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12-羟基硬脂酸和多亚乙基多胺为原料合成了聚12-羟基硬脂酸-多亚乙基多胺超分散剂,探讨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酸值的影响.聚12-羟基硬脂酸优化的合成工艺为:催化剂SnCl2.2H2O 0.6%,170℃反应18 h.在该工艺条件下,聚12-羟基硬脂酸的平均聚合度可达到8.接枝多亚乙基多胺的优化工艺为:160℃反应6 h.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产物即为聚12-羟基硬脂酸-多亚乙基多胺.  相似文献   

2.
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是一种微生物合成的聚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性。静电纺技术促进了高比表面积、多尺度、多维度纳米纤维的发展,实现了对PHBV纤维的形貌、孔径及孔隙率、力学强度的调控。结合国内外PHBV静电纺丝的研究进展,主要综述了近几年PHBV静电纺纤维成形设备设计、形貌控制、力学性能调控等方面的工作,并介绍了其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等生物医疗领域、环境保护领域等应用进展。最后,对PHBV静电纺纤维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开发安全,低成本,高甜度,性质稳定的甜味剂是食品工业的发展方向。文中从甜味机理出发,以3-羟基-4-甲氧基苯丙醛与阿斯巴甜为原料,通过钯碳催化,合成了N-[3-(3-羟基-4-甲氧基苯基)丙基]-阿斯巴甜。其中,由于疏水基团引入,甜度显著提高,约是蔗糖的23000倍,且合成工艺简单,产率高,为国内高倍甜味剂大型工业化提供了广阔前景。另外,文中还着重论述了重要中间体3-羟基-4-甲氧基苯丙醛制备,得率为49.8%,为开发新产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针对涤纶 (PET) 长丝难降解的问题,以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PHBV)为改性剂,以PET为基体材料,采用熔融共混纺丝法规模化制备PHBV/PET复合长丝,并利用热降解和土壤降解2种方式探究PHBV改性PET长丝的降解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同步热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及纤维强力仪等对降解前后复合长丝进行表征,评价其结构、力学及降解性能,并对降解过程中复合长丝分子链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添加质量分数为1%PHBV制备的PHBV/PET复合长丝具有较好的力学特性,其断裂强度为1.69 cN/dtex;此外,PHBV/PET复合长丝在热降解及土壤包埋下均可实现降解,且随着PHBV质量分数的增加,复合长丝的侧基、支链更容易移动,降解效果好。该PHBV/PET复合长丝可作为新型环保材料替代部分PET长丝在相关应用领域中应用,对环境保护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PLA)与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共混纺丝是改善聚乳酸(PLA)纤维的耐热性和柔韧性的方法之一。为了揭示共混纤维结构对其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借助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手段分别对共混纤维和PLA纤维的微结构和热性能进行分析。采用高、中、低温3类分散染料,对2类纤维织物的染色升温速率曲线、提升性和各项染色牢度等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中PLA与PHBV两相分离,PLA相具有与PLA纤维相似的晶型结构,其结晶度较高,而PHBV相中形成较低的结晶;与PLA纤维相比,共混纤维的熔点较高,玻璃化温度稍低,因此其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达到上染平衡;在相同的染色条件下,共混纤维织物的表观染色深度几乎是PLA织物的2倍;2类纤维织物的耐皂洗色牢度性能均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6.
为了制备新型高倍二肽甜味剂,从甜味机理出发,通过钯碳催化和阿斯巴甜分子选择性催化加氢反应方法,以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和乙醛为原料,研究制备新型高倍甜味剂N-[3-(3班基-4-甲氧基苯基)丙基]-阿斯巴甜.结果表明,所得产物由于在阿斯巴甜分子上引入了疏水基团-OCH3,-OH,甜度大大提高,约为蔗糖的24000倍.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聚(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酯)(PHBV)膜的抗菌性能,拓展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首先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CNF)表面的不同极性基团,采用原位还原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CNF-Ag杂化材料;然后将其与PHBV复合制得高阻隔性抗菌复合膜材料,并对复合膜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晶性能、热稳定性、化学结构和抗菌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引入柠檬酸与抗坏血酸后,CNF-Ag杂化材料表面羧基含量最高可达1.21 mmol/g;CNF-Ag杂化材料和PHBV基体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改善了PHBV的结晶性能和抗菌性能,使复合膜的拉伸强度高达66.7 MPa,弹性模量达7.6 GPa,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8.
4-羟基-2,5-二甲基-3(2H)-呋喃酮(HDMF)是一种具有焦糖味的安全优良的甜味香料和增香剂,其阈值低、香势好且特征性强,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烟草等产品中,市场需求量大,尤其是天然来源的HDMF受到人们更多的青睐。然而,天然来源的HDMF产量较低,尚不能满足当前市场的需求。该文从其应用、检测、生产方法、合成HDMF微生物的种类、微生物合成HDMF的机制与关键酶及其发酵培养影响因素进行简述,重点侧重于已报道的具有合成HDMF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合成HDMF的内在机制及其影响其发酵的培养因素,旨在为后续筛选、改造获得优良高产HDMF微生物菌株,并优化微生物发酵条件实现生物法高效制备天然HDMF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水/乙腈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Eu(Ⅲ)配合物{[Eu_2(H_2-DHBDC)_3(H_2O)_4](H_2O)}n(其中H_2-DHBDC表示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SCXRD)、红外光谱(FTIR)、元素分析(EA)、热重分析(TG)和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对其晶体结构和荧光性质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晶体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晶胞参数a=0.949 25(6)nm,b=1.029 9(7)nm,c=1.056 5(7)nm,α=98.164(10)°,β=111.352(10)°,γ=111.969(10)°,V=835.65(10)nm~3,Z=1.且9个氧原子在铕离子周围形成一个三帽三棱柱配位环境,Eu(Ⅲ)通过配体之间的连接形成了具有一定孔道的三维结构;荧光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0.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高效的羟甲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IDL)胆固醇,且无副作用,被称为“超级他汀”.瑞舒伐他汀是由疏水性母核和开环侧链构成,其手性侧链是合成中的难点.目前,化学法和生物酶法合成瑞舒伐他汀关键手性侧链(3R,5S)-6-R-取代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受到研究者广泛的关注.主要介绍了不对称还原合成(3R,5S)-6-R-取代基-3,5-二羟基己酸叔丁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甘油脂肪酸酯是一类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工、纺织、医药等领域新型、高效、性能优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聚甘油脂肪酸酯发展现状、合成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以脂肪酸甲酯为原料、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以碘值为指标考察硫酸化脂肪酸甲酯反应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硫酸化脂肪酸甲酯合成的最佳工艺条件:离子液体用量1.0%(以甲酯质量为基准),浓硫酸用量30%,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3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硫酸化脂肪酸甲酯的碘值(Ⅰ)可达最低,为42.45 g/100 g.通过红外分析,证明了目标产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E)和气体SO3在降膜磺化器中进行磺化反应,然后用NaOH溶液中和,制备了不同磺化度的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FMES),并对其基本物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磺化度的增加,FMES浊点升高,耐碱性提高,临界胶束浓度、泡沫体积增加,润湿性、乳液稳定性变差;在FMEE分子中引入磺酸基后,钙皂分散力降低,而不同磺化度的FMES之间钙皂分散力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蔗糖脂肪酸酯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蔗糖脂肪酸酯是蔗糖的深加工产物,介绍了蔗糖酯的性质、合成方法和应用。蔗糖酯是一种良好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着广泛的用途,它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开发;蔗糖聚酯是新型的低热量油脂,可作为脂肪代用品及高血脂、高胆固醇的治疗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15.
以蔗糖、辛酸为原料,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辛酸蔗糖酯。用L16(45)正交设计优化实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反应液组成。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辛酸蔗糖酯产率的影响,发现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蔗糖与辛酸摩尔比1∶9、磷钨酸用量为蔗糖质量的2.0%、110℃反应时间6h,蔗糖转化率达60%,产物产要是二酯。动力学研究发现,蔗糖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为0.0059min-1(90℃)、0.0117min-1(110℃),反应表观活化能Ea=39.57kJ/mol。  相似文献   

16.
固体碱催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甘油、樟树籽仁油脂肪酸为原料,固体碱KOH/Al2O3为催化剂,催化酯化合成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催化剂用量对酯化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合成工艺.最优合成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2.5h、聚甘油与中碳链脂肪酸质量比2∶1、催化剂用量4.5%,该条件下酯化率为87.5%,所得中碳链脂肪酸聚甘油酯的酸值(KOH)、皂化值(KOH)、碘值(Ⅰ)、熔点分别为1.86 mg/g、148.4 mg/g、2.9 g/100 g、47.3℃.  相似文献   

17.
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防腐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综述了多元醇脂肪酸酯的防腐保鲜作用。重点介绍了单甘酯和蔗糖酯在防腐保鲜方面的性质、原理、有效范围和应用领域,并对其在食品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熊果酸酯的合成及其抗CCl4肝损伤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  廖晓峰 《食品科技》2007,32(3):272-273
报道了4个熊果酸酯的合成,对熊果酸、熊果酸乙酯、熊果酸辛酯进行了抗CCl4肝损伤活性检测,得出熊果酸、熊果酸乙酯、熊果酸辛酯在60 mg/kg时对ALT、AST也都有显著的降低作用,其中,熊果酸与熊果酸乙酯相比较,抗肝损伤能力相差不大,而熊果酸辛酯具有显著的抗肝损伤作用,甚至优于对照组甘草酸二铵(DGL).  相似文献   

19.
以Novozym435脂肪酶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有机溶剂,丙二醇为乳化剂,酶促合成葡萄糖硬脂酸酯.考察了脂肪酶加入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底物配比、体系含水量、振荡速率对酶促酯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酶促反应的工艺条件;同时对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酶加入量为脂肪酸质量的10%,底物酸、糖的摩尔比为1:1,温度为60℃,含水量为有机溶剂的5.3%,反应时间为4.5 h,振荡速率为100r/min时,硬脂酸最大转化率可达93.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