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产品的需要,异形拉深模种类较多,形状各异,结构复杂,工艺有时也有所变换,因而需要的技术高,成本也相对较高。特别是根据需要,有些产品可采用一次拉深成形模。在试模过程中,制件往往会出现各式各样问题,如:凸缘起皱且零件壁部被拉裂;制品边缘高低不一致;制品底部被拉脱;制品口缘褶皱;盒型件角部破裂;盒型件直壁部分不挺直;零件拉深后壁厚与高度不均匀等。  相似文献   

2.
基于AutoCADR12软件,利用其ADS系统,开发了筒形件件拉深面内变形有限元数值前后处理程序。该程序具有动态显示拉深过程中有了发 网格变化及应力分布图等功能,并对前后处理功能实现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球形件反复拉深成形工艺,对该工艺进行了有限元模拟与试验验证。与一次拉深成形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凹模圆角区与法兰区应力状态及大小基本相同,但在球底区,反复拉深时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都远小于一次拉深的应力,球底区径向应力和周向应力基本为压应力或很小的拉应力;反复拉深时球底区厚度方向应变明显减小,一次拉深、二次反复拉深、三次反复拉深成形的制品最薄点减薄率分别为0.189、0.122、0.049,三次反复拉深可实现近等壁厚制品的拉深成形。该工艺与筒底冷校形工艺相结合,可实现近等壁厚深筒形零件的拉深成形。  相似文献   

4.
复杂油底壳一次拉深成形新工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复杂薄板零件拉深过程的力学特征,阐明了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技术关键,提出了一种能大幅度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新技术。对一种拉深难度很大的复杂油底壳采用这一新技术的一次拉深成形、常规工艺的一次拉深成形及实际生产中采用的二次拉深成形三种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比较结果表明,这一新工艺的一次拉深成形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应用数值模拟技术对金属板料成形规律进行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影响筒形件拉深成形的主要因素压边力、凹模圆角半径、凸模圆角半径、摩擦系数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单元技术、求解格式、本构关系等金属板料成形模拟中的关键技术。应用DYNAFORM数值模拟软件,对筒形件的两道次拉深成形四种主要因素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模拟优化。模拟结果分析表明,各因素对金属板料拉深系数影响的主次顺序在不同拉深道次下是不相同的,不能一概而论,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6.
复杂油底壳一次拉深成形新工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复杂薄板零件拉深过程的力学特征 ,阐明了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技术关键 ,提出了一种能大幅度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新技术。对一种拉深难度很大的复杂油底壳采用这一新技术的一次拉深成形、常规工艺的一次拉深成形及实际生产中采用的二次拉深成形三种成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 ,比较结果表明 ,这一新工艺的一次拉深成形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应用先进的有限元板料冲压分析软件Dynaform,对打火机外壳多次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模具参数及软件中参数设置的选取对成形的影响,得到合适的拉深工艺参数,为模具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带凸缘高圆筒件一次拉深成形新工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高板料的成形性能始终是拉深工艺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一种能大幅度提高板料成形性能的新工艺措施。这项新技术是通过减小压料接触面上的流动阻力,实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优化。文中采用这一新工艺措施对带凸缘的高圆筒件的一次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得到很好的验证,同时分析了这项新技术的机理。  相似文献   

9.
利用板料成形分析软件Dynaform建立了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典型的非轴对称拉深件——汽车前雾灯反射镜在拉深过程中的厚度分布、裂纹和起皱预测、成形极限图等;对板料形状、凹模圆角和压边力等多参数进行了优化,改进了传统的模具设计模式,对同类件的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直圆筒形多道次拉深制件,目前缺乏拉深次数和中间件较优构型较为完备的设计步骤和方法.这里提出根据多道次拉深变形规律及其工艺措施,建立中间件构型的几何关系式.通过构造一组符合几何关系式的中间件构型,最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搜索中间件较优构型的5个判据,可以成功确定多道次拉深次数和中间件较优构型;通过非直圆筒形的音壳...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变凹模圆角半径、压边力等成形参数对0.5 mm厚铝合金板拉深成半球形零件的成形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了不同成形参数下零件成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分布和零件成形后的壁厚分布,揭示成形参数对半球形零件成形质量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提高半球形零件的成形质量和抑制成形过程中板料起皱与开裂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拉深工艺中脉动压边力控制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压边力是板料拉深成形过程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 ,合理控制压边力的大小可避免起皱或破裂缺陷。采用脉动变化的压边力控制拉深工艺 ,可提高成形极限及拉深件的表面质量。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脉动变化压边力的振幅、振频对成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拉深工艺变压边力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根据实际生产中压边力的控制状况和理论分析确定了几种压边力变化曲线,以非轴对称抛物面车灯反光罩的成形为例,采用Dynaform软件对多种变压边力控制的成形工艺分别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各种变压边力控制对成形的影响,并确定了对成形最为有利的压边力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与有限元仿真集成的拉深成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属板材拉深过程中的压边力是决定成品质量的关键参数,传统压边力控制方法往往需要对高度非线性的拉深过程进行建模,导致其控制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偏差。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与有限元仿真集成的金属板材拉深过程控制模型,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强大的预测能力来提取拉深加工过程中的状态信息并进行可靠预测,结合强化学习的决策能力来进行压边力控制策略的学习优化,避免了精确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拟合以及先验知识的获取。同时,针对板材拉深加工中常见的拉裂质量缺陷与起皱质量缺陷,建立拉深成形性能评价函数,为深度强化学习提供回报信号来指导学习过程,并利用有限元仿真构成深度强化学习的环境模型。试验表明,深度强化学习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压边力控制策略优化,有效提高产品质量。所提出的压边力控制模型利用无模型的深度强化学习,能避免拉深过程的系统模型拟合,可提高压边力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同时结合循环神经网络能解决板材拉深加工过程中的部分可观察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描述有限元模型中数据场的分布规律,等值线与等值面绘制是常用的可视化方法之一。基于有限单元的坐标与物理场插值函数,利用二分法快速准确提取等值点,并以正则影射母单元为具体绘制单位,本文对二维数据场的三角形分片等值线算法和三维场等值面绘制的MarchingCubes算法做了有限元特性的改进,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算法。理论和应用反映新算法能充分达到有限元数值分析的精度,尤其针对高阶插值数据场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拉丝过程中影响拉拔力的因素,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在传统拉丝和超声波拉丝下模具的入口角度、定径带长度、出口角度对拉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传统拉丝,还是超声波拉丝,随着模具入口角度的增大,拉拔力先急剧减小,然后趋于稳定,当模具入口角度为13°时拉拔力最小;随着定径带长度的增加,拉拔力也不断增加,当模具定径带长度为0.3 mm时拉拔力最小;出口角度的变化对拉拔力几乎没有影响。加入超声波后,平均拉拔力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马怀波  陈建桥  王书恒 《润滑与密封》2006,(11):123-126,129
建立了汽车横梁拉深的有限元三维模型,对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说明数值模拟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摩擦润滑条件、压边力和凸模的虚拟冲压速度对板料拉深过程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方法得到最佳压边力数值,然后通过综合分析数值模拟结果和拉深实验结果确定了实际拉深过程中的最佳压边力。结果表明,在实际拉深过程中要尽量减小模具和板料的摩擦;在模拟拉深成形时,当虚拟冲压速度大于一定值时,会使模拟结果严重失真,因此,汽车横梁拉深数值模拟时最大虚拟冲压速度不要大于2000mm/s。  相似文献   

18.
雷达波导件塑性成形工艺分析及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雷达上的波导件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加工工艺的缺点以及工件形状特点,提出挤压成形工艺方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对该工件的关键成形工序—反挤压过程进行刚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通过数值模拟,观察到在不同压下测量时毛坯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云图及挤压力与行程图,得到其金属流动规律,为合理设计模具和验证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塔式钢结构等大型结构在工程中的大量应用,这些结构通常承受风载荷、横向外载荷以及本身的自重的作用,这些载荷最后都以不同形式的力作用到基座上,因此基座安全性至关重要。为了对钢结构等高耸物的基础进行强度评估,提出了利用有限元法模拟高耸物对基础的作用力和力偶,再利用液压等手段将数值仿真得到的力和力偶施加于现场基座上,采用电测实验法对基础进行现场应变、应力测试,以保证大型结构高耸物在工作载荷和风载情况下能够安全工作。通过研究,为类似结构安全运行和评估提供了计算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