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混合动力车传动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基于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分析其基本原理和功率流模型,并对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变速比控制目标、工作模式和控制策略进行详细研究,同时设计适用的整车传动控制器框架。为了研究混合励磁的动态控制效果,对混合动力汽车在低速大负载和高速工况下进行初步动力性仿真。通过仿真,分析车速跟踪的控制效果、发动机转速跟踪控制效果、电池组荷电状态的变化曲线、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转速和转矩、发动机输出功率、电池组输出功率和行驶阻力功率等的变化规律,并得出直流励磁电流和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磁链观测值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关于两档无级变速主传动系统初步设计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研究主运动为回转运动的传动系统的初步设计过程。根据已经确定的主要技术参数,合理地选用主传动电机的调速比,以及绘制出理想的主轴机械特性曲线,即功率图和扭矩图,结构设计从略。  相似文献   

3.
汽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综合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建立了汽车传动系统模型,研究了实现发动机最佳燃油经济性的算法,考虑到系统模型的强非线性特征以及发动机节气门与变速器速比对汽车动态性能的耦合作用,给出了保证实现汽车的动力性能和最佳燃油经济性的综合控制算法。建立了具有双变量闭环回路控制的综合控制系统,设计出模糊控制器和PID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比较了两种控制方法对综合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无级变速传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无级变速器实时控制的角度出发,把金属带式无级变速传动分为带轮夹肾力与传动比两个单目标控制系统,并建立了夹紧力控制与传动比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是进一步研究无级变速传动的动态特性和发动机与汽车行驶阻力匹配规律所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效率低、传递功率受到一定限制的主要缺陷,提出一种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并结合功率分流来实现无级变速,借助AMESim高级建模仿真环境对非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建模和仿真,验证其实现无级变速的可行性,并完成了实物模型的试验,为研制和开发这类新型的无级变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调磁原理,在此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二维有限单元和三维有限单元的分析,研究了电磁耦合无级变速器的磁场的相关特性及调磁对气隙磁场的影响。根据调磁对气隙磁场的影响,计算得出调磁对该系统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电磁耦合无级变速系统的控制策略及控制系统开发提供了基础。
  相似文献   

7.
轿车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综合模糊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建立了包括发动机、离合器、CVT和载荷在内的无级变速传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针对汽车行驶工况复杂多变,且其传动系统输入输出具有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以目标功率为目标量的油门-速比协调综合模糊控制策略,设计了油门自组织模糊控制器和速比参数自调整模糊控制器。最后,基于仿真模型对设定工况进行了仿真和分析,并根据所提出的控制算法,以韩国大宇Matizll轿车为试验样车进行了整车性能道路试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建模型正确,所提出的综合模糊控制算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实现了发动机和变速器的合理匹配,解决了动态过程中无级变速汽车动力性和经济性相协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无级变速传动系统效率优化算法的不完整性,以整体效率最优为目标设计最佳工况点求解算法,制定基于功率需求的传动系统整体优化控制策略,将满足功率需求的最高效率点作为基本控制目标,以实现最佳经济性;当功率需求超出传动系统功率范围时,将当前车速下的最大输出功率点作为控制目标,以实现最佳动力性;求解液力变矩器理想状态切换线,制定实际切换控制线。试验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控制策略降低油耗近3%,起步加速时的变矩器闭锁时间缩短11%,最大输出功率提高2.3%。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机时机床主传动的无级变速系统的设计方法作了全面、系统的讨论,提出了适用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工设计的完整设计步骤,并在分析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机床主传动系统方案设计的CAD软件。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静液-机械复合传动系统结构复杂、无级变速性能分析难度较大的问题,采用数学模型和虚拟杠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复合传动系统的无级变速特性.建立了装载机静液-机械复合传动无级变速系统完整的数学模型,全面描述了该传动系统的分段无级变速特性,再将虚拟杠杆法引入复合传动系统的无级变速特性分析中.运用该方法对德纳-力士乐HVT R...  相似文献   

11.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是一种新型的传动装置 ,在燃油经济性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作者详细地研究了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机理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速比、不同转矩下的金属环张力、金属块间挤推力的微分方程 ,分析计算了不同工况下的金属环张力及金属块挤推力。本文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在工程上对金属环、金属块进行强度分析 ,提高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的设计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2.
轿车中不同传动系组合的变速箱装置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轿车中最常见的传动系组合是前纵置式发动机后轮驱动和东西方向安装前横置驱动动力系以及由此派生的变型全轮驱动,这些传动系组合用于不同的车辆中。目前主要采用的变速箱装置有4或5档自动变速箱和4、5或6档手动变速箱,少量生产自动化的手动变速箱(AMT)和无级变速箱(CVT),现在正在开发不同型式的自动化手动变速箱如双离合器传动的动力轴变速箱和弧锥环轮式变速器。本文对关于所有不同传动系组合的结构和变速箱装置在不同传动系中的特殊应用给予简要阐述。本文主要研究变速箱结构和尺寸的安装情况,所有速比下的节油趋势,排染和噪音的降低,性能,平顺性,变速箱质量和制造成本。这将产生在不同传动系组合中采用某种变速箱装置的评价和建议。今后6档自动变速箱和6档手动变速箱将在标准传动中广泛采用。无级变速器将在前横置式驱动中的应用增大,6档手动变速箱在前横置式驱动中占优势,在这方面自动化的程度将增加,转矩接近180Nm,优先选择采用自动化的手动变速箱。横置式传动无级变速器在350Nm范围内应用占支配地位大于350Nm的将采用自动变速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定轴轮系和双排差动轮系组成的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分析了该机构实现大转矩传输和功率分流时定轴轮系传动比、双排差动轮系转换机构速比必须满足的条件;推导了功率分流条件下流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的功率与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输入功率的比以及机构传动效率的表达式,并得出:无论是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减小,还是双排差动轮系转换机构速比的减小,都将使流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的功率与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输入功率的比值减小而机构传动效率提高。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定轴轮系传动比、双排差动轮系转换机构速比的变化对流经半环面型无级变速单元的功率与双腔半环面型无级变速机构输入功率的比值以及机构传动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RX型无级变速器做了整体性的研究,分析了承载能力和传动能力,提出了传动效率的计算方法,并指出RX型无级变速器的最佳传动效率区间.  相似文献   

15.
soT^TloNSi--RatiO of CVT hai1--ha ratio of taluceri2--Final ratiot--TAne(s)v--Vehicle speed(km/h)r--Tire radius(m)n .--Ewine rOtationa vefority(r/ndn)~.--Eedne angUlar velocity(rad/s)cod--Driving axle valocity(rad/s)I.--Inertia Of engine(kg. m2 )I,--Inertia around drive pulley(kg' m2 )Is--Inotia around driven pulley(kg' m2 )Id--Inertia around driving axle(kg' m2)T.--Engine tOrque(N' m)Td--boving torque(N' m)Ml--W torque(N' m)M,--ROlling resiStance toeque(N' m)F.--FOrce of air r…  相似文献   

16.
0 INTRODUCTIONA metal pushing belt-p1anetary gear continuouslyvariable transbossion was invented by Macey andVahabzadeh in l987[1]. The most retnarkablecharacteristic of this tusAnssion is a wider rahorange than a conventional metal pushing belt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ndssion, and without areversal planeop gear, the transmission ratio range isconhnuously expanded from positive ratio to negahveratio through a zero ratio. So a metal pushing belt-planetary gear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变速自行车需要手动换挡,而且手动换挡后存在传动比不匹配当前阻力状况的问题,提出一种利用弹簧力的连续性实现无级变速的机械式自行车无级变速装置的方案,并通过使弹簧力方向与阻力方向之间存在一个变化的夹角的方法,使主动链轮分度圆直径变化量与弹簧压缩量之间呈现非线性关系,扩大可无级变速的有效阻力范围。通过计算得出了主动链轮分度圆直径变化量与弹簧压缩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最后,对方案进行仿真分析,获得应力云图,验证了本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金属带无级变速器传动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试验研究的方法,对金属带无级变速器的传动性能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设计制造了专用的CVT传动试验装置和电液控制变速系统,搭建了传动性能测试试验台,并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传动比、输入转矩和带轮油缸压力对传动性能有较大影响,输入转速对CVT传动效率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转双转子电机的无级变速并联混合驱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并联混合驱动系统,该系统由发动机、对转双转子电机、行星机构等组成,通过调整电机转速,在不使用变速器条件下实现混合驱动输出时的无级调速功能;分析了系统的各种工作模式以及在各种工作模式下的输出转速与转矩。以某连接方式为例,分析了并联混合驱动模式下的无级变速范围以及系统中相关构件的结构参数对输出速比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过去许多年,特别在汽车工业,无级变速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取得独创的功率分流CVT(PS-CVT)装置的理论和实验的研究成果。本建议解决的主要优点是采用两各个工作分流用一个没有封闭循环的功率流来改善效率;获得单部件装置的运动特怀。采用一个特殊的试验台架,在第一工作分流实验确定PS-CVT装置的功率流和效率。用这些取得的结果和理论模型比较。在本文中,把功率和效率在所推荐的PS-CVT装置表明的诸优点和简单CVT相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