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实验设备是高校高等教育的重要硬件支撑,也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实验设备的科学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作。本文基于高校实验设备的管理工作实践,从管理思想、使用维护、管理员队伍建设等层面阐述了实验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导语无人能够左右变化,唯有走在变化之前。在动荡不定的时期,变化就是准则。但是,只有将领导变革视为己任的组织,才能生存下来。——彼得·德鲁克1驾驭不确定性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挑战如今,如何让组织成员具有创造能力,感受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是组织驾驭不确定性的根本解决之道,也是最为核心的组织管理与领导力挑战。这不是学术层面的探讨,而是基于我的亲身经历的经验之谈。在过去的三年,我与一家国内最大的农牧企业一起,经历完整的变革与转型,我和我  相似文献   

3.
分权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趋势。荷兰和日本是推进高等教育分权的代表性国家,其高等教育分权在新公共管理改革背景之下产生,分权行动主要体现于大学部门。这两个国家在高等教育分权的背景和过程、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变化、大学内部变化、高等教育分权等方面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在分权过程中存在一些尚未得到解决的悖论。在高等教育分权过程中,荷日两国政府保持强势地位,通过评估和认证等间接管理方式加强了对大学的管理。与过去相比,两国大学被赋予了一些新的权力,但是自主权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扩大。高等教育分权最关键的是在政府管理与院校自治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切实赋予高校充分合理的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4.
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将人们带入了"信息数据时代",以"信息化"为标志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持续快速发展.在此期间,高校信息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理念、教育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发展与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高校应该能够顺应时代的要求,建立更加科学、有效、崭新的教育资源整合模式.这种资源整合模式正是教育质量管理的一种创新.它应该涉及多个方面,例如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内容、管理组织等.对于高校,还必须创新管理对象.高校各种职位和管理对象的创新是必要和可能的.因此,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创新前沿,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变革是沿着放权和发展的思路展开的,六十年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成就与经验主要表现在:实现了权力结构的创新转变,学校布局由省级区域间的不均衡设置向布局结构的合理化转变,从办学理念到实践模式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研究方法和路径的科学性和多样性等。人类进入21世纪后,担负创造和传播知识任务的高等教育的地位更为突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还面临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对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的影响、时代的变迁、大学的使命诉求、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冲击等新的特殊的发展环境。要使高等教育从象牙塔走向经济社会建设和个人生活的中心,在国家创新中成为重要基础和引领力量,我们至少必须以更加注重教育质量提高、在张扬技术理想的同时,弘扬人文精神、辐射和推进地方经济的发展等方面推动高等教育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校内部教育评价活动既有助于加强教学质量保障,也产生了一些冲突。从组织管理的视角来看,这些冲突可以部分地运用官僚行为理论来进行归因及治理对策分析。高校内部教育评价中的冲突缘于控制与反控制、监控与执行以及惰性力量与变革力量之间的互动,而最深层的原因则在于利益之争。评价的管理者与被评者之间、实施者与被评者之间以及被评者相互之间均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利益博弈。冲突的解决可从寻求共识和协调利益两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7.
人本性是柔性管理的本质体现,是实现柔性管理的思想精髓和核心理念.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是柔性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化.高等教育柔性管理以人格化为标志,是对以制度为中心的传统刚性管理模式的超越,是现时代语境下高等教育管理模式走向人本性和现代性的一种思维范式与实践范式.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是以认识论和政治论为基础的高等教育管理,向以生命论为基础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范式转换的应然选择.推行高等教育柔性管理有赖于正确处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关系、坚守和践行人本管理理念、优化管理组织结构与形式、培育良好社会资本等几个实践维度.  相似文献   

8.
与美国、日本等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类似,在德国机床改造业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德国在机床数控化改造方面,不仅考虑了如何通过机床的数控化改造来适应生产技术的发展、劳动组织的变革,而且还全面地考虑了如何充分利用技术工人现有的经验知识。因此,在德国除了企业从事机床改造工作外,还有一些高校、研究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实验教育,高校实验室是实验人才培育的摇篮。由此看出陈旧的实验室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革,高校实验室改革迫在眉睫。本文作者通过对高校车辆工程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对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提出问题,并分析建设开放式实验室的有点以及现实中存在的阻碍,力主实施实验室开放快速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递增,高校的后勤也步入了社会化的改革,如何做好节能工作成为了高校后勤的重要任务,完善高校节能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出节能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的新机制相结合,采取高效节能的各项措施,提高能源管理水平,达到节能目的。  相似文献   

11.
埃利奥特和吉尔曼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高等教育思想家与实践家。埃利奥特成功引领哈佛由传统学院向现代大学转变。吉尔曼成功创建了美国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这两位永载美国高等教育史册的伟大校长,生活在同一时代。有着相似的学习和教育实践经历,但性格迥异,交往密切。在工作中惺惺相惜,相互影响和扶持。两人在大学目标、大学功能、课程思想和大学管理等方面对高等教育的理解与认识存在众多异同。通过分析和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十九世纪中后期美国高等教育转型历史过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体制与大学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等教育体制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和就业质量均有显著影响;高等教育体制越完善、大学毕业生对高等教育体制的认可度越高,其获得的就业机会就越多、就业质量也越高;当前大学毕业生对现行高等教育体制评价不太高、满意度偏低。因此,要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就必须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一是要健全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二是要创新高等教育教学方法体系;三是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学术期刊的历时性研究可以透视某学科或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CSSCI(2006-2012年)的数据,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现代大学教育》载文的关键词、作者和参考文献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状态,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高等教育质量”、“大学治理与管理”、“研究生教育”、“教育政策与大学发展”及“大学文化与学术文化”是该刊载文所研究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对该刊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浅议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历程、原则、内容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体制结构调整、大发展及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管理方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高考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后勤管理都经历了全面改革。计划经济下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及单一的投资体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方向性、适应性、规律性、协调性、多样性及风险预测原则。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建设;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发挥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并与博雅教育、通才教育、素质教育等有着复杂的关系。关于通识教育的实施,研究者们认为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施渠道、教学评价机制和制度因素等多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已有研究主要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进行了归因。关于深化大学通识教育的对策,研究者们提出了合理定位通识教育、改革通识课程、加强机构与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建议。面向未来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识教育研究还需要深入挖掘“通识”的本质,进一步明确通识教育的内涵,深入思考如何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同时努力在国际化背景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有两层意思:一是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在长期教育和办学实践中积淀和创造的深厚文化底蕴之中;二是中国特色,必然受到中国历代社会文化,特别是中国历代社会主导文化的深刻影响。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总结两千多年来,特别近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特色大学文化发展、变革的历史进程和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牢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在世界多元文化激荡交融中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开创高等教育和大学创新新局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战线面临的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7.
高等教育研究的第一责任是"思想史责任","社会责任"奠基在"思想史责任"之上。高等教育研究,须要能创造出足以看到"高等教育实情"或"高等教育实事"的概念、命题和方法,才有可能走上独立的思想道路,才能为其它学科或学术领域做出理智上的贡献,才能书写出高等教育学自身的思想史。籍此我们才能看到高等教育、大学那些不为人所见的"实事"、问题和隐秘的逻辑。"看"到这一层,即看到了社会最为重要的一面,即聚集高深理智和高层次教育的社会。但是,我们生活在"先入为主"的高等教育研究工作中,一方面受制于"日常概念的日常思维",另一方面受制于将其它学科使用的概念"便宜"地用之于自身的"简陋思想",这无疑会遮蔽我们的视听和思想。高等教育研究必须"有缘"发现穿透"高等教育"现实并直观其本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学生是高等教育最直接的参与者和最主要的受益者,有权利也有责任作为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一种力量。在美国,学生对学校、课程和教师的选择,对课程和教学的评价,对教育质量调查的参与等,都是保证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方式。我国应该正确认识并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学生力量来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亦生活。人因教育而成为人。人因哲学和教育而成为更理智、更智慧的人。教育、生活、哲学相伴相随。在教育这种生活中,最应当产生哲学。大学的学者进行着艰难和艰辛的精神劳动,他们总是力求走到哲学。大学在让哲学繁茂起来的时候,自己亦必成了哲学的繁茂之地。  相似文献   

20.
大学的社会评价机制是保证大学的社会评价活动有效进行,使其功能得以实现的构造及其运行原理。按照内部功能的差异,它可以分为运行机制、动力机制与约束机制。当前,我国大学社会评价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行不畅、动力不足、约束乏力。完善我国大学的社会评价机制,在运行机制方面,应大力培育教育评价中介机构,加强多元社会评价主体的建设;提升现有大学社会评价机构的专业水平;完善高等教育信息公开和发布制度。在动力机制方面,要确立大学社会评价的地位,激励大学社会评价主体的积极性;给予大学社会评价机构必要的支持,特别是经费支持;加强对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在约束机制方面,应加强评价主体的自我规范;加强法律规制与行业自律;建立健全专门的高等教育评价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