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可持续道路交通的关键在于开发清洁、高效、智能的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要成功开发这些新能源汽车有赖于正确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根据作者30多年从事电动汽车研发的经验,指出研发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正确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供读者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2.
如果有人要问.当今汽车产业最热门的话题是什么?恐怕莫过于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新能源汽车”也因此成为加08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国内众多整车企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上投八了巨大热情。在这场争夺战中.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氢动力、生物燃料等新能源技术引人注目。作为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汽车零部件》2012,(3):16-16
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争论已久的新能源技术路线已经清晰.近日,《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发布.“纯电驱动”将为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规划》明确指出,发展电气化程度比较高的“纯电驱动”电动汽车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发展方向和重中之重.要在坚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过渡与转型”并行互动、共同发展的总体原则指导下,规划电动汽车技术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常规车用燃料(或使用常规车用燃料但装载新型动力装置),具有新技术、新结构和先进技术原理的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BEV)、混合动力电动汽车(HEV)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CEV)发展前景最为良好,也是目前国家大力推广的主要新能源车型。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技术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处于研发和试生产阶段,车辆未定型之前难免有些技术缺陷,为了提高运营的可靠性并降低风险,研发一套车辆远程监控系统对车辆进行远程监控、状态评估、故障诊断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所需的新能源汽车,对燃料的需求也与一般的汽车有所不同。分析纯电动汽车与氢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分析在技术应用期间的问题,对其发展前景有基本的认知,技术应用效能扩大化。如果能保障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以及充电技术应用效果,以及找到清洁制氢技术,改善汽车能源技术,都能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此笔者将结合实践开展细致化探究,以期能够给从业人员带来积极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展会速递     
作为"十二五"规划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之一,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10年里驶入高速成长的快车道。2011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之新能源汽车展,是关于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施、相关零部件、汽车设计的国际盛会。  相似文献   

7.
对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集中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动力电池技术的专利申请进行了比较,并基于技术重点、申请人、申请量等信息按照我国与美、日、欧等申请人情况进行了归纳分类.通过对产业趋势、热点的掌握与分析,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向强,实现弯道超车的必然选择。自2012年7月国务院发布实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得到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销量和保有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发展成绩显著,已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中坚力量。本文从纯电动汽车结构驱动控制技术、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等技术角度总结了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当前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相关技术所面临的技术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有观点认为,混合动力汽车只是一种过渡产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终极目标是电动汽车,因此中国应该跨过混合动力,直接发展电动汽车,实现弯道超车。现在看不是这样。科技部发布的《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摘要)》指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的电动汽车技术各自具有最优的适用车型。对短途出行需求,可采用小型纯电动汽车;对长途出行需求,主要采用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或者燃料电池汽车。中型电动车如比亚迪E6的电池重量接近500kg,而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发改委等四部委出台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通知再次强调,中国将加快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继续实施对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财政补贴政策。面对能源的短缺以及空气的污染,加快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发展,已成为全球的共识。但如果装备制造业不能跟上形势的变化,将会严重掣肘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绿色汽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环境保护和能源短缺的压力下,绿色汽车在全世界得到了加速发展。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小排量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的概念、工作原理以及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最后得出了绿色汽车的发展方向: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将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汽车零部件》2013,(2):23-25
正2012年7月初,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即: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同时,《规划》也对新能源汽车与节能汽车进行出了区别定义:插电式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列为新能源汽车;非插电式混合  相似文献   

13.
国际能源署2011年6月发布的更新版的面向2050年《电动汽车技术路线图》,该技术路线图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政府与企业确立的电动汽车发展目标存在巨大落差;二是提出了实现发展目标的三个关键假定;三是强调政府应尽快建立综合性的政策框架。对我国主要有三点启示:一是应坚持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统筹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近中远期阶段目标和技术路线;二是应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技术与市场风险控制;三是应尽快构建全面清晰的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4.
正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转移对接活动日前在郑州落下帷幕,来自省内外的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不仅成功达成了多项合作,企业家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十分关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认为,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很好,电动汽车将引领汽车相关产业的变革,而技术突破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正>提起汽车行业的节能减排,人们首先会想到新能源车。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界定,据董扬介绍,电动汽车属于新能源汽车,而混合动力车为节能汽车。电动汽车的组成包括: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驱动力传动等机械系统、完成既定任务的工作装置等。电力驱动及控制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内燃机汽车的最大不同点。面对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纯电动、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车纷纷加速了产业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能源和污染问题形势严峻,寻找能够代替化石能源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了重要解决问题途径,各国都在千方百计降低汽车的燃料消耗和致力于代用清洁燃料和新能源的开发研究工作。本文首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汽车零部件》2012,(10):21-22
混合动力汽车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日前,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推广研讨会上,有关专家和学者及汽车企业的研发人员就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建议。王秉刚:汽车产业发展不可能绕过混合动力技术在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及推广研讨会上,国家863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监理咨询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电动汽车与燃料电池汽车能够彻底摆脱对石油的依赖,使用过程零排放,全寿命过程碳排放低,是未来汽车的主要方向。但是电动汽车在当前却面临着续驶里程短、电池价格贵、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困难,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努力才可能逐步解决;而混合动力汽车在现阶段具备更好的产业化条件。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汽车以新型能源替代常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源,成为未来汽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和发展现状;基于新能源汽车的模块化设计规划,阐述了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技术要点,着重论述了整车控制器技术、电机控制器技术和电池管理系统三大关键技术,并对其技术难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12年7月初,国务院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线,即:以纯电驱动为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提升我国汽车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制造业发展突飞猛进,汽车行业发展也得到了质的提高。本文通过对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组成原理和应用优缺点问题的深入分析,充分阐述了我国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能源电动汽车制造技术对于促进我国现代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我国低碳环保经济的持续发展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大众正确认识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优缺点对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