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固定化细胞生物催化合成异麦芽酮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海藻酸钠固定化大黄欧文氏菌细胞生物催化蔗糖合成异麦芽酮糖,考察了固定化条件对转化过程的影响,确定了固定化优化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2%,细胞包埋量为20%,CaCl_2浓度为2%,固定化时间为12 h;利用该条件下的固定化菌体细胞催化初始浓度为550 g/L的蔗糖溶液,异麦芽酮糖平均转化率在80%以上,半衰期为40 d。  相似文献   

2.
固定化技术是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自从1969年世界上第一次成功地使用固相酶技术以来,至今只有17年的历史,但是通过这十几年的实践,固定化技术已由固定化酶发展到固定化菌体、固定化增殖细胞(即固定化活细胞)以及固定化原生质体。这些新技术现已在工业、  相似文献   

3.
级联酶复合体可通过构建底物通道的方式加快催化效率,已经成功应用在合成医药、化妆品、功能性食品等不同工业领域。生物酶可参与的催化反应种类丰富而且是现代合成化学中的绿色经济型可持续生产工具,但在工业化生产中,固定化级联酶复合体更适合大规模生产,因为固定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酶催化反应效率,还有利于提高酶稳定性以及简化生物催化剂的回收使用。最值得注意的是,酶催化性能、固定化方法、相关反应动力学特性均是酶复合体的活性和稳定性的关键影响因素。综合生物学和材料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如兼具纳米特性和稳定性能的载体材料的研发,级联酶共固定化技术将充分平衡各催化组分,从而设计出理想的酶复合体催化机器。因此,该研究结合键联方式和载体材料就近年来多酶的共固定化技术研究发展和相关领域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固定化连续发酵是将固定化细胞或固定化酶置于某一生物反应器内进行连续发酵的技术。阐述了固定化连续发酵生物反应器、发酵工艺及动力学的研究,并介绍了该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5.
固定化细胞技术具有保护细胞免受损伤、实现细胞重复利用等优点,其中凝胶珠固定化技术因其生物相容性好、制备简单、成本低廉而备受关注。该文介绍了凝胶珠固定化发酵技术即用凝胶将生物催化载体包裹后进行催化发酵的技术,分析了固定化技术中聚电解质成膜和自凝聚成膜的制备原理和方法,从固定化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的角度列举了该技术目前的应用状况,根据技术本身的瓶颈,提出改善物质传递效率、改良固定化方式、探索提取和检测囊内物质检测方法三个发展方向,为凝胶珠固定化细胞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天然多糖来源广泛,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易于改性的特点,其在细胞固定化应用技术中研究较早。本文简述常用的几种细胞固定化方法及近年来国内外细胞固定化载体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壳聚糖、海藻酸等在酶固定化领域中的应用。阐述了材料固定化细胞的过程,并对细胞固定化用材料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7.
纤维载体固定化酶的制备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聂华丽  朱利民 《纺织学报》2006,27(7):104-108
介绍了以纤维为载体固定化酶的制备技术,包括传统固定化技术(物理吸附法、包埋法、离子结合法和共价结合法)和新型的固定化技术(光辐射法和生物分子法),分析了以纤维为载体的酶固定化技术在纺织领域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以纤维为载体的酶固定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脂肪酶作为一种绿色的生物催化剂广泛应用在食品等工业领域,但是其结构极易被破坏且在环境中稳定性较差,固定化脂肪酶是提高其稳定性和重复利用率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新型材料的不断出现,为脂肪酶的固定化带来了契机。由于脂肪酶是作用于油水界面的特殊酶,固定化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会直接改变固定化酶的催化特性,提高酶活力、选择性和稳定性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固定化脂肪酶的材料和方法,及其在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固定化脂肪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以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吸附交联法对重组短小芽孢杆菌来源的蔗糖异构酶进行固定化。以表观酶活力回收率为指标,对壳聚糖浓度、戊二醛加量、游离酶加量、固定化时间等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考察了温度、pH、固定化酶加量、反应时间以及底物浓度等因素对固定化蔗糖异构酶转化生产异麦芽酮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壳聚糖质量浓度3 g/dL、戊二醛加量(体积分数)0.75%、酶加量50 U/g、固定化时间16 h,此时固定化酶活力回收率达到70.3%;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30 ℃、初始pH 4.5、酶用量15 U/g,转化10 h,蔗糖质量浓度600 g/L,异麦芽酮糖最大产物得率达到87.8%。在最佳的转化条件下连续转化16次,产物得率仍保持在87.52%,显示该固定化酶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及较高的异麦芽酮糖合成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近几年来共固定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酶以及酶与酶共固定化3个方面,并对共固定化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