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随养猪环境的日渐恶化,单一疾病感染渐少,目前混合感染病例居多数,为诊治带来不小的难度。阐述了猪瘟与蓝耳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为科学诊治此病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
猪蓝耳病是猪的一种以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的高度传染性疾病,而猪圆环病毒会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这两种病常表现为混合感染,危害严重。2013年11月,江苏省连云港地区某猪场发生了一起断奶仔猪急性热性传染病,经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毒和猪圆环病毒混合感染。就该病的诊断过程作一报道,并探讨了该病的发病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养猪规模的扩大,各种猪病的发病几率大增。这些年,单一感染病例减少,而混合感染病例居多。不同典型病症,混合感染病例诊断难度更大。治疗期间,同样应分清主次,以便采取针对性疗法,更好控制疫情。由此分享中西医结合治疗猪瘟和猪肺疫混合感染的经验总结,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猪圆环病毒病是由圆环病毒(PCV)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主要导致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猪皮炎肾病综合症(PDNS)和断奶仔猪多系统消耗综合症(PMWS),近年来常与伪狂犬病、蓝耳病、猪瘟等病毒疾病混合感染,特别是上述几种病混合感染后,猪只很快不治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从几个养猪场分别发生猪圆环病毒病与猪瘟、猪圆环病毒病与猪伪狂犬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分析、应激处置进行阐述,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畜牧养殖中,生猪养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猪养殖中,猪蓝耳病极为常见,也被称作为繁殖与呼吸障碍疾病,是由相应的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疾病。猪在感染猪蓝耳病之后,处于妊娠状态的母猪会出现流产甚至死胎,存在明显的繁殖障碍问题,仔猪也会因猪蓝耳病出现明显的呼吸道病变反应,造成仔猪大量死亡,生长发育会受到严重阻碍。对于猪蓝耳病的防治,疫苗预防仍是最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将在本文对猪蓝耳病的疫苗预防进行相关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前,猪蓝耳病已经蔓延到我国很多地区,并且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其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病毒产生变异之后的一种高传染性的急性病,以母猪繁殖障碍以及育肥猪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特征,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其它病源的感染,从而给养殖户造成更大的损失。基于此,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诊断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很多养殖方面的难题,例如生猪疾病的感染,生猪蓝耳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生猪疾病,主要病源主要是因野猪被感染了鼠动脉炎而产生的一种异种的病毒,这种病毒主要起源于欧洲的一些国家,之后随着病情的无法控制,很快就扩散到了其他地区,这种病毒的入侵给各国生猪养殖业都带来了不可预计的损失。为了减少生猪蓝耳病给生猪养殖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各地区的养殖户也开始对生猪蓝耳病的病因以及一系例科学合理的防范治疗措施进行了研究,在对此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又对生猪各地区养殖户的各种消毒工作进了落实,其中对生猪蓝耳病进行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要定期做好疫苗注射工作,制止病毒的继续扩散,保证生猪的健康生长,减少疾病给养殖户带来的经济上的损失。因此,主要对生猪蓝耳病的病因以及治疗的措施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猪病发病情况以及发病原因呈现出复杂的趋势,病毒及细菌变异情况的日益严重,猪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也变得极其复杂,其中以各种类型的感染最为常见,尤其是混合型感染这样的病例层出不穷。相对而言,针对单一性病症应进行有效的预防以及控制。对于混合型感染而言,具有着复杂的治疗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性,为诊断带来一定挑战性。因此,在新的形势下,针对猪病混合感染应进行有效的治疗,进而才能保障猪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正>1987年,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在美国首次报道。其后数年间,在世界各个国家相继有感染症状出现。2006年,这种疾病在中国大面积传播,这种疾病是猪场头号杀手。近些年,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混合感染者居多,单一感染者日趋减少,诊治起来较为困难。本文在文献查阅、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蓝耳病)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案,为今后地方防控此类疾病提供理论借鉴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0.
猪高热病是一种备受关注对养猪业影响深远的新型疾病,主要是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由病毒、细菌及原虫混合感染引起,以体温升高,皮肤发红发紫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等为主要症状的以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流行区域广,治愈率低为特征的一种新型综合性病症。主要介绍发生,鉴别和防治。  相似文献   

11.
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就其流行特点、诊断以及其余肺炎合并感染的治疗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希望能为进一步做好疫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猪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感染而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疾病,就此病的发生基本情况,及综合防控措施做要点性阐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重组猪α干扰素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对照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猪α干扰素,记录两组连续治疗6d后所得效果,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两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经上述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数据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给予常规治疗联合重组猪α干扰素可显著提高其治疗效果,有利于降低此类病猪病死率并维护养殖户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5.
从近年来对重大疫病的发病情况、病原学检测分离毒株的致病性分析来看,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的致病性与毒力仍然没有降低,只是基因组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异。因此,猪蓝耳病仍然是危害我国养猪生产的主要病毒病。虽然目前已有多种(多个毒株、多个生产厂家)商品化蓝耳病减毒活疫苗投放到养猪生产,但滥用和大量使用蓝耳病减毒活疫苗、同一个猪场使用两种(不同毒株)以上的活疫苗、免疫次数过频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猪蓝耳病仍然是危害国内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疫病。阐述生猪蓝耳病的流行及症状,就预防和治疗措施做要点性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10年1月至8月间,扬州是犬只留检所临床上发现感染螨虫的病例为128例,其中77病例经单纯的螨虫治疗后效果不明显,临床上仍表现为奇痒、脱毛、大量皮屑及皮肤发红等主要症状,最后确诊为螨虫与真菌的混合感染,经对症治疗、并按疗程综合施治的方法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螨虫和真菌混合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1.1流行病学调查螨虫和真菌混合感染皮肤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多发,南方比北方多发,寒冷的冬季较少发。螨虫和真菌混合感  相似文献   

18.
猪圆环病毒(PCV-2)是迄今发现的一种最小的动物病毒,它是引起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先天性颤抖、导致猪的免疫抑制混合感染其他疾病的主要病原。该病主要是以引起淋巴细胞缺失和淋巴组织,巨噬细胞浸润的独特性病理损害为基本特征。近年来,该病在兽医临床上发生率有所增加,且由仔猪感染发病向母猪感染发病、单一感染向混合感染方向发展,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难度。2009年10月,我镇张某猪场怀孕母猪发生了猪圆环病毒II型(PCV-2)与副猪嗜血杆菌病混合感染疫情,经诊治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诊治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19.
1.要求 对所有猪进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 2.免疫程序 (1)商品猪 仔猪断奶后初免。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地区,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初免后一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20.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经过2006年-2007年的全国大流行后,在2008年-2009年较为平稳,仅出现零星的散发.2010年蓝耳病病毒经过几年的演化后,出现了新的变异,目前虽然在基因序列等方面尚未发现有新的、突出的特点,但在临床上已观察到了新毒株流行的趋势.2009年在河南、湖北、山东等省均出现了较大范围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2009年2月9日在山西省的洪洞县万安镇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疫情,共计死亡生猪1056头,其中母猪28头、育肥猪157头、仔猪871头,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