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谢国忠 《China Equipment》2009,(8X):107-107
提出了减少渗滤液产量及其污染物的浓度,渗滤液形成循环,加速填埋场的稳定化进程,同时减少渗滤液的外排量和污染物浓度,建立渗滤液处理系统等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手段。  相似文献   

2.
沈良富 《机电信息》2008,(20):56-58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危害较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难度较大。因此,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是目前填埋场设计和运行中遇到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南通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从2004年5月28日开工,2005年8月6日通过了环保局验收,2006年8月通过整体竣工验收。该工程占地1080m2,采用一级反应沉淀+UASB反应+卡鲁塞尔氧化沟+二级A/O+消毒处理工艺,总投资1900万元。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能,用RXD仪器分析了赤泥的物相结构,用ICP-AES分析测试了其中的重金属元素.研究了脱附液赤泥和用垃圾渗滤液浸泡的赤泥对垃圾中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吸附作用和抑制作用,用这种赤泥进行了代替粘土作垃圾填埋场覆盖层和在其上种植草本植物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的赤泥和脱附液赤泥在垃圾填埋场做覆盖层代替粘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该文通过对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水质进行了研究,了解到填埋场渗滤液的特点是有机物浓度高,水质水量变化范围大,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氨氮和金属含量比较高,渗滤液的性质随填埋时间而变化。进行了渗滤液处理工艺的调查,报告了渗滤液处理站的投资建设和运营成本方面的现状,垃圾渗滤液处理应选择合理的工艺组合,并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出水指标、用地面积和工程规模等多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各种工艺都有其适用条件,在满足出水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先进、高效、投资经济的工艺。  相似文献   

5.
浅谈新标准下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明 《机电信息》2009,(33):49-52
本文通过对垃圾渗滤液处理现状及问题的分析,阐述了新时期下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实施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的巨大挑战。文中介绍了新标时期渗滤液处理的两大主体工艺思路及现阶段不同工艺思路下的重点工艺单元,并通过对南京市渗滤液处理领域取得的成果举例为该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山谷型小城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往往面临基础资料缺乏、场址条件较差、地质条件恶劣等情况,使设计困难加大。在认真分析基础资料的前提下,依势对场地平整、防渗系统、地下水导排系统、垃圾坝及锚固平台、调节池、监测系统等进行相应设计,并控制好造价,就能设计出比较适合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相似文献   

7.
孟洁 《机电信息》2015,(6):133+135
结合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的电气自控系统实际设计实践,分析了其电气自控系统需求,并从供电系统、配电系统、用电负荷计算、自控系统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赤泥时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吸附性能,探讨了赤泥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吸附机理.利用赤泥的吸附性能和絮凝性能可脱去渗滤液中的COD、氨氮和色度,COD去除率为30%,氨氮的去除率为20%,色度去除率为40%.并可有效地去除重金属.利用了赤泥中的剩余碱,将其直接用于垃圾渗滤液的化学脱氨.赤泥时垃圾渗滤液中COD、NH3-N和色度去除率随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对城市生活垃圾沉降特性进行了室内试验研究,自主研制了用于测定生活垃圾沉降的试验仪,测定了淋溶、温度、应力、自然4种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垃圾土的沉降变形量。研究了不同工况条件下的垃圾土的沉降变化规律及垃圾土的变形机理和过程。拟合了垃圾土沉降随时间变化的预测曲线,分析了孔隙率与沉降速率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淋溶作用对垃圾沉降速率的影响最大,应力作用其次,自然状态最小。得到沉降速率与孔隙率变化关系,其预测模式可为理论研究提供本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渗滤液回灌可加速填埋场沉降,增加其库容量,缩短封场时间。垃圾填埋前通过压缩打包处理,可增加库容量,并减少二次污染。为垃圾填埋场的稳定性分析、变形计算及封场后作为建筑地基的可行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工艺特点,讨论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超滤控制的应用,阐述了系统构成和功能,并对过程控制实现进行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1.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垃圾箱无法对垃圾进行主动的、有针对性的、初步的分类,而市场上常见的智能垃圾箱仅仅做到了投掷的智能化,严格意义上讲这不属于智能垃圾桶,无法普及且性价比低。因此,基于垃圾的自动检测、区分和存放的目的,采用SolidWorks三维设计、PLC和多传感器技术,从机械设计、功能实现等方面,设计出一款智能垃圾桶,针对金属、纸制品、塑料、玻璃瓶、其他垃圾进行分类。为了验证该垃圾智能检测方案的合理性,研制出试验样机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利用该装置,垃圾分类检测的准确度为84.5%,实现垃圾的初步自动分离。该智能垃圾桶的推广和应用不仅能实现资源的二次利用,对于环境保护、智慧城市建设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黄伦  刘沛  谭涛 《机电工程》2014,31(11):1452-1456
针对当今世界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长造成的自然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对我国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对发达国家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安全分类处理方式和垃圾再利用策略进行了归纳,结合国内外垃圾分类处理所遇到的问题和不足,设计制造出了一套实现垃圾桶颜色识别、路线识别、机械手动作和到达指定位置的自动化垃圾分拣系统模型,利用Code Warrior 5.0软件开发平台对系统程序在线调试,通过系统的反复运行对智能分拣小车的自动寻迹进行了累积误差统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智能垃圾分拣系统的累积误差波动稳定,寻迹的能力比较准确、可靠,实现了垃圾自动分拣的过程,为工业的应用实现提供了有利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垃圾破碎机故障诊断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粗糙集理论与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结合粗糙集理论和BP神经网络的优点,首先利用粗糙集对原始故障诊断样本进行处理,然后对条件属性进行约简,删除冗余的信息,减少神经网络输入端的数据,从而简化神经网络的结构。并将基于粗糙集-BP神经网络的故障诊断系统对垃圾破碎机进行故障诊断。利用粗糙集对故障知识进行约简,简化BP神经网络结构,提高故障诊断的速度及准确度。将此方法应用于某型号垃圾破碎机的故障诊断中,诊断结果表明所提诊断方法可简化神经网络结构,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4.
余朝晖  王希  谷尚局 《衡器》2012,41(6):34-39
物联网标志着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是我们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示范应用创新是推进行业抓住物联网机遇的核心内容。提升环卫在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中的承载力和促进力,体现在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生活垃圾资源化、垃圾收运规范化和城市环卫精细化等诸多方面。尤其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垃圾分类收集是提升环卫水平的基础。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与计量技术相结合的车载称重系统,实时掌握管辖区内所有的垃圾收运车辆装运垃圾的重量及收集原始数据,并与垃圾处理厂计重设备联网监管、协同运营。因此,车载称重系统在环卫车辆的成功应用将对规范城市垃圾运输车辆、提升环卫管理水平等方面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从整体到局部,从整机到重要部件逐步展开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塑料垃圾精选机的总体功能,分析了破碎辊子、筛网、皮带及带轮、电机等关键部件的作用,探讨了其设计和选型方案,发现以风力分选为技术特征的塑料垃圾精选机能够完成塑料垃圾的破碎、传输、分选以及对不可回收垃圾的筛选.该精选机的开发对环保产业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值得大力推广应用.另外,对精选机的核心工作部件——破碎辊子的静态和动态参数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破碎辊子的结构几何参数、运动学参数以及辊齿的排列布置参数,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合理匹配这些参数,以达到最优工作方式及最佳工作质量和最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压缩式垃圾车是用于收集、压缩和运输生活垃圾的专用汽车,在国内外普遍使用。其料斗举升锁紧方式多种多样,介绍几种不同方式,以备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连体垃圾压缩箱的滚轮支架制造加工方案的改进,阐述了只有将加工工艺与设计方法有效地结合,才能找到最适合的制作加工方案。  相似文献   

18.
基于ADAMS的垃圾运送车拉臂系统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运送车拉臂系统的传统设计大都采用类比法或经验取值法,限制了产品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城市垃圾清运工程.采用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nical System)建立了垃圾运送车拉臂系统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优化结果表明,该设计性能良好,符合垃圾清运车辆密封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缩短了设计周期,节约了产品成本,对同类产品的开发设计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齐奇 《装备机械》2011,(3):14-18
DTRO(碟管式反渗透)是一种特种分离膜,具有较强的抗污染能力和较高的操作压力,目前广泛应用于渗滤液处理。阐述其结构特征及功能特点,并对渗滤液处理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描述,对以DTRO为代表的碟管式膜技术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