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径向基本额定动载荷,N Di80“等温Deborah数 G:无量纲材料参数a0E’E’:等效弹性模量,Pa Fa:轴向载荷,N FEHL:EHL膜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2.
六、弹性流体动力润滑的测试6.1概述(1)试验研究的意义虽然第一台用于测量润滑剂膜性能的试验装置——麦瑞特(Meritt,H.E.)双圆盘机早在1935年已经问世,但大量的EHL试验研究是五十年代才开展起来的。从那以后,EHL的试验研究和理论研究一样成为EHL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所以把试验研究放在和理论研究同等重要地位,是由于一些特殊的物理效应对EHL  相似文献   

3.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①《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学》,Gohar,R.,1988,EllisHorwood Limited,New York,PB19. (以上张鹏顺摘) ②“滑动速和润滑剂剪应力对EHD接触温度的影响”,Spikesi H.A.,《Tribol.Trans.》,109。,Vol.33,No.3,3岛6一362. ⑧“EHL线接触问题的先进多层次解,,Venll-erC.H.《J.of Tribol.Trans.ASME》,1990,Vol.112,No.3,426一433. ④“EHL润滑中壁位移的观测”,K的eta M.,《同上》,447一453. ⑤“圆形非牛顿流体模型:第1部分—在EHD润滑中的应用”,LeeR,T,,《同上》,486一496. ⑥“圆形非牛顿流体模型:第2部分—…  相似文献   

4.
齿轮传动的润滑,经常都以经验选择油及其轮齿的表面粗糙度.本文根据弹流润滑EHL和表面形貌的研究,介绍了用计算方法来解决齿轮传动的润滑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点接触EHL快速直接算法的基础上,提出按列分块、逐列求解的求解点接触EHL的新算法,以进一步减少计算量,提高计算效率。对新算法的精确性和高效性进行验证,并探讨新算法的参数适用范围。结果表明:新算法不仅具有更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而且具有更宽的参数适用范围,在轻载工况、中载、重载工况下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收敛解,是对点接触EHL求解快速算法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1]Themral EHL of rough rolling/sliding line cotacts using a mixture of two fluids at dynamic loads.在动载荷下利用两种流体混合物的粗糙滚动/滑动线接触的热EHL.P.Kumar等.《J.of Tibol.》,2002,124(4):709~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无量纲指标在旋转机械故障分类中的不足,利用遗传编程方法对传统的无量纲指标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来构建新的无量纲指标,以分类效果作为判断新无量纲指标优劣程度的准则,通过该方法最终获得了一个具有最佳分类能力的指标,并用于旋转机械轴系故障诊断.通过试验验证,与传统的无量纲指标相比,经过遗传编程构建的新无量纲指标对轴系故障具有更好的识别能力,能够对轴系故障进行准确分类,可以应用于实际诊断中.  相似文献   

8.
角接触球轴承中的滚动体产生自旋运动,自旋状态下的弹流润滑(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性能对轴承的力学特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建立了考虑自旋运动的EHL模型,研究自旋运动对载荷分布和油膜形状的影响。利用刚体中心膜厚与接触载荷之间的关系,实现了EHL模型与轴承力学模型之间的耦合,从而提出了考虑自旋状态下弹流润滑的球轴承力学特性计算方法。与传统的基于Hertz接触理论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在接触载荷和接触角的计算方面比较接近,但对轴承变形、接触位移及膜厚分布的计算差别较大,基于EHL计算方法所得的轴承变形小于基于Hertz接触方法的计算结果,且转速越高差别越明显,考虑自旋运动后最小膜厚不再随轴承转速升高而单调增长,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后最小膜厚开始下降。  相似文献   

9.
《机械科学与技术》2016,(3):431-436
基于求解点接触弹流润滑(EHL)问题的高效直接算法,研究了点接触EHL状态下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对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的影响,在对大量数值解结果进行分析和回归的基础上,给出了二次压力峰和中心压力对载荷、速度、材料参数关系的拟合公式,并对拟合公式的精确性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在相当宽的参数范围内,所提出的拟合公式的计算结果与数值解的相对误差小于10%,为研究零件在点接触EHL状态下的最大应力及疲劳寿命预测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松弛法直接迭代求解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椭圆接触问题的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获得了具有典型EHL特征的完全数值解。为提高收敛精度,采用了变松弛因子,并且自行推导了较高阶的有限差分公式。在计算弹性变形时,对二维的压力分布作双二次插值逼近,并通过极坐标变换克服了积分的奇异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给出了直线环面蜗杆传动啮合状态下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的几何参数、润滑油参数的计算方法和简化模型;进而应用EHL理论,考虑油膜压力与弹性交形的耦合效应,以及润滑油的粘度随压力的变化,用有限元法离散雷诺方程。并通过简单迭代和牛顿迭代,最后得到了啮合点处的油膜形状、压力分布和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环锥行星无级变速器的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设计,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运动方向及其垂直方向当量曲率半径dρx和dρy、运动方向滚动速度u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接触点的无量纲速度U、载荷W和材料参数G,得出接触区中央油膜厚度hc、最小油膜厚度hm in和膜厚比Λ随传动比iba的变化规律。实际应用表明,根据设计结果加工的传动元件表面粗糙度达到0.1μm,膜厚比3<Λ<10,基本实现了传动元件最小的磨损和最长的寿命。比较了Santot-rac合成牵引油与Ub无级变速器专用油的性能,选用Ub-1无级变速器专用油。  相似文献   

13.
徐辛伯 《机械设计》1994,11(3):25-29
本文提出用Bezier函数来表达凸轮机构运动方程。由于凸轮无量纲转动时间和从动件无量纲位移都成为参变量的多项式,可在较大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来调整转动时间和位移间的关系,以满足工艺或优化的要求。Bezier函数式比较简明,设计时在计算机上运算也很方便。  相似文献   

14.
Ease-off拓扑修形齿面拟赫兹接触与摩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齿轮啮合界面的润滑分析一直受到齿面几何与载荷参数计算的限制.目前轮齿承载接触分析(Loaded contact analysis tooth,LTCA)方法主要局限于三维有限元建模分析,因其模型固化、运算量巨大制约了齿轮传动摩擦学的应用.从ease-off曲面拓扑出发,对齿轮啮合刚度、LTCA计算方法进行了解析,获得了齿面几何与力学参数;提出了离散接触线有限元、拟赫兹接触啮合仿真与混合弹流润滑(Elast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EHL)分析方法,解决了齿面边界瞬时接触区仿真与混合EHL分析的求解问题;利用EHL油膜厚度与摩擦因数经典计算公式,快捷求解了齿面瞬时接触线上的油膜厚度、摩擦因数,获得了齿面摩擦功耗分布规律与变化历程.为齿面拓扑设计与摩擦学分析提供了一种便利快捷的计算流程.  相似文献   

15.
应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针对实际精密转子系统服役性能要求,研究弹流润滑(EHL)下滚子轴承特定结构对转子非线性动态行为的控制机制,讨论一些主要参数滚子振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承端峰峰(P-P)值随滚子个数、滚道曲率系数、润滑剂黏度变化显著,适当选取这些参数可跃过共振区并使运动幅值精度提高;振动谱以固有振动、通过振动及其谐波组合为主频,EHL起到阻尼器的作用,可以整体削减系统振幅。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螺旋角对双圆弧齿轮弹性流体动压润滑(EHL)油膜厚度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螺旋角,使圆弧齿轮具有更好的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应用完全数值解法,分析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变位系数与轮齿间弹流(EHL)油膜厚度的关系。得出了有意义的结论,为齿轮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流体润滑 ①“其有高膨胀比的氮膨胀机用静压形推力轴承的开发”,猪野展海等,《日本机械学会论文集》,1992,VOL.匕8,第匕50号,C,185已一2591. ②“线接触热弹性流体润滑的解法(第一篇,解析基础方程式的导出)”,圆村皮正等,《同上》,189卜1902。 ③“线接触热弹性流体润滑的解法(第二篇,解析方法和结果的体会)”,周村瓜正等,《同上:,,1903一1910。 ④“往复运动情况下EHL油膜的状态”.西,tll宏志等,《同上》,1911一1918, ⑤“考滤流体的惯性力时非牛顿流体润滑理论(第一篇,修正的雷诺方程式)”,桥本巨,《同上,,1919一1926. 通声环状楔形密…  相似文献   

19.
根据Hamrock B J &Dowson D的点接触弹流润滑(EHL)的设计理论,提出一种行星锥盘无级变速器EHL设计方法,推导出传动元件接触点的当量曲率半径和滚动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恒功率输出时变速器传动元件的受力,并作出相应的曲线。得出传动元件为点接触时接触区油膜厚度和膜厚比的变化规律。实例表明,选用Ub-1油,当传动比大于0.2时,膜厚比为5~7,传动元件在接触区处于弹流润滑状态。  相似文献   

20.
用EHL理论对两个具有一定典型意义的实际齿轮装置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并同实际运转情况作了对照。初步讨论了油膜比厚对齿面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