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8):121-127
采用搅拌-陈化法制备了多孔碱式MgCO_3,在500℃下灼烧3 h,得到了多孔MgO。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多孔MgO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的脱色性能,并以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多孔MgO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吸附p H值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量为0.1g、吸附时间为60min、吸附温度为60℃、p H值为8.00时,多孔MgO对糖汁的脱色率为84.7%。用多孔MgO进行静态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研究。结果表明,多孔MgO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值最高(R2=0.999),说明其能更好的模拟多孔MgO对糖汁中非糖物质的吸附行为。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  相似文献   

2.
采用碳化法制备了立方体状的纳米碳酸钙,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纳米碳酸钙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的脱色性能,并以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纳米碳酸钙用量、预灰p H、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率的影响情况及规律,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工艺条件。最佳的脱色工艺为:纳米Ca CO_3用量5 mg/m L、吸附温度70℃、吸附时间20 min、预灰p H 7.3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12.9%。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赤砂糖回溶糖浆硫熏中和上浮的不同脱色工艺及其脱色除杂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赤砂糖回溶糖浆经硫熏中和脱色再用上浮除杂的处理效果非常明显,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率为40.2%,混浊度降低率为57.1%。从而有效降低白砂糖色值,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工艺试验,研究使用CO2饱充结合磷浮清净技术,对碳酸法糖厂本榨季赤砂糖及陈旧赤砂糖(存放时间6个月以上)回溶糖浆进行澄清脱色处理。试验结果表明,CO2饱充结合磷浮清净技术对陈旧赤砂糖回溶糖浆具有优异的脱色效果,脱色率达60%以上,但对榨季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效果不明显,总脱色率仅为30%左右。主要原因是CO2饱充对贮存不同时间赤砂糖的脱色作用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对碳酸法糖厂刚生产的赤砂糖几乎没有脱色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高pH条件下硫酸镁和两性含2%二氧化硅聚硅酸锌对回溶糖浆的脱色效果及机理。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脱色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佳条件为:镁离子用量500mg/L、含2%二氧化硅的聚硅酸锌用量1.57%、pH值11、温度30℃。该条件下脱色率高达92.36%。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电位分析仪对混凝物和糖汁体系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脱色机理为电中和吸附。  相似文献   

6.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以脱色率、除浊率以及絮凝物体积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铁离子浓度、反应温度、时间以及pH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的清净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镁离子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铁离子强化镁盐清净赤砂糖回溶糖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铁离子质量浓度为250 mg/L、反应温度60℃、时间20 min、pH 11.3。在此条件下,回溶糖浆的脱色率可达90.62%,除浊率为76.28%,絮凝物体积为17 mL。单纯使用100 mg/L的镁离子对回溶糖浆进行处理,脱色率为64.23%,除浊率为59.49%,絮凝物体积为37 mL。结果显示:铁离子对镁离子清净赤砂糖回溶糖浆具有显著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石灰澄清法联用二氧化氯氧化脱色工艺的可行性。以脱色率为指标,考察了二氧化氯用量、氧化反应初始p H值、氧化反应时间、氧化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其中,脱色最佳工艺为:二氧化氯用量800 mg/kg、氧化反应初始p H值6.60、氧化反应时间30 min、氧化反应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38.5%。结果表明,赤砂糖回溶糖浆石灰澄清法联用二氧化氯氧化脱色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壳聚糖的澄清性能和活性炭的多孔吸附性能,通过浸渍法制备了活性炭负载壳聚糖吸附剂,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此吸附剂进行形貌和晶相表征,并进行了糖汁吸附脱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的活性炭,其脱色率提高了10.1%。当此吸附剂用量为0.4%(质量分数),吸附p H为6.0、吸附温度为80℃、吸附时间为60 min时,对糖汁的脱色率与0.5%(质量分数)活性炭的脱色率基本一致,说明活性炭负载壳聚糖更有利于对糖汁清净脱色。  相似文献   

9.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纳米氧化锌强化石灰法澄清脱色工艺的可行性。以脱色率与除浊率为指标,考察了纳米氧化锌用量、预灰p H值、预灰时间、预灰温度等4个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率和除浊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脱色最佳工艺为:纳米Zn O用量125 mg/kg、预灰温度40℃、预灰时间20 min、预灰p H值7.00,其脱色率可达9.9%;除浊最佳工艺为:预灰温度40℃、纳米Zn O用量125 mg/kg、预灰时间20 min、预灰p H值7.00,其除浊率可达96.0%。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锌强化赤砂糖回溶糖浆石灰法澄清脱色的工艺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利用石灰法澄清除杂后进行电化学辅助氧化脱色处理,以脱色率差值为指标,考察了电解电流强度、过氧化氢用量、电解初始p H、电解温度、电解时间5个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氧化脱色的影响规律。在电解电流强度为90.0 m A、过氧化氢用量为0.9%(v/v)、电解初始p H为7.60、电解温度为30.0℃、电解时间为2.0 h的条件下;脱色率可到达44.8%,比上清汁外加过氧化氢氧化脱色率高出8.7%。结果表明,石灰法澄清联用电化学辅助氧化脱色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探讨纳米氧化锌强化石灰澄清法联用二氧化氯氧化脱色工艺的可行性。以脱色率和除浊率为指标,考察了纳米氧化锌用量、二氧化氯用量、氧化反应初始p H、氧化反应时间、氧化反应温度五个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率和除浊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其中,脱色最佳工艺为:纳米氧化锌用量125 mg/kg、二氧化氯用量900 mg/kg、氧化反应初始p H 6.60、氧化反应时间15 min、氧化反应温度为40℃,在此条件下,脱色率可达40.0%;除浊最佳工艺为:纳米氧化锌用量75 mg/kg、二氧化氯用量800 mg/kg、氧化反应初始p H 6.40、氧化反应时间60 min、氧化反应温度为50℃,在此条件下,除浊率可达89.5%。结果表明,赤砂糖回溶糖浆石灰澄清法联用二氧化氯氧化脱色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以赤砂糖回溶糖浆为研究对象,以氧化镁和亚硫酸为清净剂,探究氧化镁-亚硫酸法对糖汁清净新工艺,发现氧化镁-亚硫酸法对糖汁具有高效的清净效果。最佳工艺条件为:氧化镁用量(以镁计)400 mg/L,亚硫酸用量(以硫计)400 mg/L,反应pH 11.3,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糖汁脱色率81.71%、除浊率85.65%,絮凝物体积35 mL。通过zeta电位、絮凝物形成过程的动态图像对氧化镁-亚硫酸法清净机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KOH改性活性炭对木糖液脱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KOH溶液为改性试剂对磷酸法活性炭(PAC)进行改性,并对木糖液进行脱色。研究表明:以质量分数0.25%KOH溶液对活性炭进行4~6h的处理,可以提高活性炭对木糖液的脱色率,与未改性PAC试样相比,其透光率由44%提高到50%。并且对木糖液中的酚类化合物、氮类物质、铁及糠醛的去除率由46.37%、43.50%、6.40%、11.83%提高到56.87%、53.00%、16.31%、13.17%。活性炭经KOH溶液改性后(KOH-PAC),其表面化学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与未改性的PAC试样相比,试样KOH-PAC的碱性官能团数量增加,表面的吸附活性位增多。其吸附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是一种可行的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赤砂糖回溶糖浆絮凝过程中Zeta电位的研究,探讨基于Zeta电位优化回溶糖浆絮凝澄清工艺的可行性.考察了pH、氯化钙、氢氧化钙、絮凝剂用量等对赤砂糖回溶糖浆Zeta的影响规律,分别以Zeta电位、脱色率、浊度为指标,优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氢氧化钙量5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4g/L,最佳工艺Zeta电位达到-3.02mV;氢氧化钙量4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4g/L,最佳工艺脱色率达到41.95%;氢氧化钙量5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0.016g/L,最佳工艺浊度达到865.26.以Zeta电位、脱色率、浊度为指标,优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基本一致,证明以Zeta电位法优化赤砂糖回溶糖浆絮凝澄清工艺具有可行性.由于Zeta电位更能反映澄清絮凝过程的本质,可为澄清剂、絮凝剂的遴选及其最佳用量的确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丈就新生柠檬酸钙沉淀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澄清脱色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氢氧化钙用量、柠檬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聚丙烯酰胺用量等因素对赤砂糖回溶糖浆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澄清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柠檬酸在制糖工业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当固体氢氧化钙与回溶糖浆(10°Bx)重量比为0.5:100,柠...  相似文献   

16.
基于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的协同絮凝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进行澄清脱色处理.实验中,通过先后加入壳聚糖、γ-聚谷氨酸实现协同絮凝,应用于赤砂糖回溶糖浆的澄清脱色,获得了理想的效果.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正交实验探讨了壳聚糖用量、pH、γ-聚谷氨酸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澄清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对糖浆澄清脱色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量0.5g/L;γ-聚谷氨酸量0.06g/L;pH5.0;反应温度2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脱色率达到66.5%.  相似文献   

17.
试验以赤砂糖回溶糖浆(糖汁)为研究对象,以脱色率为指标,探究了锌盐加入量、体系pH、体系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四个因素对糖汁脱色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最佳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进行响应面分析,考察了各个因素及交互作用对脱色率的影响,同时获得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试验的最佳条件为:锌盐用量800mg·L~(-1)、体系p H 8.0、体系温度75℃、反应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糖汁的脱色率高达81.75%。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Nano-ZS 90型纳米粒度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氢氧化锌进行了表征,并初步探讨了相关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这两种絮凝剂协同对含有多种单糖的混合糖浆进行脱色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此种脱色法除了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效果显著,对于本试验室研制的混合糖浆的脱色作用也良好。优化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100m L 25°Bx混合糖浆中,壳聚糖溶液0.25g/L、p H 4.5、脱色温度30℃、脱色6min、γ-聚谷氨酸溶液0.07g/L时,得到脱色率为65%。  相似文献   

19.
采用壳聚糖和γ-聚谷氨酸这两种絮凝剂协同对含有多种单糖的混合糖浆进行脱色研究,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结果显示,此种脱色法除了对赤砂糖回溶糖浆脱色效果显著,对于本试验室研制的混合糖浆的脱色作用也良好。优化出的最佳脱色条件为:在100m L 25°Bx混合糖浆中,壳聚糖溶液0.25g/L、p H 4.5、脱色温度30℃、脱色6min、γ-聚谷氨酸溶液0.07g/L时,得到脱色率为65%。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两种不同形状活性炭对乳链菌肽发酵液的脱色效果,分析了吸附条件对活性炭脱色效果及对乳链菌肽收率的影响,并对两种不同形状活性炭的吸附动力学作了初步考察。结果表明:25℃,120r/min,摇床脱色8h,4.5g粒状活性炭对50mL乳链菌肽发酵液脱色率为69.3%,乳链菌肽收率为93.4%,而0.2g粉状活性炭25℃,120r/min,摇床脱色10h对50mL乳链菌肽发酵液脱色率为57.47%,乳链菌肽收率为83.2%;90℃,30min水浴静态脱色,粒状活性炭脱色率42.6%,乳链菌肽收率为90.78%;粉状活性炭脱色率为56.76%,乳链菌肽收率为89.84%;吸附脱色动力学研究发现,粒状活性炭表现为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而粉状活性炭则表现为单分子层吸附和多分子层吸附的叠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