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辣椒红色素为芯材,变性淀粉和明胶为壁材,糊精为填充剂,研究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的制备工艺。通过实验,确定出影响微胶囊化效果的各因素为:变性淀粉与明胶比例为2:1,辣椒红色素含量为40%,乳液固形物含量为45%。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微胶囊化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在出风温度80℃条件下,确定最佳的喷雾条件为进风温度180℃、进料量20.0ml/min、气流压力0.15MPa。  相似文献   

2.
辣椒红色素微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多孔淀粉为吸附剂,明胶为壁材,对辣椒红色素包埋后喷雾干燥,制成辣椒红色紊微胶囊。通过对包埋温度、包埋时间和芯:壁材比例3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包埋温度为80℃,包埋时间1h,芯壁材比例1:20时,色素包埋率达97%。微胶囊化辣椒红色素的水溶性大大提高,且对光、热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壳聚糖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辣椒红色素(PRP)微胶囊。以谷氨酰胺转氨酶(TG)作为固化剂,研究了酶用量、固化温度、固化时间对微胶囊中的PRP在150℃条件下保留率的影响,并以戊二醛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酶用量为3.75UTG/g SPI,在p H 6.0、45℃下固化3h,此时微胶囊可以被充分的固化,其耐热性明显增强,可以达到与戊二醛相近的固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甜菜红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30℃,包埋时间1h,壁材/芯材(W/W)比2:1,复合壁材中阿拉伯胶质量分数为60%,此时微胶囊效率为92.5%。微胶囊化后的甜菜红色素对热、光、氧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以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作为复合壁材,对甜菜红色素进行微胶囊化。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埋温度30℃,包埋时间1h,壁材/芯材(W/W)比2:1,复合壁材中阿拉伯胶质量分数为60%,此时微胶囊效率为92.5%。微胶囊化后的甜菜红色素对热、光、氧等的稳定性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固体辣椒红色素在贮存过程中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结果表明,固体辣椒红色素宜于低温、避光、充氮下保存。  相似文献   

7.
以辣椒红色素油脂为主料,对不同乳化剂及乳化条件进行实验筛选,以制得稳定、亲水型的色素乳液制品。通过对乳化时间t_1、乳化温度、剪切转速等条件的实验测试,进行以吸光度、上浮率为指标的评估综合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复配乳化剂Span80(10%)+Tween80(90%),黄原胶为稳定剂时,乳化温度为50℃,乳化时间t_1为30min,剪切转速为14000r/min时,其乳化效果最佳,色素乳液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辣椒红色素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理化性质及其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辣椒红色素在90℃以下时热稳定性良好,色素在不同食用酸中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其耐光性差,故在阴暗处保存或采用不透明包装可以延缓色素的褪色;除Fe3+和Cu2+离子对其色素有褪色和变色作用外,大多数金属离子都有护色作用,故最好避免Fe3+和Cu2+离子的介入.  相似文献   

10.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辣椒红色素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用色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辣椒红色素的提取方法,对关于色素稳定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提取及增强稳定性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辣椒红胶质色素为原材料,比较皂化处理、不同溶剂处理、水化处理等工艺处理效果,并通过正交试验对皂化处理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处理工艺为液碱用量25%,萃取溶剂丙酮,皂化温度60℃及皂化时间60min,胶质色素处理效果最好,其黏度降低至185mPa·s,沉淀物降低至0.9%,色价得率99%左右,到达并优于正常色素品质(黏度≤200mPa·s,沉淀物≤2%)。  相似文献   

12.
朝天椒中辣椒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朝天椒辣椒红色素特征吸光值变化的研究,探讨了其在不同光照、温度、pH、氧化剂、还原剂、金属离子、防腐剂和蔗糖等环境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朝天椒辣椒红色素对热稳定;糖溶液、氧化剂、防腐剂和低浓度还原剂对其影响较小;对太阳光敏感;在pH<2条件下不稳定;金属离子中Ca2+、Na+、K+对该色素的稳定性较好,并有不同程度的护色效果,Al3+和Ba2+对其色素的稳定性影响较小,Cu2+、Fe3+对其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或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超声提取辣椒红色素的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超声提取辣椒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以无水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为240W,料液比1:15,超声时间为20min,辣椒红色素得率可高达1.573%。  相似文献   

14.
辣椒红色素的改性、赋形、稳定性及椒多糖提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采用混合乳化剂对辣椒红色素进行物理改性 ,可以获得良好的乳化效果 ;经物理改性后的色素水溶液用琼脂、阿拉伯胶等赋型剂进行赋型 ,获得粉末辣椒红色素 ,该品具有良好的水溶性 ;用金属钙、镁、锌的乙酸盐为络合剂分别对粗辣椒红色素进行化学改性 ,得到辣椒红色素镁络盐和锌络盐的粉末产品 ;具有氧化能力的因素不利于色素的保存 ,添加 3%抗氧化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 ( DL TP)或 DL TP/叔丁基对羟基甲苯 ( BHT) =( 2 /1) ,经两个月色素的保存率提高了 2 .6倍 ;提取并测定辣椒残渣中多糖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加有辣椒红色素的鸡肉汁为研究对象,添加BHA、维生素C、维生素E、山梨酸钾、双乙酸钠等抗氧化剂以及谷氨酸钠、砂糖等调味剂,考察这几种添加剂对内汁中辣椒红色素颜色变化利影响,以探寻出可防止肉制品中辣椒红色素褪色的食品添加荆。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各种添加剂对辣椒红色素颜色的影响。结果表明:BHA和维生素C在延长肉汁中辣椒红色素的保色期方面有极显著效果;在不同保存期间添加维生素E、山梨酸钾、双乙酸钠,护色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6.
辣椒红色素是一种天然色素,因其具有色泽鲜艳、无毒副作用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和医药等业。该文介绍辣椒红色素提取、分离纯化工艺技术研究进展,并对辣椒红色素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食品工业科技》2013,(03):209-214
以改性乳清分离蛋白聚阳离子及阿拉伯树胶聚阴离子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在山核桃油表面形成包覆结构,利用转谷氨酰胺酶进行固定化,冷冻干燥脱水获得微胶囊成品。根据微胶囊包油率,对制备条件和固化条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山核桃油添加量为0.6mL,改性乳清分离蛋白添加量20mL,阿拉伯树胶添加量为6%,pH4.5,搅拌速度为300r/min。最佳固化条件为:固化pH6.0,固化时间为10h,固化温度为10℃,转谷氨酰胺酶添加量为25U/g阿拉伯树胶。最终包油率可达84.15%。在贮藏过程中,微胶囊化后的核桃油可有效的抑制山核桃油过氧化值升高。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辣椒红色素含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辣椒红色素含量的测定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按照JJF1059-1999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实验过程中取样器具、对照品的纯度,标准曲线拟合等不确定因素的分析,确定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本评定方法客观、准确,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以蜂巢多酚的微胶囊化效率为考察指标,对蜂胶提取物进行微胶囊化处理,探讨喷雾干燥法制备蜂胶提取物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在麦芽糊精添加量70%、阿拉伯胶添加量4%、进风温度180℃、蠕动泵进料量30%的条件下,微胶囊包埋率最高,达到46.6%;经电子扫描电镜观察微结构分析,微胶囊粒子呈球形,外表光滑无裂痕,微胶囊包埋效果较好;经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扫描表明:麦芽糊精和阿拉伯胶有助于提高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从59.6℃到86℃,提高了微胶囊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