-35℃、CO2流量20~25kg/h、原料破碎度50目、萃取时间90min: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苹果籽油的组成成分,结果表明苹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1.81%,其中油酸32.27%,亚油酸59.54%。  相似文献   

8.
沙姜油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天然有效成分,在食品、医药等上都有广泛的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是一种利用CO2在超临界状态下具有高渗透力和高溶解能力,并且对产品无溶剂污染、绿色环保、易于操作的萃取技术.本论文以沙姜为原料,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姜油的工艺条件,考察了原料的颗粒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CO2流量对沙姜油的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为22MPa,萃取温度为50℃,萃取时间为3.5h,CO2流量为40kg/h,沙姜油的得率可达为10.12%.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当归根油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出最佳萃取工艺,即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CO2流量9kg/h,萃取时间3h,在此条件下当归根油的萃取得率为2.47%。  相似文献   

10.
对超临界流体(CO2)萃取法提取葡萄籽油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原料预处理方式(原料水分含量、粉碎细度)、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等因素对葡萄籽油提取率有显著影响。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葡萄籽油的最佳工艺是:葡萄籽粉碎度40目、水分含量4.5%、萃取压力30MPa、温度45℃、CO2流量10L/h,在此条件下,葡萄籽油的萃取率为98.32%。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表明,葡萄籽油是一种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高级食用油。  相似文献   

11.
超临界CO2萃取甲鱼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超临界CO2 萃取技术从甲鱼中提取分离甲鱼油 ,着重探讨了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 ,并同传统的溶剂萃取法进行比较 ,分析了两种萃取方法得到甲鱼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 萃取甲鱼油的适宜工艺条件为 :2 0MPa ,4 5℃ ,CO2 流量为 1.8kg/ (h·g)原料 ,萃取时间为 6h ;超临界CO2 萃取法萃取率 (98.1% )明显高于乙酸乙酯萃取法 (85 .2 % ) ,两种方法所得到的甲鱼油主要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 ,甲鱼油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70 %以上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大于 2 6 %。  相似文献   

12.
采用微波加热茶叶籽仁粉,用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探讨了超临界CO2萃取茶叶籽油适宜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萃取温度60℃、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100 min,CO2流量45~55 kg/h条件下,油脂提取率为94.1%,并测定了茶叶籽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  相似文献   

13.
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椿籽油的工艺条件及品质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物料粒度、静态萃取时间、CO2流量、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对香椿籽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所得油品的主要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香椿籽油的最佳的工艺条件是:物料粒度60目,静态萃取时间20min,CO2流量30mL,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5000PSI,在此条件下香椿籽油萃取率达91.7%。香椿籽油品质优良,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1.6%,其中亚油酸含量占56.8%,香气浓郁,具有较高的营养保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核桃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核桃油的提取工艺。采用三水平四因素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对核桃油萃取率的影响。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0MPa,温度50℃,时间4h,CO2流量25kg/h,在此条件下核桃油的萃取率可达52.4%。利用GC/MS分析了核桃油的组成成分,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核桃油的油样和乙醚萃取核桃油的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5.
以优化超临界CO2萃取肉豆蔻油的工艺条件,并建立萃取的动力学模型为目的,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萃取的最优工艺条件;根据质量衡算微分模型,运用Fick第一定律,建立萃取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肉豆蔻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2 L/h、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32 MPa,萃取时间3.0 h,此时得率为43.8%;E=46.62×(1-e-0.8521×t)为超临界CO2萃取肉豆蔻油的动力学模型方程,该动力学模型能很好地模拟萃取的过程,表明超临界CO2萃取肉豆蔻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碱蓬籽油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研究了碱蓬籽油的提取工艺,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考察了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四因素对碱蓬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25MPa,温度42.5℃,时间3h,CO2流量25kg/h。利用GC/MS分析了碱蓬籽油的组成成分,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油样和乙醚萃取油样的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17.
沙葱籽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野生沙葱种子为原料,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沙葱籽油。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4因素对沙葱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研究得出最佳萃取条件为压力35MPa、温度45℃、萃取时间120min、CO2流量35kg/h,在此条件下油脂萃取率为15.00%。利用GC-MS对沙葱籽油分析,发现沙葱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63.24%)和油酸(15.99%),占脂肪酸总量的86.65%;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7.93%)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13.35%。用常规方法对沙葱籽油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得到的沙葱籽油各项理化指标均良好,产物纯度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8.
天然植物香精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岚 《中国油脂》2003,28(12):86-89
天然植物香精油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满足了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的需要,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天然植物香精油从用途、国内外现状、采用技术等几方面进行了阐述,得出了适用于植物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技术和流程,采用了目前较先进的冷冻干燥技术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得到的产品具有萃取效率高、品质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辣椒是一种草本茄科植物,它是一种在复合调味过程中经常应用到的的重要香料,市场上以辣椒为原料生产的具有辣味的食品随处可见。辣椒资源丰富,贵州、四川、云南、湖南等全国各地均有种植。高品质辣椒香味物质的提取分离是当前一个产品畅销于市场,风味被消费者认可年销售产值3~5个亿的奇迹体现。文章主要阐述:辣椒香味物质的提取方法、辣椒香味物质的测定、辣椒香味物质的的作用和应用、展望4个方面,首次披露辣椒香味物质以最新市场发展趋势相结合,能够紧密联系辣味食品的消费趋势,为将来辣味食品发展奠定基础。辣椒香味物质含有醛类、吡嗪、酮类、烯类、醇类等,辣味食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大,新辣椒香味物质的提取扩大新辣味食品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