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研究以母鸡为原料加工鸡汤,以鸡汤感官评定结果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鸡汤中草药的使用方式为:良姜粉7g、花椒粉15g、陈皮粉15g、八角粉15g、肉桂粉6g、大枣粉5g、枸杞子5g、当归5g,继而在此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选出鸡汤最优化烹制工艺为:经0.071g/mL复合磷酸盐腌制后,20℃加热沸腾,恒温95℃煮制,煮制90min后加盐.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药膳及鸡汤的研究现状,药膳鸡汤的功能特性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结合市场需求,分析了药膳鸡汤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产品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优化北京油鸡药膳鸡汤的生产工艺,开发一款新型北京油鸡药膳鸡汤。方法 将北京油鸡与药食同源食材人参、枸杞子及活性成分人参总皂苷、枸杞多糖有机结合在一起,以感官评价为主要指标,以色差、pH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辅助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究煮制时间、枸杞多糖添加量和人参总皂苷添加量对北京油鸡药膳鸡汤品质的影响。结果 北京油鸡药膳鸡汤最佳生产工艺:煮制时间50min、枸杞多糖添加量540 mg、人参总皂苷添加量72 m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加工而成的北京油鸡药膳鸡汤中枸杞多糖的含量为34.26 mg/100 mL,人参总皂苷的含量为3.64 mg/100 mL,综合感官评分为6.72、L*为93.92、a*为-0.58、b*为19.59,总透过率为86.29、pH为6.10。结论 本研究开发出一款风味口感良好的北京油鸡药膳鸡汤,为北京油鸡深加工及产品研发提供思路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康 《饮食科学》2008,(9):19-19
鸡汤具有调节免疫,预测感冒的作用,在鸡汤中加入中药材的“药膳鸡汤”,不但很滋补,根据其加料的不同,对不同的人群还能起到不同的食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加工工艺对鸡汤品质的影响及鸡肉品质的质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益  何小峰  岳馨钰  冯希  黄文 《食品科学》2010,31(9):120-125
采用感官评定和营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小火煨制时间、原料种类、加盐量以及加盐的先后顺序对鸡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火煨制时间为100min,肉鸡和土鸡质量比为1:1;加盐量为2g/100g 鸡肉,鸡肉质量与水体积比为100:250(m/V),起锅后加盐的方式制作的鸡汤感官风味和营养成分较好。质构仪对高压处理鸡肉测定的4 个参数:硬度、咀嚼性、黏聚性、弹性与感官评定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0.9918、0.671、0.579。分析得知鸡肉嫩度大小可以运用构仪在TPA 模式下以硬度和咀嚼性两个参数来反映,而弹性和黏聚性则不能反映鸡肉的嫩度。  相似文献   

7.
鸡汤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扬州地产草鸡为原料加工鸡汤,经L9(3)3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鸡汤最优烹制工艺为鸡汤原料肉、食盐与水配比为50∶1∶110,先高温115℃加热20 min、后80℃保温80 min.将该鸡汤加工成包装制品,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置于(25±1℃条件下做保藏试验,得出鸡汤的适宜辐照剂量为9 kGy,保藏期为28天,其细菌总数低于国家标准限量,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怪味胡豆的制作工艺,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怪味胡豆的最佳原料配比:甜面酱0.6%、食盐1.2%、花椒0.8%、五香粉0.1%、辣椒1.2%;同时分析了胡豆浸泡用水量、浸泡温度及时间对胡豆吸水率的影响;油与胡豆的比例、油炸温度及时间等因素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常见的药食同源的中药材如龙眼肉、枸杞子、肉桂等为主要原料,以干辣椒、郫县豆瓣、食用油、香辛粉等为辅料制作药膳火锅底料。首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药膳火锅底料的因素水煮时间、中药材添加量、辣椒、加水量等进行试验探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取适当的因素和水平进行正交试验,以此来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从而确定药膳火锅底料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显示:在郫县豆瓣16%、盐2%、香辛粉3%、白糖2%、花椒2%、味精1%、酵母抽提物1%、食用油用量40%的基础上,选择水煮时间为60min,中药材添加量为1倍,辣椒添加量为10%时所制得的药膳火锅底料品质最好。利用电子鼻对产品进行挥发性香气分析,发现炒制后的药膳材料较水煮工艺的香气特征突出。  相似文献   

10.
黑木耳是一种不仅口感爽口,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菌类。用黑木耳作为原料制作成的木耳粉,其营养价值更高。但是纯木耳粉的口感微苦,闻起来稍有中药味,不利于食用。市面上现在售卖的大多是纯的木耳粉,少有添加木耳粉制作而成的食品供人们选择。所以试验将木耳粉添加到曲奇饼干的制作过程中,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获取木耳粉风味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最佳配方:低筋面粉100 g,黄油100 g、木耳粉14 g、糖粉51 g、鸡蛋70 g。  相似文献   

11.
工艺参数对排骨汤营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猪排骨为原料,采用四段工艺制作排骨汤。研究工艺参数对猪排汤营养成分的影响,为制汤工艺提供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高温温度、高温时间、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肉和汤的营养特性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不同的工艺参数煮制的排骨汤,肉和汤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不同。根据营养品质,确定适宜的猪排骨汤的制作工艺为于高温温度120℃维持20min再于保温温度80℃下保温60min。此时,肉和汤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7.20%和1.6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6.50%和2.71%,总糖含量分别为1.44%和1.72%,灰分含量分别为3.06%和1.52%。排骨汤的营养物质主要在肉中。  相似文献   

12.
两种工艺对鸡汤保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通过鸡汤传统冷式包装和加热杀菌包装方式对比,经过75d的保存实验,从感官、pH值测定。TBARS值的测定、细菌总数来研究鸡汤保质期,结果表明:采用杀菌和热包装的鸡汤在相同的贮藏期内,热包装鸡汤菌落总数显著低于冷包装的鸡汤。经过热包装和杀菌后的鸡汤,60d后口感才变得不可接受、产生异味和分层,与冷包装的30d相比显著延长了保质期。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木瓜蛋白酶适度酶解,进行常压和高压熬制,探讨鸡汤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变化。结果显示:酶解鸡汤熬制过程中粗蛋白逐渐增加,30 min后呈显著性增加(p<0.05),常压熬制90 min、高压熬制30 min分别为0.848%、0.921%。可溶性蛋白逐渐增加,但常压熬制120 min仍然较低,仅为5.45 mg/g;高压熬制20 min的可溶性蛋白为6.546 mg/g,熬制70 min后高达8.372 mg/g。酶解鸡汤常压熬制过程中胶原蛋白呈显著增加(p<0.05),熬制120 min后仅为4.208%;高压熬制60 min后显著增加(p<0.05),熬制90 min后高达7.827%。酶解常压熬制和高压熬制鸡汤的氨基酸总量分别增加了13.64%、42.94%,苦味氨基酸分别增加了14.59%、53.95%。表明适度酶解和高压熬制能加快蛋白质类物质的溶出,缩短鸡汤熬制时间,但鸡汤苦味物质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冯月玲  冉然 《中国调味品》2012,37(1):108-111
鸡骨汤粉是一种新型的方便健康食品,试验运用现代营养学理论,结合我国传统食疗配方和药食两用食材,开发药膳风味鸡骨汤粉,并优化其配方。在鸡骨汤粉的应用研究中,通过预试验确定各辅料均采用粉质的形态添加到鸡骨汤粉中,并进行配比试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配方。试验所得的优化配方为:食盐0.5%,当归粉0.5%,黄芪粉0.2%,党参粉0.5%。以此配方调味而得的鸡骨汤粉具有最佳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淘汰蛋鸡为原料熬煮保健鸡汤,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常压蒸发和真空两种浓缩方式处理的保健鸡汤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常压蒸发浓缩工艺保健鸡汤共检测出挥发性化合物29种,真空浓缩工艺保健鸡汤共检测出45种,其中真空浓缩工艺使保健鸡汤中的醛类物质减少了24.87%,而烃类和酯类物质分别增加了18.58%和9.81%,来自于脂肪氧化产物的己醛显著减少了10.67%(p<0.05)、庚醛和辛醛分别减少了1.24%、1.62%,而来自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戊基呋喃显著减少了4.04%(p<0.05)。结果表明,真空浓缩工艺虽然会减少醛类物质,但保留了保健鸡汤中保健独特的风味化合物,因而较常压浓缩工艺对保健鸡汤的挥发性化合物更具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王莉嫦 《食品工业科技》2013,34(14):303-304
以鸡汤中粗蛋白、粗脂肪和总糖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最佳加工工艺,以蛋白溶出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得到优化的工艺为制汤温度118℃,料水比例为1∶4(w/v),制汤时间为150min,在此最佳条件下,鸡汤中的粗蛋白含量达到9.39g/100mL。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90℃和95℃两个温度条件下不同煮制时间对卤鸡肉品质的影响,以期获得卤鸡肉的适宜煮制条件。结果显示,卤煮温度和卤煮时间均显著影响卤鸡腿的品质(p<0.05)。同温下煮制10~120min,卤鸡腿的出品率、汤pH均大体呈现下降趋势,亮度L*、黄度b*、羰基值逐渐增加,红度a*值无明显变化,卤鸡腿pH、嫩度先增后降;煮制相同时间,两温度的出品率除20min外90℃始终高于95℃,亮度L*在30min之前90℃显著低于95℃(p<0.05),40min开始变化不再显著(p>0.05),黄度b*和红度a*无显著差异,剪切力除60min和90min外90℃均高于95℃,pH从60min开始90℃高于95℃,羰基含量在60min之后95℃开始明显高于90℃;60min是两温度在卤煮过程中品质差异显著的时间拐点。   相似文献   

18.
鳀鱼蒸煮液膜浓缩工艺研究及风味物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滤(MF)、超滤(UF)、纳滤(NF)组合膜浓缩技术进行鳀鱼蒸煮液营养风味物质的高效冷浓缩。结果表明:无机陶瓷微滤膜通量较高、浓缩时间较短,MF-NF工艺的蛋白质和氨基酸回收率分别为70.74%和39.83%~46.64%。MF截留液的蛋白质浓度提高3.30倍,腥味增强。NF截留液的氨基酸浓度提高2.71倍,其中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分别增加了3.36倍和6.72倍,鱼腥味基本消失,蒸煮液的风味有效改善。MF-NF工艺比MF-UF-NF工艺经济简便可行,适合于鳀鱼蒸煮液船上浓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