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副干酪乳杆菌海藻酸钠微胶囊的包埋效果,副干酪乳杆菌在冻干、贮藏及模拟胃胀道环境中的存活情况,并优化包埋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大豆蛋白分离物(SPI)是适宜的内层壁材,低聚异麦芽糖对副干酪乳杆菌的冷冻保护效果最佳。当SPI用量为3%,低聚异麦芽糖添加量5%,海藻酸钠浓度2%、氯化钙浓度为0.2 mo L/L,副干酪乳杆菌的包埋率可达93.31%,冷冻干燥后微胶囊4℃储存28 d的副干酪乳杆菌存活率达58.97%,微胶囊副干酪乳杆菌在模拟胃液中3 h存活率达67.52%,模拟肠液中45 min基本得到释放。由于挤压法制备的副干酪乳杆菌微胶囊较高的存活率,操作简便、经济,因此有较为广阔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合生元功能性乳制品研发水平低,大多采用益生菌与传统酸奶菌混种发酵的现状,以分离自天然发酵食品、保健品和微生物制剂等的18株新型益生菌和3种商品化发酵剂中所含益生菌为试验菌株,以传统酸奶发酵菌株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对照菌株,研究菌株发酵牛乳的凝乳时间、产酸能力、感官品质,分析菌株利用水苏糖的增殖效果,筛选能利用水苏糖作为益生元生产合生元酸奶的益生菌菌株;测定了菌株在纯牛乳基础培养基中的生长曲线;研究了益生元增殖培养基中水苏糖的最适添加量;优化了水苏糖合生元酸奶产品的发酵工艺条件;检测了0 d和贮藏21 d合生元酸奶产品的质量。结果表明:新型益生菌干酪乳杆菌07-211具有发酵牛乳的能力,可利用水苏糖进行显著增殖,活菌数由3.19×108 CFU/mL增至2.05×109 CFU/mL;益生元增殖培养基中水苏糖的最适添加量为0.8%;干酪乳杆菌07-211纯种发酵水苏糖合生元酸奶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4%,发酵温度42 ℃,合生元酸奶凝乳时间4.15 h,pH 4.65,滴定酸度64.27 °T,活菌数3.96×109 CFU/mL,感官品评得分8.78分(10分制)。其中,0 d和贮藏21 d的合生元酸奶的质量均优于国标。本研究结果为工业化生产干酪乳杆菌纯种发酵水苏糖合生元酸奶产品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其它功能性合生元乳制品的研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Akkermansia muciniphila在肠道内的丰度与宿主肥胖症、Ⅱ型糖尿病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呈显著负相关,为了观测干酪乳杆菌SY13(Lactobacillus casei SY13)及SY13与低聚果糖、SY13与乳果糖对小鼠肠道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影响。本研究以8周龄的青年鼠及9个月大的老年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5组:AP组(8周龄鼠,灌胃1 d,1次/d)、AO组(9个月龄鼠,灌胃1 d,1次/d)、BP组(8周龄鼠,灌胃28 d,1次/d)、BO组(9个月龄鼠,灌胃28 d,1次/d),每组48只,每个实验组又分为对照组(无菌PBS,0.3 mL)、干酪乳杆菌SY13组(SY13:109 cfu,0.3 mL)、SY13低聚果糖组(SY13:109cfu;低聚果糖:15 mg,0.3 mL)和SY13乳果糖组(SY13:109cfu;乳果糖:15 mg,0.3 mL),每组12只。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小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中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丰度,根据CT值间接反应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丰度。结果显示,SY13乳果糖组的CT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青年鼠的CT值显著低于老年鼠组(p<0.05),长期灌胃与单次灌胃相比,CT值较低(p<0.05)。研究表明,SY13乳果糖组对于提高实验鼠肠道内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丰度具有最优的效果,且鼠龄越低,灌胃时间越长,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丰度越高,同时,灌胃时间越长,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保留时间就越长,这与鼠龄和灌胃项无关。  相似文献   

4.
为了降低从藏灵菇中筛选的产胆盐水解酶的干酪乳杆菌微胶囊菌粉的水分活度及保持其高活菌数量,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4)]正交实验,研究不同喷雾干燥工艺条件对微胶囊菌粉水分活度和活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阿拉伯胶浓度为40%、进/出口风温度为170/75℃、蠕动泵流速为75 m L/min的条件下进行微胶囊化,其菌粉的水分活度为0.096,活菌数量为2.37×109CFU/g。既降低了微胶囊菌粉的水分活度,又保持了其高活菌数量,为制备干酪乳杆菌微胶囊产品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5.
干酪乳杆菌在酸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干酪乳杆菌生产新型发酵酸奶,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验证性实验等方法对不同的发酵条件进行实验研究,以风味、酸度、活菌数量为产品指标,确定出最佳的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接种量为5%,发酵时间9h,发酵温度为36℃时为理想工艺参数组合。  相似文献   

6.
干酪乳杆菌的功能性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干酪乳杆菌的主要保健功能,包括降胆固醇、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抗高血压等,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该菌种在工业生产、食品发酵及防腐、医疗保健、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副干酪乳杆菌的分类学地位和常用鉴定方法,分析了副干酪乳杆菌的功能特性,综述了该菌种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其在现阶段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闵建  李理 《现代食品科技》2009,25(11):1269-1274,1281
研究了瑞士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单独与组合,以及与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合在纯牛乳、纯豆乳和混合乳中发酵12h后pH值和酸度值变化,以此来说明它们在3种原料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瑞士乳杆菌在纯牛乳和混合乳中产酸能力很强,在纯豆乳中产酸能力不够强,生长不够好;干酪乳杆菌在纯豆乳中生长产酸能力比瑞士乳杆菌强;研究还得出瑞士乳杆菌和干酪乳杆菌组合,以及他们分别与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组合在纯豆乳生长产酸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9.
副干酪乳杆菌在绿豆淀粉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传统酸浆法生产绿豆淀粉存在的提取率和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以从甘薯酸浆中分离出来的副干酪乳杆菌的发酵液代替传统的绿豆酸浆来分离绿豆淀粉。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证明,影响副干酪乳杆菌作用效果的主要因素有pH值、温度、磨浆时的料液比和副干酪乳杆菌菌液添加量,各因素之间的显著程度依次为:磨浆时的料液比>温度>菌液添加量>pH值。最佳参数组合为菌液的添加量33%,pH值7.5,温度60℃,料液比1∶3。  相似文献   

10.
干酪乳杆菌发酵液中的主要有机酸及其抑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酪乳杆菌在食品生物防腐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干酪乳杆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的分离方法及其抑菌活性,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干酪乳杆菌的培养上清液,通过旋转蒸发仪对各萃取相进行浓缩,并采用spot-on-lawn改进法研究其抑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萃取液中的主要有机酸成分。结果表明,乙酸乙酯相旋蒸余相对大肠杆菌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三种食源性致病菌均表现出很好的抑菌效果,且对大肠杆菌O157:H7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抑制最为明显,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0.00±0.82)、(21.67±0.94) mm,其主要的抑菌有机酸组分为乳酸、乙酸和苯乳酸。该研究为分离乳酸菌发酵液中有效活性抑菌物质提供了一种确实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干酪乳杆菌LC2W为出发菌株,对其进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菌龄、溶菌酶质量浓度、酶解时间及酶解温度对干酪乳杆菌LC2W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并对制备条件进行正交设计优化。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LC2W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菌龄8h、酶质量浓度10mg/mL、酶解时间75min、酶解温度42℃,在此条件下制备原生质体并进行再生实验,原生质体形成率达到97.15%,再生率可达到31.25%。研究结果可为L. casei LC2W食品级外源表达系统的构建提供初步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14.
ABSTRACT: Microporous glass (MPG)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was used for micro encapsulation of Lactoba‐cillus casei YIT 9018. Several process parameters of membrane emulsification were investigated for producing a stable emulsion. The droplet dia in the emulsion depended upon the membrane pore size. The monodispersed emulsion obtained by this technique resulted in well‐formed microcapsules with a narrow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For artificial gastric acid and bile, the viable count of encapsulated cells was constant through the incubation time, while the count of nonencapsulat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 storage stability test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resulted in a viability of encapsulated cells 3 to 5 log cycles higher than the viability of nonencapsulated cells.  相似文献   

15.
橙汁非酶褐变机制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阐述了橙汁非酶褐变的机制——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的氧化分解和多酚类化合物氧化缩合反应。通过对杀菌方式,贮藏方式,褐变剂抑制剂的添加及加工中吸附树脂使用的分析,重点综述了在橙汁加工储藏过程中控制非酶褐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以橙汁、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研制高纤维橙汁复合果冻,分别对魔芋精粉用量、凝固剂及橙汁用量、蔗糖与柠檬酸之比等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魔芋橙汁复合果冻的最佳工艺配方:琼脂0.20%,蔗糖与柠檬酸之比为55:1(g/g),橙汁6%,魔芋精粉0.35%.采用该配方制备的果冻橙香浓郁、口感滑爽.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干酪乳杆菌体外利用低聚果糖的生长代谢过程,分别以0.5%、1.5%、3%低聚果糖替代0.5%葡萄糖作为培养基碳源,取0、4、8、12、18、24h发酵液测p H、菌落数、代谢产物。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培养基中p H降低;0.5%低聚果糖培养基中干酪乳杆菌数量在8h时达到最高值,增加低聚果糖浓度到1.5%,干酪乳杆菌的数量随之增加;继续增加低聚果糖浓度到3%,干酪乳杆菌数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酪乳杆菌代谢低聚果糖在4h时乙酸产量达到最高值,且3%低聚果糖培养基中乙酸产量是0.5%、1.5%低聚果糖的2倍;乳酸产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积累,3%低聚果糖培养基中乳酸产量最多,干酪乳杆菌利用低聚果糖的主要代谢产物为乙酸和乳酸。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在小鼠肠道中定植能力及分布规律。利用羧基荧光素二乙酸琥珀酰亚胺酯分子探针对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进行标记,以每只1010mL-1的量,口服途径喂给BALB/c鼠,分别于口服后的第1,3,5,6 d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等肠段,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肠内的标记阳性菌。实验结果显示:经口服后第5 d,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开始在BALB/c鼠肠道中定植,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定植率分别为28.70%,29.77%,15.63%,26.17%,第6 d标记的阳性菌出现明显的生长趋势,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1.77%,57.31%,65.44%,53.13%。研究表明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 393具有良好的肠道定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嗜酸乳杆菌的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质量分数为1%海藻酸钠和3%明胶作为包埋材料对嗜酸乳杆菌NCFM菌株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包埋后的微胶囊在36min内完全崩解,释放出的活菌数最多,可达1.15×109g-1。经人工胃液及人工肠液处理3h后,微胶囊化的活菌数分别为3.85(109mL-1和2.53×109mL-1,显著高于两种条件的对照处理(P<0.05)的活菌数(分别为2.80×109mL-1和2.01×109mL-1)。与对照处理的发酵酸度(39°T)和氨基酸质量浓度(2.03g/L)相比,经胃液处理3h后的菌株在灭菌脱脂乳中发酵48h后,其酸度、氨基酸含量明显提高(P<0.01),分别为123°T和2.59g/L。经肠液处理24h后的菌株,在同样条件下发酵灭菌脱脂乳48h后的酸度(114°T)和氨基酸质量浓度(2.24g/L)显著高于对照(P<0.01)处理(酸度为69°T,氨基酸质量浓度为1.79g/L)。经人工胃液处理3h和肠液处理24h后的菌株,在MRS培养基中培养16h后,其细胞!-半乳糖苷酶活力较对照处理明显提高(P<0.01),分别为1.14mmol/(g·min)和0.58mmol/(g·min),而同样条件下对照处理的!-半乳糖苷酶活力分别为0.66mmol/(g·min)和0.32mmol/(g·min)。显然,微胶囊化处理能明显提高嗜酸乳杆菌在极端环境下的存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