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探讨具有降血糖作用的南瓜多糖的分子组成与分子结构信息。以南瓜粉为原料,经过水提取、有机溶剂分步萃取和柱色谱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多糖(PCE-CGH)。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并采用IR,NMR等方法对该多糖的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该多糖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葡萄糖(Glu)和半乳糖(Gal)组成,摩尔比为4∶2∶3∶5。主链主要是以β-1→2糖苷键及β-1→3糖苷键连接的Gal和Ara,同时还存在一定量的Glu和Rha;侧链主要是以β-1→4糖苷键及β-1→6糖苷键连接的Rha和Glu。南瓜多糖PCE-CGH是由4种单糖组成、带有侧链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2.
亚麻籽胶中的中性多糖NFG-1一级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甲基化分析、部分酸水解、^1H—NMR和^13C—NMR等方法对亚麻籽胶中的NFG-1的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FG-1的主链主要由木糖和葡萄糖组成。大部分阿拉伯糖和部分木糖位于NFG-1的侧链或末端;木糖主要以1→4位键合为主,并存在少量的1→2位键合和1→3位键合,约有1/3的木糖位于非还原末端;葡萄糖主要以1→6或1→2位键合为主;阿拉伯糖有1→4、1→2、1→3位键合,有1/3的阿拉伯糖位于非还原末端;半乳糖存在1→4或1→6位键合,约有1/5位于非还原末端。木糖是β-型,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均为α-型。  相似文献   

3.
山楂果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的化学构造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果胶中的酸性糖组分Hf2是一种多聚半乳糖醛酸多糖(polygalacturonan),其30%可被果胶裂解酶所分解.对Hf2的化学构造分析的结果表明,Hf2的1/3由α-(1→4)结合的α-D-半乳糖醛酸(galanturonicacid)构成,在半乳糖醛酸的C-2或C-3位上又具有由甘露糖及(或)半乳糖结合所构成的侧链.剩余的213中,由→4)-α-GalA(1→2)Rha(1→键合形成其构造的主链,而由(1→5)键合的阿拉伯聚糖(arabinan)以及4位被取代的半乳糖,4位被取代的甘露糖等糖残基结合于鼠李糖的C-4位上而构成其构造部分的侧链.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维核磁共振(2D NMR)波谱对粉丹竹磺化化学机械浆(SCMP)木素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丹竹SCMP的木素是由愈创木基型(G)、紫丁香基型(S)和对-羟基苯基型(H)等三种木素结构单元组成;木素结构的连接方式主要是β-O-4′醚键结构,还有树脂酚结构(β-β′,α-O-γ′,α′-O-γ)、苯基香豆满结构(β-5′,α-O-4′)、二苯并-二氧桥-松柏醇结构(5′-5″,α-O-4′,β-O-4″)和β-1′结构等;H型木素主要以对-香豆酸的形式与β-O-4结构木素侧链的γ位羟基形成酯键。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利用CC-MS、IR和^13C-NMR对Pullulan的连接碳位和键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ullulan分子的主链由β(1→3)糖苷链相连,主链上每2~3个葡萄糖带有一个葡萄糖残基分枝,与主链以β(1→6)链相连,Pullulan分子上还含有羧基。  相似文献   

6.
13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木素与纤维素连接键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经润胀处理后的微晶纤维索,在β-葡萄糖甙酶、葡萄糖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存在下,与松柏醇葡萄糖甙发生聚和反应得到木素-纤维素复合体(DHPCC)。用高分辨率CP/MAS ^13C-NMR分析常规DHPCC和侧链α位被^13C标记的DHPCC-^13C时发现,DHPCC中木索结构单元以β-0-4、β-β、β-5和β-1方式连接为主,还含有少量的松柏醇结构和肉桂醇结构;DHPCC中木紊与纤维紊之间以苯甲醚键、苯甲酯键及缩醛键连接,其中,缩醛键与酯键可能为主要的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银耳多糖的组分和结构。方法:以银耳子实体为原料,采用热水煮提、醇沉法提取银耳粗多糖,经酶-Sevage法去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后得到银耳均一多糖。检测其总糖、糖醛酸含量,用PMP衍生化后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单糖组成,结合红外光谱分析多糖特征结构,并用碘-碘化钾试验验证糖链是否有侧链和分支。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样品TFP1是均一多糖,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木糖和岩藻糖4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例为5.78∶0.7∶1.1∶1。红外光谱表明TFP1具有糖类的典型结构特征,碘-碘化钾试验证明TFP1可能有较多的侧链和分支。结论:银耳子实体均一多糖TFP1是以甘露糖为主链,由3种中性糖和1种糖醛酸构成,并且可能有较多侧链和分支的酸性杂多糖。  相似文献   

8.
罗汉果多糖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热水从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中提取所得的粗多糖,经DEAE-Cellulose、Sephadex G-200柱层析得到1个纯罗汉多糖SGPS1;利用HPLC、GC、GC-MS、13C NMR、甲基化、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等方法分析了SGPS1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多糖SGPS1为酸性杂多糖,它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各糖残基的摩尔比为Rha∶ Ara∶ Xyl∶ Gal∶ Glc∶ GlcA=1.00∶ 2.30∶ 1.40∶ 9.07∶ 39.53∶ 2.46;SGPS1由(1→4) Glc、(1→3)Gal构成主链,且以(1→4)Glc键型为主,Glc在2-O、3-O和6-O处有分支,Gal在6-O处有分支,平均每20个主链糖残基有5个分支糖残基;侧链由(1→3)Glc、(1→6)Glc、(1→4)Gal和(1→2)Rha片段组成;Ara、Xyl以及部分Glc、Gal为末端基;GlcA在分子中是以末端GlcA和3-位取代的GlcA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9.
刘艳秋  王亚茹  毛迪锐  常凯 《食品与机械》2023,39(9):162-168,240
目的:确定轮叶党参多糖组分1(CLPS1)结构,为轮叶党参多糖活性研究和天然植物多糖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经提取、分离纯化后获得组分CLPS1,利用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和甲基化分析方法等确定CLPS1结构。结果:CLPS1比旋光度为右旋44°,总糖含量为97.6%,糖醛酸为13.18%;相对分子质量为91.7,CLPS1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醛酸、甘露糖,摩尔比为2.7∶3.4∶2.3∶1.1∶0.5。CLPS1中存在葡萄糖醛酸,分子中含有吡喃糖并且存在α-和β-构型。主链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半乳糖和葡萄糖构成支链和主链的末端残基;半乳糖分支点糖残基是葡萄糖(1→4,6)、半乳糖(1→3,6);半乳糖有1→6、1→3,6、1→、1→3、1→4键型;葡萄糖有1→、1→4、1→4,6键型;阿拉伯糖为1→5键型,半乳糖醛酸为1→3键型。结论:CLPS1为一种结构复杂的酸性多糖。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本文主要介绍乳液聚合法合成的阴离子型氨基聚硅氧烷微乳液的指标、性能和特点。2 主要技术指标外观 :略带蓝光的透明至半透明微乳液 ;透光率 60 %聚合物分子量 2 0万活性成分 2 0 %氨值 0 3稳定性 :30 0 0r min离心泵 ,离心运转 30min不分层 ,不破乳漂油。3 结构与性能关系探讨3 1 结构氨基聚硅氧烷分子结构中 ,主链是由SI-O键组成的线性大分子 ,侧链和两端接枝上含氨基基团。氨基极性强 ,与纤维表面的羟基、羧基等相互作用形成牢固的取向和吸附。SI -O键主链的柔顺性和硅原子上的甲基 ,使纤维之间的静摩擦系数下…  相似文献   

11.
为开发单环刺螠内脏中活性多糖成分,利用两步酶解法提取单环刺螠多糖,对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和连接方式等理化性质和结构特征进行研究,并通过体外清除脂质过氧化物实验对其活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两步酶解后,单环刺螠内脏多糖得率为6.2%。单环刺螠内脏多糖(viscera polysaccharide,VP)分子质量约为4.1×103 u,从单糖组成可以看出,VP为组成复杂的类糖胺聚糖,主要含有葡萄糖(Glc),其次还含有氨基葡萄糖(GlcN)、甘露糖(Man)、半乳糖(Gal)和岩藻糖(Fuc),还含有少量的木糖(Xyl)、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UA)和氨基半乳糖(GalN)。其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n(Man)∶n(GlcN)∶n(Rha)∶n(GlcUA)∶n(GalN)∶n(Glc)∶n(Gal)∶n(Xyl)∶n(Fuc)=1∶1.38∶0.87∶0.53∶0.52∶5.37∶1.38∶1.05∶2.40。VP还含有少量的硫酸基,含量为8.9%。葡萄糖作为VP中最主要的单糖,其连接方式主要为Glcp(1→、→4)-Glcp(1→、→4,6)-Glcp(1→和→3,6)-Glcp(1→。甘露糖主要含有Manp(1→、→2)-Manp(1→和→6)-Manp(1→连接方式。半乳糖含有Galp(1→和→4)-Galp(1→连接方式。而岩藻糖主要含有→4)-Fucp(1→,另外还有Fucp(1→、→3)-Fucp(1→和→3,4)-Fucp(1→连接方式。类糖胺聚糖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对VP进行初步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脂质过氧化物清除活性,半数清除质量浓度为2.47 mg/mL。  相似文献   

12.
胡长鹰  潘慧芳 《食品科学》2010,31(7):114-116
目的:研究番木瓜果肉的化学成分,寻找活性物质。方法:用85% 乙醇提取,大孔吸附树脂、ODS、MCI 柱层析进行分离,NMR 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番木瓜果肉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到3 种化合物,分别为2β,3β - 二羟基- 乌苏酸(Ⅰ)、3-O- 葡萄糖- 甾苷(Ⅱ)、薯蓣皂苷元-3-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3)- β -D- 吡喃葡萄糖基(1 → 4)-[α -L- 吡喃鼠李糖基(1 → 2)]- β -D- 吡喃葡萄糖苷(Ⅲ)。  相似文献   

13.
大白桩菇多糖的结构鉴定及清除自由基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大白桩菇粗多糖,用酸性乙醇分级、SepharoseCL-4B以及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大白桩菇多糖(DBZG4-b)。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DBZG4-b均一性及相对分子质量。经气相色谱、纸层析、红外光谱、甲基化、气相色谱-质谱、核磁共振方法解析DBZG4-b的结构。结果显示,DBZG4-b为均一性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 864;DBZG4-b为多分支结构多糖,主链由Glc和Gal构成,均以1→6糖苷键连接,Glc在3位上有分支,Gal在4位上有分支;支链由Ara、Glc、Gal构成,其中Ara以1→3连接,Glc以1→3连接,Gal以1→4连接,Ara、Xyl、Rha、Man、Glc、Gal都有一部分构成分子的末端残基。清除·OH与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实验表明,DBZG4-b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能力。  相似文献   

14.
天麻多糖分离、结构分析与自由基清除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活性天麻多糖的提取、结构分析与自由基清除作用。方法:以水提醇沉法制备天麻粗多糖,CTAB 季铵盐络合法、凝胶过滤柱层析进一步纯化;通过IR、NMR 等分析天麻多糖结构;利用Feton 体系和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采用比色法测定天麻多糖对·OH 及O2·的清除作用。结果: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天麻多糖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40,浸提温度80℃,提取次数2 次,75% 乙醇沉淀;红外光谱和1H-NMR 分析天麻多糖为α- 吡喃己糖,单糖分析结果显示它为单一葡萄糖残基组成,13C-NMR 分析表明天麻多糖为带1 → 6 键接支链的α-(1 → 4)-D- 葡聚糖;在相同的实验体系浓度下,天麻粗多糖及纯化多糖对·OH 的IC50 分别为1.18、1.62mg/ml;对O2·的IC50 分别为0.81、1.03mg/ml。结论:天麻多糖为1 → 6 键接支链的α-(1 → 4)-D- 葡聚糖,对O2·具有一定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紫外光谱、纸层析及比色等分析方法对分离纯化制得的玉米皮多糖A-1(CSPA-1)、A-2(CSPA-2)、B(CSPB)的总糖含量、单糖组成及基本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CSPA-1、CSPA-2 和CSPB 皆为白色粉末,其中CSPB 微溶于水,其他易溶于水,不溶于高浓度的有机溶剂,不含蛋白质和淀粉,均含有糖醛酸。CSPA-1总糖含量为99.3%,糖醛酸含量为16.6%,糖基组成为葡萄糖、木糖及阿拉伯糖,可能还含有微量鼠李糖;CSPA-2 总糖含量为93.4%,糖醛酸含量为21.7%,糖基组成为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及鼠李糖;CSPB 总糖含量为83.3%,糖醛酸含量为6.82%,糖基组成为葡萄糖、木糖及阿拉伯糖。高碘酸氧化分析表明:CSPA-1 中1 → 2 糖苷键或1 → 4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25%,1 → 6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CSPA-2 中1 → 2 糖苷键或1 → 4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25.7%,1 → 6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CSPB 中1 → 2 糖苷键或1 → 4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34.1%,1 → 6 糖苷键残基比例为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盐(NaCl)对于香油微乳液体系相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浓度的增加,体系由2相态(O/W型微乳液-丁香油)经3相态、4相态、3相态再转变成2相态(W/O型微乳液-水)。电导实验结果表明用正丁醇做助表面活性剂时,体系发生电导渗透(6.0ml水),在含水量为18.0ml时完全相反转(即由W/O型转变为O/W型),并可以获得较为稳定的O/W型丁香油微乳液。  相似文献   

17.
以蛹虫草菌糠为原料,利用纤维素酶酶解提取多糖,通过乙醇分级醇沉与Sevag法脱蛋白对所提多糖进行初级分离纯化,得到4 种多糖(P1、P2、P3、P4)。利用凝胶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GC-MS)对这4 种多糖的分子质量分布与单糖组成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Superdex 200凝胶柱层析对P2进行纯化精制,通过高碘酸钠氧化、Smith降解、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表征了精多糖P2的一级结构。结果表明:乙醇分级沉淀与Sevag脱蛋白方法的结合能满足蛹虫草菌糠多糖初级纯化的要求,得到了较纯的P2、P3、P4组分,分子质量分别为35.9、9.4、3.7 kD;其中P2是由葡萄糖组成的葡聚糖,其主链结构主要为α-(1→4)吡喃葡聚糖。P3和P4是由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的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  相似文献   

18.
马素云  贺亮  姚丽芬 《食品科学》2010,31(23):411-416
银耳多糖主要是以α-(1 → 3)-D- 甘露糖为主链的杂多糖,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本文对不同来源的银耳多糖的结构特征,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衰老、降血糖血脂等功效及其构效关系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可食性膜的透明度和阻隔性,制备一种速溶的普鲁兰多糖-明胶可食性膜。将普鲁兰多糖添加到明胶膜中,普鲁兰多糖和明胶的添加质量比为2∶5(PG2)。在此配比下,普鲁兰多糖-明胶可食性膜的抗拉强度是明胶可食性膜的120%,氧气透过率是明胶可食性膜的1/13。可食性膜PG2中普鲁兰多糖和明胶分子间具有较强的氢键作用,并且此时可食性膜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此使可食性膜PG2抗拉强度增强和氧气透过率降低。可食性膜PG2具有较低的氧气透过率(0.15 mL/(m2•d))、较高的抗拉强度(97.21 MPa)和溶水时间(29.5 s),而且具有不透油和低水蒸气透过率(109.08 g/(m2•d))的性质,因此,可食性膜PG2是适合应用于可食性内包装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5 种食用菌多糖理化性质及免疫活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苏  姜玥  罗建平  潘利华  查学强 《食品科学》2015,36(13):252-256
目的:研究平菇、茶树菇、香菇、木耳、金针菇5 种食用菌多糖的理化性质和免疫活性,为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红外光谱法(infrared spectrometry,IR)分析多糖的理化性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测定多糖的免疫活性。结果:相同条件下,5 种食用菌多糖提取率依次为平菇多糖(Pleurotusostreatus polysaccharides,POP)3.39%、茶树菇多糖(Agrocybe chaxingu polysaccharides,ACP)2.71%、金针菇多糖(Flammulina velutipes polysaccharides,FVP)2.69%、香菇多糖(Lentinus edodes polysaccharides,LEP)2.32%和木耳多糖(Auriculari aauricular polysaccharides,AAP)2.31%,它们均由分子质量不同、糖苷键为β-构型的多糖组分组成,均含有甘露糖(mannose,Man)、葡萄糖(glucose,Glc)和半乳糖(galactose,Gal)残基,且ACP还含有鼠李糖(rhamnose,Rha)和阿拉伯糖(arabinose,Ara),AAP还含有少量的木糖(xylose,Xyl);甲基化分析显示不同多糖具有不同的糖苷键连接方式,POP和LEP以→1,3-β-Glc和→1,6-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ACP以→1,6-β-Glc和→1,6-β-Gal为主要连接方式,而AAP和FVP是以→1,4-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体外免疫活性实验结果表明,5 种多糖在25~4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无细胞毒性,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和促进巨噬细胞分泌NO、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能力,其中以→1,3-β-Glc和→1,6-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的LEP活性最强,以→1,3-β-Glc和→1,6-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的POP次之,以→1,6-β-Glc和→1,6-β-Gal为主要连接方式的ACP效果一般,以→1,4-β-Glc为主要连接方式的AAP和FVP效果最差。结论:5 种食用菌多糖具有不同的理化性质和对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活性,且活性大小与多糖是否含有→1,3-β-Glc和→1,6-β-Glc连接方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