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鱼腥草总黄酮的提取纯化及黄酮类型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艳华  许江扬 《食品科学》2007,28(9):287-291
研究了乙醇提取鱼腥草黄酮的最佳工艺,并测定其含量。结果表明:鱼腥草黄酮得率最高的提取工艺为:用乙醇浓度为60%的溶液浸提,鱼腥草干粉质量(g)与乙醇溶液体积(ml)比例为1:50,提取温度为70℃,时间为70min,使用聚酰胺对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处理,得率为0.586%。对鱼腥草黄酮进行了理化性质、薄层色谱和紫外-可见光谱分析,初步确定鱼腥草黄酮为黄酮醇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为优化超声辅助酶法提取鱼腥草根总黄酮的工艺,以黄酮提取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筛选出适宜的液料比、粒径、乙醇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鱼腥草黄酮提取最佳条件,并对黄酮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28:1 mL/g、粒径<250μm、乙醇浓度54%、酶解时间22 min,在该条件鱼腥草黄酮提取量为22.197 mg/g,产品干燥后纯度为26.63%。所得鱼腥草黄酮对DPPH·、·OH、ABTS+·有良好的清除能力,EC50值分别为0.097、2.250、0.384 mg/mL。本研究为鱼腥草根总黄酮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进一步实现鱼腥草资源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鱼腥草黄酮制备工艺及其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机理。方法:采用醇提法提取鱼腥草黄酮物质,用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确定鱼腥草黄酮物质的抑菌特性,用数码显微照相和透射电镜技术研究鱼腥草黄酮物质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鱼腥草抑菌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料液比1∶20、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温度55℃和提取时间4 h;鱼腥草黄酮对枯草芽孢杆菌等多种供试菌种具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达到0.1 g/m L;抑菌机理:鱼腥草黄酮物质对细胞壁的破坏作用;结论:鱼腥草提取物主要通过破坏细菌细胞壁,造成细胞内容物泄漏来实现抑菌功效,符合大部分黄酮物质抑菌机理。  相似文献   

4.
不同种质鱼腥草总酚、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取并测定16份鱼腥草材料(含1份峨眉蕺菜)叶片总酚和黄酮含量,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95%乙醇超声提取并测定16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鱼腥草材料以显色及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成分含量,DPPH、ABTS法测定抗氧化活性。结果:16份鱼腥草总酚含量变异范围为7.01~15.0mg/g;黄酮含量变异范围为3.56~11.0mg/g;DPPH法抗氧化值最小为84.7μmol/g,最大为248μmol/g;而ABTS法抗氧化能力的变幅为 78.4~218μmol/g。以总酚和黄酮含量、DPPH法以及ABTS法抗氧化能力进行聚类分析,按欧氏距离大于70可将16份鱼腥草材料分为两类。其中Ⅰ类包含11份鱼腥草材料(含峨眉蕺菜),其总酚和黄酮含量低,抗氧化能力弱。Ⅱ类包含5份鱼腥草材料,其总酚和黄酮含量高,体外抗氧化能力强。总酚、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指标间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结论:16份鱼腥草材料总酚、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不同,主要是由于遗传背景所致;且总酚和黄酮含量高,体外抗氧化能力强的材料多为染色体数目大于80者。  相似文献   

5.
鱼腥草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从鱼腥草中提取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以80%的乙醇水溶液为溶剂,固液比为1:20,在70℃下提取65min提取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大孔树脂分离鱼腥草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了从鱼腥草中提取黄酮的生产工艺。将鱼腥草煎煮液经大孔树脂吸附,用75%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乙醇溶解,沉淀去杂后减压浓缩,经真空干燥,得到黄色粉末,其黄酮含量45%以上。  相似文献   

7.
鱼腥草叶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采用乙醇提取法从鱼腥草叶中提取总黄酮,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其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3h,乙醇浓度50%,固料比1:30,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试验,黄酮提取率可达92%以上。该优化工艺提高了黄酮的提取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壳聚糖用量、p H和温度对鱼腥草提取液絮凝除杂效果的影响,并对其工艺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是壳聚糖用量为0.04g/100m L,提取液p H为6.0,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鱼腥草澄清液的黄酮保留率为80.0%,透光率高达68.1%。该工艺在絮凝除杂的同时又较好地保留了鱼腥草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紫外- 可见光谱法和气质联用色谱法对鱼腥草中有效化学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抗坏血酸(VC)、多酚、多糖、甲基正壬酮)进行测定,并研究有效化学成分对N- 亚硝化反应阻断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鱼腥草中各有效化学成分含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干燥时间鱼腥草中,随着干燥时间的增加,除总糖含量逐渐增大外,其他有效化学成分均呈下降趋势。在干燥和新鲜鱼腥草中,VC、黄酮和总酚含量均与阻断率呈正相关的关系,甲基正壬酮和多糖含量与阻断率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鱼腥草能阻断N- 亚基化合物的内源性合成,且影响N- 亚硝化反应的有效化学成分为黄酮、VC 和多酚。  相似文献   

10.
鱼腥草干燥和贮藏过程中化学成分含量及抑菌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俭  伍贤进  罗增桂  钟晓丽 《食品科学》2007,28(11):565-569
以鱼腥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为材料,研究了在室温干燥和贮藏条件下,鱼腥草化学成分含量和抑菌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鱼腥草在干燥过程中VC、脂肪、黄酮呈下降趋势,总糖含量上升,蛋白质含量相对稳定;在贮藏过程中VC、脂肪、蛋白质、黄酮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而总糖含量逐渐增加。鱼腥草干燥0d和1d后,样品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八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1/2×10-3ml/ml;干燥2、4、8d后,挥发油对两种细菌的MIC为10-3ml/ml;干燥16d后,挥发油对两种细菌的MIC上升到2×10-3ml/ml;贮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延长MIC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1.
毛织物纳米抗菌防蛀整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选取蕺菜萃取液和除虫菊脂的混合物作为芯材,环氧树脂作为壁材,采用改进的界面聚合法配置微胶囊,首次制备出整理毛织物的具有双膜高持久性的天然纳米抗菌防蛀微胶囊.确定了用该微胶囊采用浸轧法对毛织物进行抗菌防蛀后整理的工艺.详细分析了影响微胶囊性能的工艺参数和影响浸轧后整理工艺的因素,并对微胶囊的持久性效果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整理的毛织物天然环保、具有良好的耐洗性.  相似文献   

12.
鱼腥草主要成分含量的测定及抑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栽培的鱼腥草鲜品为原料,对其主要有效成分癸酰乙醛的含量采用GC-MS法测定,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选用8月采收的鲜叶进行浸提、抑菌实验。浸提液通过乙醇回收,真空浓缩至原料重量。将浓缩液作对大肠杆菌(esche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lus aureus)的抑菌试验,抑菌试验结果为: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面积为100.20mm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面积为80.60mm2,最低抑菌浓度均为4%。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不同海拔鱼腥草中绿原酸、芦丁、槲皮素、槲皮苷、金丝桃苷、山奈素、异鼠李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以及挥发性化学成分行研究,通过HPLC 分析绿原酸和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性化学成分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 质联用(HS-SPME-GC/MS)进行分析,总挥发油的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提取获得。结果表明:鱼腥中绿原酸和黄酮的含量分别在海拔1400~1500m 和500~600m有较高的含量;鱼腥草精油在海拔600~700m有较高的含量,甲基正壬酮含量随海拔的增加而变化在700~800m 有较高的含量;单萜(蒎烯)、倍半萜(石竹烯(Ⅱ))、脂肪酮(甲基正壬酮)、脂肪酸(羊油酸)和脂肪酸酯(2,6,10,14- 四甲基十五酸甲酯)的含量在不同的海拔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以常规薇菜粉为对照,通过行星球磨法、高压均质法对薇菜粉体进行超微粉碎,对粉体平均粒度、休止角和粉体膨胀力进行测定。并建立体外消化模型对薇菜总黄酮、总多酚的生物利用率、释放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超微粉碎后薇菜粉体的生物利用率及总黄酮、总多酚释放量都有了显著(p0.05)提升。相比常规薇菜粉,采用行星球磨法和高压均质法处理后的薇菜粉体总黄酮生物利用率分别提高:6.09%和3.58%;总多酚生物利用率分别提高:6.41%和6.72%。总黄酮释放量分别增加:(8.35±0.57)mg/g、(7.27±0.74)mg/g;总多酚释放量分别增加:(3.44 mg±0.43)mg/g,(3.67±0.44)mg/g。说明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溶出及其在人体消化吸收的生物利用率,本试验结果可为薇菜功能性产品研发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槲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结果显示:槲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平均为2.4057%。温度在30~80℃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基本不变;加入偏重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EDTA和吐温-80等稳定剂使槲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保持稳定;pH值为4~7的条件下,样液中黄酮类化合物都能稳定存在;碳水化合物及金属离子对黄酮类化合物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鱼腥草浸泡酒中香味成分以及紫外分光光度计(uv)测定其多酚含量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表明,主要香味成分为羧酸及羧酸酯、醇类、萜类以及醛酮类物质,其中己酸乙酯占检出成分的66.94%,丁酸乙酯(6.55%),月桂烯(4.51%),戊酸乙酯(2.00%),并检测出药理学活性的甲基正壬酮和乙酰龙脑等物质;多酚含量为1.92mg/mL,自由基清除率为62.00%。结果表明,因鱼腥草有较独特的化学以及丰富的营养成分,使得鱼腥草浸泡酒具有较丰富的营养及药理成分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7.
1- 甲基环丙烯处理对鱼腥草贮藏保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俐  肖峰  岳彩艳 《食品科学》2010,31(4):260-263
为延长鱼腥草的贮藏期,提升产品价值,以新鲜鱼腥草为原料,采后分别用不同添加量1- 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然后用0.04mm PE 食品保鲜袋包装,于4℃的条件下贮藏,在贮藏过程中对鱼腥草可食率、失重率、腐烂率、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VC 含量、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MCP 对鱼腥草贮藏有比较显著的保鲜效果,1-MCP 处理抑制了鱼腥草的呼吸强度与PPO、POD 及PAL 的活性,减缓了鱼腥草VC 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使鱼腥草的货架期和贮藏期明显延长。其中以2000nL/L 的1-MCP 处理的鱼腥草保鲜效果最佳,经60d 贮藏可食率达88.3%。  相似文献   

18.
山楂汁茶复合饮料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山楂、苦丁茶叶为主要原料,采用正交试验和感官评定确定了产品的合理配方和加工工艺。最佳工艺参数为山楂汁115mL;苦丁茶叶浸出液135mL;白砂糖9%;杀菌温度135℃,时间5s。  相似文献   

19.
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柑橘保鲜剂,对5种中草药水提液进行抑菌试验,筛选出对柑橘青霉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中草药,并探讨鱼腥草丁香普鲁兰多糖复配保鲜剂对柑橘采后青霉菌抑制效果。丁香和鱼腥草水提液对柑橘青霉菌有较好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为73.45%和49.85%,对柑橘青霉菌的MIC分别为0.60 mg/mL和1.20 mg/mL,丁香和鱼腥草混合水提液抑制毒力较单一水提液的高,EC50为0.36 mg/mL。复配保鲜剂可有效抑制柑橘的发病率,在柑橘贮藏第9 d,比对照组CK发病率降低16.67%(p<0.05),但对失重率抑制效果不显著(p>0.05)。复配保鲜剂组有效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度含量的增加,维持了较稳定的抗坏血酸含量,抑制了柑橘的呼吸强度。总之,丁香和鱼腥草水提液能有效抑制柑橘青霉菌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鱼腥草丁香普鲁兰多糖复配保鲜剂能提高柑橘对柑橘青霉病的抗性,该研究为开发新型安全的植物源柑橘保鲜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