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通过对烤烟40级制各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测定,取得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分析数据;分析研究了烟叶部位、颜色、等级、成熟度等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找出了规律性,为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指导卷烟配方,提高卷烟质量及开发卷烟新产品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4.
河南烤烟(40级)总灰分及主要矿质元素分析报告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以河南烤烟(40级)国家标准仿制样品为试验材料,测定各等级烟叶总灰分及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分析其与烟叶部位、颜色、成熟度、等级的关系,找出规律性,为研究烟叶矿质元素与外观质量、内在质量、燃烧性、安全性的关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植烟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植烟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测定了14个植烟县共210个耕层土壤样品的腐殖质组分含量、组成比例和对应C3F,B2F烟叶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了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与土壤类型、pH、碱解氮含量的关系,并对土壤腐殖质组分含量、组成比例和烟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①植烟土壤腐殖质碳量集中在10~20 g/kg之间,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比例分别在11.05%~32.15%,12.00%~36.28%,38.43%~68.23%之间,胡富比在0.35~1.87之间。②不同土壤类型间腐殖质碳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水稻土>紫色土>红壤>棕壤>褐土,腐殖化程度以水稻土程度最高,红壤最低;随着pH的升高,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呈降低趋势;土壤腐殖质及组分碳量、腐殖化程度与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③腐殖质各组分碳量与烟叶烟碱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还原糖、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胡富比与B2F等级烟叶中烟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碱比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烤坏烟与正常烟叶的内在质量差异,本研究采用BRAN+LUEBBE AA3型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了K326品种烤后中部叶和上部叶的5种烤坏烟与正常烟叶(C3F和B2F)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与正常烟叶相比,烤坏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和糖碱比均大幅度降低,均为不适宜或极不适宜;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5种烤坏烟的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的平均值,中部叶分别比正常烘烤的C3F低53.5%和50.6%,上部叶分别比比正常烘烤的B2F低39.6%和35.3%;中部叶烤坏烟的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平均值分别比正常烘烤的C3F高31.4%、40.6%和28.6%,上部叶分别比正常烘烤的B2F高24.5%、36.4%和21.2%;中部叶烤坏烟的还原糖/烟碱平均值比正常烘烤的C3F低62.0%,上部叶则比正常烘烤的B2F低47.8%。可见,烤坏烟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大多不适宜、不协调。 相似文献
8.
烟叶化学成分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烟草》2008,(4)
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5个不同地区烤烟烟叶的水溶性糖、总氮、总植物碱、氯、总挥发碱等化学成分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其与烟叶品质的相关性,为烟叶种植、采购、卷烟配方设计、减害降焦以及卷烟的加香加料提供科学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湖北省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特征,结果表明:(1)湖北省2008年生产的烟叶平均烟碱含量为2.80%,略微偏高,总糖、总氮、钾含量较适宜;氯含量偏低,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2)除氯含量外其余所有指标在部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区问烟碱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总糖、总氮和钾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烟叶化学成分总体质量处在中(50.5%)、上(48.5%)等水平,化学成分可用性平均指数为78.6,变异系数0.09,全省烟叶化学成分质量水平较为一致;(4)与国际型优质烟叶比较,湖北省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符合标准最高的为总氮(88.7%),其次为烟碱含量(69.1%),其余指标值均未超过60%,说明湖北省烟叶化学成分质量与国际型优质烟叶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11.
我国主产烟区若干气象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6,自引:4,他引:92
对10个主产烟区(省)114份C1F烟样的主要化学成分和烟样产地的温、光和水3大气象因素18个气象项目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主要结果是:①光照因素与烟叶还原糖积累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温热因素对还原糖的积累相关不显著;②雨湿因素对烟叶烟碱的积累呈极显著的的正相关关系;③光、温和水对烟叶蛋白质积累未发现明显相关;④光、温和水3大气象因素对烟叶糖碱比值呈显著和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烟叶化学成分-品质综合评价物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简要介绍了物元分析评价模型。为了根据化学成分综合评价烟叶的品质,将烟叶品质的评价等级、化学成分、品质指标作为物元,通过对评价级别和实测数据归一化,得到模型的经典域、节域、权系数及关联度,建立了烟叶化学成分-品质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并用该模型对烤烟和白肋烟化学成分-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适合于对烟叶样品的化学成分-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算法简单易行,是一种较为简单的烟叶化学品质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不同调节剂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ABT4、FA和FeSO4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及其品质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ABT4、FA对总糖的影响为双峰曲线,FeSO4的影响为单峰曲线;3种调节剂均促进烟碱和钾的积累,使烟碱的积累峰值较CK晚10d左右;氮、钾在烟叶中的含量随生育期进展呈下降趋势;3种调节剂均促进糖/、糖/及氮/比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优质烟叶的形成,其作用大小顺序为:FeSO4、FA和ABT4。 相似文献
15.
16.
豫中烟区土壤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中烟区采集了22个耕层土壤样品与对应的烟叶样品,比较了土壤腐殖质的组成特征及其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豫中烟区的腐殖质碳量平均为8.44 g/kg,胡敏酸、富里酸、胡敏素分别占腐殖质总量的20.53%,23.21%,56.26%;胡富比值多在0.7~1.0之间,腐殖质的腐殖化程度相对较低;②腐殖质碳量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胡敏酸碳量、富里酸碳量、胡敏素碳量均与速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胡富比值与养分含量相关性不显著,但随腐殖质碳量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③土壤腐殖质碳量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间关系不大,但随胡敏酸比例、富里酸比例的升高和胡敏素比例的降低,烟叶钾含量有降低趋势,而淀粉则呈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17.
DTOPSIS法在烟叶化学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DTOPSIS法的评价步骤,并采用DTOPSIS法对河南省2002年种植的8个烤烟品种的还原糖、总植物碱、氯、钾、总氮和淀粉检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K326的化学品质最协调,其次是云烟87,NC89最差。 相似文献
18.
生物酶制剂提高烟叶醇化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提高烟叶的醇化质量,缩短醇化时间。将淀粉酶、蛋白酶、糖化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等进行配比,并加入适量的复合活性添加剂,将其混合溶解制成酶液后添加到烟叶中,以自然醇化烟叶为对照,进行醇化对比试验,并对醇化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和香味物质以及感官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生物酶处理醇化烟叶,可加速其总糖、总氮、烟碱和总挥发碱含量的降解,同时香味物质总量增加,感官质量明显提高,醇化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