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探索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简称FBG)传感技术在黏性土中静压管桩沉桩阻力测试的适用性,在均质黏性土中进行了模型管桩静力压入试验。数据测试采用增敏微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和双模式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基于FBG传感技术采集应变数据,分析沉桩过程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贯入特性。通过改变桩长、桩径及开口和闭口,对比分析基于FBG传感技术的静压管桩的贯入过程差异。研究结果表明,FBG传感技术对黏性土中静压沉桩阻力的测试性能优越,能够准确体现静压管桩的贯入特性,清晰反映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随桩径、桩长及开口和闭口的变化过程,这对静压管桩的模型试验与工程设计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于静压沉桩贯入机理复杂,桩端形式不同是引起静压沉桩贯入特性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故提出了一种应用光纤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 简称FBG)传感技术监测不同桩端形式静压沉桩贯入特性的新方法。将增敏微型光纤光栅传感器粘贴在开口桩内管外壁,外管外壁通过开槽预埋光纤光栅传感器,分别通过监测内管外壁和外管外壁的竖向变形来分析静压沉桩贯入特性。通过在桩顶和桩端分别安装双模式温度自补偿型光纤光栅土压力传感器和全截面动态轮辐压力传感器的对比分析,说明了该方法适用于开闭口桩静压沉桩测试,为光纤传感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后注浆桩按注浆部位可分为桩端压力注浆桩(本讲座十八讲)、桩侧压力注浆桩(本讲)和桩端桩侧联合注浆桩(本讲)三大类型。 桩侧压力注浆桩基本原理 桩侧压力注浆桩是指在成桩后对桩侧某些部位进行压力注浆的桩型,钻(冲、挖)孔灌注桩待桩身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通过预埋在桩身的注浆管路,利用高压注浆泵的压力作用,将能固化的浆液(如纯水泥浆、或水泥砂浆、或加外加剂及掺合料的水泥浆、或超细水泥浆、或化学浆液等)经桩身预埋注浆装置或钻孔预埋花管强行压入桩侧土层中,  相似文献   

4.
依托焦作市马村区靳作城中村改造项目CFG桩复合地基处理实例,采用ABAQU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CFG桩复合地基三维模型,研究CFG桩复合地基的桩土承载性状以及桩土发挥系数变化特征,同时进行现场载荷试验验证。研究表明:CFG桩单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与沉降曲线均表现出加载初期为线性关系,塑性变形阶段为非线性关系,与单桩不同,CFG桩复合地基荷载与沉降曲线中无明显的突降段;土体达到极限承载状态后,将荷载逐渐转移至CFG桩桩体,桩土应力比与荷载呈指数关系;CFG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并非是单桩承载力和桩间土承载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存在各自的承载力发挥系数,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λ的变化范围为0.86~0.94,而桩间土发挥系数β的变化范围为0.93~1.00。  相似文献   

5.
<正>当采用天然地基但其承载力或变形不满足设计要求时,须进行地基处理或采用桩基础。如何提高桩的承载力是普遍关注的问题,增大桩径可以提高桩的承载力,但由于受桩间距的制约,其提高程度往往是有限的。国内外研究者想通过增加桩端受力面积或者改善桩端土体的受力特性,来提高桩的承载力,相应发明了各种类型的沉管夯击式扩底灌注桩(见本专题讲座(一),基桩施工类型图)。  相似文献   

6.
对软式非线性同步振动沉桩系统进行动力学特性研究。首先,建立同步振动沉桩系统的软式非线性振动模型,采用一次近似解的幅频特性方程判定系统周期解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选取的参数分析系统幅频特性关系,并且根据幅频特性曲线确定系统多解处的稳定解问题,以及讨论沉桩系统参数(激振频率、土的刚度和阻尼、激振器的偏心距等)对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采用四阶龙格-库塔法运算程序进行数值仿真确定系统周期解稳定性。通过理论和仿真系统地分析了系统周期解的稳定性特性,以及系统各参数对系统周期解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交通荷载作用下预制综合管廊受力特性,考虑管廊承插式接口、预应力筋张拉影响,基于管-土非线性相互作用,建立管廊结构三维数值模型。通过现场原型车辆荷载试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数值模型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车载状态下综合管廊纵向和接口段的力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管廊纵向Mise应力分布在各个承插接口处均不连续,峰值出现在中间承插接口处,并逐渐向两端衰减,纵向影响范围大致在加载位置的相邻两节管廊;管廊接口处顶板内侧、左右侧墙外侧以及底板内侧受拉,顶板外侧、左右侧墙内侧、底板外侧受压;承口端的侧墙底部、顶板下侧跨中和插口端的顶板下侧跨中处混凝土为最大拉应力部位。结果表明:管廊结构应力与荷载幅值正相关;加载位置改变对管廊接口处承口端受力影响较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