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含S、Mo有机化合物的减摩抗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四球机试验和Falex试验评价了所合成的含S、Mo有机化合物的减摩抗磨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0.3%~2.0%该化合物到46号汽轮机油中,可使基础油的磨痕直径大大降低.Falex试验表明:该有机钼化合物有优良的减摩效果.本文还讨论了负荷,温度对该化合物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负荷下该化合物的抗磨效果比在低负荷下更为显著;在高温下,含该化合物的油样的临界负荷比基础油的临界负荷大为提高.  相似文献   

2.
合成一种不含硫磷的有机钨添加剂,采用四球试验机考察非硫磷有机钨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在聚α烯烃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及协同作用,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非硫磷有机钨与ZDDP的抗磨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非硫磷有机钨在低载荷下在基础油中具有一定的减摩抗磨效果,但在高载荷下抗磨减摩性能较差;而非硫磷有机钨与ZDDP在高载荷下表现出优异的抗磨协同效应。非硫磷有机钨与ZDDP能够提高基础油抗磨减摩性能的原因是高温摩擦时在摩擦表面生成了含S和W的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十二烷氧基硼酸镧(简称LaDOB)。以十二烷氧基硼酸镧为添加剂,采用四球实验机和环-块摩擦实验机评价了其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LaDOB使HV1500基础油的抗磨性能得到明显改善,400N负荷下长磨60min时,磨斑直径从基础油的1.76mm降为含添加剂时的0.65mm;其承载能力明显提高,最大无卡咬负荷从基础油的558N增加到含3.0%添加剂时的834N,同时摩擦因数明显降低。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表明,添加剂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的产物La2O3和B2O3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形成抗磨减摩膜,从而改善其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4.
影响硫磷钼化合物极压抗磨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化学结构、使用浓度,工况条件(包括负荷、油温等)对硫磷钼极压抗磨剂的减摩抗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钼的化合价高,烃基小的化合物极压抗磨性能更好,硫磷钼化合物在较高负荷下,减磨效果更明显。温度升高相当于降低了硫磷钼化合物的有效浓度,故极压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5.
液晶润滑添加剂的抗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液晶润滑添加剂的抗磨性能,将1%正辛基苯甲酸液晶材料加入至HU-20汽轮机油中,在Falex试验机上试验结果表明具有降低磨损量和缩短磨合时间的作用,与不加添加剂时相比较,线磨损量降低44%,摩擦系数降低31-47%,磨合时间短一倍。在四球试验机上试验,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增加21%。液晶添加剂对改善润滑油的抗磨性能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6.
将自制的表面修饰的二硫化钼微球(MS-MoS2)和商业级胶体二硫化钼(CC-MoS2)分别添加到基础油500SN中,用四球摩擦磨损机和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比研究了不同润滑体系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结果表明:萃取剂Cyanex 301对MoS2具有良好的表面修饰作用;添加MoS2能够有效改善基础油的极压性能和抗磨减摩性能;在试验力为400N,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10%和0.25%(质量分数)时,500SN+MS.MoS2和500SN+CC-MoS2相对500SN的摩擦因数分别降低了17.2%和12.3%,磨损体积分别降低了44.8%和17.2%。  相似文献   

7.
高军  陈波水  孙霞  方建华 《润滑与密封》2007,32(12):74-76,79
分别在油酸和月桂酸分子中引入氮,合成了2种新型的含氮润滑油添加剂——N-油酰基谷氨酸和N-月桂酰基谷氨酸。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2种添加剂作为HVI350矿物基础油极压抗磨添加剂时的摩擦学性能,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的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磨斑直径及摩擦因数,分析和研究了载荷、摩擦时间、添加剂含量对矿物油最大无卡咬负荷和磨斑直径及摩擦因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种添加剂均可以明显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和抗磨减摩性能,添加剂N-油酰基谷氨酸在矿物油中的承载能力明显优于N-月桂酰基谷氨酸,而N-月桂酰基谷氨酸对提高矿物基础油抗磨减摩性能的效果好于添加剂N-油酰基谷氨酸。试验还表明添加剂的含量并非越高越好,否则磨斑直径将增大。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钨的极压抗磨协同性能,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钨复配后在PAO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验钢球磨痕形貌进行分析,探究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钨的协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钨单剂对PAO基础油减摩抗磨效果的改善不明显,而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钨复配后可明显提高油样的减摩抗磨性能,其中质量分数0.01%富勒烯与0.005%二硫化钨复配后减摩抗磨协同效果最优,这是因为富勒烯能够实现滚动摩擦,而纳米二硫化钨能够沉淀到磨损处,起到修复的作用,两者的协同作用,提高了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富勒烯与纳米二硫化钨复配并不能提高基础油极压性能,这是因为富勒烯不能与纳米二硫化钨生成新的物质来提高基础油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化学还原法从电镀铜废液中回收的纳米铜粉为固体润滑油添加剂,在四球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研究纳米铜粉的加入量对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AX等分析磨斑表面,初步探讨纳米铜粉抗磨减摩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铜粉的添加显著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当纳米铜粉加入量为0.3%(质量分数)时,其摩擦因数和磨斑直径分别比基础油减小33.4%和19%。含纳米铜粉润滑油在高载荷下具有更好的抗磨减摩性能。纳米铜粉在摩擦过程中抗磨减摩机制主要为填充作用和沉积自修复膜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几种羟基脂肪酸在菜籽油中的润滑行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实验室合成的几种羟基脂肪酸在菜籽油中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含氧添加剂具有一定的减摩抗磨能力,但对菜籽油的极压性能的没有影响。双羟基脂肪酸比单羟基脂肪酸的减摩抗磨效果更为明显;烷基链较长的羟基甘二酸比羟基十八酸的减摩抗磨性能略好。  相似文献   

11.
本次展会是我国"十一五"机床工具专业展览会的第一展,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展示了"十五"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展望"十一五"发展及市场变化与需求,对于制定好行业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远景规划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选择某种品牌卷烟6种产品,分别进行测定卷烟中铅和镉的含量。方法:这两种重金属污染物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结果:这6种卷烟中铅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2591ug/g、3.4663ug/g、4.0298ug/g、4.5284ug/g、4.0750ug/g、2.9540ug/g;镉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867ug/g、0.0667ug/g、0.0741ug/g、0.0821ug/g、0.0763ug/g、0.0716ug/g。结论:卷烟中的铅和镉的质量浓度都未超过这两种重金属引起机体损伤的阈值浓度,但长期吸烟接触会对机体产生确定性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对实际线路钢轨现状调查的结果:随着我国五次铁路提速,铁路的超负荷运行,加上路线等原因导致铁路钢轨磨损严重.通过制定相应的抗磨损措施并进行实践操作,在对比分析基础上,得出机车合理轮缘喷脂间距能有效减缓钢轨鱼鳞伤损的发生和发展,提高钢轨防断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山区铁路的抗磨损方法和保养措施.结论对我国铁路钢轨的养护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文章针对无烟煤的特性,介绍了低挥发分无烟煤链条炉的燃烧调整与操作.  相似文献   

17.
根据管道内的流量以及管道内液流平均流速,合理计算选用配管的内径,通过内径确定油管腐蚀裕量,合理选用配管壁厚。  相似文献   

18.
在形状和位置公差新标准的宣贯过程中 ,笔者发现不少新、旧标准存在正误反位的问题 :在旧标准中正确的规定 ,在修订后的新标准中 ,却属于不允许或错误的 ;而在旧标准中 ,属于不允许或错误的画法或标注 ,在修订后的新标准中却规定为正确的。现将 GB/ T1 1 82 - 1 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以下简称新标准 )与GB1 1 82 - 80 (以下简称旧标准 )的这类正、误反位问题稍事归纳、整理 ,列于下面 ,以免产生新、旧标准正、误的混淆 ,以便大家更正确地掌握新标准。1 基准符号与形位公差框格的关系( 1 )指定基准与形位…  相似文献   

19.
For steel contacts it is usual for the longer molecular chain lengths of saturated linear hydrocarbons and their acids and alcohols to reduce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in the boundary-lubrication regime. However, the effect of these lubricant properties on DLC contacts is still unknown. Since the boundary-lubrication mechanisms between DLC coatings and conventional additives do not appear to be as effective as with metals, other potential mechanisms, even though based on weaker interactions or the oil's physical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may thus be very relevant. In this study we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base oil's chain length and viscosity on the friction and wear in DLC/DLC contacts, and we compare this behaviour with conventional steel/steel contacts, using several simple linear hydrocarbons, i.e., alkanes, and complex branched hydrocarbons, i.e., polyalphaolefi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both the steel/steel and DLC/DLC contacts the wear decreases with a longer molecular chain length and a higher viscosity of the oil. However, in DLC/DLC contacts the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increases when oil with a longer molecular chain length or a higher viscosity is used, and decreases with the lower oil viscosity and shorter chain lengths, which is just the opposite to conventional steel/steel behaviour. These results are analysed and discussed in view of lubricant cohesive energy, surface tension, shear strength, viscosity and chain length.  相似文献   

20.
《橡塑机械时代》2008,(6):12-13
中国塑料工业是以塑料加工为核心,包括塑料合成树脂、助剂及添加剂、塑料加工机械与模具在内的一个整体。“十五”期间,面向全球的中国塑料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兴工业化道路,全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正在向逐步实现塑料工业由大国到强国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挺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