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利用L9(34)正交设计表研究了料液温度、操作压力和料液浓度等因素在膜法分离姬松茸多糖中的影响,并利用微滤、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组件和纳滤组件将姬松茸多糖进行分级分离,将获取的截流液冷冻干燥后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仪(HPGPC)对其分子量分布进行测定。实验表明利用膜组件对姬松茸多糖的分级分离是有效的,可使其分子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2.
姬松茸胞外多糖快速分离及性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邹祥 《食品科学》2005,26(4):75-79
设计一条简便可行的姬松茸发酵液胞外多糖分离路线,采用AKTA explorer100纯化系统,选择DEAE-纤维素柱和Superdex-75柱快速分离纯化。得到主要纯组分为糖蛋白组分FP-1-A,得率为0.58g/L发酵液,性质初步分析表明:该组分相对分子量为54812,紫外扫描表明有蛋白特征吸收峰,红外光谱显示有典型的多糖吸收缝,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分由甘露糖和木糖组成。  相似文献   

3.
确定了提取姬松茸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温度100℃,时间5h,pH值为10;研究了多糖对乳酸菌生长的影响,采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姬松茸粗多糖,得到3种多糖,通过对乳酸菌的培养寻找增殖因子;测定乳酸菌的生长曲线、菌液OD值与pH值,比较了3种多糖对乳酸菌的促生长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多糖Ⅰ和多糖Ⅱ对乳酸菌的增殖作用比较明显,并且促进嗜酸乳杆菌产酸;多糖Ⅲ的增殖作用因大分子多糖与蛋白-多糖复合物质量分数较大而次之,但是3种多糖培养乳酸菌对数期期间活菌数都达到了1010mL-1以上,培养终止时间为12h。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加水比 ,对姬松茸液体发酵菌丝体和固体栽培子实体粗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 .采用二元二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得姬松茸菌丝体和子实体的最佳提取条件为 :菌丝体为 10倍加水量于 90℃提取 3.3h ;子实体为 10倍加水量于 90℃提取 3.4h .提取率可以分别达到 1.376 %和 1.6 40 % .在此基础上 ,比较了乙醇质量分数和提取液 pH对姬松茸子实体和菌丝体多糖沉淀特性的影响 .  相似文献   

5.
姬松茸多糖脱蛋白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采用四种方法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进行脱蛋白提纯,结果表明:酶法和三氯乙酸-正丁醇法较好,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发现,当pH为5时,40℃水浴酶解1h,再加入2倍于多糖溶液体积的三氯乙酸-正丁醇液(V/V=1∶10),振摇15min,静置1.5h,蛋白质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姬松茸多糖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摸索出个种测量真菌多糖的简便、准确、重复性好的方法,本文以姬松茸多糖为原料,比较了几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对结果的影响,并对硫酸苯酚法的各影响因素详细的作了进个步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由姬松茸多糖泡腾片的崩解时限和脆碎度综合得出的归一化值(Z)为响应值,对姬松茸多糖泡腾片配方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对酸碱质量比、柠檬酸质量百分比、聚乙二醇(PEG6000)质量百分比进行三因素五水平的试验设计,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获得姬松茸多糖泡腾片最优配方。结果表明:所得回归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各因素水平与响应值之间的关系,最优配方条件为酸碱质量比0.81,柠檬酸质量分数16.96%,PEG6000质量分数4.08%。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姬松茸多糖泡腾片崩解时限少于300s,脆碎度合格,与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表明该配方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A:正常对照组;B:模型组;C:8%姬松茸多糖组;D:4%姬松茸多糖组;E:2%姬松茸多糖组。8周后,检测各组肾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光甘肽过氧化酶(GSH-Px)活性,同时观察肾功能、尿蛋白、肾脏病理变化。结果:与糖尿病组相比,姬松茸多糖治疗组肾脏MDA含量明显下降,而肾脏SOD、GSH-Px活性则显著上升,肾功能和肾脏形态均明显改善,尿蛋白下降。结论:姬松茸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9.
贾薇  樊华 《食品科学》2011,32(11):277-280
为研究姬松茸多糖组分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用姬松茸多糖组分(ABMB3)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检测刺激后巨噬细胞分泌至培养基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NO 含量以及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吞噬率的变化,并检测ABMB3刺激的巨噬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经姬松茸多糖组分ABMB3刺激后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并产生大量的NO,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的吞噬功能也明显增强。而且可以通过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而达到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本文进行了姬松茸多糖子实体粉末水提、醇沉时的一些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最终得出了最优工艺条件:微波处理10min;料水比:1:30;浸提温度120℃;浸提时间3h;3倍乙醇加量沉淀6h,多糖提取得率可达9.12%。  相似文献   

11.
探讨姬松茸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和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成年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姬松茸多糖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分别以生理盐水、100、150、200 mg/kg浓度姬松茸多糖灌胃给药,持续10 d,对小鼠进行抗疲劳试验和相关免疫指标的测定。姬松茸多糖显著提高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中剂量时P0.05;高剂量时P0.01);姬松茸多糖显著提高小鼠脾脏和胸腺指数,增加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的含量,提高CD4~+、CD8~+细胞计数;并能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和负重游泳时间,提高小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姬松茸多糖增强能够小鼠免疫功能和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2.
巴西蘑菇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巴西蘑菇深层发酵的滤液和菌丝体为材料,分离出胞外多糖Ab-FP和菌丝体水溶性多糖Ab-MP,对其抗肿瘤(S180)效果进行了研究,腹腔注射最高抑瘤率分别达43%和44%,人工栽培的巴西蘑菇子实体水溶性多糖Ab-BP的最高抑瘤率达61%.将菌丝体和子实体粉末加入饲料,使小鼠自由摄食六周,观察到肿瘤完全消失率分别在60%和50%左右.肿瘤完全消失的小鼠,再次注射瘤细胞悬液,抗肿瘤效果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13.
巴西蘑菇胞外多糖的分离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巴西蘑菇深层发酵的滤液中分离得到胞外粗多糖Ab FP ,用DEAE柱色谱经阶段洗脱得到 4个主要组分 ,其中前 2个组分为蒸馏水洗脱部分 ,后 2个组分分别为 0 1mol/LNaCl和 0 3mol/LNaCl洗脱部分。以KM纯系小白鼠为实验模型 ,巴西蘑菇胞外多糖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并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姬松茸多糖(ABMP)和三氯化铁(FeCl3)为原料合成姬松茸多糖铁(Ⅲ)(ABMP-Fe(Ⅲ))复合物,在单因素实验设计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优化合成工艺,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XRD)对ABMP和ABMP-Fe(Ⅲ)的理化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 表明,姬松茸多糖铁为无定型红棕色粉末...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从姬松茸子实体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ABD的结构和抗炎活性。水提姬松茸多糖溶液通过sevage法除蛋白,以85%乙醇沉淀,经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纯化得到多糖ABD。通过紫外全波长扫描证明其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等杂质;通过刚果红试验证明其不具有三螺旋结构;通过凝胶色谱分析得出,ABD的分子量(Mw)为2.058×103 ku;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岩藻糖(比例为83.59:5.46:0.59:1.04);通过MTT实验证明,在62.5~1000μg/mL范围内,多糖ABD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明显的毒性;通过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体外炎症模型,测定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证明多糖ABD对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呈现抑制作用,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表现出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6.
对4株姬松茸菌株进行胞外多糖含量及生物活性对比研究。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后提取胞外多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法测定其含量,通过滤纸片扩散法和分光光度法分别对其进行抑菌和α-淀粉酶抑制作用研究,利用DPPH法、ABTS法和水杨酸法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菌株JS06胞外多糖成分的抑菌活性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好。菌株JS01对α-淀粉酶的IC50为2.425 mg/mL,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4株姬松茸菌株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均随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质量浓度达到1.0 mg/mL时,菌株JS01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3.06%,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JS06对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6.47%和99.71%,均高于其他3株姬松茸菌株,且对于羟自由基的清除率高于V_C。该研究表明4株姬松茸胞外多糖成分均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7.
    
The present research envisaged the effects of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polysaccharides (ABPs) on blood lipids and its role in regulation of the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hyperlipidemic rats. The acidic polysaccharide fraction of Agaricus blazei Murrill was obtained by DEAE‐cellulose ion exchange column chromatography. The sugar content of ABP was 75.1%.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MG), the serum TC, TG, and LDL‐C levels decreased (p < .05 or p < .01) and the HDL‐C levels increased (p < .01) significantly in the ABP group. Expression of CYP7A1 was up‐regulated (p < .01), and that of SREBP‐1C (p < .05) was down‐regulat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iver tissue of rats in the ABP group. Additionally, the disordered hepatic lobules and the steatosis of hepatocytes were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alleviated in the ABP group. We believe that ABP can reduce the ratio of Firmicutes/Bacteroidetes and reduce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Firmicutes, Ruminococcaceae_unclassified, and Ruminococcaceae, increas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Proteobacteria, 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 Allobaculum, Peptostreptococcaceae, Clostridiaceae_1, and Erysipelotrichaceae as targets to regulate blood lipids. The results showed ABP could regulate the dyslipidemia in rats with hyperlipidemia. The mechanism may be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the imbalance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duced by the high‐fat diet in rats,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of its intervention on the dyslipidemia induced by high‐fat diet.  相似文献   

18.
利用人工栽培的姬松茸子实体干品 ,经热水提取 ,乙醇沉淀 ,蛋白酶法和Sevag法相结合去蛋白 ,H2 O2 脱色 ,DEAE SephadexA 2 5和SephadexG 2 0 0柱纯化 ,得到姬松茸蛋白聚糖AP 1 .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析表明 ,该蛋白聚糖为均一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为 1 2 4 0 0 0 .紫外扫描表明有核酸和蛋白质的特征吸收峰 .红外扫描显示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 .纸层析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 ,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以及核糖 ,其物质的量之比 (摩尔比 )为 1 .1 9∶0 .56∶0 .4 3∶0 .54.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经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分离的富锌液态发酵姬松茸胞内多糖组分对小鼠肝癌实体型Heps的体内抑制效果,同时考察了柱层析过后各组分中锌元素的分布情况及给药后小鼠血清锌的变化情况。分离所得组分MP-2在5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59.5%(p<0.001),MP-3在10 mg/(kg.d)剂量下抑瘤率为68.1%(p<0.001),两样品在10 mg/(kg.d)剂量下均能使小鼠脾指数显著提高。组分MP-2含锌率3.38‰、MP-3含锌率2.46‰,远高于组分MP-1的含锌率0.12‰;注射样品MP-2、MP-3的实验组小鼠血清锌浓度皆显著高于不给予富锌样品的阴性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0.
巴西蘑菇胞外多糖的抗肿瘤活性及化学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西蘑菇深层发酵胞外多糖FP-A-2具有显的抗肿瘤效果,并呈剂量依赖性。化学分析表明FP—A—2为多糖与多肽共价结合的复合体,含有多种氨基酸,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及木糖,摩尔比为1: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