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研究光引发剂对UV柔印油墨稳定性的影响,使用3种光引发剂制备UV柔印品红油墨样品,对光引发剂种类对油墨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改变光引发剂907的含量制备油墨样品,研究了光引发剂含量对油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种类及含量对UV柔印油墨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主要影响油墨的黏度和固化速度。光引发剂TPO所制备的油墨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光引发剂907用量为8%时,油墨能保持较好的黏度稳定性,且具有最高的固化速度。  相似文献   

2.
光引发剂对水性UV光油固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引发剂是引发UV光油体系固化的关键组分.为了考察光引发剂对光油固化性能的影响,设计了水性UV光油的基本配方,采用4种单一光引发剂分别制备光油样品,测试各样品的固化效果并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光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对光油的固化效果影响很大,其中光引发剂907制备的光油固化速率最快,光油涂膜黄变性较小;光引发剂1173制备的光油涂膜基本不发生黄变.运用配方设计试验法,以光引发剂907、TPO及ITX组成复合光引发剂制备光油样品,考察其对光油固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体系固化速率低于单一光引发剂907.使用单一光引发剂907的用量为6%时,UV光油样品的固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氧阻聚作用是影响UV油墨体系固化反应的重要因素.本实验针对氧气浓度对UV油墨体系固化速率的影响,设计制作了可以改变氧气浓度的UV固化装置,制备了一系列UV油墨样品,探讨了不同氧气浓度下光引发剂种类及其含量对体系固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测试范围内,UV油墨体系的双键转化率与氧气浓度有很大关系.在氧气浓度较低时,双键转化率较高;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双键转化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以体系ITX/EHA为例进行研究,当光引发剂ITX含量在1%~10%之间变化时,光引发剂的含量越高,双键转化率越大,固化速率越高.  相似文献   

4.
UV油墨固化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V油墨固化速率不仅受到油墨中各组分的影响,而且与墨膜厚度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分别使用不同种类的预聚物、单体、光引发剂配制油墨,研究油墨各组分对UV油墨固化速率的影响;进而固定油墨其他组分,改变光引发剂种类及其含量配制油墨,并制备不同墨层厚度的样品,测试不同墨层厚度下的油墨预聚物双键转化率,分析光引发剂种类及其含量与不同厚度墨膜固化速率的关系.测试不同UV光源功率下的双键转化率,研究含不同光引发剂的油墨在不同功率下的固化速率.研究结果表明,油墨各组分对UV油墨固化速率有一定影响,此外,随着墨层厚度的增大,油墨双键转化率降低;当光引发剂含量小于10%时,UV油墨的固化速率随着光引发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UV油墨的双键转化率随着UV光源功率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5.
基于流变动力学的UV体系固化速度表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表征UV体系固化速度,研究引发剂的种类与含量对聚酯丙烯酸酯固化过程中的影响,实验采用装有UV固化组件的流变仪,实时监测含有不同种类和浓度光引发剂的UV光油体系固化过程中的动态流变参数(弹性模量G')的变化,再通过曲线拟合、求导,来表征该UV体系固化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含光引发剂DETX的UV固化体系在固化过程中,弹性模量G'值达到平衡的时间短且平衡值较高,固化速度快、固化程度高;引发剂含量影响UV体系固化反应速率,引发剂含量过高反而会导致UV体系固化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6.
丝印UV油墨光引发剂与颜料的匹配及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以不同品种和用量光引发剂配制的四色丝印UV油墨固化速度的测试实验,分析了它们对油墨固化速度的影响,指出光引发剂的吸收波峰应尽可能在颜料对紫外光吸收较弱的波长范围内,并尽可能与紫外光源发射的主波长相近;根据本实验条件,光引发剂的用量约占油墨量的7%时,丝印UV油墨的固化速度最大。  相似文献   

7.
<正>UV油墨,是指经UV光线照射瞬间固化的油墨。UV油墨的主要成分包括颜料、低聚物、单体(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各种助剂等。其中,树脂和活性稀释剂起着固着颜料和提供成膜性能的作用;颜料赋予油墨适度的颜色和对承印物的遮盖力;光引发剂则要求在颜料的干扰下仍能吸收光子引发聚合。从印刷工艺看,UV油墨固着速度快,结膜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浅谈UV固化油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U固化油墨的主要成分为光固树脂、光引发剂、颜料、表面特性剂稀释单体及其他助剂,利用光波能量,引发交联产生物理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干燥目的。与传统油墨相比,U V光固油墨在使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UV固化油墨的优点◆生产效率高:UV固化油墨固化速度快(印刷速度可达100~500m/min),印张离开印刷机时即可直接叠印,省去晾干、烘干等程序,节省了大量人力。待机时间缩短了,固化油墨不易在墨辊或网版上固着,因此可以较少清洗墨辊、网版的次数,提高生产效率。U V油墨在高速生产线上叠印良好,使生产效率完全取决于印刷速度,而不再受限于干燥速…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3D打印技术的完善及不断推广,3D打印材料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UV直写技术,制备红色UV光固化油墨,先将纳米颜料与单体、超分散剂等制备成纳米颜料分散剂,再将分散剂与光引发剂、预聚物等混合制成UV固化油墨。为研究不同浓度的颜料分散浆对UV固化油墨性能的影响,特设计实验方案研究颜料分散浆对油墨的粘度、表面张力、体积收缩率以及色彩再现等性能的影响,通过多方面性能对比,选择10%~12%颜料分散浆制成的UV固化油墨具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作为水性UV固化油墨中非光敏性的组分,颜料与引发剂竞争吸收UV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UV固化体系中体系的固化特点。由于颜料能够吸收一部分辐射能量,这将会影响到光引发剂对于光的吸收,并进而影响到能够生成的自由基的浓度,结果会降低固化速度。  相似文献   

11.
无水胶印因印刷中无需使用润版液,具有有水胶印无法实现的色彩饱和的优势。单体是UV无水胶印油墨的重要组成成分,对油墨的各项性能都有重要影响。使用不同单体分别制备油墨样品,测试了样品的流动曲线、触变性破解指数、表面张力、光泽度、固化速度等性能参数,分析了单体种类对油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体黏度直接影响到油墨样品的黏度;所使用的六种单体都具有良好的固化速度;使用单官能度单体的油墨样品表面张力最低;六种油墨样品都具有较大的触变性。运用配方设计原理,对EOEOEA、TPGDA、TMPTA三种单体进行复合配方实验的结果为0:3:7。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酯二元醇、二羟甲基丙酸(DMPA)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合成水性阴离子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证实了该预聚物的结构,并最终制得成水性UV油墨。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得黄、品、青、黑等四种颜料的紫外吸收光谱,并且运用指干法研究了不同光引发剂、颜料含量及干燥工艺对油墨固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黄、品、青、黑四色墨最佳的引发剂体系为819DW+MBF、819DW+500、819DW+MBF、819DW+MBF,最佳光引发剂含量为10%、10%、10%、11%;最佳颜料含量分别为6%、7%、6%、7%;该UV油墨不经过预先烘干直接进行固化时,光固化速度反而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光乳液聚合法制得新型阳离子球形聚电解质刷(CSPBs)。先按照朔滕-鲍曼反应机理用甲基丙烯酰氯和Darocur1173来制备光引发剂,然后将光引发剂负载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最后将N,N-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接枝到带有光引发剂的微球表面。运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合成的阳离子球形聚电解质刷,其外观形貌均呈圆球形,平均粒径约为170nm。将合成的CSPBs作为助留助滤剂应用在造纸上,通过动态滤水实验对其助留助滤性能进行分析,实验表明:当其添加量为0.04%(wt)时得到最短的滤水时间(23.2s);当其添加量为0.035%(wt)时,其最佳的纸浆首程留着率(FPR)为70.89%。  相似文献   

14.
实验将同一单体与预聚物按不同比例混合,不同官能度单体与预聚物混合,制备不同UV喷墨油墨固化体系,测试动态弹性率随UV固化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结果表明:UV喷墨油墨体系中,预聚物比例大、单体官能团数量多,UV固化反应诱导期短,反应速度快。初步分析了UV喷墨油墨固化过程的动力学。  相似文献   

15.
数字喷墨印刷凭借高质量、低成本、易操作的优势,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被认为是未来数字印刷技术发展的重要代表。随着数字印刷与网络出版技术的发展与结合,数子喷墨印刷方式被逐渐应用于图书出版行业的个性化按需印刷,这使得纸质喷墨印刷品的存置稳定性研究备受关注。本文是针对纸质喷墨印刷品自然条件下光老化现象进行的研究,文中首先分析了导致印刷品褪色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对印刷品老化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离的算法模型;其后,在排除湿度变化影响的完全自然光照射条件下,对数字喷墨印刷样张进行了光老化试验,通过X-rite Spctroeye密度仪测量晒前、晒后实验样张的相关参数,分析了光照后印刷品颜色变化现象,并进一步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得到了油墨光照衰退经验模型;最后,对印刷材料光老化特性对印刷品色彩及阶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本研究是首次在尽量排除湿度变化影响的自然光照条件下,对数字喷墨印刷品进行的光老化试验,并对图像阶调递增过程中油墨光照衰退的规律进行了推导,总结得到了油墨光照衰退经验模型。本文所提出的光老化分析方法与得到的油墨褪色关系模型,对印刷品老化现象的后续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水性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UVPU)和水性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WEA)两类预聚物的共混性能。采用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和环境扫描电镜等设备分析了两类体系的相容性、光固化性能、固化膜的光学性能和力学性能及成膜的截面形态。研究表明两类预聚物的共混体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紫外光固化速度快。WEA加入20 wt%的UVPU固化成膜,断裂伸长率可提高1.5倍,光泽度是100%UVPU固化膜的1.23倍,但拉伸强度有所下降。电镜观察表明,两类预聚物的分子之间能够相互聚合,形成类似网络互穿的结构。总体上说,两类预聚物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固化膜兼具聚氨酯丙烯酸酯膜的良好的拉伸性能和环氧丙烯酸酯膜光泽度高的优点,性能互补,提高了涂膜的综合性能。该新型共混体系在上光油和印刷油墨连接料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使用EB3700,6358H和6353-1三种预聚物,运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方法,确定复合预聚物的比例,分别考察了单一预聚物和复合预聚物对UV胶印油墨样品的流动曲线、触变性破解指数、固化速度、光泽度、油墨转移率及实地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有预聚物6358H的油墨样品具有较高的黏度,其触变性破解指数也较大;含有预聚物6353-1的样张具有较高的光泽度;含有预聚物EB3700的样张实地密度较大,且具有较快的固化速度;将EB3700和6353-1混合制备的油墨样品具有较高的油墨转移率。运用单纯形重心设计方法求得三种预聚物EB3700:6358H:6353-1的最佳复合比例为1.4:1:1。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新闻纸印刷适性,满足高速印刷需求,本文以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和内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阴离子单体衣康酸、活性单体羟甲基丙烯酰胺、交联单体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为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制备了中等分子量、低黏度、交联型的活性两性聚丙烯酰胺作为纸张干强剂,并对其红外、电荷密度、分子量表征。根据国内浆料和造纸现状,选用了脱墨浆料和中电导抄造体系进行应用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在白水电导1000-1200us/cm的条件下,聚丙烯酰胺的干添加量为浆料的0.8%,纸张定量为60g/m~2,制备的干强剂可给予纸张卓越的性能和纸厂可控的成本,能提高纸张拉毛速度14%,提高纸张撕裂强度20%,增强纸张内结合力30%,浆料的滤水性能提升27%,对填料的助留性能提高了10%。  相似文献   

19.
紫外荧光防伪胶印油墨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由紫外光(200~400nm)照射,可发射出可见光(400~800nm)的新型特种油墨,紫外荧光防伪油墨在现代印刷工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采用具有红光发射的无机荧光材料BaCaBO3F:Eu3+,Li+作为颜料,首次制备合成了该种荧光油墨样品。进一步通过相关光谱测试分析,研究了荧光油墨中颜料的添加量对荧光油墨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荧光油墨的最佳配比,提高了紫外荧光油墨的发光功效。此外,本文还对油墨的细度、塑性黏度、黏着性等一些印刷适性及其流变学特性进行测试,辅以流变学实验手段考察胶印墨的黏度、触变性、弹性以及温度对油墨墨性的影响,得到了有价值的参数及规律:在剪切速率恒定不变时,剪切应力随其作用时间表现为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无色荧光油墨可以很好地增加印刷品的明度,扩大普通胶印油墨在相应色相范围内的呈色范围,使印刷品看上去更加鲜艳明亮。上述实验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荧光油墨在有价证券、商品包装和有效证件等印刷防伪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有望在上述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当前,随着环保及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绿色印刷与包装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水性油墨逐渐被市场接受,但是,目前国内与水性油墨配套的印刷设备却存在烘干效率低,印刷速度难以提升的问题。为解决此问题,本论文以Logarithmic模型为基础,分析水性油墨的热风挥发干燥机理和过程。在热风温度为50℃,热风流速为6m/s的条件下,并假设实验条件遵循费克第二定律:干燥初始阶段,固体基质的流体均匀分布;干燥过程中,扩散系数保持不变;表面传热传质阻力忽略不计以及一维扩散等。在该试验条件下,对水基油墨在干燥过程中残留流体比例进行测量并记录,然后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SPSS统计软件),以相关系数的平方作为评价模型的依据,并对Logarithmic模型进行修正,得出与水性油墨于燥过程吻合的改良模型。最终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水性墨干燥的效率,该模型能够为水性墨印刷设备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对相关印刷设备印刷速度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