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纳豆激酶纤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萍  陈钧 《食品科技》2004,(9):91-94
通过制备纳豆提取液、纳豆激酶粗酶,对纳豆激酶纤溶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豆激酶纤溶活性最适pH为8.0,pH6~10溶液中40℃以下基本稳定,pH<5失去纤溶活性;模拟胃环境的酸性条件下,粗酶失去纤溶活性,而纳豆浸提液纤溶活性保持25%;SDS-PAGE电泳显示,胰蛋白酶对纳豆激酶成分没有降解作用;体外溶栓作用表明,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2.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及纤溶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过生理盐水浸提、(NH4)2SO4分级沉淀、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等纯化步骤,从纳豆中获得层析纯的纳豆激酶,纯化倍数15.6,回收率10.2%,SDS-PAGE电泳显示为二个组分,分子量在29000左右。对其纤溶性质研究表明:纳豆激酶活性的最适pH为8.0,pH6~10溶液中40℃以下基本稳定,pH<5失去纤溶活性;模拟胃环境的酸性条件下,粗酶失去纤溶活性,而纳豆生理盐水浸提液纤溶活性保持25%;SDS-PAGE电泳显示,胰蛋白酶对纳豆激酶成分没有降解作用;体外溶栓作用表明,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3.
魏嵘  刘震  文镜 《中国酿造》2012,31(1):184-188
建立短时间、定量测定纳豆激酶体外纤溶活力的方法。在体外反应体系中制备血纤维蛋白底物,向体系中加入待测样品(纳豆激酶),进行纤溶反应。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纳豆激酶水解纤维蛋白后生成的可溶性产物的吸光值。由此对纳豆激酶体外纤溶活性进行定量测定并进行方法可行性分析。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精密度和准确度,用时短,该方法适用于纳豆激酶体外纤溶活性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保留菠萝汁中菠萝蛋白酶的纤溶活性,探讨了超高压处理中压力、保压时间和温度对菠萝蛋白酶纤溶活性的影响,并考察其在模拟胃肠道环境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压力、保压时间和温度均对菠萝汁中菠萝蛋白酶纤溶活性的影响显著,压力300MPa、温度30℃、保压10min时菠萝蛋白酶的纤溶活性比未处理样高65.54%;300MPa保压10min(30℃)处理的菠萝汁在模拟胃液和肠液各处理4h后,纤溶活性残留率分别为37.91%和85.33%,均高于鲜榨汁。说明,通过调整超高压处理条件,可以提高菠萝汁中菠萝蛋白酶的纤溶活性及其对模拟胃肠液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5.
通过纤溶活性筛选法和纳豆激酶基因筛选法,快速、准确筛选到一株纳豆激酶高产菌株MJ-1,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以黄豆为原料进行固体发酵制备纳豆食品,考察了纳豆食品的纳豆激酶活力、抗凝活性和抗氧化活性。在初始含水量60%、发酵温度37℃的条件下,纳豆激酶发酵活力在20 h达到最大值(90.18 FU/g,以干质量计),达到了商业化纳豆的酶活力水平。抗凝活性分析显示该菌株可合成抗凝成分,赋予纳豆食品抗凝活性,在提取物质量浓度为3 mg/m L时,抗凝效率达91%。同时,与未发酵黄豆相比,发酵过程显著提高了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在黄豆基质上生长良好的纳豆杆菌分泌的纳豆激酶最优的发酵条件,以A和B两种不同的纳豆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优化黄豆粉碎方式、纳豆杆菌接种量和发酵时间3个单因素条件下,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纳豆杆菌在黄豆固体培养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固体培养基于121℃,30 min灭菌,1/2粒黄豆上接种11%的纳豆杆菌,发酵45 h后,纳豆激酶酶活达到1 408 U/g,较未优化之前酶活提高了668 U/g,说明通过优化发酵条件,可以提高纳豆激酶酶活。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豆豉中筛选到的1株纤溶酶高产菌株———枯草芽孢杆菌MX-6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成功扩增到1473bp的纤溶酶编码基因aprN,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纤溶酶为纳豆激酶。研究了纳豆激酶对热、pH、金属离子、化学物质、抑制剂和变性剂的稳定性及传代稳定性。结果表明:纳豆激酶在-20,4,30~50℃的热稳定性较好,pH在3~11之间酶活性相对稳定,Mg~(2+)、Ca~(2+)对纳豆激酶具有显著的激活作用,K~+、Fe~(2+)对纳豆激酶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而Mn~(2+)、Zn~(2+)、Cu~(2+)、Al ~(3+)、Ba~(2+)有显著的抑制作用,Hg~(2+)导致纳豆激酶完全失活,牛血清蛋白、明胶、蛋白胨能够显著提高纳豆激酶的稳定性,丙二醇、海藻酸钠对纳豆激酶的稳定性基本无影响,而乙醇显著降低纳豆激酶的稳定性。PMSF导致纳豆激酶的活性完全丧失,EDAT和DTT对纳豆激酶的活性基本无影响,10mmol/L的SDS显著降低纳豆激酶的稳定性,说明此纳豆激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不是金属酶,不含二硫键,且具有良好的传代稳定性。结果显示该酶的稳定性较好,具有开发为溶栓药物的应用价值,有利于纳豆激酶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8.
纳豆激酶与豆豉纤溶酶酶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对纳豆激酶和豆豉纤溶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发现,二者最适pH值范围和温度基本一致,分别为pH7.0~9.0、50℃;纤溶酶活性在60℃以上迅速下降;纳豆激酶在pH6.0~10.0、豆豉纤溶酶在pH7.4~12.0时稳定性好;Mg2+对2种酶均有激活作用,Mn2+、Fe2+、Fe3+、Zn2+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u2+的对纳豆激酶的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纳豆激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固态发酵培养的纳豆中提取纳豆激酶 ,采用盐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 ,对提取液进行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经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 ,活性酶蛋白为单一组分 ,并测得其分子质量为 2 8ku。纳豆激酶在pH5 0~ 1 0 0 ,4~ 3 7℃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其纤溶活性可被 0 1mmol/L的PMSF完全抑制。体外溶栓实验表明 ,纳豆激酶为纤溶酶而不是纤溶酶原激活剂。  相似文献   

10.
肠溶包衣乳糖酶纳米微囊的制备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在胃和肠液中对乳糖酶具有保护作用的口服制剂。采用复乳法制备了肠溶包衣乳糖酶纳米微囊,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评价;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影响乳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并采取了一定的保护策略;对微囊化的乳糖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超声强度越大,活性损失越多;在二氯甲烷中引入乙酸乙酯(体积比为1∶1),复乳化采用高压均质,有利于保护乳糖酶的活性。在内水相添加牛血清白蛋白、聚乙烯醇和聚乙二醇400等保护剂,可有效提高乳糖酶的活性。制备的肠溶包衣乳糖酶纳米微囊在人工胃液中2h乳糖酶剩余活性为88.97%,在含胰酶的人工肠液中6h,其活性保留可达95%以上,有望成为乳糖酶口服制剂的有效剂型。  相似文献   

11.
抗性淀粉体外消化模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外消化模拟方法,研究了抗性淀粉在人工胃肠液和大肠液中的消化吸收情况,并用原淀粉作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抗性淀粉和原淀粉在生理盐水中均没有被分解,生理盐水对抗性淀粉的消化毫无影响。与对照组原淀粉相比,抗性淀粉在人工胃液(pH3、pH4、pH5)和人工肠液(pH6.8)中变化很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对抗性淀粉不起消化作用。抗性淀粉在大肠液中有明显的失重,说明大肠液对抗性淀粉有影响,抗性淀粉能够被大肠中的微生物发酵或部分发酵。从而说明抗性淀粉不能在胃和小肠中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察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肠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莱菔子水提液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在未加胃蛋白酶人工胃液、人工胃液和未加胰酶人工肠液、人工肠液中不同时间的峰面积,计算各自质量浓度及平均剩余百分率。结果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液中比在人工肠液中稳定,在未加胰酶人工肠液中最不稳定;其次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两种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相差较小,在两种人工肠液中相差较大。结论芥子碱硫氰酸盐在人工胃肠液中剩余百分率均大于70%,性质较稳定,为其吸收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来源于健康动物肠道的芽孢杆菌为出发菌株,通过模拟体内高胆盐环境(胆盐含量0.3%),来监测菌株的耐受能力;测定在人工胃液、肠液环境中作用不同时间后的存活菌数的方法,来初步筛选能够作为益生菌的芽孢杆菌。实验结果表明,有3株芽孢杆菌分别为B5329、B22、B544,在胆酸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中表现出了很强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4.
模拟人体胃肠环境,对淀粉/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微球降解性能进行研究,借助扫描电镜(SEM)、光透式粒度分析仪、傅里叶红外(FT-IR)和X射线晶体粉末衍射(XRD)对交联淀粉微球及降解产物结构和物理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球在模拟人体胃液环境中3h内可基本维持稳定结构,降解程度低于5%,在模拟人体肠液环境中9h内缓慢降解,降解程度可达35%;粒度分析结果显示,微球经12h降解后,平均粒径从25μm减至9.8μm;SEM、FT-IR和XRD衍射表明,交联微球结构和物性已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5.
几种薯类与豆类抗性淀粉的抗消化性及其益生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压热法制备了木薯、红薯、马铃薯、豌豆和绿豆5种抗性淀粉,研究了它们对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的抗消化性,以及它们对肠道益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胃液对木薯、红薯、马铃薯、豌豆和绿豆抗性淀粉的消化作用很小,人工肠液对它们有明显的消化作用;经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先后作用,它们的消化率都比单独人工肠液处理后的要高;各种抗性淀粉对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链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增殖作用。综合分析可知,对肠道益生菌增殖作用最强的是豌豆抗性淀粉,其次是红薯和绿豆抗性淀粉,再次是马铃薯抗性淀粉,最差的是木薯抗性淀粉。  相似文献   

16.
以茯苓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及在体循环肠灌流过程,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消化吸收情况。首先检测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的降解,随后检测胃降解液在人工肠液中的降解,最后探究胃肠液降解后的多糖在体肠中的吸收。结果显示:茯苓多糖在人工胃液中0.5 h内被迅速降解完全,生成许多在胃液中稳定存在的片段,且在肠液中几乎不被降解。茯苓多糖主要在体肠被吸收,且初始多糖浓度越大吸收百分率(ρ)越大;吸收过程中,不同初始浓度的多糖溶液,其吸收速率常数(Ka)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吸收至120 min时,初始多糖浓度为0.1004、0.5007、1.0004 mg/mL的胃肠降解液的吸收百分率ρ分别达到(23.52%±0.57%)、(49.14%±0.87%)、(57.56%±0.22%)。研究表明:茯苓多糖在大鼠体内主要在胃液中降解、体肠中吸收。  相似文献   

17.
以传统泡菜中分离出的40株乳酸菌为对象,通过耐酸、抗人工胃液和抗胆盐试验,确定传统泡菜中具有良好抗性的乳酸菌,并使用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良好抗性乳酸菌的种属关系。试验结果表明,40株乳酸菌中编号MFR-28和MFR-30两株菌对人工胃液和胆盐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其在人工胃液中的存活率分别为85.21%和90.47%,在0.3%胆盐中的生长效率分别为11.84%和7.37%;经16S rDNA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MFR-28和MFR-30均为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该研究筛选出的2株抗性干酪乳杆菌,可作为潜在益生菌进一步探索其生理功能,以期用于开发益生菌产品。  相似文献   

18.
双歧杆菌抗消化道逆环境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模拟胃液pH、胃液、肠液、肠胆盐环境 ,研究青春双歧杆菌、婴儿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抗消化道逆环境特性。在pH1 5酸性条件下作用 1 5h ,存活率分别为 0 14 %、17 86%、49 0 9%和 9 5 3 %。在加有胃蛋白酶的模拟胃液中作用 1 5h ,存活率分别为 :45 3 9%、97 2 7%、84 5 3 %和 85 5 1%。在含胰蛋白酶的模拟肠液中作用 12h ,存活率分别为 :2 9 17%、47 97%、87 70 %和 77 2 7%。青春双歧杆菌、长双歧杆菌和短双歧杆菌的活菌数随胆盐浓度升高而下降 ,2 %胆盐浓度条件下作用 12h ,三者的存活率分别为 5 92 %、13 96%和 61 2 4%。而婴儿双歧杆菌在各胆盐浓度条件下 ,均有生长趋势 ,这种趋势随胆盐浓度升高而下降。研究结果表明 ,消化道逆环境对双歧杆菌的存活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以婴儿双歧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耐性最好。  相似文献   

19.
层析法分离纳豆激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高产酶的纳豆杆菌发酵,发酵液离心除菌后加入饱和度为30%硫酸铵去杂,然后加入65%的硫酸铵析出纳豆激酶粗提物,然后将粗提物分别过阴阳离子交换柱和疏水层析柱进行提纯酶。比较其提纯倍数和回收率,得出较好得分离纯化方案为:样品依次经过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层析、CM-SepharoseFastFlow阳离子层析和Penpyl-SepharoseCl-4B疏水层析柱,纳豆激酶最终纯化倍数达到32.2,回收率为1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