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测定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水蒸气蒸馏法代替了直接蒸馏法,改进了水产品中甲醛含量检测的分光光度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各类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直接蒸馏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相比,前者30min的回收率为88.68%,后者23min的回收率为98.09%。该法在对水发水产品、鲜活水产品、干制品及虾类甲醛含量的检测时,发现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9.60%、74.30%、65.64%和60.72%,说明存在样品基体干扰问题,必须采用标准加入法才能得到准确的定量结果。另外,显色液在常温下可稳定10h以上;方法检出限为0.026μg/mL;乙醛、丙酮、丁醛、丙烯醛等结构类似的化学物质和金属离子的干扰少;用标准加入法可以克服样品基体的部分干扰。总之,改进后的分光光度法能明显提高方法的准确性和特异性,可满足水产品中甲醛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一个检测食糖中甲醛含量的分光光度法。食糖样品溶于水后,加入磷酸,加热蒸馏,经水溶液吸收,馏出液中的甲醛与乙酰丙酮反应,生成黄色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在414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可用标准曲线法定量。该方法在1.0~50.0μg线性良好(R~2=0.9999),检出限为0.2 mg/kg,分别在样品中添加甲醛标准品进行3水平加标回收实验(2、5、20 mg/kg),回收率为90.4%~98.2%,相对标准偏差为0.2%~4.3%(n=6)。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食糖中甲醛含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3.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啤酒中甲醛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酸性条件下将溶解于水中的游离甲醛随水蒸出,并与乙酰丙酮作用,建立分光光度计测定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方法检出限为3.31×10-9g/mL,线性范围为0~4.20μg/10 mL,变异系数RSD=0.78%。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4.
香菇中甲醛的提取及其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在不同温度下浸泡不同的时间的浸出液中甲醛的含量,方法在甲醛含量为0.5-5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r2=0.9998)。实验结果表明,用60℃的水浸泡40min或40℃的水浸泡60min可最大限度地浸出香菇中的甲醛。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甲醛的危害,对国家行业标准SC/T 3025-2006水产品中甲醛的测定中的两种定量测定方法——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了研究比较,指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适用于多种食用菌的甲醛提取技术和甲醛含量的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技术。方法研究灭酶处理、浸泡时间和温度对食用菌样品中甲醛提取的影响,并用凯氏定氮仪蒸馏单元对处理后的食用菌样品进行水蒸汽蒸馏,替代了直接蒸馏法。结果食用菌鲜样和干样粉碎后直接用水蒸汽蒸馏提取,能快速提取样品中的甲醛,并能反映样品真实的甲醛含量;甲醛在1μg/ml浓度内呈线性相关,相对标准偏差(RSD)10%(n=5),回收率为82.10%~97.98%。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度高、精密性好,适用于多种食用菌中甲醛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氨基-3-联氨-5-巯基-1,2,4-三氮杂茂(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固色剂中甲醛含量,系统地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各试剂用量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甲醛用量为0.05~2.0 mg/L内,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在3个不同添加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5.6%~107.3%;不同浓度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在0.5%~1.6%。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适用于固色剂中甲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9.
用三氯乙酸提取水产品中的组胺,再与偶氮试剂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其吸光度与样品中的组胺含量成正比,依此建立了快速测定水产品中组胺的方法。方法的检出限为2.0μg/mL,RSD(n=10)为2.6%,10次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99.5%,在0~40μg/mL范围内,r为0.999 8。该方法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与国标方法所得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非织造布中甲醛含量的一种测定方法———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测定法。该法较完善、准确、重现性好,适合相关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1.
快速蒸馏——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的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雪娇  黄伟  林涛 《食品科技》2006,(10):240-242
研究了利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的蒸馏装置,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香菇中的甲醛。结果发现在香菇样品粉碎过20目筛。浸泡时间4h以上,称样质量为2g,蒸馏体积20mL为最优检测条件。回收率为87% ̄96%。  相似文献   

12.
干燥方式对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对减少干香菇中甲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钝化香菇酶的前处理后,无论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还是冷冻干燥,都可以使干香菇中的甲醛含量降到35mg/kg 以下,以冷冻干燥所得干香菇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复水性最好。香菇干燥的最佳工艺:微波钝化香菇酶2min,- 30℃处理10h,25℃真空干燥5h,干香菇的甲醛含量可降到20.18mg/kg,所得产品有良好的品质,复水率达到8.29g/g 干样。  相似文献   

13.
对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罐头内壁环氧酚醛涂料中甲醛含量进行研究。建立不确定度评定程序和方法,并依据GB/T 5009.69 - 2003 建立数学模型。确定影响甲醛含量的主要因素,归纳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量化,经合成得到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从而求得扩展不确定度。当甲醛含量为0.0739mg/L 时,相对不确定度为0.0275,扩展不确定度为0.0041mg/L(k=2)。  相似文献   

14.
半胱氨酸对香菇甲醛含量控制及控制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晓雯  刁恩杰 《食品科学》2006,27(8):133-136
利用一定浓度的半胱氨酸溶液处理鲜香菇,香菇甲醛含量有所降低;经过半胱氨酸处理的鲜香菇在干燥后,甲醛含量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达到日本和欧盟规定的63mg/kg以下;在保鲜过程中,经过半胱氨酸处理的鲜香菇不但保鲜期延长,而且也明显抑制甲醛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番茄红素简便测定方法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番茄红素简便测定方法测定样品中番茄红素的含量,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其含量测定的影响,并对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180~5.796μg/ml,检出限LD=0.0059μg/ml。应用甲醇处理样品,所测得番茄红素含量最高。在室温条件下,24h内番茄红素标准溶液稳定,抗氧化剂BHT对其影响较小。该方法适合于番茄红素含量在0.180~5.796μg/ml范围的样品检测。  相似文献   

16.
对GB/T17657—1999推荐的甲醛水溶液的2种测定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与分光光度计法)进行了比较,认为应明确废除滴定法。为判别产品合格与否,标准中应明确取样方法,并规定样品应进行预处理,即在恒温、恒湿条件下,恒重后再测定甲醛释放量。  相似文献   

17.
The initial objective was to check samples of Shiitake mushrooms for potential contamination with formaldehyde. A small number of UK retail samples were analysed using a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were found to produce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110-240 mg kg-1. A more specific method, based on a derivative that could be measured and characterized by LC-MS, confirmed these results. A secondary objective tested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formaldehyde might be of natural origin. Samples of UK and Chinese Shiitake, verified as being produced without any formaldehyde treatments, were found to produce similar levels of formaldehyde ranging from 100-320 mg kg-1. Frying for 6 min significantly reduced formaldehyde concentrations, whereas storage for up to 10 days had no effect on the concentrations. The relatively harsh analytical conditions used may have produced some of the formaldehyde measured during extraction, from a number of chemical precursors.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研究汞与显色剂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的显色反应 ,找到了一种测定粮食中汞的新方法。粮食样品中的汞经过消化提取和净化处理后 ,在常温下 ,pH为 10的缓冲溶液中与邻羧基苯基重氮氨基偶氮苯反应生成红色络合物 ,此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位于 5 10nm ,它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7×10 5L .mol- 1.cm- 1,汞的浓度在 0~ 8μg/ 2 5mL范围内与吸光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相关系数为 0 .9975。用此方法测粮食中微量汞比国家标准方法二法 (双硫腙法 )更准确、更灵敏  相似文献   

19.
微量铬(Ⅵ)的富集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金龙 《皮革化工》2001,18(6):28-30
质子化甲壳素富集水中的微量无机离子铬(Ⅵ),并运用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测定。铬(Ⅵ)在酸性介质中以Cr2O^27形式吸附在质子化的甲壳素上,探讨了吸附机理和吸脱最佳条件。方法有于水中的微量铬(Ⅵ)富集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