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筛粉器作为专用金属粉末筛分工具,其固有频率对设备工作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基于筛粉器的结构特征与振动力学原理,对其振动系统进行简化处理得到单一自由度的数学模型,并通过理论计算该模型的固有频率。同时,将筛粉器三维模型导入Hypermesh软件中建立有限元模型,通过ANSYS模拟筛粉器各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对筛粉器进行激振测试获取试验模态结果,比对模态分析各阶固有频率与激振测试的结果,分析各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根据模拟结果提出设计结构的改进措施,使振动电机的激振频率远离振动筛共振频率,进而提升筛粉器的工作性能与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果也可为筛粉器动态性能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双晶片悬臂梁式压电振子的理论模型,分析了压电振子的结构参数对压电发电装置发电能力的影响。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压电振子的压电耦合模型,研究了压电振子的配重质量、悬臂梁长度和金属基板厚度等结构参数对压电振子的固有频率以及压电发电装置发电量的影响规律。为了验证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对典型结构参数压电悬臂梁的一阶固有频率和发电电压进行了实验测量。仿真结果表明,增加悬臂梁的配置质量和长度、减小悬臂梁基板的厚度都可以降低结构的固有频率,选择恰当的结构参数匹配可以使发电装置的固有频率接近外界的激振频率,从而实现最佳的发电性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在机箱中因振动而损坏的印制电路板进行模态分析,通过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印制板的有限元模型,计算出其模态参数。根据模态分析结果,从提高印制板的动刚度和固有频率出发,对该印制板进行抗振设计。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电主轴的主要结构,并以260XDJ 12型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用电主轴建立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Workbench对电主轴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振型以及临界转速.并通过激振试验对分析结果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验证了电主轴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获取轮毂的固有频率,基于ANSYS对轮毂进行模态分析。本文以轮毂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多自由度的无阻尼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然后运用三维设计软件UG建立轮毂模型,通过UG和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接口将模型导入,在ANSYS中划分网格设置约束后进行模态分析,得到其前六阶固有频率以及各阶模态的振型图和位移图。仿真结果表明:基于ANSYS可以精确的找出轮毂的固有频率,通过分析其固有频率,可以避免工作时轮毂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6.
微型振动式发电机振子系统的理论计算及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微型振动式发电机的核心部件振子的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振子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及计算,并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振子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分析,得出了敏感元的厚度、宽度对振子固有频率及最大变形量的影响。设计出了优化的振子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7.
根据新型并联式数控龙门铣床工作的相关参数和工艺条件等,对C形龙门架的结构进行设计和优化.利用Pro/E建立机架三维模型,依托ANSYS有限元虚拟设计平台进行模态分析得出各阶模态下机架的固有频率和相应振型,从动态刚度指标对该机架进行评估和分析.利用分析结果改进有限元模型,使其固有频率远离外激振力的频率而避免发生共振.  相似文献   

8.
为降低某航天用小型低温杜瓦的漏热,同时提升其力学性能,采用了超高强度、低热导率且密度小的凯夫拉纤维作为杜瓦的支撑材料,设计了支撑结构。通过对结构建立固有频率理论模型,采用Rayleigh法推导了前6阶固有频率的表达式,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其中某工况设计了实际的实验支撑结构,对结构进行了三向扫频实验。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趋势符合良好,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误差在20%以内。结果表明,在此种支撑结构中,凯夫拉纤维的横截面积、纤维绳索布置的轴向角以及平面角对其固有频率具有较大影响,接触点距离以及纤维绳索预紧力对固有频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由于行星轮系结构复杂,为了在ANSYS中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具有通用性,利用AP-DL语言建立了行星轮系的参数化模型。在参数文件中输入所必须的参数,即可建立行星轮系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子空间法对其进行动力学模态分析,得到其固有频率以及对应的模态振型。对计算结果进行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分析,进而得到固有频率的分布状态以及对应的振型,在设计行星轮系的过程中避开这些区域,避免产生共振,从而达到提高齿轮系统品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地毯簇绒机耦联轴系为研究对象,采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轴系的三维实体模型,并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形成相应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主轴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计算出轴系前六阶的固有频率、振型及激振点的位移时间历程曲线,结果显示出主轴系统各部分结构振动的强弱分布以及抗振薄弱区,为地毯簇绒机的高速化研究及优化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轴系故障难以实地模拟的问题,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仿真研究。对某轴系实验平台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从施加故障激振力的角度,利用ANSYS对轴系不对中故障进行模拟,通过模态分析和瞬态动力学分析,为轴系不对中的振动特性研究和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降低某航天用小型低温杜瓦的漏热,同时提升其力学性能,采用了超高强度、低热导率且密度小的凯夫拉纤维作为杜瓦的支撑材料,设计了支撑结构。通过对结构建立固有频率理论模型,采用Rayleigh法推导了前6阶固有频率的表达式,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对其中某工况设计了实际的实验支撑结构,对结构进行了三向扫频实验。理论计算结果与有限元仿真结果趋势符合良好,实验结果与理论模型误差在20%以内。结果表明,在此种支撑结构中,凯夫拉纤维的横截面积、纤维绳索布置的轴向角以及平面角对其固有频率具有较大影响,接触点距离以及纤维绳索预紧力对固有频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法和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了某轻型火炮高平机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高平机结构的模态分析得到了其固有频率和振型。与外部激振频率的比对评估显示,高平机前6阶模态固有频率相对较高,且在路面激励、发射引起的激振共振频率范围之外。研究结果表明高平机满足动态特性条件,这为后续进行高平机的设计改进和振动特性优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建立模拟焊接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得到了焊接残余应力的应力场分布,通过对此焊接残余应力场的分布进行研究,可以对焊接结构的质量和使用性能进行预测。应用ANSYS的模态分析功能,得到了模型的固有频率,在固有频率下进行超声冲击消除残余应力会得到较好的效果,并验证了输入频率大于固有频率时,超声冲击消除残余应力的效果与在固有频率下冲击的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5.
以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作为研究对象,对机构的结构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建立机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机构的静力学进行分析,找出机构在受力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通过对整个机构进行模态分析,取前6阶模态作为分析对象,找出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机构振动的强弱分布区域以及抗振的薄弱环节,为机构的动力特性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对多种集成芯片组成的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进行了有限元模态和实验模态分析.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CAE为平台,经简化建立等质量仿真模型,得到PCBA在不同固定方式下的多阶固有频率和振型.通过对有限元软件仿真与实验模态分析的结果进行比较,可知有限元分析方法和实验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电路板固定方式和芯片分布的位置对PCBA组件的模态影响较大,有限元模态分析可以为PCBA芯片的分布优化设计和抗振可靠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有限元分析方法在焊接温度场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ANSYS软件的APDL语言以及单元“死活”技术模拟焊接的填充过程,较好的模拟焊接加热过程及整个温度场的瞬态变化并实现了参数化编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板焊接温度场进行动态模拟,建立高斯函数热源模型,对各项焊接参数的合理选择和优化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燃油箱在振动耐久性试验中油箱共振引起下箱体的振幅过大和底部破裂的问题,对该油箱进行扫频激振试验分析,发现有半箱水时会降低油箱的阻尼振动频率。利用有限元软件Hypermesh对该油箱模型进行模态分析得到该油箱的固有频率并与扫频激振试验结果对比。提出了三种下箱体底部结构的设计方案来改变该油箱的固有频率,并对结构改进后的油箱进行扫频激振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油箱的固有频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子结构综合法建立了基于弹性薄板的浮筏隔振系统模型,推导了多源激励下系统理论响应解,同时通过ANSYS建立对应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两种方法所得响应解,从而论证理论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机组间激振力的相位差、幅值差异以及多方向激励对系统位移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识别门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缺陷的问题,将移动载荷法应用到结构缺陷识别中。通过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单主梁门式起重机的整机模型,在Ansa中形成其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网格划分,最后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质量为100 kg载重物在起重机主梁上移动的工况进行了模拟,得到了4种不同缺陷尺寸的模型在该工况下特定振型的固有频率曲线。研究结果表明,缺陷尺寸和载重物离开缺陷位置的距离是影响起重机特定振型固有频率的两大关键因素,该结果为起重机无损检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