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沙棘油软胶囊辅助降血脂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6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试验动物,给予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15、0.3、0.9 g/(kg·d))的沙棘油软胶囊,喂养28 d后测定大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以及大鼠体重在试验前后的变化,以考察沙棘油软胶囊在大鼠形成高血脂症过程中对血脂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喂饲沙棘油软胶囊的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TG、TC水平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P<0.05),对大鼠HDL -C水平无显著影响(P>0.05).沙棘油软胶囊具有辅助降血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西瓜籽油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三氯乙酸法测定西瓜籽油的还原能力,Fenton反应体系测定西瓜籽油的羟自由基(·OH)清除率,NBT光化还原法测定西瓜籽油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相对含量以反映西瓜籽油对脂质过氧化的影响,并与BHT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瓜籽油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具有显著的清除·OH和O-2·能力;能抑制小鼠肝组织自发性脂质过氧化,当西瓜籽油的质量浓度为10mg/mL时作用达最强。  相似文献   

3.
香榧子油抗氧化活性及降血脂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通过测定香榧子油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2、HO·和DPPH自由基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香榧子油对小鼠血清中TG、TC、HDL -C和LDL -C影响的试验,考察其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香榧子油能有效地清除自由基,对O2、HO·和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3.16、4.20和9.20 mg/mL;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香榧子油剂量组TG、TC和LDL -C水平显著降低(P<0.01或P<0.05),HDL -C水平显著升高(P<0.05).香榧子油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改善血脂水平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瓜籽油微波辅助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籽为原料,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西瓜籽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提取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时间对西瓜籽油得率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剂为正已烷,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 W,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2,提取时间21 min,此条件下西瓜籽油得率可达51.77%。西瓜籽油中的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尤以亚油酸质量分数最高,达62.30%。  相似文献   

5.
超临界CO2萃取西瓜籽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方法从西瓜籽中提取西瓜籽油.利用正交实验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夹带剂用量对西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西瓜籽油萃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 夹带剂用量;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40 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0 min,夹带剂乙醇用量7%.在最佳条件下西瓜籽油萃取率为52.18%.  相似文献   

6.
盘鹏慧  罗伟强  莫丹  庞晓 《食品与机械》2021,37(12):132-136
目的:研究西瓜籽油脂肪酸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索氏回流法对西瓜籽进行提油,对西瓜籽油进行酯化处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机(GC-MS)对其脂肪酸的成分、含量进行分析,通过其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和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结果:西瓜籽油中含有6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达到50%以上;西瓜籽油对铁离子具有还原能力,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3.7 mg/mL,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IC50值为0.031 mg/mL,对羟基自由基的IC50值为12.04 mg/mL。结论:西瓜籽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西瓜籽为原料,对2种提取西瓜籽油的工艺和效果进行比较。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溶剂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选用石油醚(b.p.60~90℃),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80℃,西瓜籽油提取率为48.2%;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选用石油醚,料液比1∶6(g∶mL),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50 W,西瓜籽油提取率为50.8%。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的西瓜籽油得率比溶剂法高,并且超声波辅助法比溶剂法提取的时间短、温度低,是一种短时高效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法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超声波辅助提取西瓜籽油的最佳工艺进行了研究,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影响西瓜籽油提取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超声功率;最佳提取条件为:石油醚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12(g∶mL),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150 W,西瓜籽油提取率为50.8%,西瓜籽油的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占93.1%,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4.8%,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9.
李文治 《中国油脂》2021,46(11):87-92
研究了藻油及其与火麻仁油混合物的辅助降血脂作用。将84只SPF级雄性SD大鼠分为7组,其中6组喂养高脂高胆固醇饲料2周以建立高脂血症模型,造模成功后即进行4周干预实验,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0.85%生理盐水,药物组每日灌胃3.33 mg/kg立普妥,混合物组每日灌胃800 mg/kg藻油混合物,藻油干预组每日分别灌胃150、300、600 mg/kg藻油。实验过程记录大鼠的体重、进食量与饮水量,实验结束后采集大鼠的血液、附睾脂肪、肝脏,检测大鼠的血脂四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进行肝脏与附睾脂肪病理检测。结果表明:造模后高脂血症大鼠的TC、TG、LDL-C水平显著上升;中、高剂量藻油及其混合物均可使大鼠血清TC(混合物除外)、TG、LDL-C水平显著降低,藻油呈现剂量依赖;藻油及其混合物干预后大鼠肝脏中含脂滴的肝细胞和多灶性泡沫细胞聚集例数减少。说明藻油及其混合物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导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堆积有一定改善作用,藻油及其混合物均有辅助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0.
探究油茶多酚对高脂日粮大鼠降血脂和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试验分为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阿托伐他汀10 mL/kg BW处理组、高脂饲料组+油茶多酚2.5、7.5、15 mL/kg BW处理组.实验结果表明,阿托伐他汀和茶多酚均具有较强降血脂和抗氧化的作用,但总体上15 mL/kg BW茶多酚所表现出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毛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作用,为毛葡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毛葡萄籽油的化学成分,并研究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GC/MS分析显示,毛葡萄籽油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占总量的83.6%,其中亚油酸占61.75%,油酸占18.76%;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和硬脂酸,含量分别为9.86%和6.07%;动物药理学试验显示,毛葡萄籽油能显著降低高脂饲料引发的TC和TG升高,提高血清中HDL/LDL的比率,具有调节动物血脂的作用。毛葡萄籽油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柏传明  李理 《食品与机械》2016,32(11):142-144
探讨火麻仁油—藻油复配剂对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配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后,测大鼠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检测血脂水平、血清的丙二醛(MAD)、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显著增加,TG、T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SOD、GSH、GSH-Px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藻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SH、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火麻仁油—藻油复配剂具有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鱼油为芯材,以阿拉伯胶(GA)和壳聚糖(CS)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鱼油微胶囊.以昆明小鼠为供试动物,喂食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症模型,设置高脂模型组、正常对照组、CS/GA壁材组、鱼油组和鱼油微胶囊组.喂养28 d后测定小鼠血清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小鼠体重的变化,以考察鱼油微胶囊与液态鱼油在小鼠形成高血脂症过程中对血脂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的CS/GA壁材复凝聚物对血脂调节没有效果,喂食鱼油微胶囊和鱼油组小鼠TC、LDL-C均极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1),且HDL-C均极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P<0.01).说明鱼油微胶囊和鱼油降低血脂胆固醇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4.
纵伟  董海丽 《中国油脂》2006,31(9):35-36
为考察大叶紫薇籽油对高脂血症小鼠血清脂质的影响,采用ICR小鼠作为实验动物,口服大叶紫薇籽油(10、20、40 mg/kg),以酶标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动脉硬化指数(AI)。结果表明,大叶紫薇籽油组小鼠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动脉硬化指数(AI)均不同程度低于高脂模型组,而高密度脂蛋白(HDL-C)却非常显著高于高脂模型组。大叶紫薇籽油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大豆磷脂软胶囊辅助降低血脂功能。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各剂量组给予不同剂量的大豆磷脂软胶囊,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植物油, 30 d后观察大鼠体重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酯(trilaurin, TG)、体重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剂量组大鼠血清TG、体重均低于高脂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豆磷脂软胶囊通过降低血清甘油三酯达到辅助降血脂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鲑鱼油软胶囊对人体辅助降血脂的作用。方法对照组和试食组志愿者均为60人。试食前两组人群的年龄、精神状况、睡眠情况、饮食情况等基本一致。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食用鲑鱼油软胶囊和安慰剂,每日2次,每次1粒。连续服用60 d。结果试食组连续服用鲑鱼油软胶囊60 d后,血清TC和TG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试食组自身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和P0.01)。试食组总有效率为29.6%,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鲑鱼油软胶囊产品对人体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Adlay (Coix lacryma‐jobi L. subsp. ma‐yuen (Romanet) T. Koyama (family Poaceae)) seed has been used as a dietary supplement for its therapeutic effec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adlay seed oil, obtained by supercritical CO2 extraction, on blood lipids and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hyperlipidemic rats. RESULTS: Adlay seed oil could reduce the abdominal fat tissue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increase the 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 in hyperlipidemic rats. Adlay seed oil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in serum, and increased serum total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in hyperlipidemic rats. Therefore, the antioxidant mechanism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scavenging effects of adlay seed oil on 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 especially on the superoxide anion free radical. CONCL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dlay seed oil had blood lipid‐reducing and antioxidant effects, and could be used as a supplement in healthcare food and drugs for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especially ar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