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氧化碳发色肉制品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新型气体发色剂在畜产品和水产品加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性研究较少。本文简述一氧化碳发色历史、应用现状及作用机理,分析一氧化碳发色处理对产品色泽、微生物与及对食品质量的影响,探讨一氧化碳发色产品安全性问题,以期为正确认识一氧化碳发色技术及合理规范发色产品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一氧化碳(CO)对水产品进行护色保鲜处理的技术逐渐在国内外水产加工业中盛行,并形成较完善的工艺技术,但CO发色技术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就水产品CO发色的机理和功能、发色产品的检测技术、发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色技术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发色水产品中CO残留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针对水产品CO发色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旨在为水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相关指引,为国家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对促进水产品护色保鲜技术进步及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碳在水产品中的应用技术及其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一氧化碳(CO)对水产品进行护色保鲜处理的技术逐渐在国内外水产加工业中盛行,并形成较完善的工艺技术,但CO发色技术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本文就水产品CO发色的机理和功能、发色产品的检测技术、发色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色技术的安全性等问题进行分析,客观评价发色水产品中CO残留及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针对水产品CO发色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本文旨在为水产品加工企业提供相关指引,为国家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对促进水产品护色保鲜技术进步及行业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肉品的发色、护色与防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中介绍了各种肉品的色泽和腌制剂(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类、腌制温度及时间、食盐、pH值、色素、光),热处理,抗氧化物(维生素C、烟酰胺、维生素E、自由基终止剂、鳌合剂、肌肽)以及包装物等各种因素对肉品色泽的影响以及肉品的发色、护色、防色的一些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碳在冷却猪肉保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却肉的色泽是重要的感官指标,在贮存和销售过程中常常出现表面褪色现象,严重影响其外观及可接受性。在气调包装气体中添加低浓度CO,利用CO与肌红蛋白结合可形成羧基肌红蛋白,使鲜肉具有更吸引人的樱桃红色,提高冷却猪肉的感官效果。结果表明:1%的CO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还可维持冷却猪肉鲜亮红色超过21d。  相似文献   

6.
虽然在欧美等国家用收缩袋的真空袋包装保鲜肉已是一个普遍的共同标准,而且在肉品工业中扮演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是这种包装系统在亚洲并不普遍。  相似文献   

7.
因抹茶牛奶在货架期中容易褪色,本文研究了葡萄糖酸锌、维生素E、D-异抗坏血酸钠和遮光条件下对抹茶牛奶颜色稳定性的影响,重点考察D-异抗坏血酸钠不同添加量的影响效果.实验通过采用分光色差计测定色差值,进行贮藏实验等方法,探讨抹茶牛奶的颜色稳定性.结果表明,葡萄糖酸锌可以延缓抹茶绿色和风味的变化;维生素E可以保护抹茶的绿色...  相似文献   

8.
我国民众的蛋白质来源是肉、蛋、乳和豆品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肉及肉制品。肉品作为高蛋白类物质,在生产、加工、贮存和销售环节易受微生物与内源性酶的影响而腐败变质。此外,抗生素与激素滥用、重金属污染和各类肉品掺假问题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极大威胁民众人身安全,扰乱市场秩序,降低公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目前,传统肉品检测技术操作繁琐、样品处理时间长,无法实现快速、低廉、准确的肉品大规模筛检。近年来,新兴技术,特别是微流控技术的发展,能够很好解决传统肉品检测的弊端。本文主要从微流控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未来趋势及微流控设备在肉品质量安全上的创新性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新一代肉品检测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牛生长激素在乳业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宏宇  张兰威 《食品科学》2005,26(2):251-254
本文概述了牛生长激素的生产及应用现状,并对牛生长激素在乳品工业中的发展前景和安全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腐竹生产颜色加深的成因及护色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腐竹在制作过程中颜色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深。通过测定腐竹制作过程中豆浆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浓度的变化,对腐竹色泽变化的机理进行初步分析,从而找到腐竹护色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揭皮次数的增加,豆浆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浓度上升;氯化钙、氯化镁的添加,连续煮浆的方法护色效果均显著,其中氯化镁浓度为0.375mg/mL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含CO气调包装对冷却肉肉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宰后冷却24h的猪背最长肌为材料,用四组含不同浓度CO的混合气体进行气调包装,于4±1℃下贮藏,分别在第0、5、1O、15、20天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CO气调包装能明显改善肉色,并使冷却内在贮藏期中保持稳定的鲜红色。与无氧组相比,CO和O2的共同存在可以使冷却肉肉色更加自然。  相似文献   

12.
食品添加剂在改善肉制品色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概述了食品添加刺在改善肉制品色泽应用的原理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鲜肉以及肉制品的腐败和褪色作用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香辛料提取物作为天然防腐护色剂的一种,既可以抑制肉制品中的腐败菌,又可以延缓肉制品发生褪色现象,最重要的是能够保证消费者的食用安全。本文详细论述了肉类食品氧化褪色的机理、香辛料提取物的制备、提取物的抑菌、保色机理,以及香辛料提取物在肉类食品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为提高肉类制品品质和食品安全性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植物蛋白基肉制品的营养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环境压力、动物福利及可持续性发展等问题的出现,传统养殖业及肉制品产业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人口不断增长,消费者对蛋白质需求不断增加,植物蛋白基肉制品作为一种肉类替代品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并解决粮食紧缺问题.肉类替代品也因其资源天然性、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优势而受到广泛关注.食品安全问题是社...  相似文献   

15.
金枪鱼鱼肉色泽的评定方法主要包括感官评价法、肉面光学度量法、分光光度法、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电子顺磁共振技术等。文中在阐明了鱼肉呈色机理后,从基本原理、所用设备、操作步骤、国内外使用现状等方面对近年来应用于金枪鱼肉色评定的各种方法进行了综述,列举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完善监测体系,保障肉品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监管措施还不完善,法律体系还不能适应当前的现状,使得猪肉食品安全成为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本文就建立猪肉食品安全监测体系的必要性和如何构建猪肉食品安全监测体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肉类生产安全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肉类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是我国新时期肉类加工业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我国肉类食品生产、加工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的阐述,对其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为实施综合监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