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酶解糙米抗营养因子中超声波强化传质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糙米为研究对象,采用植酸酶酶解糙米中的抗营养因子———植酸,用比色法测定糙米中的磷含量,研究超声波对酶解糙米抗营养因子的传质性能。初步探讨了超声波强化传质过程的作用机理,并初步确定了超声强化传质过程的参数:功率为25 W,时间为30 m in。  相似文献   

2.
菜籽粕中抗营养因子植酸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菜籽粕中直接添加外源植酸酶,作用于菜籽粕,使其一种主要的抗营养因子(ANF)--植酸分解,根据影响酶反应的主要因素:温度、pH值、反应时间、酶浓度等进行单因素试验,选择合适的因素水平按L9(34)设计,通过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植酸酶酶解的优化条件为温度45℃、pH值4.7、反应时间90 min、酶浓度2.4%(菜籽粕量),植酸酶解率可达60%.  相似文献   

3.
对蚕豆中所含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抗营养因子)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来降低蚕豆抗营养因子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大豆中营养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奇友  许红  马建章 《中国油脂》2006,31(11):17-20
大豆中含有抗营养因子和营养因子,营养因子包括大豆磷脂、大豆异黄酮等,抗营养因子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凝集素、植酸等,大豆低聚糖和皂甙具有营养和抗营养双重作用。对大豆中的营养因子和抗营养因子的生理功能,对动物的营养及危害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蚕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蚕豆中所含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抗营养因子)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方法来降低蚕豆抗营养因子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7.
酶对发芽糙米皮层结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糙米经过发芽,激发内源酶使得营养价值得以提升的同时,皮层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使口感得以变好,但与白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以实验室生产的发芽糙米为原料,利用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共同作用对发芽糙米皮层的纤维结构进行部分降解,以酶解释放出的葡萄糖量为指标进行单因素实验,在保证皮层结构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在pH5.0,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质量分数为0.1%,酶解时间5h,酶解温度45℃的条件下,酶解释放出的葡萄糖的浓度为8.39mg/ml。通过扫描电镜可见,经过酶解的发芽糙米皮层结构明显比原糙米及发芽糙米松散。  相似文献   

8.
用酶去除大豆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利用小麦发芽所具有的酶和大豆本身发芽的酶系共同作用来驱除大豆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9.
抗营养物质即指组成天然饲料的植物原料的正常代谢或饲料在消化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降低营养价值的物质。它们或者代表某种特有的代谢形式或营养物质的存在方式,或者代表一种保护植物本身结构组成形式或繁殖因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抗营养因子的抗营养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营养因子普遍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主要包括蛋白质抑制剂,植物凝集素等。根据抗营养因子与不同营养素拮抗的特点,可将其抗营养作用分为降低蛋白质利用率,降低能量利用率,降低矿物质,微量元素利用率和降低维生素利用率等。  相似文献   

11.
卢敏  牟莉  毕艳春 《西部粮油科技》2007,32(2):29-31,48
以糙米为研究对象,借助超声波强化传质过程,利用植酸酶降低糙米中植酸的含量,研究液料比、温度、pH值对植酸水解反应的影响,采用中心组合试验方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植酸水解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植酸水解工艺的优化条件为:pH值6.5,温度为53℃,液料比为10。  相似文献   

12.
纤维素酶预处理糙米发芽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发芽糙米蒸煮后口感差的问题,提出酶溶液浸泡糙米提供发芽条件的同时适当降解皮层粗纤维预处理工艺.研究酶浓度、酶解温度以及酶解时间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的影响规律,采用二次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设计试验.并以GABA含量为考核指标,将酶预处理工艺与传统浸泡工艺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糙米发芽率及发芽糙米硬度变化影响显著;酶预处理工艺优化参数组合为:酶浓度为0.4mg/mL、酶解温度为33℃和酶解时间为110min,在此条件下,糙米发芽率可达到传统浸泡处理的90%以上,其硬度降低14.1%.最优酶解条件下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略低于未经酶浸泡得到的发芽糙米GABA含量.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证实了发芽糙米皮层粗纤维降解是其硬度下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外源酶改善糙米食味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通过用纤维素酶、复合果胶酶来部分降解糙米中的粗纤维和果胶物质,改善糙米的食用品质。通过测定纤维素等物质的变化及糙米饭的感官,确定纤维素酶的作用条件为:反应温度45~50℃,加酶量0.11mg/mL,pH值4.8~5.2,作用时间4h;复合果胶酶的作用条件为:反应温度45~55℃,pH值5.0~5.6,加酶量0.6mg/mL,酶作用时间2h以上。实验发现经纤维素酶和复合果胶酶处理后的糙米食用品质较处理前有明显改善,其中纤维素酶作用好于复合果胶酶,混合酶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张晨  温欢  刘志伟 《食品科学》2009,30(23):356-360
目的:使用纤维素酶、果胶酶来部分降解糙米中的粗纤维和果胶物质,改善糙米的食用品质。方法:选取温度、酶用量和作用时间3 个因素,以糙米的加热吸水率、米汤固形物质量、米汤碘蓝值等为考察蒸煮品质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酶作用的最佳条件。结果:确定纤维素酶作用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反应温度50℃、加酶量10ml、酶作用时间120min;果胶酶的最佳作用条件为:反应温度55℃、加酶量10ml、酶作用时间120min。结论:经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后的糙米食用品质较处理前有明显改善,其中纤维素酶作用好于果胶酶,而两种酶共同作用没有明显叠加效果。  相似文献   

15.
灵芝发酵过程中营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灵芝摇瓶发酵过程中主要营养成分、pH值、电导率及淀粉酶和Cx酶活力的变化趋势。在灵芝深层发酵过程中,pH值、可溶性固形物、总糖、还原糖、游离氨基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胞外粗多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x酶活力呈增加趋势,发酵至第4d淀粉酶活力最大。  相似文献   

16.
马涛  卢镜竹 《食品科技》2012,(2):175-178
采用高压蒸、煮,焙炒3种方式熟制糙米粉,对其冲调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高压蒸、煮糙米粉添加单甘脂0.50%,黄原胶0.50%,CMC-Na 0.40%,卡拉胶0.30%;焙炒糙米粉添加单甘脂0.55%,黄原胶0.50%,CMC-Na 0.20%、卡拉胶0.20%,可明显提高其冲调稳定性,最终得到食用品质较好的非膨化糙米粉。  相似文献   

17.
李欣  陈威  何敏 《食品工业科技》2014,(08):202-205
研究了热激处理和柠檬酸发芽介质对糙米的内源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并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了热激处理条件。结果表明,随着热激时间的延长,糙米中植酸酶的活性逐渐升高,达到峰值后下降。利用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实验,预测并验证的优化的热激和浸泡条件为,热激温度50℃,热激时间30min,浸泡时间6h。以2mmol/L柠檬酸缓冲液(pH5.2)作为发芽介质,植酸酶活性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发芽3d,植酸酶活性达到最高值(241.27U/kg),高于原料糙米(115.57U/kg)。本工艺提高了发芽糙米的内源植酸酶活性,为开发糙米食品中降低植酸和保持营养价值的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8.
    
The effect of an exogenous phytase and cellulase-containing enzyme formulation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excretion was evaluated in 24 Holstein cows. Cows were fed corn silage- and alfalfa silage-based diets with or without a cellulase-phytase blend for 31 d in a continuous random design. Treatment groups were balanced for parity, days in milk, and mature-equivalent projected milk yield. Diets contained 37% forage, 18.3% crude protein, 35.4%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18% acid detergent fiber, and 0.42% P (no supplemental P). Cows were fed once daily in Calan doors and milked 2 times daily. Body weight and milk yield were recorded at each milking. Milk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n d 28 to 31 at 8 consecutive milkings. On d 28 to 31, fecal grab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8 h, with sampling times advanced by 2 h each day. Feces samples were pooled by cow. Feed and feces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acid detergent lignin (used as an internal marker) and for N, P,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Days in milk were similar between treatments, and body weight and milk yield were unaffected by treatment. Cows fed the enzyme formulation had reduced fecal dry matter,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nd acid detergent fiber excretion and reduced fecal excretion of N and P. Apparent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 acid detergent fiber, neutral detergent fiber, and N tended to increase with the enzyme formulation. Addition of an exogenous phytase and cellulase enzyme formulation to diets for lactating cows reduced fecal nutrient excretion.  相似文献   

19.
糙米酵素的发酵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米糠、糙米为主要原料,配入适量蜂蜜、玉米胚油进行发酵,以功能活性物质——还原型谷胱甘肽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糙米酵素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和最佳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20.
发芽糙米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该文主要讲述糙米发芽的机理,条件(水分,温度,氧气及浸泡液pH等),工艺及发芽糙米制造工序,产品及其功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