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结了近几年国内外制浆造纸污泥厌氧消化的研究进展。针对造纸污泥燃气化潜质,介绍了造纸污泥的主要成分、性质及厌氧消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热、化学、生物和机械预处理方法对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的影响,以期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市政污水污泥厌氧消化再经干化处理后得到的干污泥(D S S)是一种具备一定热值的生物质原料.在常压下采用固定床线性升温的方法热解DSS,利用元素分析、BET、SEM、差热分析、FT-IR等测试手段研究DSS热解后气、液、固三相产物产率以及污泥热解半焦性质.结果表明:通过控制热解温度可以控制三相产物的分布,低于500℃是...  相似文献   

3.
催化剂对造纸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a2CO3、Na2SO4、NaCl、K2CO3、K2SO4、KCl 6种化合物对造纸污泥热解的催化作用,利用热天平分别将其按一定比例与污泥混合后进行热重实验,对加入催化剂的污泥与空白污泥的DTG曲线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了催化剂的种类、用量等因素对污泥热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钠化合物的催化作用大小依次为Na2CO3〉Na2SO4〉NaCl,而钾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依次为K2CO3〉K2SO4〉KCl,两类化合物中碳酸盐的催化作用显著;6种催化剂均使污泥热解反应向低温区移动,其中碳酸盐最显著,且最大失重速率最大;催化剂用量5%(以催化剂中Na或K元素对污泥质量分数计)时为理想用量。  相似文献   

4.
从实验室范围评价制浆造纸废水污泥的产甲烷性能,另外考察预酸化、给料方式、污泥浓度等对厌氧消化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造纸生化污泥和餐厨垃圾混合厌氧消化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温单相间歇式厌氧消化工艺,对造纸生化污泥和餐厨垃圾进行混合厌氧消化制取甲烷,通过设计两种物料的不同配比(以挥发性固体VS计),研究了不同配比混合物料的产甲烷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中温(37±2)℃条件下,各发酵瓶(3个发酵瓶编号A1、A2和A3,分别为造纸生化污泥:餐厨垃圾=1:3,2:2和3:1)的甲烷累积产量和甲烷日产量均为A2>A1>A3,其中甲烷累积产量最高值为9743 mL,甲烷日产量最高值为650 mL;各发酵瓶VS的去除率也遵循A2>A1>A3,其中最高去除率达41%;各发酵瓶中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和碱度大小顺序符合A1>A2>A3,其中A1出现了碱度和VFA浓度过高的现象,而A2和A3的碱度和VFA浓度均处于较适范畴。可见造纸生化污泥和餐厨垃圾混合消化产甲烷是可行的,两种物料的较佳配比是1:1。  相似文献   

6.
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系统设计处理量204tDS/d,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污泥厌氧消化系统。通过对其日常运行数据的分析,探究污泥厌氧消化系统沼气产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及其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餐厨垃圾的加入量对市政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餐厨垃圾的加入量对市政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探求市政污泥厌氧消化的最佳工艺。在固含量为18%,接种量为20%的条件下,比较6种不同餐厨垃圾的加入量对市政污泥厌氧消化过程pH值、固含量(Ts)、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S)、日产气量、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市政污泥与餐厨垃圾混合比例为40:60时,产气效果最佳,整个过程累积产气量为13289ml,物料固含量去除率为32.89%,挥发性有机物降解率为58.05%;市政污泥与餐厨垃圾混合消化比市政污泥单独消化相比。产气量和降解率都提高了,并且具有更好的系统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造纸污泥交替式好氧厌氧堆肥实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节造纸污泥的水分和C/N比,经过为期50d的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处理,污泥有机质发生降解,TN、TP和TK含量都呈上升趋势,挥发性固体和有机碳分别达到60%和30%的稳定状态,堆肥的种子发芽率达到95%以上,大肠杆菌数低于国家卫生标准,实现造纸污泥无害化、稳定化和减量化的要求.腐熟的污泥堆肥成为高价值的农用产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剩余污泥固态法厌氧消化产沼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产气量和甲烷含量.其中,经酶法处理后,剩余污泥前4 h产气速率最快,平均每小时为3.29 mL/g;经热处理后,剩余污泥累积产气量最多,为45.80 mL/g,比对照提高了230%;而经微波处理后,剩余污泥所产沼气中甲烷质量分数最高,为62.26%,比对照增加了130%.  相似文献   

10.
在半连续喂料连续搅拌釜反应器中,对制浆造纸厂一级污泥的厌氧消化及一级污泥与二级污泥的联合厌氧消化进行了研究。通过批量实验可知,一级污泥在35。C和55。C下厌氧消化分别可产生甲烷210511230m3/tVS(VS为挥发性固形物),二级污泥在35℃和55℃下分别可产生甲烷50和n100m3/tVS。在有机负荷为1.0~1.4kgVS/(m3·d)和水力停留时间为16~32天时,一级污泥厌氧消化可产生甲烷190~240m3/tVS。如果可确保pH值稳定,在有机负荷最高(2kgVS/(m3·d))和水力停留时间最短(14~16天)时,一级污泥厌氧消化也可以达到相同效果。有机负荷为lkgVS/(m3·d)和水力停留时间为25~31天时,一级污泥与二级污泥联合厌氧消化可产生甲烷150~170m3/tVS。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发生降解,而木素未降解。对制浆造纸厂污泥进行厌氧消化处理时,要注意调节pH值和判断是否缺乏氮。  相似文献   

11.
造纸污泥堆肥应用中重金属的累积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纸污泥经过交替好氧厌氧堆肥处理后施加到菜园土中,进行了盆栽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造纸污泥堆肥作为农业肥料,可以增加作物的生物量,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效改良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中的重金属在作物中的累积行为呈现不同的规律,但最后均趋于一个极值;重金属生物累积的峰值均低于国家蔬菜重金属含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选取造纸污泥堆肥作为菜园土肥源进行盆栽实验,通过种植油菜和芦荟,着重研究了施加造纸污泥堆肥后作物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布。盆栽实验显示施加堆肥可以增加作物的生物量,提高土壤肥力:重金属测定结果表明,添加造纸污泥堆肥的土壤,其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规定,且作物中的重金属含量远远低于我国蔬菜质量标准规定值。在一定时期内农田施用造纸污泥堆肥不会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13.
重金属形态研究是评价重金属污染风险度的方法之一。本研究测试分析了添加堆肥前后和种植作物前后土壤重金属的5种形态。结果表明:添加污泥堆肥前后的土壤中Cu、Ni、Cr、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Zn主要以Fe-Mn氧化态形式存在,这两种形态的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都很小,而Cd主要以可交换态和碳酸结合态存在,生物有效性较大;添加堆肥后土壤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有所降低,当在添加堆肥的土壤上种植作物后,土壤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将进一步降低。  相似文献   

14.
造纸厂废渣污泥的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由于这些废渣污泥具有一定的能量价值,所以应该加以利用。为利用生物质气化技术处理废渣污泥,本文对其热解特性等进行了基础实验研究,并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废渣污泥的热解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5.
竹浆造纸污泥的特性及资源化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造纸污泥的特性,包括含水率、有机物含量、pH值、干污泥中纤维含量、干污泥中灰分含量、湿污泥中纤维长度及分布、干污泥中C、H、N元素含量、污泥灰分中金属离子含量等。结果显示,污泥含水率较高,有机物含量大,其中大多是纤维,pH值为中性;污泥中纤维长度较短,大部分(约66%)纤维的长度在0.20 mm以下;污泥中蛋白质含量不高;污泥中有毒重金属含量低于国家标准。同时,对造纸污泥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刘为  李晓星  李丽  陈杰 《西部皮革》2021,(7):6-7,10
制革污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其中铬为重要的特征重金属.为探究制革污泥中的总重金属对制革污泥进行厌氧生物降解的影响,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研究.试验结果发现制革污泥总重金属对污泥产甲烷活性有较大影响,随着污泥中总重金属浓度的提高,污泥的产甲烷活性明显降低,并且产气能力恢复缓慢,但在毒性试验中基本不产气的试样在恢复试验中有了少量...  相似文献   

17.
系统介绍了造纸污泥调理、脱水及干化的基本方法,重点讨论了造纸污泥干化技术及应用实例。污泥脱水干化是造纸污泥实现资源化处理处置的前提条件。选用合理的污泥调理、脱水和干化方法,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既减轻了造纸污泥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又为造纸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能耗,实现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