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经纬密变化对国产碳纤维束织造损伤的影响,采用国产碳纤维束CCM55J-6K织制了相同面密度、不同经纬密的平纹织物.通过毛羽测试、纤维束拉伸测试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了各试样中经纱和纬纱的织造损伤情况.结果表明:经纱的织造损伤率总体大于纬纱,且织造损伤率随着经密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纬纱的织造损伤率随纬密的增大先...  相似文献   

2.
三维机织预制体生产过程中,经纱张力控制对预制体织造及复合材料性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选择最佳经纱织造张力可以有效提高三维机织复合材料质量。文章研究了不同经纱织造张力对三维机织预制体及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经纱织造张力越大,在机织造过程中经纱的磨损就较大,预制体面密度越大。当经纱织造张力为150 gf时,织造的预制体对应的复合材料经向拉伸强度最大,但经纱织造张力对其经向压缩性能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章设计了单根综丝磨损试验平台,其采用模拟预制体织造时综丝上下运动形式,且纱线张力作为可控变量。基于碳纤维原料及磨损试验平台探究了纤维在织造过程中在综丝综眼处的损伤情况,对比了碳纤维品种、加捻捻度、加捻工艺等对纤维损伤的影响。研究发现G纤维在织造过程中耐磨性更佳,单向捻的加捻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纤维损伤,初步试验验证发现48K碳纤维的最佳加捻参数为20捻/m。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们非常重视浆纱可织性以及经纱织造断头率预测方法的研究。文章从经纱织造断裂机理、浆纱可织性的影响因素、浆纱可织性的评价指标和经纱织造断头率的预测方法等4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建筑、体育、汽车、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PAN基碳纤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PAN基碳纤维的制备、结构、性能及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详细介绍了PAN基碳纤维相关标准及检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根据各类食品的危害物检测数据,评估相应食品类别的安全状态,从而为食品安全管理部门提供决策辅助。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评价理论的食品安全状态综合评价方法。在建立食品安全状态评价指标体系时,考虑了食品的多样性、危害物多样性和危害物毒性的差异。在评价风险指标计算中,根据各个危害物检测记录,用模糊数学方法计算对应类别危害物的风险指数,再综合出安全性的综合指数。最后,对一沿海城市进口食品检测数据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7.
制革企业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和收益,而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检验制革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以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发展现状为基础,对当前制革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构建内部控制评价框架,明确实现制革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途径,针对制革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验证,得出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有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评价大米口感及质量,还应排除主观因素干扰。基于此,本文结合大米口感评价问题,提出了大米口感及质量的模糊评价方法,从外观、口感、色泽等多方面进行大米质量评价。从方法应用效果来看,能够得到与质构仪等设备相同的评价结果,因此可以实现大米质量的准确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对现行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GB 4789标准体系开展跟踪评价,为完善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标准体系提供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中西部19个省和直辖市开展研究,调查对象主要包括政府检验机构、企业检验部门和第三方实验室的相关检验人员。通过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网站数据录入系统进行数据在线录入和填报,数据采用SPSS 22.0和Microsoft Excel 2013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056份,政府和企业的检验人员为调查主体。来自不同机构的调查对象对标准的整体评价均在4分以上(5分为满分),企业检验部门的评分高于政府检验机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3.8%(991/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现行标准体系可以完全满足或基本满足工作需求。在标准体系的完善方面,50.7%(535/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最为需要修订的是样品前处理方法;不同机构对于需要增加的检验项目建议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2.4%(976/1 056)的调查对象认为有必要增加快速检验方法。结论 GB 4789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体系使用率高,整体评价好。建议国家管理部门明确微生物快速检验方法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中的定位,为其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1.
这个项目所取得的结果展示了如何采用扁平经纱织造致密面料的方法,这种方法既可实现高产量和高质量,又可改善材料的各种特性.因此,这种织物的应用领域可进一步拓展.这些改造采用的都是市场上有售的部件,无需特别的手段.改造之后,经轴和织造区之间的自由纱段最小化、经纱张力更均匀.经轴和织造区之间根据扁平纱的几何形状设置导纱器,并应用了特殊的综丝,明显减少或避免了经纱在整个经纱方向出现捻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碳纤维多层角联织物的特殊要求,运用三维建模及虚拟样机模拟仿真,优化零部件设计和动力学性能,研制了一套碳纤维多层角联机织装备。设计的30层多经轴张力补偿送经系统适用于不同织造工艺要求;电子提花与多臂复合式开口装置,实现了多层经纱三位置开口;引纬机构采用自动寻口技术,解决了一套机构对应高低不同梭口的逐层引纬问题;打纬机构可实现逐层、多层一次及多次重复打纬,解决了打纬对经向碳纤维磨损及织物纬密的问题。研究成果可降低碳纤维织物的制造成本,并为碳纤维复合材料骨架织造技术提供了机织装备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织物结构、浆纱耐磨性、织造断头率的分析比较,探讨了经纱之间的相互摩擦对织造过程的影响,经纱之间的摩擦使纱线表面毛羽增加,相互缠结,这是织造断头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细号高密异号经纱织物3种不同的织造方法,具体论述了织轴的不同准备方式,整经和浆纱工序中区分两种经纱的措施,织造工序技术参数的调整,生产过程中改织、结经和断头时经纱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设计与生产了竹浆纤维色织经起花织物。络筒工序采用“中车速、降毛羽、小张力、匀卷绕、勤巡回”的工艺原则;整经工序采用“中车速、中张力、降毛羽、三均匀、勤清洁”的工艺原则;浆纱工序采用“低车速、贴伏毛羽、增强保伸”的工艺原则:织造工序采用“早开口、大张力、中车速、严控温湿度”的工艺原则。通过采取以上技术措施,生产的产品经向台时断头为0.52根/万米,纬向台时断头为1.21根/万米。生产效率达到97%以上,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以上,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镀铜碳纤维丝束细观耐磨性的有限元仿真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鑫  李晶  陈晨 《纺织学报》2020,41(6):27-35
针对碳纤维丝束在织造过程中易出现断经和起毛的问题,提出在碳纤维丝束表面镀铜以提高丝束耐磨性。首先在Solidworks中建立树脂基碳纤维丝束细观模型,利用ABAQUS对开口时碳纤维丝束与镀铜综丝眼之间的滑动摩擦损伤进行仿真模拟,并运用纤维复合材料渐进损伤失效模型进行损伤演化分析;将树脂基碳纤维丝束改为镀铜碳纤维丝束,通过拉伸模拟验证了丝束模型的可行性,运用Archard模型对镀铜碳纤维丝束进行耐磨性仿真模拟;最后在ABAQUS中模拟仿真纤维的硬挺度。结果表明:当镀铜层厚度为1.0 μm时,仿真预测的镀铜碳纤维丝束耐磨次数约是上浆碳纤维丝束(上浆率为0.32%、浆液质量分数为3%)耐磨次数的2倍;在碳纤维丝束表面镀0.5~1.0 μm的铜层时具有良好的可织性。  相似文献   

17.
鲁喜  杨建成 《纺织学报》2016,37(7):137-141
为提高经纱张力的控制精度,防止碳纤维在送经机构长距离输送过程中因自身质量下垂,导致经纱张力控制精度不高对织物质量造成影响,结合现有的经纱张力控制方法,提出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信息融合综合算法。根据神经网络得到的权值函数,以多层织机的送经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在多层织机送经机构的不同位置安装张力传感器,通过无线信息采集系统,对经纱张力进行在线多点检测,然后将检测的张力信号进行模糊信息融合。实验结果表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识别准确率优于单传感器,提高了用于碳纤维织物的多层织机经纱张力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可溶性维纶伴织工艺开发单经单纬轻薄型纯毛织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可溶性维纶伴纺工艺生产单经单纬毛织物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伴织工艺实验,即采用10tex可溶性维纶纯纺纱与纯毛纱并捻伴织.然后通过退维处理得到单经单纬纯毛织物。这种方法工艺简单,织造效率高,可生产单经为20tex的纯毛织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及生产状况;说明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结构、国外相关织造设备的特点以及国内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机的研发进展;介绍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能源开发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在该领域内最新产品的生产情况;分析总结了碳纤维原料生产和碳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行业现状对我国碳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提出设想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