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以紫苏子、辣椒为原料,经与芝麻、豆辩酱等进行调配而制成的调味酱,其产品酱香柔和、口感细腻、辣味中带有紫苏的清香;同时,由于紫苏子的加入提高了产品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方便面调味酱包的生产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业也登上了新的台阶,就方便面食品同样要求简便、卫生、有营养、高品质等。方便面中单一的调味粉包已满足不了消费者的要求,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中、高面中多加一包调味酱包,使产品更具风味、美味。方便面的品种很多,风味各异,一般我们依口味来分类,最常见的有:鸡肉味、牛肉味、猪肉味、海鲜味等。现以牛肉味调味酱包的生产技术来分析。1 主要设备切碎机、夹层锅、搅拌、均质机、包装机2 主要原料牛肉、葱、蒜、姜、半固棕榈油、酱油、柱候酱、辣椒粉、肉类抽提物3 原…  相似文献   

4.
茴香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具有特殊香味,是一种芳香类调料。将新鲜的茴香用盐腌,绞碎,浓缩,添加调味料之后制成复合调味酱。通过对腌制时间,离心时间,CMC含量以及调味品四个因素的调控,利用正交试验的直观分析,从而得到最佳组合的茴香复合调味酱。  相似文献   

5.
以紫苏粉为主原料,添加辣椒粉、孜然粉、茴香粉、蒜粉、食盐等辅料,研制成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紫苏复合调味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紫苏复合调味酱的最佳配方及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紫苏粉15%、辣椒粉3%、食盐8%、孜然粉2%、茴香粉1%、大蒜粉1.5%、小麦淀粉5%、白砂糖2%、食用油35%、黄原胶0.15%、白芝麻5...  相似文献   

6.
四川麻婆豆腐调味酱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四川麻婆豆腐调味酱的配方、杀菌及油脂的抗氧化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麻婆豆腐调味酱的最佳配方是郫县豆瓣∶辣椒面∶花椒面∶豆豉∶姜∶酱油∶味精∶胡椒面=15∶7∶3∶14∶3∶10∶3∶075。03g/kg的1号防腐剂可很好地抑制产品腐败。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7,(6):40-4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艺配方进行优化,得到1种方便食用、味道正宗的怪味酱。结果表明,在30 g芝麻酱、1.5 g味精、5 g酱油、1.5 g精盐和1 g鸡精的基础配方上,添加15 g醋、1.8 g花椒粉、20 g混合红油和16 g白糖可以制得色泽棕红油亮、香气滋味协调的怪味调味酱。其中,混合红油的最佳加工工艺是将105℃提取得到的糍粑红油和160℃提炼的传统红油按体积此5:5的比例混合,经检测其辣椒素类物质含量为0.0472 g/kg,是制备怪味酱的理想辅料。研究结果可以为川菜怪味调味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传统花生酱为基料,加入酱油、醋及香辛料等调味料后制作而成的一种新型复合调味酱,并介绍了其生产工艺、操作要点及品质要求等.  相似文献   

9.
以酸辣椒、小米椒、豆豉、生姜、大蒜头为主要原料,蒸鱼豉油、蚝油、味精、鸡精、大豆油为主要调料,研发制作出新型剁椒口味复合调味酱.经单因素试验筛选和响应面试验优化调味酱原料配比,结果表明,配方质量比例:辣椒∶食用油为3∶1(g/g),鸡精∶味精为2∶1(g/g),酸辣椒∶小米椒为1.63∶1(g/g)时,酱料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0.
复合调味酱产品标准制订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市场销售的复合调味酱的产品质量进行分析,提出了产品质量改进的措施并根据检验数据和实践经验研制了复合调味酱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1.
草菇蒜茸调味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草菇大蒜调味酱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草菇浆∶大蒜浆=9.0∶1.0的原料配比、食盐8%、复合稳定剂0.2%的基本配料比例以及合理的制作工艺,可得到品质风味优良的调味酱产品。  相似文献   

12.
复合调味酱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调味品,产品的保质期是复合调味酱是否适销的关键之一,影响产品保质期的主要因素是由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引起的调味酱腐败变质,应用栅栏技术来综合设计复合调味酱的保质期,常见的栅栏因子为:糖度(°Bx)、食盐含量(%)、pH、水活度Aw(%)、渗透压等,通过设计栅栏因子从而保证复合调味酱的保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长白山野生榛蘑为主要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出榛蘑蒜茸调味酱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是:榛蘑(干品)与大蒜的用量比例为2.5:1,食盐用量7%,白砂糖用量3%,CMC-Na用量0.3%,可制得组织状态均匀一致,口感细腻,风味纯正的调味酱.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洋葱为原料研制洋葱酱,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料、调酸加热、调味剂和酶解对产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中甲高黄洋葱为适宜原料品种,以0.25%的柠檬酸溶液调整其pH值为4.4~4.6,加热温度为85 ℃,能较好的保持产品营养成分;调味剂最佳配比为MSG:IMP:GMP为1:1:7;确定酶解适宜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0.75%、酶解温度45 ℃和酶解时间20 min,此条件下洋葱酱产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2%,感官分值为95分.  相似文献   

15.
实验以生姜为主要原料,经磨浆、过滤、沉淀、添加增稠剂等加工工艺,生产出辛香浓郁、辣味突出的膏状姜产品.通过多种增稠剂的复配研究,确定了黄原胶、CMC、变性淀粉的合适比例为1:2.5:4,并对影响粘度的pH值、加热时间、离子等因素进行了分析.试验采用0.3‰的维生素C对姜膏进行护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龙虾下脚料为原料,经前处理、酶解和瑞士乳杆菌进行发酵,浓缩提取,再复配由多种香辛料草本植物提取液和食品添加剂,经调配、均质、杀菌,制成龙虾调味料.结果表明,在优化的条件下,发酵液中风味物质烷基吡嗪为0.54 ng/mL;调味料中牛磺酸含量为0.025 g/100 g,可溶性短肽含量为1.41g/100 g,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66g/100 g,产品具有龙虾的鲜美味,同时赋予其营养生物活性功能.  相似文献   

17.
红豆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小豆为原料,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红豆沙的最佳加工工艺,其最佳配方为:砂糖∶红小豆生馅=0.65;大豆色拉油∶红小豆生馅=0.24;乳化剂∶大豆色拉油=1:15。  相似文献   

18.
中式鸭肝调味酱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研究以鲜鸭肝和黄豆酱为主要原料生产中式鸭肝调味酱的加工工艺.经正交试验后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得出鸭肝调味酱的最佳配方为:鲜鸭肝与黄豆酱比例为40∶60,冰屑添加量为6 kg/100 kg,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12 g/kg.  相似文献   

19.
以鲽鱼骨为原料,采用高精密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制备微细鱼骨泥,研究微细鱼骨泥的较优加工工艺,为鱼骨高值化利用提供生产性指导和参考。结果显示,鲽鱼骨微细骨泥加工过程中,粉碎方式、粉碎次数、冰水添加量对鱼骨泥的粒径、感官品质、出料温度、钙元素溶出量均具有显著影响。粉碎程度越大,鱼骨泥粒径越小,钙元素溶出量越高。较优的鱼骨泥的加工工艺为:胶体磨细粉碎时冰水添加量为骨泥与冰水比例1:3 (w/v),超微粉碎时冰水添加量为骨泥与冰水比例1:5 (w/v)、超微粉碎次数为2次。该工艺条件下可获得100目的微细鱼骨泥,且得率达到60.57%。制得的微细骨泥蛋白质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钙磷比接近2:1,营养物质均衡丰富,且TVB-N和菌落总数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