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以D-果糖和L-天冬氨酸单钾盐为原料合成了2-L-天冬氨酸-2-脱氧-D-葡萄糖,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1H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13C NMR和高分辨率质谱技术进行结构表征。应用热重-微商 热重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研究了2-L-天冬氨酸-2-脱氧-D-葡萄糖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采用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能力法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进 行测定。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目标化合物;目标化合物的裂解温度为187.8 ℃,700 ℃时总失重达到91.26%;目 标化合物裂解产物的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裂解产物包括杂环类、酮类、羧酸类、醛类、酚类、烯烃类、醇类 和芳烃类等化合物,裂解产物表现出烘焙香、甜香、焦甜香、可可香、花香和奶香等香韵;目标产物具有较强的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热重-差热法测定了1-L-苯丙氨酸-l-脱氧-D-果糖(PDF)的热失重和热裂解温度,在线裂解GC/MS联用技术鉴定了PDF在350,450,550,650,750和850℃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PDF的初始裂解温度为145.91℃,二次裂解温度为170.70℃,500 ℃时裂解物失重约80%;裂解产物主要为芳烃类和杂环化合物类;裂解产物的数量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尤其是芳香族化合物类.  相似文献   

3.
采用热重-差热分析( TG-DTA)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Py-GC/MS)对苯乙醇-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热失重和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苯乙醇-β-D-吡喃葡萄糖苷的主要热失重区间是240~350℃,在此温度范围内,样品约完全失重;熔融温度为107.63℃,裂解温度为325.29℃;其主要裂解产物为苯类和杂环化合物,裂解产物数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多.该研究为考察其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的转化行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重-差热法对1-L-亮氨酸-1-脱氧-D-果糖(Ⅰ)和1-L-异亮氨酸-1-脱氧-D-果糖(Ⅱ)的热失重和热裂解温度进行了研究,通过在线裂解GC-MS联用技术分别对(Ⅰ)和(Ⅱ)在350℃、450℃、550℃、650℃、750℃和850℃条件下的裂解产物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2种Amadori化合物的的热失重曲线相似,(Ⅰ)的裂解温度为144.67℃,(Ⅱ)的裂解温度为164.26℃,600℃时(Ⅰ)和(Ⅱ)失重约80%;二者裂解产物主要为吡嗪类、吡啶类、吡咯类、喹啉类和呋喃类等杂环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以及醛类和酮类,其中以吡嗪类为主;裂解产物的数量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多,(Ⅰ)的裂解产物数量与(Ⅱ)的裂解产物数量相当。对(Ⅰ)和(Ⅱ)的主要裂解产物形成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可为研究其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的转化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采用热重/差热(TG-DTA)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Py-GC/MS)分析技术对1-L-丙氨酸-1-脱氧-D-果糖(Ala-Fru)的热裂解进行了研究.TG-DTA分析结果显示,Ala-Fru的初始裂解温度为147.47℃,600℃时样品质量损失至原重的25%;在350℃,450℃,550℃,650℃,750℃和850℃这6个温度下的Py-GC/MS结果显示,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裂解温度的升高而增多,其裂解产物主要为吡嗪类、吡啶类、吡咯类和呋喃类等杂环类化合物以及少量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是卷烟烟气中重要的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一种基于美拉德反应中间体Heyns化合物的烟用香原料,以D-果糖(Fru)和L-苏氨酸(Thr)为原料合成了2-L-苏氨酸-2-脱氧-D-葡萄糖(Thr-Glu),利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采用热重-差热分析(TG-DTA)和在线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Py-GC/MS)进行热裂解分析,并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还原能力法检测了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①Thr-Glu的纯度(质量分数)达到99%,产率为69.7%。②Thr-Glu的初始裂解温度为118.65℃,500℃时总失重达到80%;裂解产物的数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裂解产物主要为杂环类、醛类、羧酸类和酮类化合物,具有焦甜香、烘焙香、坚果香、甜香、花香和奶香等香韵。③Thr-Glu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重-微分热重技术研究了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热失重和裂解温度,通过在线热裂解与气质联用技术分别分析研究了无氧和有氧条件下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在300℃、600℃、750℃和900℃四个温度的热裂解产物。研究结果表明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的裂解温度为161.3℃,在700℃时失重达到90.50%。无氧和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的种类和数量随着裂解温度升高而增多,有氧条件下裂解产物总数稍多于无氧条件,但品种有明显差异。 无氧裂解和有氧裂解产物主要为酮类、吡咯类、吡啶类、呋喃类、吡嗪类、吲哚类以及少量芳香族化合物。有氧热裂解产物的香韵分析结果表明1-L-谷氨酸-1-脱氧-D-果糖裂解产物具有烘烤香、坚果香、甜香、花香、奶香等香韵。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发新型吡嗪类烟用香料,以茴香醇和2,3-吡嗪二甲酸为原料,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为缩水剂,在4-二甲氨基吡啶(DMAP)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了化合物Ⅲ。通过IR,1H NMR,13C NMR和HRMS等波谱技术确证了产物结构,并进行了热裂解实验。结果表明:1化合物Ⅲ为目标产物2,3-吡嗪二甲酸二茴香酯。2合成化合物Ⅲ的最佳条件为:2,3-吡嗪二甲酸∶茴香醇=1∶2.1(摩尔比),2,3-吡嗪二甲酸和DMAP的用量均为1.5 mmol,常温下反应12 h,收率57%。3化合物Ⅲ的初次裂解温度为266.9Ⅲ,二次裂解温度为530.8Ⅲ;在400Ⅲ左右失重约70.62%,失重率在274.9Ⅲ时达到最大。4裂解温度对热裂解产物的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影响较大;各温度下的主要裂解产物有吡嗪、对甲基茴香醚、大茴香醚、大茴香醛和苯甲醛等香味成分。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信阳毛尖挥发油。用热失重(TG)技术以及在线热裂解(Py)技术对信阳毛尖挥发油热裂解产物进行了研究。TG曲线显示主要失重区间在25~443.4℃,质量损失高达93%,选取了失重比较大的2个温度点(200、500℃)和800℃作为裂解温度,以气相测谱/质谱法(GC/MS)分析其在不同温度下的裂解产物。结果表明,信阳毛尖挥发油经GC/MS测定共鉴定出45种化学成分,主要是醇、酮、萜烯类物质;裂解实验中,挥发油在200℃热裂解后共分离鉴定出31种化合物,500℃热裂解后共鉴定出30种化合物,并出现稠环芳烃类物质。800℃热裂解后共分离鉴定出45种化合物,且稠环芳烃类物质的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TGA和Py-GC/MS研究琥珀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热重分析法(TGA)和裂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Py-GC/MS)对天然香料琥珀酸单薄荷酯的热失重和热裂解行为及其产物进行了研究。用热重分析法建立了琥珀酸单薄荷酯主反应区热失重过程的动力学模型,并计算出相应的动力学参数。通过Py-GC/MS,分别在300,400,500,600,700,800和900℃下对琥珀酸单薄荷酯进行热裂解,对裂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和半定量分析。共鉴定出薄荷醇、薄荷烯和琥珀酸等75种裂解产物,并研究了其相对含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琥珀酸单薄荷酯在700℃以下裂解出薄荷醇、p-薄荷-3-烯和3-甲基-6-异丙基环己烯等具有致香和清凉作用的物质,而700℃以上没有释放出致香物质。随着裂解温度的升高,裂解产物越来越复杂,有害物质如苯、甲苯、蒽和荧蒽等的含量也逐渐增加。此研究为该化合物在卷烟燃烧过程中的转移行为提供了例证,并为烟草制品加香技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有利于琥珀酸单薄荷酯在卷烟产品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过氧化氢强化两段氧脱木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在两段氧脱木素过程加入过氧化氢会提高脱木素效果,且加在氧脱木素的第二段比加在第一段时的脱木素率和选择性指数(脱木素率与黏度损失率的比值)好;综合考虑,建议过氧化氢的用量控制在2~3kg/t;螯合处理对脱木素率与选择性指数也有影响,建议采用Q-O-OP处理程序,且螯合处理在酸性条件下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分光光度-低压离子色谱法测定Cu2+、Ni2+、Zn2+、Pb2+、Fe2+和Mn2+6种重金属离子的分析方法.选用柠檬酸-草酸混合液作为洗脱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将6种金属离子完全分离,柱后采用1-(2-吡啶偶氮)-2-萘酚(PAN)进行衍生反应,于波长560 nm处进行检测.6种离子的检出限分别为0.006、0.012、0.005、0.125、0.070、0.020 mg/L.该方法用于环境水样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法所测值基本吻合,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以SnO2为基质材料,掺杂微量的Pd,Au等元素制成了对乙炔敏感的气体传感器,研究了器件的灵敏度、响应、恢复特性、长期稳定性等敏感特性。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添加助剂的过氧化氢漂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草NaOHO2/NaOH两段蒸煮纸浆具有良好的可漂性,采用简单的酸处理H2O2漂白(AP)程序,仅用15%的H2O2可使漂白浆的白度达到74%~753%(ISO)。为了进一步提高麦草NaOHO2/NaOH两段蒸煮纸浆无氯漂白的效果,又进行了添加助剂的H2O2漂白试验。1试验部分漂白用浆为麦草NaOH预处理O2/NaOH蒸煮的氧碱浆,其白度为594%(ISO),卡伯值109,粘度827ml/g。漂白采用酸处理H2O2漂白(AP)程序,浆样先用H2SO4进行预处理,再进行H2O2漂白。酸处理在烧杯中进行,H2…  相似文献   

15.
构皮过氧化氢草酸盐法制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论文研究了蒸煮最高温度、蒸煮液的酸碱度、保温时间、草酸钠及过氧化氢用量对构皮过氧化氢草酸盐法制浆的影响。研究表明:蒸煮液的酸碱度对木素脱除影响较显著,中性偏弱酸性条件有利于木素的去除,较佳的构成过氧化氢草酸盐法蒸煮工艺条件为:草酸钠用量20%,碳酸钠0.5%,过氧化氢10%,最高温度90℃,保温时间1h,液比1∶10,pH值4.82-8.71。蒸煮结果为:粗浆得率71.22%,卡伯值36.12。  相似文献   

16.
采用UV+H2O2和UV+H2O2+Fe2+二种高级化学氧化工艺处理硫酸盐苇浆CEH漂白废水,研究了氧化剂用量、Fe2+浓度、初始pH值、处理时间等因素与处理效果(以COD和色度为指标)的关系.研究表明,添加Fe2+可大大加速体系对有机污染物氧化降解,H2O2用量对COD和色度的去除影响显著,硫酸盐苇浆CEH漂白混合废水pH值呈较强的酸性,适合于采用UV+H2O2+Fe2+工艺氧化处理.  相似文献   

17.
The dissolution of UO(2) in a continuously stirred tank reactor (CSTR) in the presence of Ca(2+) and Zn(2+) was investigated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relevant to 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systems. Complementary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dsorption and precipitation reactions on UO(2) dissolution. The 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under anoxic and oxic conditions. Zn(2+) had a much greater inhibitory effect on UO(2) dissolution than did Ca(2+). This inhibition was most substantial under oxic conditions, where the experimental rate of UO(2) dissolution was 7 times lower in the presence of Ca(2+) and 1450 times lower in the presence of Zn(2+) than in water free of divalent cations. EXAFS and solution chemistry analyses of UO(2) solids recovered from a Ca experiment suggest that a Ca-U(VI) phase precipitated. The Zn carbonate hydrozincite [Zn(5)(CO(3))(2)(OH)(6)] or a structurally similar phase precipitated on the UO(2) solids recovered from experiments performed in the presence of Zn. These precipitated Ca and Zn phases can coat the UO(2) surface, inhibiting the oxidative dissolution of UO(2). Interactions with divalent groundwater cations have implications for the longevity of UO(2) and the mobilization of U(VI) from these solids in remediated subsurface environments, waste disposal sites, and natural uranium ores.  相似文献   

18.
手稿荟萃2     
《西部皮革》2008,30(13)
  相似文献   

19.
信息2     
《食品科学》2007,28(10)
  相似文献   

20.
行业动态2     
《纸和造纸》2007,2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