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祖钢 《丝绸》2004,(5):26-29
分析真丝(筒子)丝用一缩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P-2)接枝后的结构与接枝率之间关系。研究工业生产中工艺、助剂、设备对接枝增重率的影响,以及增重丝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相接枝法和浸轧法将乙内酰脲抗菌剂接枝或固着在真丝纤维上,探讨了水相接枝工艺因素对真丝纤维增重率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整理工艺对织物染色K/S值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接枝真丝纤维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乙内酰脲抗菌剂能在过硫酸铵的引发下与真丝纤维发生接枝共聚反应,而K/S值的变化则取决于整理方式,先染色后整理使K/S值下降,而先接枝后染色则K/S值增加.  相似文献   

3.
江崃  沈一峰  黄晴 《丝绸》2012,49(11):11-14
针对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增重真丝中采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出现的增重丝泛黄问题,提出用KPS与具有漂白性能的双氧水(H2O2)/亚硫酸钠(Na2SO3)复合引发MAA接枝增重真丝,以提高增重率及增重丝白度;研究了工艺参数对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优工艺条件下,与KPS引发MAA接枝增重真丝相比,H2O2/Na2SO3/KPS复合引发体系引发MAA接枝增重真丝的增重率提高了7个百分点,白度提高6左右,有效解决了KPS单独引发接枝增重丝泛黄的问题和H2O2/Na2SO3单独引发接枝增重率较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真丝织物接枝增重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平  邓金华 《丝绸》1998,(7):31-33
以乙烯基类长链羟基酯化合物(S-PQ)为单体,研究真丝织物接枝增重工艺,探讨各种工艺条件对接技增重率与接枝增重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真丝纱线的MAA接枝增重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甲基丙烯酰胺(MAA)作为真丝纱线的接枝增重单体,探讨影响增重率的各种因素,得出了接枝增重的优化工艺:单体MAA浓度为60%(owf)、引发剂KPS 4.74%(对单体重)、甲酸调节pH=3、非离子渗透剂A4g/L、浴比1∶20、80℃反应90 min;真丝纱线接枝增重后,纤维表面变粗糙。  相似文献   

6.
 针对甲基丙烯酰胺(MAA)接枝增重真丝纱线中采用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而出现的增重丝泛黄的问题,提出用过硫酸钾(KPS)-连二亚硫酸钠(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真丝纱线接枝增重以提高增重丝白度,研究了各种工艺参数对接枝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KPS-SH氧化还原体系引发MAA接枝增重真丝纱线较过硫酸钾引发增重丝白度高;当MAA的浓度为0.4mol/L时,引发剂KPS-SH和单体MAA的质量比为5:100,其中KPS与SH的摩尔比为10:3,在pH值为3,70℃接枝反应70min的工艺条件下,真丝纱线接枝增重率较KPS引发增重丝基本不变,白度较KPS引发增重丝提高19左右。  相似文献   

7.
陈美云  吕晶 《丝绸》1997,(4):14-16
研究了以甲丙烯酸丁酯为单体、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对真丝织物接枝共聚的工艺,探讨了各种工艺因素对真丝织物接枝率的影响,对接枝共聚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及部分物理性能作了测试。  相似文献   

8.
羊毛的丙烯酰胺接枝增重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选用丙烯酰胺(MA)作为羊毛接枝增重单体,在双氧水/抗坏血酸(H2O2/H2A)氧化还原体系下,探讨了影响接枝增重率的各种因素,得出了接枝增重的最佳工艺;采用红外光谱(FTIR)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分析接枝后纤维表面形态的变化,验证接枝的发生;并研究了接枝对羊毛吸湿性、抗起毛起球及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双氧水/抗坏血酸(H2O2/H2A)氧化还原体系,对丙烯酰胺(MA)羊毛接枝增重有较好的效果;且丙烯酰胺接枝丝光羊毛,对羊毛的吸湿性、强力影响不大,但可以提高酸性染料对羊毛的上染百分率,羊毛织物的抗起球性能也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以天然薯莨提取液为染料,应用汽蒸染色方法对真丝织物进行染色增重,探讨了汽蒸温度、湿度、次数、时间、带液率和含固量对真丝增重率的影响,并比较了用Fe2+、Cu2+、Ti4+、Fe2+、-Cu2+、Fe2+-Ti4+、Cu2+-Ti4+进行后处理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Fe2+、Cu2+、Ti4+3种金属离子及其复配用于后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薯莨提取液染色增重真丝的透气性.能明显提高真丝织物的紫外屏蔽性能.其中经Cu2+-Ti4+处理后的真丝织物紫外屏蔽性能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0.
针对轻薄型羊绒面料悬垂性和抗皱性不理想的问题,试验采用锡盐、单宁酸、接枝三种方法进行增重,并测试了增重对羊绒白度、断裂强力、抗起球、染色等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锡盐增重效果最佳,白度无变化,断裂强力稍有降低。先增重后活性染色,羊绒的上染率和耐湿摩擦色牢度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邢铁玲  陈国强 《印染》2005,31(7):8-10
烯类硅氧烷单体接枝真丝绸后,用酸性和活性染料染色,就接枝率、电解质浓度、染色时间和染料浓度等因素对接枝后真丝绸染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接枝率的真丝绸用酸性染料染色,颜色增深,染色牢度与未接枝的相当;真丝绸接枝后的活性染料染色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2.
 为了较好地了解甲基丙烯酰胺单体接枝蚕丝的染色性能,作者通过热综合、红外光谱和X-衍射这三种方法,对增重蚕丝与未增重蚕丝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其活性染料的上染与固色速率曲线、提升性等染色性能,并与未增重蚕丝作比较。结果表明,接枝增重并未改变纤维内部的晶型结构和丝素主链的分子结构,而结晶度有所降低,对活性染料的吸附性和提升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李望  李多 《丝绸》1996,(7):32-34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染料染色的进展,文中以植物染料为主,从色素提取、染色方法、影响染色效果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列举了植物染料染丝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阳离子改性绢丝的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王雪燕  祁向东 《丝绸》1999,(1):27-30
研究确定了绢丝阳离子化处理的最佳条件 ,并对阳离子改性绢丝的染色性能作了探讨。结果表明 ,普拉染料、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用于阳离子改性绢丝的染色能使上染速率提高 ,其中活性染料和直接染料的染色效果尤为显著。同时 ,改性绢丝的染色温度可降低 ,染色时间可缩短 ,染浴中可不加盐 ,染色牢度也有所提高。因此阳离子改性绢丝的染色有利于节能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5.
采用ME型活性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MSD)对蚕丝织物进行染色,比较了MSD和传统染色工艺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MSD工艺未改变活性染料上染蚕丝的吸附等温线的类型,但显著提高了染料在丝纤维上的吸附量。MSD工艺明显提高了ME型活性染料在丝纤维中的扩散速率。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MSD工艺染色显著提高了上染速率、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百分率。MSD工艺未影响染色的匀染性及浮色的易洗涤性,提高了M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织物染深浓色的提升力。采用ME型活性染料对蚕丝织物染深浓色可以获得优良的染色牢度,MSD和传统工艺染色样品色牢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活性染料同浴同色染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简化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色染色的工艺并保证色牢度,采用M型、汽巴克隆FN型和汽巴克隆LS型3种含双活性基的活性染料对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讨染色工艺及混合染料对同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理的碱剂,调整碱剂用量、加碱方式、染色温度,进行适当的染料混合,能显著地改善蚕丝/棉和蚕丝/麻织物同浴染色的同色性。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蚕丝织物的天然染料染色缺少蓝色的问题,丰富天然染料染色蚕丝织物的色谱,用栀子蓝色素对蚕丝织物染色,研究了染色工艺对上染百分率的影响,依据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上染速率曲线及吸附等温线分别研究了其染色动力学和染色热力学。得到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最佳工艺为:染色pH值3,染色时间50 min,染色温度60 ℃。在60 ℃,pH值为3条件下染色,染色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为化学吸附,吸附等温线为朗缪尔型,为定位吸附。据此计算,得到栀子蓝色素上染蚕丝织物的染色饱和值为 97.465 9 g/kg。  相似文献   

18.
双活性基染料在丝绒上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万里 《丝绸》2002,(10):10-12,16
讨论了Cibacron-LS型双活性基团染料对真丝的上染、固色条件及盐和酸对真丝染色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丝和真丝同浴染色以及丝绒织物染色工艺,测定了丝绒织物的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improvement of dyeability of silk fabrics using surface modification performed by corona discharge and chitosan pre-treatment. Effects of some operational variables such as corona treatment time,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time, and temperature on grafting process were examined through dyeability of silk fabrics using two commercial reactive dye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pectroscopy data revealed the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the silk by corona discharge and grafting of chitosan onto the silk fabric. Optimal grafting values obtained were corona treatment time 30 min, concentration of chitosan 18% owf, time 2 h and temperature 60 °C. It was found that silk pretreatment with corona discharge and chitosan improved dyeability from 1.84 to 4.58 for RY and from 3.05 to 6.40 for RB.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lor fastness and tensile strength of silk fabric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affected irrespective of the grafting with corona and chitosan pre-treatmen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the potential making of eco-friendly modification and reactive dyeing of textile fibers using corona discharge and chitosan pre-treatment.  相似文献   

20.
从云南草中提取天然染料并用于真丝织物染色,并探讨其对真丝织物的染色性能.试验优化的云南草植物染料提取工艺为:80℃条件下,加入10g/L NaOH,提取4h,连续提取2次,所得到的提取液吸光度较高.该提取液用于真丝织物染色时,预媒染法更有利于染色深度和牢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